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一百個發明有什麼

一百個發明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0-12-21 19:06:27

⑴ 一百年來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前十項是哪些

1、飛機 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他們在1903年12月17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

⑵ 諾貝爾有一百多個發明,其中有那些

1863年10月,諾貝爾獲得炸葯發爆劑的發明專利權。這項發明人們稱之為「諾貝爾引燃器」。 1864年,取得硝化甘油炸葯發明的專利權。1865年,他多次實驗,反復鑽研,研製成了固體韌性燃料,並先後在瑞典、英國和美國取得炸葯的專利。

1866年,製造出能吸收比本身多三倍的硝化甘油,並且像粘土一樣軟硬適中的「矽藻土炸葯」,這一產品成為以後諾貝爾國際性工業集團的基石。1867年,發明安全雷管引爆裝置。

1888年,發明了用來製造軍用炮彈、手雷和彈葯的無煙炸葯,亦稱諾貝爾爆破炸葯。1896年,取得開有細孔的玻璃制壓榨噴嘴的專利,發明對紡織工業也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2)一百個發明有什麼擴展閱讀:

愛弗雷·諾貝爾是位傑出的化學家,他於1833年10月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他的一生中有許多發明,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安全炸葯。這項發明使他獲得了「炸葯大王」的稱號,並使他成為百萬富翁。

諾貝爾在逝世前立下遺囑,把遺產的一部分--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每年約20萬美元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為人類的幸福和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和學者。為此,瑞典於1900年6月29日專門成立了諾貝爾基金會,並由其董事會管理和發放獎金。

⑶ 過去100年最偉大的發明有哪些

1、1906年 美國人德.福雷斯特 (Lee de Forest)發明真空電子管,是真空管收音機的始祖。

2、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駕駛著自己設計製造的飛機沖向碧藍的天空,這是人類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縱飛行。

3、1906年,美國發明家福雷斯特對二極體加以改進,研製出三極體,這看似小小的一步,卻是人類在打開電子時代大門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福雷斯特因而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無線電之父」。

4、190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由美國芝加哥人費歇爾設計製造。

5、1932年,美國專家研製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臟起博器,這一發明使很多心臟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6、1945年,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爆炸。

7、1946年2月15日,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多用途電子數字電腦,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8、1946年,核磁共振現象被科學家發現,70年代以來,核磁共振技術與圖象重建技術相結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⑷ 你想發明什麼發明的原因是什麼(字數不少於100個)

自己寫啊。

開門見山說發明什麼,然後想像一下要有那些有用的功能,能用在哪些地方等等,(記得寫發明原因)100字一下就夠了。

⑸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一百個瞬間的發明人發明年份發明人國度是什麼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在此世紀之交,由《錢江晚報》策劃撰稿、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一書,將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展現給少年讀者,意義深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立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是迎接21世紀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的必由之路。

書 名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

作 者
路甬祥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9-04-01

目錄

1圖書簡介

1、圖書簡介

20世紀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世紀,飛機的發明,第一枚火箭的升空,門德爾遺傳規律的再發現,青黴素的發明,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第一隻半導體三極體的發明,集成電路的出現,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的建成,激光的發現,PC機的發明,互聯網的出現,「多利」克隆羊的降生……日新月異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改變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經濟結構。科學技術確實已成為第一生產力,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和動力。人們漸漸建立了走一條與自然協調,利於子孫後代生存與發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理念。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一書,將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展現給少年讀者,意義深遠。本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語言簡明,通俗易懂,是一本極佳的少年兒童自然科學科普讀物。

其中,有一些被選入小學生五年級教書本!



1.量子理論:普朗克的豐碑

2.《夢的解析》:一本驚世駭俗的書

3.X射線:讓我們永遠銘記倫琴

4.諾貝爾獎:國際最高榮譽獎

5.空調:這里四季如春

6.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7.「飛行者」1號:劃時代的飛行

8.第一隻電子管誕生:世界進入電子時代

9.相對論:科學的新紀元

10.真空三極體:「放大」了的電子世界

11.洗衣機:解放婦女勞動力

12.「茅利塔尼亞」號:海上「移動城市」

13.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奧秘

14.磁懸浮列車:會「飛」的列車

15.霓虹:不夜的明珠

16.維生素:讓生命之樹常青

17.人造棉:大眾消費大眾愛

18.第一條汽車生產線:每一分鍾生產一輛車

19.大陸漂移說:大陸本是一個整塊的

20.噬菌體:細菌的天敵

21.環流圖案:勾勒出大氣層運動的軌跡

22.卡介苗:趕走結核病

23.彩色膠片:把你的微笑留下

24.冰箱:開啟了一個「清涼世界」

25.環球飛行:讓夢想升空

26.量子力學:揭開微觀世界的奧秘

27.電視:打開新世界的窗戶

28.青黴素:細菌的剋星

29.地幔對流:大陸漂移的內在動力

30.石英鍾:精確把握每分每秒

31.拉鏈:天衣無縫

32.微波通信線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

33.電子顯微鏡:人類的第三隻眼

34.心臟起搏器:給人的心臟加把力

35.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

36.尼龍:開辟了紡織新天地

37.雷達:人類的「千里眼」

38.圖林機:圖林的傑出貢獻

39.射電望遠鏡:讓我們走進太空

40.圓珠筆:書寫工具之王

41.無籽西瓜:滿足人類新口味

42.首座核反應堆:人類登陸原子新世界

43.人工腎臟:人造的血液清洗廠

44.原子彈爆炸:「小玩意兒」震驚世界

45.埃尼阿克:信息時代的啟明星

46.核磁共振:打開「黑箱」的鑰匙

47.碳14測年法:考古學的時鍾

48.微波爐:炊用爐具的革命

49.晶體管:人類微電子革命的先聲

50.資訊理論:讓信息傳播更靈通

51.信用卡:一卡行天下

52.錄像機:昔日重來

53.氫彈爆炸:推動人類和平利用核能

54.DNA破譯:揭示生命奧秘的金鑰匙

55.核潛艇:隱蔽殺手

56.第一座核電站:惡魔變天使

57.避孕葯:為優生優育作出傑出貢獻

58.人造地球衛星:開發高遠位置資源

59.激光:人類的希望之光

60.第一台工業機器人:人類忠實的耕耘者

61.第一顆氣象衛星:看雲識天氣

62.抽水馬桶:沖去生活的煩憂

63.「東方」1號:加加林飛離地球

64.誇克模型: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65.斷手再植:中國醫生的創舉

66.IBM360:身價50億美元的電腦

67.雜交水稻:開創稻穀培育新紀元

68.電視電話:天涯若比鄰

69.人工合成胰島素:中國人的驕傲

70.心臟移植:把我的心放在你的心裡

71.板塊構造說:地球像積木

72.深海鑽探:海底世界真奇妙

73.智能機器人:像人一樣聰明

74.網際網路:將世界連成一家

75.「阿波羅」飛船:從地球到月球

76.「質子」號火箭:將人類送入太空

77.PC的誕生:計算機走向大眾

78.CT掃描儀:二十世紀的「照妖鏡」

79.光纖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

80.游戲機:電子時代的時尚娛樂

81.行動電話:現代「順風耳」

82.中子彈:但願它的誕生就是終結

83.試管嬰兒:人類的新孩子

84.告別天花:惡夢完了

85.「哥倫比亞」號:人類的登天之梯

86.乙肝疫苗:人類健康有保障

87.數字式電視機:未來電視的雛形

88.五筆字型:中國漢字再創輝煌

89.多媒體:電腦魔術師

90.人類基因組工程:掀開生命天書

91.環球網:二十一世紀的大眾媒體

92.「生物圈」2號:去別的星球生活

93.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紀的生存之道

94.三峽工程:高峽出平湖

95.航天器對接:科學在太空握手

96.克隆羊:生物學界的大地震

97.「探路者」號:首訪火星的使者

98.人機對弈:挑戰人類自我

99.阿爾法磁譜儀:尋找宇宙起源

100.「曙光」號升空:建設國際空間站

⑹ 近100年的重要發明有哪些

以下是美國的:
1929年美國科學家伊夫斯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播送50行的彩色電視圖像,發明了彩色電視機。1933年茲沃里金又研製成功可供電視攝像用的攝像管和顯像管。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至此,現代電視系統基本成型。今天電視攝影機和電視接收的成像原理與器具,就是根據他的發明改進而來。

洗衣機發明者:費希爾(美國)(1901年)

手機:馬丁·庫帕 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空調:開利博士於1902年為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印刷廠設計了一套空調系統

1906年 美國人德.福雷斯特 (Lee de Forest)發明真空電子管,是真空管收音機的始祖。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駕駛著自己設計製造的飛機沖向碧藍的天空,這是人類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縱飛行;
1906年,美國發明家福雷斯特對二極體加以改進,研製出三極體,這看似小小的一步,卻是人類在打開電子時代大門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福雷斯特因而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無線電之父」;

190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由美國芝加哥人費歇爾設計製造;

1932年,美國專家研製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臟起博器,這一發明使很多心臟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1945年,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年2月15日,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多用途電子數字電腦,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1946年,核磁共振現象被科學家發現,70年代以來,核磁共振技術與圖象重建技術相結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1947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家弗蘭克·利比首次用反射性同位素碳14,准確測定了曾經有過生命的有機體的年代,碳14測年法的發明,對於考古學、海洋學和地球科學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1947年,第一台微波爐問世,掀起了炊用爐具的**;
1947年,第一個半導體電子增幅器——晶體管問世,成為人類微電子**的先聲;
1948年,美國工程師香農發表兩篇有關「通信的數學理論」的文章,系統地討論了通信的基本問題,由此奠定了資訊理論的基礎;
1950年,信用卡問世,「一卡走天下」的時代到來;
1951年,美國的克羅斯公司研製出第一台實用的磁帶錄像機;
1952年,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試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顆氫彈;
1953年,生物學家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生命遺傳的基因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1954年,美國設計製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進行處女航,宣告了核潛艇時代的到來;

1954年,美國生物學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有效口服避孕葯,並進行了首批臨床試驗;
1958年,美國人發現激光,兩年後的1960年,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誕生;
1959年,美國工程師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
1960年4月1日,美國發射世界上第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
發明於16世紀的抽水馬桶在本世紀開始盛行;

1962年,美國物理學家首次提出誇克模型,並預言這種非凡的粒子不僅存在,而且正是這種粒子構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64年,美國IBM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集成電路的通用

1964年,美國貝爾公司推出電視電話;

1968年,美國和法國的科學家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1968年8月11日,一艘名叫「格格瑪·挑戰者」號的科學考察船開始處女航,目的是深海鑽探。經過15年的航行,不僅驗證了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說,而且還有許多重大科學發現;
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機器人;
1969年,美國五角大樓首創網際網路;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飛船發射升空。21日11時56分,宇航員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
他的一小步標志著人類的一大步;
1971年,世界上第一個通用微處理器問世,被稱為第一代微處理器,第一台微型電子計算機誕生;

1973年,世界上第一個光纖通信實驗系統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建成,為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石;
1975年,美國人威廉·米勒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電子游戲機;
1976年,美國開始使用第一代無繩電話系統,行動電話逐漸成為現代「順風耳」;
1977年,美國宣布研製出了中子彈並開始投入生產和裝備部隊;

1981年4月12日,美國耗資100億美元,第一次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上天,使之成為自由往返於天地間的航天器;

1983年,數字式電視機由美國研製成功;

1984年,美國蘋果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體電腦;
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實施,標志著人體「生命之書」掀開第一頁;
1991年,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環球網(萬維網)正式露臉,這張無形之網使人們相互傳遞信息猶如在網中穿梭,十分便捷;
1993年,在與世隔絕的「生物圈2號」中生活了兩年之久的8位科學家,平安地走出這一人造小世界,標志著美國「生物圈2號」計劃首次試驗結束;
1993年,美國將信息高速公路列入政府建設計劃,一時間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成為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1995年6月,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對接成功,標志著人類在空間活動中的國際合作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1997年,美國探路者號火星探測飛船成功地在火星著陸,科學家們相信,終有一天人類登上火星將不僅僅是夢想;
1997年5月11日,在歷時9天的比賽中,IBM超級計算機「深藍」以兩勝、三平、一負的成績,戰勝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這次人機大戰在世界引起了不同的反響;
1998年6月3日,北京時間清晨6時06分,探索宇宙本源的人類第一個高能物理實驗「阿爾法磁譜儀」搭載美國「發現」號太空梭順利升空,幾千年來,人類第一次直接觀測宇宙空間的帶電粒子;

匿名回答,怕被查水表。。

⑺ 改革開放以來100個發明

一、生物技術 ——生物科學 (1) 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譯牛胰島素基因後,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該 胰島素。諾貝爾獎金委員會主席蒂斯利尤斯對此評價說:「比核能力更有說服力 的是胰島素。因為,人們可以從書本中學到製造原子彈,但不能從書本上學習制 造胰島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運用基因方法重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國青年學者旭日干與日本學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 試管山羊」,1989年,「試管綿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 水稻。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 ——基因工程 (5) 從1980年開始,由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與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合作進行乳汁中 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轉基因羊研究獲得重大突破,使我國的轉基因羊技術處於國 際領先水平。 (6) 一種生長耗料低、肉質好、抗病力強的轉基因豬,已由湖北省農科院畜牧所培 育成功,其基因導入總效率2.1%,比國外高出一倍多,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7) 在基因葯物方面,1988年,我國研製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 製成功治療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療效的合成人工干擾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葯物,其中 一些葯物已進入市場。二、農業技術 (8) 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 良種。此後,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 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人員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進 一步研製出只採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大面積的 試種中,表現出高產、優質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生物系聯合培育成 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麥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品種。 (11) 1997年7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黃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經過多年攻關,成 功地將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水稻,並應用於雜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郭三堆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雙價抗蟲棉 。 (13) 1998年9月,浙江農業大學核農所教授高明尉等帶領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轉基因抗螟蟲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國在激光育種、輻射誘變育種、太空育種等先進技術領域也取得了 很大成績。三、工業技術 (14) 1956年7月,沈陽飛機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15) 1957年7月,昆明機床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 (16) 1957年10月,鞍鋼第二初軋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1150毫米初軋機。 (17) 1958年6月,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輛國產高級轎車。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廠製造成功中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 四、通信技術 ——大型計算機 (19) 1983年12月,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研製出被命名為 「銀河」的大型計算 機系統。從此,我國踏進了世界研製巨型機的行列。 (20) 1993年10月,「曙光一號」大型並行計算機研製成功。 ——微電子技術 (21) 自1965年研究開發成功第一塊單片集成電路以來,建立了幾個集成電路重點科 研和生產基地。現在每年可生產2.5億塊電路,增長幅度達45%。「九五」末期集 成電路批量生產的水平為1—1.5微米,研究水平為0.8微米,並在0.5—0.6微米工 藝技術預研取得成果。 ——智能機器人 (22) 目前,我國已研製成功的智能機器人主要有:核工業移動作業機器人;壁面爬 行機器人;室外惡劣環境下工作的移動機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無纜機器人 …… ——激光技術 (23) 經過10餘年的研究,我國在X光、氧碘化學激光、自由電子激光、高功率固體鈦 玻璃激光和準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 (24) 80年代,我國陸續建設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蘭 州重離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輻射裝置。 ——新材料技術 (25) 繼美國、德國等少數國家後,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了微合金鋼。 (26) 我國現已能夠拉制出直徑為300毫米、重量達81公斤的大直徑硅單晶。實際信息 寫入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導等材料方面的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五、兩彈一星及航天技術 ——兩彈一星 (28)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全世界為之震驚;1967年,我 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這是我國著名的「兩彈」。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 一顆人造衛星唱著《東方紅》飛出地球,進入了太空。自此,「兩彈一星」被寫 入新中國科技史冊。 (29) 1960年,中國第一枚近程地對地導彈研製成功。 ——長征系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國就開始了研製大型運載火箭技術。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發 射大型運載火箭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31) 1981年9月20日,我國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將3顆不同用途的衛星送入地球軌 道,成功地實現了一箭多星的壯舉。 (32) 根據航天運載的需要,我國研製成功了「長征一號」、「 長征二號」、「長征 三號」、「長征四號」等4種「長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國的長征火箭家族已發 展為有9種型號的火箭系列,使國外認識到中國航天的運載能力和水平,標志著中 國航天技術具有堅實的基礎。 ——人造地球衛星 (33) 1970年4月24日,我國進行了首次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地將第一顆衛星送 入預定軌道。1972年3月3日,我國又發射了第二顆科學技術試驗衛星。1975年11月 1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六、能源技術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年10月,中國首次發射導彈核武器實驗成功。 (35) 1971年8月,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36) 1958年6月,在前蘇聯的幫助下,我國建成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位於浙江 省的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它採用世界上技術成熟、 安全可靠的壓水堆型,並採用經過實踐檢驗的安全設計標准。1984年動工,1991年 12月建成並首次並網發電。迄今,我國已擁有秦山和廣東大亞灣兩座核電站,

⑻ 歷史上100個最偉大的發明有哪些

公路
螺旋的發明
玻璃
水輪
羅盤
鐵犁

水泥

火葯
眼鏡
風車的發明
玻璃鏡
鼓風爐專
快帆船
印刷機屬
投影地圖
顯微鏡
望遠鏡
氣壓計
機械鍾表
溫度計
精確航海導航系統(便攜表和六分儀)
多軸紡織機
氣球飛行
軋棉機
疫苗接種術
蒸汽機
電池
鐵路
汽船
聽診器
電動機
聯合收割機
電報
硫化橡膠
攝影術
麻醉劑
殺菌劑
電梯和摩天大樓
阿司匹林
煉鋼技術
巴斯德滅菌法
電冰箱
……

⑼ 100個偉大發明的故事的介紹

《100個偉大發明的故事》是2006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秀慶。

閱讀全文

與一百個發明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