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宋代的火箭是發明的

宋代的火箭是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0-12-21 08:41:13

Ⅰ 宋代的()製造出世界第一枚()火箭.火箭是把()和助燃的()貯藏在內部點燃後升空的.

宋代的(馮弦)製造出世界第一枚(固體)火箭.火箭是把(燃料)和助燃的(氧化劑)貯藏在內部點燃後升空的.

Ⅱ 宋朝的火箭

.(中國)來是火箭的故鄉源,宋代的(馮弦)製造出世界第一枚(固體)火箭.火箭是把(燃料)和助燃的(氧化劑)貯藏在內部點燃後升空的.

如果本題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另發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祝你開心

Ⅲ 是宋代的什麼人發明了第一枚什麼火箭

答題:是宋代[馮弦]發明製造出了第一枚固體火箭。

Ⅳ 是宋代的什麼人發明了第一枚什麼火箭

燃燒性火器

宋代以後,各式各樣的火器相繼出現,種類繁多。根據各種火器的性能,大致可劃分為三類:燃燒性火器、爆炸性火器和射擊性火器。

燃燒性火器出現得最早,其主要性能是燃燒,並兼有煙幕、毒氣、障礙、殺傷等作用。這類火器名目繁多,據專家考證約有數十種,最初是借外力發射,用燒紅的烙錐點火,後來演進為藉助火葯本身的反向動力推出,並用引信發火。燃燒性火器主要器種是火箭和火炮,其次是噴筒類、火禽火獸類等。

1.火箭

火箭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一項偉大的發明創造。火箭經歷了近千年的發展史,一直保持到今天,對人類文明與科學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我們從「嫦娥奔月」,「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中,可以想像到古代人們對於太空宇宙、銀河星球寄予的美妙幻想和神秘嚮往。飛離地球,遨翔太空,到達遙遠的月空……這一巨大而浩繁的工程,從神話傳說變為現實,似在彈指一揮間。雖說古代的火箭,無法與現今的宇宙火箭相比擬,但作為起點,它卻具有不可低估的價值。

早期的火箭是用紙將火葯包裹成筒狀或球狀,綁縛在靠近鏃的箭桿上,使用時先點燃引線,然後用弓弩發射出去。宋、元兩代用燒紅的烙錐點火,明代改用引信點火。例如弓射火石榴箭,就是將火葯用兩三層棉紙塗油,引線從前方伸出,發射前點燃引線,這種火箭所引起的燃燒火焰,水澆不火。這類火箭曾被廣泛用於戰爭。後來人們在實踐中逐漸發現,火葯點燃後產生一股向後噴射的氣體,藉助這一反向推動力,可以推射出火箭。於是根據這一原理,創制出新式火箭,可以不依靠弓弩的彈射力,藉助火葯燃燒時的推進力,射向敵人。如火葯鞭箭。在975年,宋與南唐作戰中,1126年汴京防守戰中都使用過這種箭。早期的火箭在古代許多重要戰役中曾大顯神威。如1083年(宋神宗元豐六年)宋軍抗擊西夏的蘭州戰役;1161年(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宋軍李寶襲擊山東膠州灣陳家島金水軍根據地的戰役,都大量使用了火箭。

明朝火箭主要以火葯為動力,種類增多,製造技術也有長足進步。火箭與鳥槍是這一時期的主要輕兵器,多用於水戰、陸戰。那時軍隊中大量裝備火箭,據說一個戰車營就配備30000支。明軍在抗擊蒙古騎兵人侵的防禦戰中,大量使用火箭。據明代茅元儀著的《武備忘》中記載:火箭種類大致分為單級火箭與多級火箭。這兩類火箭是現代火箭的雛形。

單級火箭:單級火箭又可分為單發和多發兩種。單發火箭每點燃一次引線,發射一支火箭;多發火箭則一次發射幾支、十幾支甚至上百支火箭。發射方式有架、桶、匣、筒、溜槽等等。

單發火箭依形制不同有火箭、飛刀箭、飛槍箭、飛劍箭、大筒箭、飛空擊賊震天雷。火箭前部綁縛一個裝滿火葯的推送葯管,葯管長約8寸,粗1.2寸,引線伸向後方,點燃後,火葯向後噴射氣體,推動火箭射出。所謂飛槍箭、飛劍箭、飛刀箭,即是在箭頭安裝槍頭、劍刀頭等,箭桿一般長六尺,粗五六分,箭頭兵刃銳利,射出去能穿透鎧甲,射程可達500步。有的還在箭頭上塗毒劑,以提高其殺傷力。

多發火箭是將許多綁縛有火葯管的火箭,裝在一個竹筒或木筒內,把每支火箭的引線聯接在一起,點火後火箭同時發射出去。如「五虎出穴」,一次可發射五支箭,如虎添翼,飛向敵人。「火弩流星箭」:筒長2.5尺,柄長2尺,外用鐵箍三道固定竹箭筒,內裝10支火箭,每支長2尺。陣前點燃引線,「眾矢齊發,勢若飛蝗,一弩可抵十兵之用。」(《火龍經》)「一窩蜂」:用一隻上寬下窄的木桶,內裝兩層箭格,可放32支火箭,每支箭桿長4.2尺,火箭上的葯管長4寸,將各箭引線伸出火門板孔外,射出距離約300步。這是明朝洪武年間,兵仗局製造的新式火箭,在1399年,朱允炇與朱棣爭奪皇位的「靖難之變」中曾用它交火,顯示了較大的威力。「五虎齊奔箭」:將100支箭裝在一個四方型木匣內,每支箭長1尺6寸,箭首縛葯管長3寸,箭翎後帶鐵硾。一次點燃,百矢齊射,勢如群虎狂奔,射殺威力很大,且輻射面廣闊。「神火箭牌」:用木板製成發射箱,箱下裝兩個座墩,中間設有可動轉機鐵軸,箱內盛火箭百餘支。將發射箱預先安置在要沖地帶,待敵人進攻時發射,威力無比。此外還有「百矢弧箭」,「火龍箭」,「火蛇破敵箭」,「群豹橫奔箭」。關於火箭的發射裝置,也幾經改進,從弓弩發射到使用箭格、發射架,後來又創造了管、槽形發射器。管形發射器可發射1到9支箭,有「單飛神火箭」、「三隻虎鉞」、「九矢鑽心獨火龍炮」等。槽形發射器,又叫「火箭溜子」。形狀像短槍,用它的滑槽發射火箭,可按規定的方向,上下飛行,近似於現代火箭的導軌。

多級火箭:多級火箭是在單級火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我國古代兵器專家經過多次研究改進,於16世紀末創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多級火箭。起初是二級火箭,既能飛出去,又可自動飛回。在明代海戰中曾使用過的「飛空砂筒」就是一種二級火箭。用薄竹片做成箭身,連葯筒共長7尺。箭身前端兩側各綁縛一個葯筒,方向相反。飛去的葯筒筒口向後,這個葯筒上面,再連接一個長7寸,直徑7寸的葯筒,內裝燃燒劑和特製的毒細砂,筒頂安裝幾根薄倒須槍;飛回的葯筒筒口向前,三個葯筒依次將引信連接好,用火箭溜子發射。水戰時,對准敵船,可穿透船篷或船帆,並噴射火焰和毒砂,擊傷敵人,同時,通過連接的引信,引燃飛回的葯筒,火箭乘勝而歸。這種新式火箭初登戰場時,使得敵兵驚恐萬狀,莫明其妙。還有一種多級火箭叫「飛龍出水」,它是水陸兩用的火箭。用毛竹五尺,去節刮薄,兩頭裝有木雕的龍頭尾,龍口向上,龍腹內裝有數支火箭,龍頭下面左右各裝一個半斤重的火箭筒,龍尾兩側也安裝兩個火箭筒。看上去就像一身生四翼的飛龍。將4個火箭筒的引信匯總一起,並與龍腹內的火箭引信相連。水戰時,可離水面三四尺點燃引信,飛龍便騰空飛去,可在水面上飛行1500米遠。當4支火箭燃燒將盡時,通過引信點燃龍腹內的火箭,這時從龍口中噴射出數支火箭,繼續向前,直達目標,致使敵船燃火焚毀。

Ⅳ 我國古代火箭的發展和起源是怎樣的

可以發現,明代的火箭,不僅用於放火,還能用於殺敵。而到了清代,火箭基本原地踏步了,雖有所發展,但終究沒有更大進步。

從《水滸傳》來看,書中提到的「火箭」,應是宋代火箭,威力不甚大,所以使用不多,規模也不大,多是一筆帶過。

Ⅵ 中國古代的二級火箭是宋朝還是明朝發明的

明代.
明代後期創制了「火龍出水」等二級火箭.「火龍」有龍身、龍頭、龍尾.龍身是為內約1.6米長的薄竹筒容製成的箭身,前邊裝一個木製龍頭,龍口昂張,利於火箭射出.後邊裝一個木製龍尾.箭身頭尾下部兩側各安一支半斤重的起飛火箭,箭身內部安置有神機火箭數枚,引線全部扭結一起.龍身下前後共裝4個火箭筒,前後兩組火箭引線各將其引線扭結在一起,前面火箭葯筒底部和龍頭引出的紐結線相連.兩種火箭之間有火線相聯.發射時,先點燃龍身下部的4個火葯筒,推進火龍向前飛行.當起飛火箭的火葯線燃盡時,龍身內的神機火箭即被引燃,從龍口射向目標.

Ⅶ ()是火箭的故鄉,宋代的()製造出世界第一枚()火箭。

(中國)是火箭的故鄉,宋代的(馮弦)製造出世界第一枚(固體)火箭。火箭是把(燃料)和助燃的(氧化劑)貯藏在內部點燃後升空的。

Ⅷ 宋朝什麼人發明了世界第一枚火箭

宋代的【馮弦】製造出世界第一枚固體火箭

Ⅸ 宋代有一個誰他發明了火箭竄到半空當中死掉的是誰

萬戶
萬戶飛天。沒說死沒死,只是說再沒有回來。

閱讀全文

與宋代的火箭是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