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家表演

發明家表演

發布時間:2020-12-21 10:22:14

1. 世界上第一台電話機

1793年,法國查佩兄弟倆在巴黎和里爾之間架設了一條230千米長的接力方式傳送信息的托架式線路。這是一種由16個信號塔組成的通信系統。信號機由信號員在下邊通過繩子和滑輪,操縱支架的不同角度,表示相關的信息。當時,法國和奧地利正在作戰,信號系統只用一個小時就把從奧軍手中奪取埃斯河畔孔代的勝利消息傳到巴黎。以後,比利時、荷蘭、義大利、德國及俄國等也先後建立了這樣的通信系統。據說查佩兩兄弟之一是第一個使用「電報」這個詞的人。
歐洲對於遠距離傳送聲音的研究始於17世紀。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羅伯特•胡克首先提出了遠距離傳送話音的建議。而在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信息的辦法,並且把這種通信方式稱為—Telephone,一直延用至今。
1832年,美國醫生傑克遜在大西洋中航行的一艘郵船上,給旅客們講電磁鐵原理,旅客中41歲的美國畫家莫爾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當時法國的信號機體系只能憑視力所及傳訊數英里,莫爾斯夢想著用電流傳輸電磁信號,瞬息之間把消息傳送到數千英里之外。從此以後,莫爾斯的生活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莫爾斯從在電線中流動的電流在電線突然截止時會迸出火花這一事實得到啟發:如果將電流截止片刻發出火花作為一種信號,電流接通而沒有火花作為另一種信號,電流接通時間加長又作為一種信號,這三種信號組合起來,就可以代表全部的字母和數字,文字就可以通過電流在電線中傳到遠處了。1837年,莫爾斯終於設計出了著名的莫爾斯電碼,它是利用「點」、「劃」和「間隔」的不同組合來表示字母、數字、標點和符號。1844年5月24日,在華盛頓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里,莫爾斯親手操縱著電報機,隨著一連串的「點」、「劃」信號的發出,遠在64公里外的巴爾的摩城收到由「嘀」、「嗒」聲組成的世界上第一份電報。
發明了電話?
目前,大家公認的電話發明人是貝爾,他是在1876年2月14日在美國專利局申請電話專利權的。其實,就在他提出申請兩小時之後,一個名叫E•格雷的人也申請了電話專利權。
在他們兩個之前,歐洲已經有很多人在進行這方面的設想和研究。早在1854年,電話原理就已由法國人鮑薩爾設想出來了,6年之後德國人賴伊斯又重復了這個設想。原理是:將兩塊薄金屬片用電線相連,一方發出聲音時,金屬片振動,變成電,傳給對方。但這僅僅是一種設想,問題是送話器和受話器的構造,怎樣才能把聲音這種機械能轉換成電能,並進行傳送。 1875年世界第一台電話機問世。這台電話機的發明者是蘇格蘭青年亞.貝爾。

最初,貝爾用電磁開關來形成一開一閉的脈沖信號,但是這對於聲波這樣高的頻率,這個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最後的成功源於一個偶然的發現,1875年6月2日,在一次試驗中,他把金屬片連接在電磁開關上,沒想到在這種狀態下,聲音奇妙地變成了電流。分析原理,原來是由於金屬片因聲音而振動,在其相連的電磁開關線圈中感生了電流。現在看來,這原理就是一個學過初中物理的學生也知道,但是那個時候這對於貝爾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發現。
格雷的設計原理與貝爾有所不同,是利用送話器內部液體的電阻變化,而受話器則與貝爾的完全相同。1877年,愛迪生又取得了發明碳粒送話器的專利。同時,還有很多人對電話的工作方式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進。專利之爭錯綜復雜,直到1892年才算告一段落。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原因是,當時美國最大的西部聯合電報公司買下了格雷和愛迪生的專利權,與貝爾的電話公司對抗。長時期專利之爭的結果是雙方達成一項協議,西部聯合電報公司完全承認貝爾的專利權,從此不再染指電話業,交換條件是17年之內分享貝爾電話公司收入的20%。
技術發展
電話發明後的幾十年裡,圍繞著電話的經營、技術等問題,大量的專利被申請,Strowger的「自動撥號系統」減少了人工接線帶來的種種問題,干電池的應用縮小了電話的體積,裝載線圈的應用減少了長距離傳輸的信號損失。1906年,Lee De發明了電子試管,它的擴音功能領導了電話服務的方向。後來貝爾電話實驗室據此製成了電子三極體,這項研究具有重大意義。1915年1月25日,第一條跨區電話線在紐約和舊金山之間開通。它使用了2500噸銅絲,13萬根電線桿和無數的裝載線圈,沿途使用了3部真空管擴音機來加強信號。1948年7月1日,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發明了晶體管。這不僅僅對於電話發展有重大意義,對於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巨大的影響。其後幾十年裡,又有大量新技術出現,例如集成電路的生產和光纖的應用,這些都對通信系統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電話在中國
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在中國掠奪土地和財富的同時,也為中國帶來了近代的郵政和電信。1900年,我國第一部市內電話在南京問世;1904年至1905年,俄國在煙台至牛庄架設了無線電台。中國古老的郵驛制度和民間通信機構被先進的郵政和電信逐步替代。
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郵電通信仍然在西方列強的控制中。加上連年戰亂,通信設施經常遭到破壞。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出於戰爭需要和企圖長期統治中國的目的,改造和擴建了電信網路體系,他們利用當時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後和政治制度的腐敗,通過在技術、設備、維修、管理等方面對中國的通信事業進行控制。
1949年以前,中國電信系統發展緩慢,到1949年,中國電話的普及率僅為0.05%,電話用戶只有26萬。
1949以後,中央人民政府迅速恢復和發展通信。1958年建起來的北京電報大樓成為新中國通訊發展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十年「文革」,郵電再次遭受打擊,一直虧損,業務發展停滯。到1978年,全國電話普及率僅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佔世界1/5人口的中國擁有的話機總數還不到世界話機總數的1%,每200人中擁有話機還不到一部,比美國落後75年!交換機自動化比重低,大部分縣城、農村仍在使用「搖把子」,長途傳輸主要靠明線和模擬微波,即使北京每天也有20%的長途電話打不通,15%的要在1小時後才能接通。在電報大樓打電話的人還要帶著午飯去排隊。
1978年,全國電話容量359萬門,用戶214萬,普及率0.43%。
改革開放後,落後的通信網路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政府加快了基礎電信設施的建設,到2003年3月,固定電話用戶數達22562.6億,移 動電話用戶22149.1億戶。
古今中外,多少人曾經為了更快更好地傳遞信息而努力,在電信發展的一百多年時間里,人們嘗試了各種通信方式:最初的電報採用了類似「數字」的表達方式傳送信息;其後以模擬信號傳輸信息的電話出現了;隨著技術的進步,數字方式以其明顯的優越性再次得到重視,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數字移 動電話、光纖數字傳輸……歷史的車輪還在前進。
百年老電話
電話發明至今,從工作原理到外形設計都有不小的變化,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們一起去走走這條電話百年發展的道路。這些電話都是世界各地的古董電話收藏愛好者們的藏品。
1878年,手持電話
這部電話是由Werner Siemens於1878年在德國製造的。它的聽筒和話筒是一個,聽話和說話時交替使用。
1879年,盒式電話
這部電話配備了Viact製造公司生產的磁力發電機由紅木製成,還配有一個柱狀聽筒。
1880年,貝爾電話
這是第一種在歐洲使用的電話。它取代了電報,比裝有手柄的磁力發動機電話先進。
1881、1882年,磁力發電機壁式電話
左面的電話稱為美國貝爾型,1881年製造,由位於哥本哈根的國際貝爾電話公司使用。L.M.Ericsson製造。這款電話在上世紀末盛行。
1885年,「埃菲爾鐵塔」磁力發電機電話
這款電話由L. M. Ericsson於1885年製造。在當時這是第一款放在桌面上的電話。麥克風設在旋轉臂上,曲柄用來接通交換機。
1885、1902年,磁力發電機壁式電話
由Ferdinand E. Stensen於1885年在哥本哈根製造,是最早的一部由丹麥人製造的電話。這款是在霍森的Emil Mdlers電話公司製造的。
1885年,木支架桌式電話
生產廠商及產地不詳。
1892年,電動折疊櫥式桌面電話
這種電話多數用於家庭、賓館和電話亭。
1892年,帶聽筒的「埃菲爾鐵塔式」電話
這是一部真正的經典電話,1892年,由L. M. Ericsson製造。這款電話流傳全世界,生產近百萬台。
1893年,「咖啡壺式」電話
這款電話在丹麥只有幾個樣品,對收藏者來說它最富吸引力和收藏價值。 1899年,數字機械牆式電話
這種數字機械電話有牆式和桌式兩種。
1900年,直立桌式電話
這種圓肚形桌式電話是青銅鍍鎳的。在掛桿下面有一塊結實的電木。它還有一個可以炫耀的外設聽筒。
1900年,直立錐形桌面電話
這部電話有個綽號叫「油壺」,都是因為它的外形。
1900年,20線分離電話
本款是所謂的20線分離電話。只能用於內部通話,由L. M. Ericsson瑞典製造。
1901年,磁力發電機台式電話
本款是1901年由Ferdinand E. Stensens Telefonfabrik在哥本哈根製造的。注意看它的聽筒,單獨掛在掛鉤上。可能是因為當時電話接入質量不高,有時必需用兩只耳朵聽。
1902年,Kellogg角落台式電話
這種角落台式電話多數用於家庭、辦公室和電話亭。它是由美國哈得伍得電話公司製造的。是從加利弗尼亞一個小鎮的農夫手中買到的。
1902年,公用電池牆式電話
這種電話不需轉動手柄,拿起話筒直接與接線員通話。它是從舊金山一個古玩店中買來的。
1904年,磁力發電機共線電話
本款電話在1904由L.M.Ericssom製造。此款電話可由四個用戶共享一根電話線。 1753年2月17日,用電流進行通信的設想首次在一本名為《蘇格蘭人》的雜志上提出,文章署名為C.M.。
1784年8月15日,一種叫「遙望通信」的視覺通信方式首次在法國里爾和巴黎之間使用。
1796年,英國人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的辦法,並將之命名為Telephone,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1832年,俄國外交家希林製作出用電流計指針偏轉來接收信息的電報機。
1835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了用電磁學原理用於電報傳輸的電報機。
1837年6月,英國人庫克獲得第一個電報發明專利權,他製作的電報機首先在鐵路上獲得使用。
1837~1838年,莫爾斯又發明了將電流「通」和「斷」來編制代表數字和字母的碼—莫爾斯碼。
1843年,莫爾斯修建成了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的電報線路,全長64.4公里。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在國會大廈向巴爾的摩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跡!」。
1850年8月28日,第一條海纜由約翰和雅各布•布雷特兄弟倆在法國的格里斯-奈茲海角和英國的李塞蘭海角之間的公海里鋪設,但是,只拍發了幾份電報就中斷了。原來,有個打漁人用拖網鉤起了一段電纜,並截下一節高興地向別人誇耀這種稀少的「海草」標本,驚奇地說那裡裝滿了金子。
1876年3月10日,英國蘇格蘭人貝爾發明電話,「沃森先生,快來幫我」成了人類第一句通過電話傳送的語音。當時貝爾將話筒中的酸液濺到了腿上。
1879年,天津與大沽北塘炮台之間架設了電報線。
1882年2月21日,丹高大北電報公司在上海外灘設立了電話交換所。
1895年,俄國人波波夫和義大利人馬可尼分別發明了無線電報機。
1897年5月18日,馬可尼進行橫跨布里斯托爾海峽的無線電通信取得成功。
1900年,上海南京電報局開辦市內電話,當時只有16部電話。
1901年,馬可尼實現了隔著大西洋的無線電通信。
1903年,無線電話試驗成功。
1907年11月8日,法國發明家愛德華•貝蘭在法國攝影協會大樓里表演了他的研製成果—相片傳真。
1919年,帕爾姆和貝蘭德發明了「縱橫制接線器」。十年後,瑞典松茲瓦爾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大型縱橫制電話局。
1920年7月,中華郵政開辦郵傳電報業務。
1937年,英國人里夫斯提出用脈沖所有組合來傳送語音信息的方法(脈沖編碼調制)。
1945年10月,英國人A•C•克拉克提出靜止衛星通信的設想。
1946年,埃克特和莫奇利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提出了蜂窩通信的概念,將移 動電話的服務區劃分成若干個小區,每個小區設立一個基站,構成蜂窩移 動通信系統。
1950年12月,中國東北長途明線國際干線工程建成,北京到莫斯科有線載波電路開放。
1954年7月,美國海軍利用月球表面對無線電波的反射進行了地球上兩地電話的傳輸試驗。並於1956年在華盛頓和夏威夷之間建立了通信業務。
1956年,在英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大西洋海底鋪設完成了電話電纜,使遠距離的大陸之間電話通信成為現實。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於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1號」。
1958年8月,首部國產12載波電話設備在上海郵電器材廠研製成功。
1960年1月,中國首套1,000門縱橫制自動電話交換機在上海吳淞電話局開通使用。
1960年,美國物理學家梅曼用強大的普通光照到人造寶石上,製造出了比太陽光強1000萬倍的激光。
1962年,美國研究成功了脈碼調制設備,用於電話的多路化通信。
1965年,第一部由計算機控制的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在美國問世,標志著一個電話新時代的開始。
1966年,英籍華人高錕提出以玻璃纖維進行遠距激光通信的設想。
1969年,北京長途電信局安裝成功中國第一套全自動長途電話設備。
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提出了研製ARPA網的計劃,1969年建成並投入運行,標志著計算機通信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紀元。
1970年,世界上第一部程式控制數字交換機在法國巴黎開通,這標志著數字電話的全面實用和數字通信新時代的到來。
1972年,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首次提出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的概念。
1974年,中日海底電纜開始建設,這是中國參與建設的首條國際海底電纜。
1975年,中國自行研製設計的縱橫制自動電話交換設備通過國家鑒定,開始批量生產。
1976年3月,中國自己研製的首條大容量傳輸系統—1800路中同軸電纜載波系統在北京、上海、杭州建成投產,全長1700公里。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任務是制訂泛歐移 動通信漫遊的標准。
1982年,中國第一批投幣式公用電話在北京市東、西長安街等繁華街道出現,共22個投幣式公用電話亭。
1982年12月,從日本引進的首個萬門程式控制市話交換系統在福州市電信局投產使用,建成中國首個引進的程式控制電話局。
1983年,AMPS蜂窩系統在美國芝加哥開通。
1904年,「蜘蛛式」民用波段電話
L. M. Ericsson』s第一部民用波段電話。 1905年,芝加哥的樹式桌面電話
這部桌面電話被稱作「大腹便便」,因其手柄的中部隆起而得名。
1905年,門廊對講機
這是一部康涅狄格州電信公司的32門門廊對講機。
1905年,11數字撥號桌式電話
它採用了11個數字撥號的方式。
1907年,「德國模式」的電台波段電話
於1907年在德國由E.Zwuetysch&Co製造,此款電話的出現可以一定程度解決通話等待時間太長的問題。
1907年,磁力發電機式電話
這部電話1907年由L.M.Ericsson製造。值得注意的是:接聽電話時,要將聽筒懸掛在分離的掛鉤上。這是當時電話生產商的統一標准。
1908年,CH-08擴音器電話
由KTAS推出。
1910年,互聯電話
這是一部由S.H. Couch公司生產的直立桌面互聯電話,用於辦公室間的通信。
1912年,辦公用排列機
這部電話通過主機可同時帶有17個分機,每個分機都可以打出去,並且分機之間也可互相接通。
1912年,CH-08壁式電話
此款電話生產於1912年,由丹麥人在哥本哈根製造的,可自動收發電報。
1912年,磁力發電機電話
由在L.M.Ericsson製造的電報傳真電話,經常偏遠地區或小島上使用。
1914年,Magnavox抗噪音桌面電話
這部電話的獨特設計在於當對著話筒說話時,聲音穿過話頂部的小孔使電話中的振動板振動。噪音進入話筒時就會被消掉。其雙旋轉聽筒有助於阻止無用的噪音。
1914年,Magnavox抗噪音桌式電話B1型
同樣具有消除噪音的功能。
1914年,磁力發電機電話
於1914年在HORWENS製造,可以用來電報傳真。
1915年,Veau桌式電話
資料不詳。
1915年,家庭自製壁掛電話
這部電話在東俄勒崗一個廢棄的農場中發現。當地有近20個廢棄的農場的牆上留有掛過電話的痕跡。
1920年,磁力發電機壁式電話
這部電話於1904製造,並於1920更新,配備了可接、聽轉換的旋轉紅色按鈕。
1927年,D-08半自動電話
第一部撥號電話,它的出現將代替交換機的人工呼叫系統。撥號裝置是在1927年安裝的,它真正使用是在1978年。
1927年,交流發電振鈴電話
由Kristian Kirks Telefonfabrikker在丹麥Horsens製造,70年代仍在使用。
1929年,自動壁式電話
資料不詳。
1930年,D-30半自動鍍金電話
此款電話是丹麥企業在1930完成製造的,其特別之處是表面鍍金,而當時多數電話漆黑的,並且此電話有撥號裝置。
1930年,FL-30自動電話
30年代由丹麥製造的,它用字母撥號。同類電話使用了大約48年。
1935年,自動電話
此款電話被用於與偏遠地區的電信交換機的聯絡,它的設計受到30年代美國電話業的影響。
1943年,CB-43型電話
這部電話是由Kristian Kirks Telefonfabrikker在丹麥製造,它內部設計兩種振鈴聲,用於區別市內外來電。
1951年,F-51自動撥號電話
這部電話是由Kristian Kirks Telefonfabrikker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製造的。
1952年,F-52自動撥號電話機
於1952製造,不同於往日黑色電木材料,它是用象牙和較晚一些出現的塑料材料製成。
1956年,「Ericofon」自動撥號電話
此款電話由瑞典L.M.Ericsson設計和製造,命名為Ericofon。它是用新型的材料製成的,比傳統電話的聽筒還輕得多。
1968年,F-68自動撥號電話
這部電話是七十年代最為常見的電話,它最初設計是在六十年代,在丹麥被廣泛製造生產。
1970年,F-68按鈕撥號電話
丹麥首次使用的按鈕電話,這部電話是用數字按鈕代替原來的撥號方式。
1976年,76E/DK80型按鈕撥號電話
在1972由Jutland Telephone公司最初製造的。
1979年,F-79按鈕撥號式計費電話
此款電話介於普通電話與公用電話之間,它主要用於服務場所、旅館等類似地方,可以防盜打電話功能。 1980年,DA-80按鈕撥號電話
這部電話的設計標志著電子學理論真正進入電話行業。
1982年,攜帶型電報電話
此款電話由Ericsson無線系統所製造,當時它只能在丹麥、芬蘭、挪威及瑞典等國家使用,它的出現為以後GSM移 動電話系統開辟了新的天地。
1983年,DanMark 2按鈕電話
DanMark2於1983年製造,是八十年代最先進技術的體現。它具有許多功能,如電話號碼記憶功能、重撥功能、監聽功能、24種鈴聲。

2. 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

1、瓷器

瓷器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是中華文明展示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中國人於公元1世紀發明了瓷器,西方到18世紀才有瓷器,比中國晚了1700年左右。

2、算盤

算盤,又作祘盤,珠算盤是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盤起源於北宋時代,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重要的發明。雖然現在已經進入計算機時代,但是算盤依然有應用,算盤成本低,計算快速方便,是計算機不能媲美的,也是計算機不能替代的。

3、拱橋

中國的拱橋始建於東漢中後期,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造型優美,曲線圓潤,富有動態感。中國現存最早、保存良好的拱橋是由李春發明並建造的隋代趙州安濟橋,又稱趙州橋。比西方於1345年建造的維奇奧拱橋,早了700年。

4、豆腐

豆腐是我國大眾菜餚,營養豐富且價格低廉,適合老百姓消費,相傳豆腐是在公元前125年,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豆腐在宋朝時傳入朝鮮,19世紀初才傳入歐洲、非洲和北美。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已成為主要食物之一。

5、墨水

墨水是一種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體,墨水被用於書寫或繪畫。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墨水。1834年英國的史蒂芬斯開始在英國製造出書寫用的墨水,15年之後才大量生產。1860年代,英德發明了人造墨染料。墨水的發明促進了世界文化的發展。

3. 《頂碗少年》這篇課文為我們展現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請學習寫法,選擇某個但是達人或者一行比賽寫一

失敗乃成功之母
失敗,人人都會經歷。失敗,其實並不可怕,失敗,是嚮往成功的第一步。
名人也會失敗,天才也會犯下錯誤,大發明家━━愛迪生一生發明1000多種發明,可失敗了上萬次,在製造電燈時,愛迪生就失敗了1340次,正是愛迪生的耐心與信心,才能使電燈發出耀眼的光輝;愛因斯坦製作小板凳,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張海迪為了參加體育項目,也失敗了300餘次;還有……
我,並不是天才,也經歷過失敗,在體育跳長繩時,使我心裡十分的恐懼,好像長繩跟我是那麼陌生,在我心裡,長繩我猶如一條長蛇,在第一次跳時,我沒有跳過,阻止了同學們的記錄,那時,同學們用異樣的目光注視著我,從那時起,我心裡想;今後再也碰長繩。然爾又看看同學們玩的興高采烈的樣子。我忍不住去跳,這時,我居然順利跳過了,我仔細想了想,認為功勞應該是第一次的失敗,正是第一次的失敗,使我總結了經驗,抓住了節奏,於是,我膽大了許多,經驗也愈積愈多。現在,跳長繩時總能看到我的身影。
所以說,失敗是嚮往成功的第一步。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似乎已成老生常談,但行動和言語有時是不相一致的。當你的成績單上出現「紅燈」,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你的心中是否除了沮喪,別的一無所有?你是否意識到這失敗之中有孕育著成功的種子呢!對此,每個人的回答肯定不一樣!在此頗有必要談談:失敗是成功之母。
世上少有一帆風順的事,而失敗卻隨時會有,否則,那些「發明家」、「文學巨人」的美名豈不輕易地落到每個人的頭上去了?綜觀歷史,那些出類拔萃的偉人之所以會取得成功,正是因為他們能正確對待失敗,從失敗中獲取教益,從而踢開失敗這塊絆腳石,踏上了成功的大道,比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生的成功不計其數,—生的失敗更是不計其數。他曾為一項發明經歷了八千次失敗的實驗,他卻並不以為這是個浪費,而是說:「我為什麼要沮喪呢?這八千次失敗至少使我明白了這八千個實驗是行不通的。」這就是愛迪生對待失敗的態度。他每每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而取得—項項建立在無數次失敗基礎之上的發明成果。失敗固然會給人帶來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獲;它既向我們指出工作中的錯誤缺點,又啟發我們逐步走向成功。失敗既是針對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礎,也就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然而,在現實中成功並不是失敗的積累,而是對失敗的總結與超越。如不認識這一點,就會導致「失敗越多越成功」的荒謬結論。比如數學上有名的平行公理,從它問世以來,一直遭到人們的懷疑。幾千年來,無數數學家致力於求證平行公理,但卻都失敗了。數學家波里埃終身從事平行公理的證明卻毫無成就,最終在絕望中痛苦地死去。正當這個問題像無底洞—般吞噬著人們的智慧而不給予任何回報時,羅巴切夫斯基在經過七年求證而毫無結果時,找出了失敗的原因。羅巴切夫斯基在屢次失敗之後,總結分析了失敗的前因後果,從本質上認識了這一問題,從而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一條客觀規律,但真要把失敗向成功轉化由可能變為現實,還必須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科學的分析,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指導今後的工作,這樣才算沒有「白白」地失敗。
年輕人在工作中容易失敗,也容易灰心,因此,我們只有牢記「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一名言,樹立起堅定的自信心,才能從失望中看見希望,從失敗走向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不僅應當成為我們喜愛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失敗中獲益,從勤奮中崛起,這就是有志青年的成才道路。

4. 求樂高幻影忍者里所有人物,









勞埃德 (Lloyd)

全名:勞埃德·蒙哥馬利·加滿都(Lloyd Montgomery Garmadon)

外文配音:Jillian Michaels

中文配音:王晨光

國籍:幻影忍者王國

坐騎:四頭龍、黃金神龍、黃金機甲、摩托、叢林突擊車、勞埃德的元素神龍。

被選中的綠色忍者,魔王加滿都之子,愛吃糖,曾操縱過攝魂派、毒牙派和狂蟒派,全部遭遇失敗。可進化成為終極幻影忍者黃金忍者,並可以召喚出來黃金神龍,可以隨意運用四種元素。也會幻影旋轉術。

第五季中第47集中被摩羅給控制了,第54集恢復了過來。

在第八季和加滿都魔王對抗之時,失去了自己的元素能量。

在第九季打敗了加滿都魔王,重新的獲得了自己的元素力量

更多資料見詞條:勞埃德

吳大師 (Sensei Wu)

全名:湯米·吳

配音:Paul Dobson

國籍:幻影忍者王國

第一代的幻影旋轉大師之子,打敗了哥哥加滿都魔王之後將四把黃金武器藏在四個地方由守護神龍看管著,會幻影旋轉術,忍者們的師傅。他繼承他父親大部分的創造能力,哥哥加滿都魔王繼承了大部分的毀滅能力。

吳大師選出一名老的兒子,想把他訓練成為一名忍者。凱,吳大師的新徒弟,必須學會有耐心.....吳大師也是一樣。雖然他對四名徒弟都有著信心,但是他們要掌握幻影旋轉術尚需時日。最終,吳大師得知只有他自己做出犧牲才能保護幻影忍者們。「我稍稍動動手指你都抵擋不住!」

隨著善惡終極大戰的逼近,吳大師開始懷疑了他那邪惡的哥哥,加滿都魔王,良知未泯。但是,必須要阻止他! 當他為此糾結之時,吳大師認識到了事情並非總是非黑即白。

·他是多年以來幻影忍者王國的大英雄。

·他尋找6個擁有元素力量的忍者們並教授了他們自己的幻影旋轉術,他們打敗了各種威脅。

·沒有人知道,吳大師在很久以前就預見未來諸多威脅

·黑暗之主復活回來了,吳大師即將領導他的團隊再次投入戰斗。

·但是,在此前,他會發現自己面臨漫長職業生涯中最可怕的危脅…

· 吳大師、加滿都和凱的父親曾經一同歷險。

· 吳大師衣服上的符號是忍者王國表示「宿命」的符號

· 吳大師的權杖有著數百年的歷史,上面刻著能夠找到第一代幻影旋轉術大師的墓穴的方式。

吳大師擔任忍者團隊的領袖已經很久了,開始考慮退休了。實際上他正和美紗子一起打算合開一家茶館。他睿智又極富耐心,繼續指導忍者們成為他們應當成為的英雄。他期待著將妮雅培養成為名副其實的合格忍者。

在哥哥加滿都魔王被放逐之後,吳大師再次開始訓練忍者們。他為讓他們今早有一日可以獨當一面,培訓他們成為合格的忍者。

在第七季的最後一集,時空雙子的時間機甲巨蛇在時空漩渦停住了之後,他把凱和妮雅扔出了時間機甲巨蛇,把時空雙子擋在了時間機甲巨蛇裡面,最終,他沒有出來。

他因為最後受到倒流之刃的影響,變成小孩。

第八季寇發現變成小孩了的吳大師,並將其給救了出來,之後與凱、寇、傑、贊穿越到了初代王國

第九季之中吳大師以極快的速度成長,最終在龍之母處取走第一代幻影旋轉大師鍛造的盔甲,在第94集恢復到原來年齡

第十一季中讓忍者們去尋找挑戰,後來知道了阿斯皮爾回來了並攻擊了忍者城,說出小時候用封禁幻影旋轉術卷軸和哥哥加滿都打敗阿斯皮爾的秘密,在贊被阿斯皮爾放逐到不歸國度後,本想自己去尋找到贊,但被忍者們給強行的給困住了。

妮雅-初代X武士 (Nya Smith)

全名:妮雅·史密斯

外文配音:Kelly Metzger

中文配音:劉妤姻子

國籍:幻影忍者王國

妮雅,水系忍者,擅長發明,x武士,傑的女朋友。

獨當一面的忍者、水系大師,更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然而,她卻沒能像男孩子一樣得到媒體的關注。為此,她有點悶悶不樂。妮雅試圖擺脫「凱的妹妹」和「女忍者」的稱號。她就是她!

更多資料見詞條:妮雅

羅南

加滿都

塞勒斯·博格 (Cyrus Borg)

配音:Lee Tockar

作為一名技術熟練、想像力豐富發明家,塞勒斯·博格與黑暗之主的戰斗中被破壞的幻影忍者王國看到了機遇。他重建新幻影忍者王國,使用各種最新科技,將伯格工業大廈正好建在黑暗之主戰敗的地點,故黑暗之主殘余能量化作電腦病毒入侵工業大廈主計算機。

伯格的成功事例不勝枚舉,但是他為數不多的失敗事例也蔚為可觀(電子剪紙雕刻裝置,電氣浴室腳墊,原子牙刷,渦輪噴氣動力、亞軌道高爾夫球車、博格科技表等)。

他曾經說過,「我犯錯誤時,總會犯大錯誤!」

在第五季幽靈季之中他為忍者們做了一些用來打敗幽靈們的新裝備。

第七季之中他被時空雙子脅迫做時間機甲巨蛇的核心裝置,他趁他們不注意之時裝了一個只要輸入1300位的機器忍者編程代碼就能讓時間機甲巨蛇停止運作裝置,最後還沒輸完時間機甲巨蛇就被開走了。

琵克莎-第二代X武士(Pixal)

配音:Jennifer Hayward

琵克莎

琵克莎

·P.I.X.A.L(初級互動式外部助力生命形式)是塞勒斯·博格機器人助手。

·當她第一次遇到了忍者們立時,她正受到電子黑暗之主影響,並使用她能力復制贊設計圖,以便建造出了機器忍者們。

·她冷酷、機械,無法對任何人產生一絲的情緒(除了贊和朋友們外)。

·P.I.X.A.L. 其實是她所在生產線第16個模型,前15個都因為熱電線圈故障和AIE-ES(人工智慧增強器情感抑制器)晶元故障而廢棄了。

·博格修好了線圈,但晶元問題尚未得到徹底的解決。

·後來因關閉總電源之後,贊把一半的能源給了她,她才有了感情。

·鈦合金贊在第五季把她的神經驅動裝置插到了自己的處理器當中.【現已在鈦合金贊的神經啟動裝置里】

她在贊被紅蛇武士攻擊倒地之後消失了。第七季之中成為偷走妮雅的X武士機甲,之後被妮雅認可的第二代X武士。

第79集中正式確定其為第二代x武士。

在飛天旋轉術殿被攻擊之時,一個新的英雄崛起了!起初,新的武士X的到來讓忍者們擔心有一個新敵人,但是這個藍色武士X很快說服了他們在他們與時間之手的戰斗中他們有另一個盟友。

第二代X武士琵克莎(劇照)

第二代X武士琵克莎(劇照)

其它元素大師

灰 (Ash)——煙霧大師

有化成雲霧能力,這名無影無蹤對手令人難以近身,更別說探知他真實內心。雲霧大師就和飄渺不定霧氣一樣,讓人非常的捉摸不透。

卡洛夫

卡洛夫

卡洛夫(Karlof)——鋼鐵大師

卡洛夫來自遙遠的金屬城,可能不太懂當地的語言,但是他威猛的拳頭很有說服力,能夠粉碎任何阻擋他前進的東西和人。雖然他看上去像一個真正惡霸,但作為前航空工程師,他對他的盟友們非常的忠誠。卡洛夫曾經在一個叫做Metalonia(曼陀尼亞)的地區當航空工程師。他用自己的金屬拳頭暴擊對手。他可以隨心所欲地把身體變成金屬,多麼強烈的攻擊也無法傷他毫發。凱和卡洛夫一見如仇,兩人間隨時都可能爆發,凱總算找到旗鼓相當的對手。

音速小子(格里芬·特納 GRIFFIN TURNER)——速度大師

格里芬·特納說話語速很快,風趣幽默,行動非常的敏捷,他總是不願放慢速度來思考自己行為。他總是第一個沖到危險中,不僅因為他的魯莽,也因他想要盡快解決所有的挑戰。

他說話飛快,非常的調皮,是出名搗蛋鬼。他腦筋靈光,行動更迅速,不過有時也深思熟慮再行動。他是不錯夥伴,因為他追根究底速度實在令人... 猝不及防

隱形人(PALE MAN)——光之大師

Pale先生靦腆害羞,難以被人察覺,他擁有著彎曲並控制周圍的光線的能力,常常藉此隱身。但不要輕敵,他會悄無聲息地靠近。他快如閃電,訓練有素。

博絡博(BOLOBO) ——自然大師

博絡博是一個樂天的戰士,擁有控制著自然能力。他可以讓草木隨意的生長。他擁有著超高園藝的技能,但並不常展示給別人看。這雙手他都用於操控植物根莖枝葉。

尼諾波西(NEURO)——心智大師

不用開口,這個人就知道你想些什麼。對心靈大師尼諾波西而言,人的思維就像一本攤開的書。他不僅能夠讀心,還會用幻象迷惑人。不過這種讀心能力也令他備受煎熬。腦子里時刻充斥別人聲音,誰能受得了呢?

格萊維斯(GRAVIS )——重力大師

常言道,有起則必有落。但在與格萊維斯戰斗中並非如此。格萊維斯是個致命戰士,擁有改變重力能力。對戰時你根本分不清上下左右。

暗影(SHADE) ——影子大師

暗影是只獨狼,不相信任何人。他可以在影子中潛行。長年蝸居在黑暗中造就他孤僻、多疑性格。他武藝優秀,善於發起出其不意突襲,讓人根本看不清攻擊從何而來。

雅各布 ——聲音大師

最開始,這位失明戰士表面十分無害,但喪失視覺不過是強化他其他感官。除敏銳聽力,全身感官都被他調動起來,作為對視力的補償。使用西塔琴發出超聲波聲音大師不容小覷,被困在了陳大師之島。

卡米爾(CHAMILLE) ——變形大師

可以隨意改變外形的卡蜜拉才是真正變色龍。她亦敵亦友,心意不定。她反復無常,變心就和變臉一樣快。所以千萬不要隨意談論自己弱點,你可不知道到底是誰在聽你說話。

托克斯(TOX) ——毒氣大師

要有人在比賽中下毒,那一定是托克斯。這位女戰士毒液效果久久不消。千萬不要碰她,你會痛不欲生的。

摩羅——風系大師,詳細介紹見後面

時間大師——酷克斯(索德斯博士)和狂克斯,詳細見「時空雙子(Time Twins)」

骷髏軍團

骷髏軍團曾和忍者們作對,但是他們都非常的討厭蛇,後來被加滿都魔王派來打蛇怪們,幫助了忍者們。

格琅查

格琅查是薩姆卡的將軍之一。他一直是薩姆卡愛將那庫競爭對手,但由於他們兩人即無才也無智,所以誰都沒法佔上風。手執兩把黃金斧的格琅查,以其蠻力而聞名。盡管他和那庫一直爭吵不休,但他們還是經常被派出去一起完成任務。他們共同點是對地面世界喜愛,尤其是幻影忍者城市。他們有時去地面世界,只是為閑逛和尋開心(盡管這經常引麻煩)。

那庫

那庫是薩姆卡的另一名將軍,其特長就是惹麻煩並惹惱別人,尤其是格琅查。他真得想成為薩姆卡的第二號骷髏,如果他能數到二話可能還真得能夢想成真。那庫手執一柄黃金雙刃斧。盡管他和格琅查一直爭吵不休,但他們還是經常被派出去一起完成任務。由於入侵幻影忍者世界能給他在地面(比地下世界有趣多)逗留機會,因此他對此事一直熱情很高。

骷髏魔

骷髏魔在骷髏軍團中承擔最重要工作之一。他是負責骷髏軍團車輛首席設計師,確保軍團車輛比其它任何的車輛都快,馬力也更大。遺憾的是骷髏魔不會說話,因此他永遠也無法向別人解釋自己設計變更,這有時導致車輛建造時出現非常嚴重錯誤(向後開火武器,剎車讓車輛跑得更快等)

尊爵魔

尊爵魔與骷髏魔密切合作,盡管他希望這不是真的。尊爵魔是骷髏軍團的官方「試駕」,試開骷髏魔的新車輛。試駕成功的標準是,如果尊爵魔只被炸飛一點,那駕駛這輛車就是安全的。

超撲

超撲是骷髏軍團核心成員之一。他的工作是維護骷髏軍團所有車輛。做為一名機械師,他的技藝為人稱道,但像骷髏魔一樣,他也不會說話。因此,他永遠也無法告訴別人自己修好哪些或是發現什麼問題。駕駛員總能途中遇到爆炸。

閃電魔

當野蠻瘋狂閃電魔出現時,沒有人會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快刺在戰斗中手執金骨,他的行動難以預測,就連忍者們在面對他時都得小心。與戰友相比,閃電魔有一優勢:他是僅有的能說話骷髏戰士。因此,不論有多麼想無視他,格琅查和那庫就是做不到。

薩姆卡

擁有四隻手的薩姆卡是骷髏軍團首領。在加滿都魔王來到地下世界之前,他是這里的統治者。他與加滿都魔王合作,要佔領幻影忍者世界並拿到四把黃金武器,但他與加滿都魔王的同盟關系並不穩定。薩姆卡率領骷髏軍團來到了地面,但其多數軍隊的愚蠢經常讓他很沮喪。當試圖同時使用四把黃金武器時,他被黃金武器釋放了的能量給毀滅了。

特別篇之中復活成為了BOSS之一,武器是灰色雙頭的戰斧+綠色的水晶

攝魂派

他們的能力是催眠,催眠之時他們的尾巴會搖晃著。

斯卡勒

攝魂派部落的戰士和第二號的人物。盡管可能時間不長。掌握著古代的毒牙拳。 斯卡勒是一名強大攝魂派的武士。他打敗斯里薩將軍,接管部落。不甘屈居人後的個性成為他成功掌權動力,但當加滿都魔王將毒蛇派納入麾下時,斯卡勒野心便無從實現。後來擁有自己的家庭,試圖感化地下蛇怪四派。

斯里薩

魔法攝魂權杖的最初的持有者和攝魂派的首領。

斯里薩是位於斯卡勒前的攝魂派的首領,也是攝魂派的權杖的持有者。當斯卡勒盜得權杖之後,他向自己發起了挑戰。兩人在Slither競技場一決勝負。斯卡勒運用了毒牙拳打敗了斯里薩,奪得了掌控整個部落的大權。

麥茲莫

麥茲莫是比較有戰略頭腦的攝魂派的戰士,他不會執行自己不同意的命令。

麥茲莫很是貪心。他原是攝魂派的眾多的戰士之中的一名,但無法迅速升至自己想要達到的職位。盡管他很聰明能制定很好的策略,但他也老是抱怨,以至於惹惱了一些其他的攝魂派的戰士。麥茲莫的工作之一是在Slither競技場擔任戰戰斗的解說員。

瓦塔拉

瓦塔拉並不是洞穴之中最冷酷的蛇兵,但是他樂意服從命令,不論是誰發號施令也不在意對手是誰。

這個攝魂派的戰士對斯卡勒非常的忠心耿耿。他相信著自己對斯卡勒的服務會有所的回報。瓦塔拉花了很多的時間與這位毒蛇派的未來的統領一起策劃著陰謀,制定著計劃。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計劃越來越大了,越來越瘋狂了。在斯卡勒為奪權而向斯里薩發動挑戰之時,瓦塔拉全力支持著他。

毒牙派

他們的能力是咬到的東西或生物都會變成己方的器械或者蛇怪。(依然擁有著自我的思維)

毒牙通

毒牙通是將軍,也是毒牙派的部落的幕後的首腦,這點鮮為人知。

毒牙通是毒牙派的將軍。這條毒蛇有一次一不小心咬了自己一口,因此就多了一個頭。由於兩顆頭總是不斷爭論或是搶對方的話,因此在某種的程度之中影響了他的決斷力。有一段時間毒牙通曾是斯卡勒的好朋友,但是後來毒牙派因為被迫退回了墳墓一事而責怪了攝魂派。

毒牙丹

毒牙丹是毒牙通強壯的助手,是兇猛迅捷的毒牙的蛇怪。它曾經是斯卡勒最好的朋友。

毒牙丹是一名非常強壯迅捷的毒牙的戰士。毒牙蘇有一次在戰斗之中有點失控,就咬了毒牙丹一口。這一口讓毒牙丹多了一隻頭。毒牙丹的兩只頭都不能說話,但他多次參加過毒牙派的大戰。

潛行派

他們的能力是鑽地,被他們的尾巴纏繞住時,越掙扎就會被抓得越緊。

劇毒派

他們的能力是噴出使人神志不清的毒液。

阿西迪克斯(Acidicus)

劇毒派的將軍,蛇怪戰爭結束之後與其部落被封印到了一個沼澤,被釋放之後幫助了派梭釋放了大吞噬魔,在加滿都魔王將大吞噬魔殺死之後根隨著斯卡勒,在與石頭軍團爭斗輸了己後,根全蛇族一起居住在了地下,永遠不回地面,第四季之時告訴了忍者們黃金大師的傳說,第十一季之中成為了蛇怪們的圖書的管理員。

狂蟒派

以大角星為將軍,是毒蛇部落之中最危險的一支。這支部落會隱身。這一族也有非凡蠻力和超高的劍術。在毒蛇的部落之中,他們善於籌謀,非常的聰明,讓人難以用計謀取勝,他們還非常的冷酷無情。這種種加起來,足以使其成為最危險的一族。

派梭(Pythor)

全名:查理·P·派梭

配音:Michael Dobson

狂蟒派的最後一隻蛇怪,一直想喚醒大吞噬魔,統一了整個蛇怪的家族,但是最後和吳大師一起被大吞噬魔給吃掉了。但是沒死,只是被毀掉了自己的膚色,由紫色變為了白色。後幫了電子黑暗之主,但吞了縮小葯丸之後而變小了,吞下了縮小葯丸或許可以大大縮減派梭的身形,但他鮮明個性和自負脾氣絕對不會因此的變弱。(後來被大角星將軍的靈魂給變大了)

特別篇之中成為了BOSS之一,武器是金色的蛇族權杖+綠色的水晶

他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個人能夠統治整個世界的話,那就是他。(特別篇結束後下落不明目前沒有他的下落)

大角星

被放逐到了詛咒魔域的狂蟒派的將軍,第五季之中幫助了忍者們打敗了陳大師和他的蛇人軍團們。

黑暗之主

很久以前被封印了的惡魔,其的本體是一條巨大魔龍,後來加滿都魔王受騙把黑暗之主給釋放了出來,他是第一幻影旋轉術大師的宿敵。不久後,黑暗之主向忍者王國發起全面攻擊。後來被黃金忍者勞埃德給打敗了。但是黑暗之主並不容易消滅。高科技伯格工業大廈就建立在最終的決戰的地點。黑暗之主潛入了伯格電腦系統,成為電子黑暗之主。

後來用黃金武器製造出了黃金盔甲變成了黃金大師,全面的進攻了忍者城,最後與機器忍者贊同歸於盡了。

石頭軍團

(包括石頭武士、石頭劍士、石頭防禦兵和石頭偵察兵)堅不可摧的兵團,由黑暗之主所製造出來,利用了黑暗之島上最堅不可摧的材料創造了他們。之後被達雷斯用暗影頭盔給控制住了。

木津將軍

石頭兵團的將軍,會古老的語言和現代的語言,有四隻手,被關進了克里塔里安監獄里。

特別篇之中成為了BOSS之一,武器是紅色的元素劍加綠色的水晶

機器忍者(Nindroids)

(包括了普通忍者機器人、特殊忍者機器人、迷你忍者機器人、忍者機器人無人機、忍者機器人戰士)

忍者機器人是高科技的戰斗機器人,根據了贊的藍圖所製造來的。

但是,他們是下一代的人造的戰士,比贊更加的強大、更加的迅速、更加的敏捷。

而且,他們擁有著隱身的能力,可以突然的消失不見。

這支機械部隊效力於電子黑暗之主。

贊可以感受到友誼等情感,但忍者機器人們沒有情感。

你無法用理論說服忍者機器人,也別想嚇跑他們。他們只有在敗況不可避免時候才會進行戰略撤退。能發射出激光。

克普特將軍

配音:Richard Newman

克普特將軍是忍者機器人部隊機器人領袖,也是黑暗之主僕人。

與很少說話忍者機器人不同,克普特將軍總是喋喋不休。

他喜歡在戰斗之中嘲諷和辱罵著敵人,甚至曾經批評過自己部隊(說他們像一群氂牛一樣的鬼鬼祟祟)。

而且,他還喜歡嘲笑迷你忍者機器人

克普特將軍情感程序設計也比忍者機器人先進,但是他的急躁脾氣可能對他不利。

克普特將軍認為忍者對們他的部隊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將他們給解散了。

這個錯誤決定經常令他和電子黑暗之主後悔不已。

他後來當了伯格的守衛。

特別篇之中成為了復活BOSS之一,武器是金色的鎖鏈智能武器+綠色的水晶(與第3季寇的智能武器有點相似)

邪惡吳

吳大師在第29集中被電子黑暗之主的機器軍團給抓走之後,被蛇怪派梭給改造了的樣子。知道幻影忍者們的所有的藏身地,武藝非常的高強,不常說話。後來忍者們在數碼世界清除電子黑暗之主病毒,隨之恢復記憶,並恢復原先模樣。

迷你忍者機器人

「迷你忍者機器人」是克里特將軍對小型版忍者機器人的昵稱。

克普特將軍開玩笑說,肯定是因為製造過程之中缺少了金屬,才製造出來了迷你忍者機器人。

迷你忍者機器人與標准忍者機器人除了高度不同以外還有很多的不同——例如,他對自己的外形很是敏感,在受到了侮辱之時很容易的生氣。

迷你忍者機器人盡管尺寸非常的微小,但是仍然很危險,在被激怒之時他的戰鬥力異常的強大。

陳大師(Chen)

第五季之中的反派,曾是加滿都的老師,在元素大師們迎戰蛇怪戰斗中背叛元素大師們,蛇怪戰敗之後陳大師被囚禁在了島上,開了一家面館,暗中集結他黑暗軍隊。妄想變為狂蟒蛇怪,被大角星將軍放逐到詛咒魔域。

在幻影忍者王國經營著一家生意火爆連鎖面館。但在自己島上,他有著不為人知另一面。在這里,他才是真正主人。他喜歡看錶演,只想用滿是按鍵的遙控板為自己尋開心。數不清的按鍵。他熱衷於競技,不斷改變著戰斗的規則和場地。

他像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奇怪的富翁。但內心卻藏著黑暗。怪異的微笑和華麗的毒蛇禮服掩飾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東西,他想吸走元素大師們的力量,為了變成狂蟒一族... ...加滿都大師應該深有體會。

特別篇之中復活並成為BOSS之一,武器是翡翠寶刀+綠色的水晶。

克勞斯(Clouse)

克勞斯是陳大師的心腹及弟子。他狡詐又機警。這個鬼鬼祟祟的黑暗魔法師在地下室養著一條巨大毒蛇。最好還是離他遠一點。克勞斯精通黑魔法。正是他用法術隱藏島嶼。克勞斯還能在格鬥之中通過施法佔盡優勢。這都是跟陳大師學的。不擇手段獲取勝利。克勞斯死忠於陳大師,陳大師的敵人也就是他的敵人。然而,他在妮雅消滅魔魂者前就從詛咒魔域逃脫並釋放納達可汗。

陳大師的軍團

金環蛇(Krait)

金環蛇是陳大師親信之一,已被改造為人類和狂蟒混合體。他是一名無情戰士,對陳大師極為的忠心。忍者們將忙於阻止他和他的武士同伴們。

斯萊文(Sleven)

斯萊文是一名不情願戰士。盡管他對陳大師非常的言聽計從,但是他非常的害怕蛇,一想到自己會被變成蛇他就非常的緊張。斯萊文最重要的職責是作為狂蟒戰斗機械人的駕駛員,是陳大師的軍隊之中的移動打擊的力量。

恰浦(Chope)

卡跑和洽浦只是陳大師的秘密軍隊之中不起眼的步兵,但他們十分渴望著權力和威望。通過這兩個給自己新取的綽號,他們相信很快二人就能夠出人頭地,成為幻影忍者王國之中最出名和受人景仰的戰士。

卡跑(Kapau)

卡跑和恰普沒有多少的能力或天賦,盡管有著許多的滑稽的缺點,但是他們仍然野心勃勃。隨著戰斗的進行,他們可能發現了自己獲得一直夢寐以求更高頭銜,但是他們也可能發現自己已寸步難行!

邪眼(Eyezor)

陳大師有兩名將軍,其中之一就是邪眼,雖然他只有一隻眼睛,卻能夠眼觀八方。他話很少,只憑恐怖長相和駭人動作便將自己意圖表露無遺。

祖古(Zugu)

祖古曾經是名相撲手,後來加入了陳大師的軍隊,並步步高升了,成為左右二將軍之一。他體格和力量使自己幾乎無法挪動自己的腳步,但是當他選擇移動的時候,幻影忍者王國很少有東西能夠阻止他。

Zhop'rai是效忠陳大師的狂蟒戰士。他身手非常的敏捷、力量非常的彪悍,每一次的戰斗都會一馬當先,兇殘的外形讓對手望而卻步。Zhop'rai 只有一個毛病,就是會殺紅眼,分不清敵我,見人就會胡亂的攻擊。

天樂(Skylor)

陳大師的女兒,美麗卻很可怕,具備吸取其他的元素戰士的力量、挪為自用的能力。她似乎隱藏著一個神奇的秘密…對於火系忍者凱有著同樣神奇的吸引力,是琥珀大師。在她父親陳大師被放逐到詛咒魔域後,開始打理父親陳大師面館。「放心,再沒有隱藏地底的罪行,就只是面條的生意而已……」在第七季時幫助傑擊敗納達克汗。

摩羅(Morro)

配音:Andrew Francis

風系大師,他是幽靈軍隊領袖。他曾是吳大師開山弟子,吳大師讓他認為自己可能是綠色忍者。但他內心深處黑暗和幻影旋轉術的黃金武器使他無法成為綠色忍者。摩羅不願意放棄對權力的追求,於是出發前往第一位幻影旋轉術大師墳墓,從此便銷聲匿跡了。沒有人知道的是,他的行為使自己被放逐到詛咒魔域。

他在加滿都打開了詛咒魔域大門之時違抗了自己的命運,逃出詛咒魔域,拿到了藍盟盔甲(可以召喚出來任何的盟友,包括詛咒魔域之中的幽靈)並附身於勞埃德的身上,設法征服忍者國。他是吳大師年輕之時所收的徒弟,給忍者們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幽靈們的第二的BOSS,最後被吳大師給感化了,但卻被魔魂者拉下了水。

特別篇之中復活,復活了之後幫助了忍者們。其武器是金色的武士刀加綠色的水晶。

雷斯(鎖鏈大師)

幽靈鎖鏈伏擊的大師,他是摩羅幽靈武士之一。他因其尖笑聲、幽靈摩托車和鏈條而出名,被這條鏈條所擊中了的任何人都會變成幽靈。小心他的憤怒!全身被鎖鏈纏繞,會使用鎖鏈武器,擁有一輛摩托戰車鎖鏈伏擊車,第48集中被水給淋死了,第55集中復活。

庫塔(鐮刀大師,Ghurka)

這名虛無縹緲戰士擁有著強大力量,但是他的頭腦非常的單純,他從不質疑任何的命令或為自己設想。擁有著泰坦機器人(武士X機甲變成的),喜歡吃香脆餃子。他是一個法術非常高強的幽靈戰士,但是他的腦袋不太靈光。他執行命令非常的迅速,但是做事的方式又極具破壞性。如果調遣得當,他可以幫助你贏得戰斗。如果給他下達的命令不夠明確,可能反而會給自己一方帶來很大的災難,第53集中被傑給消滅了,第55集中復活。

班莎(刀劍大師,Bansa)

班莎是名幽靈女巫,她會心靈融合術,可以從遠處遙控著別人的身體。她還會使用獅吼神功,可以震破別人的耳膜並造成其他的破壞。

5. 永不言敗的例子

1、馬雲

馬雲,一張稜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臉龐,一派狂放不羈、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一副兩肋插刀、不計回報的古道熱腸;以「光明頂」命名公司會議室,與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聯網英雄人物「西湖論劍」。馬雲的種種言行,頗似一位縱橫商海江湖的大俠。

馬雲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草根創業者崇拜,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馬雲也曾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鐵盧。盡管馬雲的英語在同齡人中顯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數學卻實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敗北。這之後他當過秘書、搬運工,後來踩著三輪車幫人家送書。有一次,他給一家文化單位送書時,撿到一本名為《人生》的小說。那是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

從故事中,馬雲深刻領悟到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這正印證了一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復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

於是,馬雲下定決心,要參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馬雲報了高考復讀班,天天騎著自行車,兩點一線,在家裡和補習班間遊走。

沒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這一次,馬雲的數學考了19分,總分離錄取線差140分,而且這一次的成績使得原本對馬雲上大學還抱有一絲希望的父母都覺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時候,電視劇《排球女將》風靡全國,可謂家喻戶曉。在那青澀但純潔的時代,小鹿純子的笑容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當然也包括當時的馬雲。

不僅僅是因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敗的精神。這種精神對馬雲日後的影響十分深遠,「永不放棄」也成了馬雲的一種精神象徵,影響了每一個阿里人。

小鹿純子的拼搏精神給了馬雲巨大的激勵,他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開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復習准備。由於無法說服家人,馬雲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為了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特地早起趕一個小時的路到浙江大學圖書館讀書。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對馬雲的數學成績失望的余老師對馬雲說了一句話:「馬雲,你的數學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

考數學的那天早上,馬雲一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雲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一個套。從考場出來,和同學對完答案,馬雲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結果,那次數學考試,馬雲考了79分。歷經千辛萬苦,馬雲終於考上了大學。

2、安徒生

安徒生很小的時候當鞋匠的父親就過世留下他和母親二人過著貧困的日子。

一天,他和一群小孩獲邀到皇宮里去晉見王子,請求賞賜。他滿懷希望地唱歌、朗誦劇本,希望他的表現能獲得王子的贊賞。等到表演完後,王子和藹地問他:「你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嗎?」安徒生自信地說:「我想寫劇本,並在皇家劇院演出。」

王子把眼前這個有著小丑般大鼻子,和一雙憂郁眼神的笨拙男孩從頭到腳看了一遍,對他說:「背誦劇本是一回事,寫劇本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勸你還是去學一項有用的手藝吧!」

但是懷抱夢想的安徒生回家後不但沒有去學糊口的手藝,卻打破了他的存錢罐,向媽媽道別,到哥本哈根去追尋他的夢想。

他在哥本哈根流浪,敲過所有哥本哈根貴族家的門,沒有人理會他,他從未想到退卻。他一直寫作史詩、愛情小說,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俏雖然傷心,仍然堅持寫了下去。

1825年,安徒生隨意寫的幾篇童話故事,出乎意料地引起了兒童的爭相閱讀,許多讀者渴望他的新作品發表,這一年,他30歲。

直至冷日,《國王的新衣》、《丑小鴨》等許多安徒生所寫的童話故事,陪伴了世界上許多兒童健康地成長。

聰明如你者,無論環境如何的因苦,不要向它低頭,要堅持。沙地雖然貧瘠乾燥,綠色的仙人掌還是挺直身軀,讓自己開出繽紛的花。

3、奧斯特洛夫斯基

命運對奧斯特洛夫斯基是殘酷的:他念過三年小學,青春消逝在疾馳的戰馬與槍林彈雨中。16歲時,他腹部與頭部嚴重負傷,右眼失明。20歲時,又因關節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對著命運的嚴峻挑戰,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沒比掉隊更可怕的事情了。」

奧斯特洛夫斯基與命運進行了英勇的抗爭:他不想躺在殘廢榮譽軍人的功勞簿上向祖國和人民伸手,他用沸騰的精力讀完了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如飢似渴地閱讀俄羅斯與世界文學名著。書籍召喚他前進,書籍陪伴他披荊斬棘。

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學素養達到一定水平後,他寫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隊中英雄戰士的中篇小說,寄給一家雜志社,卻未被採用。可他並未灰心喪氣,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雲的事是少有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忍受著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認準的目標攀登。1932年,他終於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

4、威爾瑪·魯道夫

威爾瑪·魯道夫(WilmaRudolph)因小兒麻痹症而致殘,但是這個小時候患肺炎、小兒麻痹,一隻腳需要靠鐵架矯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田徑賽事中仍奪得3枚金牌。這個奧運傳奇性人物出生於1940年6月23日,是美國田納西州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的孩子。

小時候因為肺炎和腥紅熱,引發高燒造成小兒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縮無法走路,必須靠著鐵架矯正鞋才能勉強行走。11歲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鐵鞋才能勉強跟著別人走路。11歲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鐵鞋脫掉,打赤腳跟著她的哥哥們打籃球玩耍。

到了12歲,她已經完全擺脫鐵鞋。脫掉鐵鞋之後,她的運動天分逐漸發展開來,才4年的時間,在16歲那一年,入選美國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短跑代表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她在個人項目200米未能進入決賽,但是她是美國女子4×100米接力隊成員,為美國隊奪得了銅牌。

5、張海迪

張海迪被譽為身殘志堅的一代楷模,自學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天長地久》,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我的德國筆記》等,翻譯了《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麗貝卡在新學校》等外文著作。她現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

她用頑強的意志粉碎了醫生對她生命長度的預言,她用積極的態度努力過好每一天,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在上世紀80年代,她堅韌不拔的精神,讓全國年輕人看到了奮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國青年。她就是被譽為「八十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的張海迪。

6. 達芬奇的簡介

達·芬奇是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義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發明家、 醫學家、 生物學家 、 地理學家 、音樂家、大哲學家、詩人、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約有15000多頁,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達·芬奇15歲左右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並成為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1482年應聘到米蘭後畢業於義大利理工學院成為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畫家,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作和研究活動,1513年起漂泊於羅馬和佛羅倫薩等地。1516年僑居法國,小行星3000被命名為「列奧納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現在是巴黎的盧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之一。

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他認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對象是人體,人體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畫家應以人為繪畫對象的核心。

7. 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過哪些啟發,有什麼發明創造

例一。弗蘭明發現青黴素 
弗蘭明是英國細菌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22年他發現溶菌酶。1928年他又發現了青黴素,這是他在觀察培養葡萄球細菌的毓盤時,發現盤里長了青綠色的霉,再細心觀察,這種青綠色霉的周圍沒有葡萄球菌。經過反復觀察和研究,證實這種綠色坶是殺菌的物質。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葡萄菌剋星。經過進一步研究製成了青黴素這種高效抗菌素。以後英國病理學家弗洛里和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肯定了它的治療價值。青黴素的出現,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為此,他榮獲諾貝爾獎。著有《青黴素——它的實際應用》。
例二。張衡觀測天象製作渾天儀
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在任太史令時,專心研究天文歷算。在當時,有種比較先進的天文學說叫渾天說,認為天是渾圓的,像一枚禽卵,天像卵殼,地像卵黃,在天的中間,日月星辰在「卵殼」上不停轉動。張衡認為這樣的結論不完善。於是他天天觀測天象,積累了大量恆星運動的資料並對恆星運動的規律進行了分析研究,製成了渾天儀,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渾天說。渾天儀用銅製成,主體是一個球體模型,上刻著恆心、南極、北極、經度、黃道、赤道。儀器上表現的情況同天空中星象出沒完全相符。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完全由於張衡堅持觀測天象的結果。
例三。貝爾的不少朋友卻希望他鑽研電報術。但發明家不以為然。他心裡唯一惦記的事,就是要完成傳遞人聲的工作。他先試製成「諧和電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但他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因而在向別人求教時,得到過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指導與幫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約瑟夫.亨利、愛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
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採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閱讀全文

與發明家表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