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華大學機器人小圖是誰發明的
他爹,清華大學發明的
Ⅱ P圖軟體是誰發明的
1987年,Photoshop的主要設計師托馬斯·諾爾買了一台蘋果計算機(MacPlus)用來幫助他的博士論文專。與此同時,Thomas發現當時的屬蘋果計算機無法顯示帶灰度的黑白圖像,因此他自己寫了一個程序Display;而他兄弟約翰·諾爾這時在導演喬治·盧卡斯的電影特殊效果製作公司Instry Light Magic工作,對Thomas的程序很感興趣。兩兄弟在此後的一年多把Display不斷修改為功能更為強大的圖像編輯程序,經過多次改名後,在一個展會上接受了一個參展觀眾的建議,把程序改名為Photoshop。此時的Display/Photoshop已經有Level、色彩平衡、飽和度等調整。此外John寫了一些程序,後來成為插件(Plug-in)的基礎。
Ⅲ 發明一個機器前,那個設計圖紙怎麼畫啊
先在腦子里有個形狀
Ⅳ 觀察下面工業革命時三種機器圖片,回答問題 (1)圖一所示機器的發明者是誰說說它的出
(1)哈格里夫斯。珍妮機的發明是工業革命的開始的標志。 |
(2)瓦特回。它的發明和應用使答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
(3)圖二所示機器(蒸汽機)給圖三所示機器(火車或火車機車)提供動力。 |
Ⅳ 集合圖是哪個國家發明的是誰發明的
集合圖是十九世紀英國的哲學家和數學家JohnVenn發明的。
集合圖也叫維恩圖,或文氏圖,用於版顯示元素集權合重疊區域的圖示。
維恩圖的歷史:1880年,維恩(Venn)在《論命題和推理的圖表化和機械化表現》一文中首次採用固定位置的交叉環形式用封閉曲線(內部區域)表示集合及其關系的圖形。(Venn
Diagram,也稱韋恩圖或維恩圖)
Ⅵ 地圖是誰發明的
地圖的起源,有人推測比文字的起源還要早。因為原始地圖跟圖畫一樣,把山川、道路、樹木如實地畫進地圖里,是外出狩獵和出門勞作或旅行的指南。
千百年來,在我國民間就廣泛流傳著《河伯獻圖》的神話故事。傳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感動了河伯。河伯是黃河的水神,禹為治水踏遍山川、沼澤,忽一天看見河伯從黃河中走來,獻出一塊大青石,禹仔細一看,原來是治水用的地圖。禹藉助地圖,因勢利導,治水取得了成功。「傳說」雖然不能證實地圖起源的具體時代,但從側面說明,約在四千年以前,我國先民已經使用地圖了。
據史籍記載,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我國就誕生了地圖。《漢書.郊毅志》中有:「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像九州」的記載。《左傳》中有:「惜夏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像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意思是說,在夏朝極盛時期,遠方的人把地貌、地物以及禽獸畫成圖,而九州的長官把圖和一些金屬當作禮品獻給夏禹,禹收下「九牧之金」鑄成鼎,並把遠方人畫的畫鑄在鼎上,以便百姓從這些圖畫中辨別各種事物。文中的「百物而為之備」,很明顯說明是供牧人、旅行者使用的圖。可惜,原物流傳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因戰亂被毀而失傳。
據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斷,後來的《山海經圖》是從夏代九鼎圖像演變而來的,也是一種原始地圖。在《山海經圖》的「五藏三經圖」上,畫著山、水、動物、植物、礦物等,而且注記著道里的方位,是較規范的地圖形式。由此可以說,中國在夏代已經有了原始的地圖。
Ⅶ 這張圖是誰發明的,怎麼創造的這張圖。
是微信的創始人在星空下思考,然後就有了微信。
一個人one,晚上night,站著stand,意味著這是一款ONS神器。
張小龍創造了微信,但很少人知道他創造微信之前三年的孤獨歲月!
馬化騰說,他的人生能不能到另一個高度,就看微信了。
他給了張小龍足夠的研發空間和資源平台,才成全了微信的情懷!
我們看到微信登陸界面上那個眺望藍色星球的孤獨小孩,就是在張小龍再三堅持下的結果!我從沒有見過一個不孤獨的人,會發出耀眼的光芒!
付出不一定馬上會有回報,除非是鍾點工,對於事業,傻逼一樣的堅持總會得到牛逼一樣的結果!
以上來自網路。
Ⅷ 誰是第一個發明地圖,或者說繪制的
地圖簡史
在史前時代,古人就知道用符號來記載或說明自己生活的環境、走過的路版線等。現在權
人們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圖實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倫地圖(如圖01-01) 據考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城及其周圍環境的地圖,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澤,古巴比倫城位於兩條山脈之間。
留存至今的古地圖還有公元前1500年繪制的《尼普爾城邑圖》,它存於由美國賓州大學於1 9世紀末在尼普爾遺址(今伊拉克的尼法爾)發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圖01-02)。圖的中心是用蘇 美爾文標注的尼普爾城的名稱,西南部有幼發拉底河,西北為嫩比爾杜渠,城中渠將尼普爾 分成東西兩半,三面都有城牆,東面由於泥板缺損不可知。城牆上都繪有城門並有名稱注記 ,城牆外北面和南面均有護城壕溝並有名稱標注,西面有幼發拉底河作為屏障。城中繪有神 廟、公園,但對居住區沒有表示。該圖比例尺大約為1∶12萬。
留存有實物的還有古埃及人於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蘆葦上繪制的金礦山圖。
Ⅸ 圖1和圖2的發明者分別是誰
(1)圖一和圖二分別是哪兩種交通工具?(1分)這兩種交通工具的發明者是回誰?(1分)圖答三是我國嫦娥一號衛星繞月球運行的情景,與我國實施的哪一科技計劃有關?(1分)
(2)這兩種交通工具分別以什麼為動力?(1分)
(3)三次科技革命有何共同的作用說明了什麼道理?(1分)
⑴火車、汽車;史蒂芬孫 卡爾·本茨;863計劃
(2)蒸汽機 內燃機
(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