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花疫苗是誰發明的
「天花疫苗」的發來明者自是英國的外科醫生琴納。
㈡ 誰創造了牛痘接種法來預防天花
牛痘的發明者琴那,原先是一位接種人痘的醫師,他不僅為別人種人痘,也為自己種了人痘,以後在中國人痘接種術的基礎上,成功地創造了牛痘接種法,並逐漸取代了人痘法。
㈢ 周報: 發現給人接種牛痘能預防天花的科學家是 。 A.羅傑特B.琴納C.愛迪生
答案:B.琴納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在天花存在的幾千年裡,它的傳染性之強、肆虐范圍之廣、死亡率之高,可謂使人「聞之喪膽」。
三十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在地球上絕跡-人類徹底消滅了天花。這一偉大功業靠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的共同努力,但最大的功臣乃是「天花疫苗」的一位發明者英國的外科醫生琴納。
接種天花疫苗是預防病毒感染的方式之一。天花疫苗取自一種被稱作「牛痘」的活體病毒,其本身就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如引起全身大面積潰瘍,對於一些接受過器官移植、患有癌症和濕疹的免疫能力低下者更具有致命的殺傷力。
改良疫苗應對危機:一種名叫疫苗免疫球蛋白(VIG)的葯物可以消除這種負作用,因此必須與天花疫苗一起使用。
這種疫苗免疫球蛋白只有在剛接種過天花疫苗者的血液中才能提取得到,而在美國,常規的接種天花疫苗工作1972年就已經結束,只有少量軍方人士和實驗室工作人員此後還曾接種過天花疫苗。
戰勝天花只不過是琴納功績的一部分。他的更重要功績在於發現了預防疾病的辦法,他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成功地對疾病進行預防的人。
他利用可以產生免疫這一人體自身的機能,實現了對疾病的預防,從而成功地開辟了一個新領域,這個領域就是免疫學,並為此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琴納的工作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征服了天花,他還給人類指出了征服其它危險疾病的道路。他向人類揭示,總有一天,一切傳染病都將得到預防。琴納的牛痘接種不僅使人類免受了天花的災難,而且還鼓舞許多科學家不懈地向傳染病展開研究。
琴納稱他的方法為「預防接種」(Vaccination),Vacca是拉丁文中「牛」的意思。之後他在1798年出版關於預防接種辦法的書:《關於牛痘預防接種的原因與後果》,並首次在書中使用了病毒一字。
琴納認識到預防接種可能達到的最終結果。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令天花在地球上絕跡。他的夢想最後在全球的努力合作下取得成功,1970年代天花病終於在地球消失。
㈣ 天花疫苗是哪個科學家發明的
樓主,首先我表示我下面說的只是我的猜想,僅供你參考。:)
那位網友說的"擠牛奶的少女..."是事實,我們高中課本里有。
但是,我最近看了America:the story of us 這部記錄片,疑問就來了:在第二集中記錄了喬治•華盛頓在美國獨立戰爭的一個冬天,為了抑制部隊里迅猛地蔓延的天花,他冒了一個極大的風險。因為他們從印第安人那裡學來了接種技術,於是他命令軍醫:在健康的士兵身上割出傷口,把死者身上活著的天花病毒塗在他們的傷口上。若病毒在人體內產生抗體的速度大於蔓延的速度,抗體就能抵抗病毒。他成功了,天花的死亡率從幾千下降到了幾十。
美國獨立戰爭是1775-1783如果我沒記錯,而愛德華琴納發明疫苗是這樣來的:
1766年,英國青年愛德華·琴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里,聽到一個擠奶的姑娘說,她今生是不會生天花了。原因是姑娘擠奶的奶牛生過痘瘡,擠奶姑娘受了感染。而一旦感染過痘瘡,一生就不會得天花病了。琴納聽了很奇怪。
10年後,琴納成了一名鄉村醫生,並從家鄉農民那裡再次證實了那位擠奶姑娘的話。於是他突發奇想,何不讓沒得天花的人都感染一次痘瘡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師,得到了老師的鼓勵後,琴納於1796年5月21日,首次在家鄉為一個8歲的兒童接種了牛痘,這個兒童名字叫詹姆斯·菲普斯。琴納首先找到一個剛感染牛痘的女孩,從她身上取一些痘瘡的瘡漿種在菲普斯的臂上。3天之內,菲普斯只是稍感不適外,便奔跑如初了。6個星期後,再為其接種天花病人的痘漿,菲普斯已沒有任何症狀了。這就證明了,他的體內已經有了免疫能力。從此,人類開始了征服天花的新紀元。
從以上兩個資料我們可以看出,這種以毒攻毒,用抗 體抵抗病毒 是一種古老的方法。或許從古老的部落時代人們就發現了。但是如今的牛痘疫苗是愛德華琴納提、實驗證明然後推廣於全世界的。
㈤ 天花疫苗是誰發明的
是英國的鄉間醫生琴納。一次,他在養牛場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擠奶姑娘竟沒有一個死於天花或變成麻臉。聰明的琴納一下聯想到中國的種痘法:種過痘的人,不會再得天花。由此推論,擠奶的姑娘也許是得了牛天花,而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為了弄清原因,琴納此後多次在牛棚內觀察,他發現,擠奶姑娘確實會染上牛天花。不過得了牛天花,只是出現手指間長水瘡、低燒、局部淋巴腺腫大等症狀,過不了多久就會痊癒。至此,琴納可以初步斷定:人得了牛天花之後,就不會染上天花。從1788年開始,琴納又連續進行了8年的觀察和實驗,對人得牛天花後的症狀等做了深入研究。由此,他得出結論: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
㈥ Jenner發明接種牛痘苗預防天花的重大意義
重大意義:
自從18世紀末英國醫生詹納發明牛痘疫苗,人類在全球范圍內消滅了天花,而後又發明了更多疫苗,一步步降低了霍亂、脊灰、鼠疫等各種傳染病的發病率。
1979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宣布天花已完全絕跡,這是人類歷史第一個消滅的傳染病。最後一例發生在英國,那還是在1978年。天花傳染性強,共用被褥與當面接觸就可傳染。臨床表現為重感冒,隨後全身紅斑伴有痛疼,出現在臉上的水泡可毀容,造成麻臉。
在牛痘疫苗的研究過程中,英國的瑪莉.孟塔古夫人(Lady Mary Wortley Montagu, 1689-1762)佔有重要的地位,她把東方國家接種人痘的技術(源自於中國)引入英國,間接促成了後來簡納醫生研發出更安全的牛痘疫苗。
(6)天花的發明人擴展閱讀
歷史
早在三千年前,埃及法老王時代-拉米西斯便死於天花。
16-18世紀,天花幾乎佔領了世界各地,且有超過60%全球人口遭受天花的威脅。
感染天花的症狀背痛、膿痂、水泡、倦怠、發高燒
天花膿痂變化:1-4天、5-10天、1-14天、15-27天
天花病毒易侵犯免疫力低的人而且只會通過人與人接觸傳染。
琴納發現擠牛奶的少女因為從牛身上得到牛痘,所以不會得天花。
1976年,全球推行天花疫苗接種
1980年五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根除天花。
接種天花疫苗是預防病毒感染的方式之一。天花疫苗取自一種被稱作「牛痘」的活體病毒,其本身就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如引起全身大面積潰瘍,對於一些接受過器官移植、患有癌症和濕疹的免疫能力低下者更具有致命的殺傷力。
㈦ 接種牛痘的發明家是他是誰他是什麼國家的人
英國醫生詹納(E.Jenner)於18世紀末發明18世紀英國流行天花,許多人因此喪生。生理學家愛德華.琴納偶爾發現擠牛奶的女工很少得天花,經過研究,他認為接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他在動物身上做了多次實驗,效果不錯。在人身上使用將如何?他沒有底,於是他決定讓自己的兒子做第一個實驗者。但這個決定遭到妻子和親屬的反對,妻子和他哭鬧,他是瘋子、要謀殺親生兒子。他的親屬也散布:種了牛痘會長出牛角、牛毛,還會發出牛一樣的叫聲,....。琴納沒有理會這些奇談怪論,在兒子的左胳臂上種了牛痘。幾天過去了,孩子沒有不良反應。於是他又在兒子的右胳臂上種了牛痘,幾個星期過去了,孩子也沒有不良反應。以後別的孩子感染了天花,而他的孩子卻健康的生活著。種牛痘,預防天花,拯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為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人們在家鄉為他建立了紀念雕像,並鐫刻了一行字:向母親孩子人民的英雄致敬。琴納立志解決這一重大醫學難題。經過20多年刻苦研究,終於證實對人接種牛痘疫苗,能使人獲得對天花的永久免疫能力,挽救了無數生命。他的成功還為人類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免疫學,他是在科學基礎上征服傳染病的先驅。被稱為免疫學之父。牛痘接種的成功,為免疫學開創了廣闊的領域,在國際上,琴納贏得了極大的贊譽。1799年夏,人們稱譽他為偉大的科學發明家人生命拯救者。拿破崙曾稱琴納為偉人。所有現代接種法實際上都是來源於琴納的第一次偉大發現。
牛痘技術,是使用【牛的天花病毒】,和人類的天花病毒不一樣。人類接種後,產生的抗體,卻能抵抗人的天花病毒。
人感染牛的天花病毒後,不會死。
所以,牛痘疫苗是比人痘疫苗安全10000倍的疫苗。
正因為如此,在1980年的時候,全球滅絕了天花。
㈧ 天花疫苗是哪個科學家發明的
天花疫苗是愛德華·詹納發明的
愛德華·詹納 (Edward Jenner,1749年5月17日 – 1823年1月26日),亦譯作愛德華·金納或琴納,全名安特·愛德華·詹納,英國醫生、醫學家、科學家,以研究及推廣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聞名,被稱為免疫學之父,並且為後人的研究打開了通道,促使巴斯德、科赫等人針對其他疾病尋求治療和免疫的方法。
㈨ 天花痘接種是怎麼發明出來
由於從1977年開始就未發現過天花病,所以世界衛生組織1979年10月26日在肯亞首都內羅畢庄嚴宣布:1979年10月25日為「世界天花絕跡日」。
這里要講的,就是英國內科專家愛德華·詹納(1749~1823),由於一次偶然的誤診誤治而引出征服兩千多年來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惡魔般的疾病——天花的故事。
天花的傳染性如此之大,以致從前歐洲人一生中說不定在某個時候就有可能染上此病。它的毒性如此之大,足以使10%~20%的患者喪生,縱有倖存者,其中10%~15%的人也會終生留有嚴重的痘根。天花在北美、印度、中國和其他許多地區曾猖獗肆虐,這些地區的兒童都是常見的受害者。
人們為了找出預防天花的可靠方法,進行過許多努力。在很長的時期里,人們知道患過天花的倖存者從此具有免疫力,即不會第二次再患天花病。在東方,這種觀察的結果導致出一種接種方法,即用從患有輕度天花症的人體內,取出病毒給健康人接種,其目的是為了讓接種過天花痘的人只染上輕微的天花症,待病好後獲得免疫力。這種方法在我國叫種痘法,是約6世紀由中國人首先發明的,這也是人類最早問世的免疫法。其具體做法是:穿一下患過天花的人的衣服和用棉花蘸痘漿塞入接種兒童的鼻孔;或用干痘痂研成細末吹到兒童的鼻孔里。也有學者說,發明這一方法的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
這種方法在8世紀初由瑪麗·沃特利·蒙塔古女士引入英國,並在詹納以前很多年內在英國得到廣泛應用。事實上,詹納8歲時就種過天花痘。這種直接預防方法有著嚴重的缺點:有相當數量的接種者不是患上預期的輕微天花病,而是患上嚴重的惡性天花病,或給自己留下累累痘根,出現天花病致命發作的情況。
因此,尋找一種更好的預防天花病的方法顯然迫在眉睫。
詹納12歲起開始學醫,從1770年他21歲起就立志攻克天花病。
1796年的一天,一位擠牛奶的姑娘內爾梅斯·薩拉發高燒昏迷,請詹納診治,詹納診斷為「天花病」。他知道當時天花病尚無良葯可治,為了安慰姑娘的最後歲月,他不得不對姑娘隱瞞了病情,開了幾片退燒葯,把姑娘打發走了。這似乎是一次偶然的「誤治」。
真是無巧不成書。過了幾天,詹納在醫院遇到並未死去而是健康活著的薩拉姑娘。這使他百思不解:為什麼「天花病」對她一個人如此寬容呢?於是他便到姑娘所在的擠牛奶場看個究竟。他在牛奶場發現,天花病不僅危害人類,還侵襲奶牛。牛出天花時,身上也長膿包,這包被稱為「牛痘」。當擠奶人接觸到這些膿包後,手指上也要長出一個個小膿包即牛痘。他還獲知,在整個奶牛場的人中,凡長過一次牛痘的人,再也不會得天花病了。詹納從中意識到,如果以上情況屬實的話,那麼給人種牛痘就是使之獲得天花免疫的一種安全方法。
他決定親自試驗。
1796年5月14日,詹納從薩拉姑娘身上的牛痘膿包里抽取少量液體,直接注射在8歲男孩詹姆斯·菲普斯身上。如事前所料,這孩子患了牛痘,但很快得以康復。詹納又給他種了一次牛痘,果然不出所料,孩子沒有出現天花病症,即從第一次接種天花痘時取得了免疫力。他成功了!
經過進一步調查後,詹納在《天花疫苗因果之調查》里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此書1798年非正式出版。該書出版後使天花痘接種方法迅速被人們採用。隨後他又發表了另外5篇論文,並為人們接受天花痘接種方法廢寢忘食地工作,常年四處宣傳。
天花痘接種方法在英國迅速傳開後,不久就在不列顛陸、海軍中強制實行。最終被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採用。中國後來也認為種「牛痘」比種「人痘」安全,於是也引進這一技術,用「牛痘」代替「人痘」。
詹納無私地把他的天花痘接種方法奉獻給全世界,無意從中取利。但是1802年英國議會為了感謝詹納給人類帶來的福祉,授予他一萬英鎊的獎金,幾年後又追加了兩萬英鎊獎金。他成了世界名人,得到過許多榮譽和獎勵。
詹納不是有驚天動地的創新思想和科學家,但他的發明最終使一種惡病滅種絕跡,作出這種貢獻的人絕無僅有!他的同代人和後人給他的一切榮譽,他當之無愧。他的業績和美德,將萬古流芳!
那麼,前述薩拉姑娘的病為什麼會好呢?原來,她患的並不是天花,詹納誤診了。但詹納所用的葯正好將她患的病治好了,這正是歪打正著,難以置信的偶然巧合。
天花絕跡了,但人類目前仍保存著兩份天花標本:一份在紐約,一份在西伯利亞。有人主張銷毀,有人主張繼續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