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類是什麼年代開始發明文字的
據我國古籍記載,上古時代的人類祖先們在尚未發明文字之前,便已懂得利用結版繩的方權式來記事。所謂「大事做大結、小事結小結」就是用繩子做結幫助記憶事情大小。這種方法在世界其他地方(如非洲、南美洲等)也都使用過。結繩記事是一種記載信息的手段,它和文字的關系不得而知。不過,各地出土的陶器上的一些陶符紋飾,已具有文字的雛形。
文字是人類記錄思想、交流思想的符號,它於1萬年前「農業化」開始以後萌芽,隨著人類由野蠻向文明過渡,是由先人們在生產和交換的過程中,經過了無數年月的不斷創造和改進而形成的。
❷ 文字的發明是什麼
勞動的發展和交往的增多引起了記事的必要,但原始時代還沒有文字,僅用些輔助性的回東西或簡單圖畫來答傳遞消息,幫助記憶,而文字就是從此發端的。
結繩記事是原始人長期普遍採用的記事方法,到了新石器時代又產生了圖畫文字。北美印第安人的圖畫文字很發達,如某部落記1800年的大事,畫一個人行,遍身畫上紅黑兩色的點,表示那一年有痘疫。
圖畫文字沒有讀音,只在表意,畫法很簡單,但它介於圖畫和文字之間,是文字的雛形。到原始社會末期,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真正的文字——象形文字。
❸ 世界上最早發明的文字是什麼
蘇美爾Sumerian的楔形抄文字,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古代西亞所用,距今大約有5000—6000年。「楔形文字」也稱「丁頭文字」或「箭頭字」。「楔形文字」這個名稱,是英國人取的,叫cuneiform,來源於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復合詞。這個名稱表達了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字最本質的外在特徵。而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距今只有3000多年。
❹ 古代中國發明了什麼文字古代中國發明了什麼文字
中國的古文字以漢字的前身為主,如陶文、甲骨文、金文,
但還有其他一些古文字或已經死亡的文字,比如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等.
❺ 古代中國人發明了什麼文字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常識文化篇。
❻ 在發明文字以前中的在是什麼詞性
根據語意,應該為介詞
❼ 文字發明的一個重要貢獻是什麼
讓人類脫離自然進化,文字將經驗向DNA一樣向後來者傳輸,讓人類發展急速膨脹
❽ 中國文字是哪個朝代才發明的
一、目前中國所知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因此,我國到殷商後期,真正意義上的文字才被發明出來。
二、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但大部分還沒有被釋讀出來。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
一般認為,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從來自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安陽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國都遺址「殷墟」的所在地。
百餘年來,當地通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超過十萬塊。此外,在河南、陝西其他地區也有甲骨文出現,年代從商晚期(約前1300年)延續到春秋。
殷商君王在處理大小事務之前,都要用甲骨進行占卜,祈問鬼神,常命巫師在龜甲獸骨上鑽洞燒灼,形成裂痕。巫師根據裂痕分辨神諭,事後將所問之事契刻於甲骨上。
商亡之後,占卜在周代逐漸絕跡,其文字也逐漸不為人知。甲骨文最早出土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河南安陽殷墟一帶,自北宋以來就不斷發現商代銅器,當地在千百年前即有甲骨出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直到清末,歷代學者都沒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
(8)文字發明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甲骨文的發現經過
光緒二十五年(899年)年過半百的王懿榮身患瘧疾,一位著名的老中醫開了「龍骨」這味葯,職業的敏感性讓他覺得這些大小不一的「龍骨」上的非常有規律的符號,十分像古代文字。
為了一探究竟,他大量收購「龍骨」。王懿榮對"龍骨〃進行了反復推敲、對比、拼合,深厚的金石功底讓他很快了解到這些「龍骨」是龜甲和獸骨,而上面的符號是用刀刻上去的,裂紋則是高溫灼燒所致。最後王懿榮確定這些刻在甲骨上的符號是一種文字,而且早於金文和篆書。
並且王懿榮進一步追根溯源,最終發現這些甲骨大都產自河南章德府安陽縣小商屯,進而發現了「殷墟」。
❾ 文字是由誰發明出來的
人類發明使用文字的歷史,或許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這與我們如何判斷什麼樣的符號屬於文字的標准有關,當然也與考古發掘工作的進展有關,而且也與古文字信息載體的耐久性有關。事實上,人類文明是一種存在的過程,而記錄這種過程的信息及其載體,也是多種多樣的。
一般來說,人類文明的信息記錄,包括主觀記錄和客觀記錄兩大部分。所謂主觀記錄,是指人類用符號記錄自己的生存信息,用實物保留自己的生存信息。所謂客觀記錄,就是人類無意間留下的生存信息,例如遺棄的石器、用火的痕跡、吃剩的獸骨,以及由於人類的生存而對自然環境及其生物的物種結構所造成的可以察覺的變
對於中國來說,在先夏時期(4200年前至10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相當多的文字元號或類似文字的圖畫、圖案、符號。不過,我們今天通常只能夠在陶器、骨器、玉器、青銅器、岩石等耐久性的載體上,看到這些文明信息的符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古代先民不曾在其它載體上留下過文明信息符號,因為許多不耐久的載體可能已經消失了。例如,遠古神話傳說就是一種人類早期記錄信息的載體,在中國的遠古神話傳說中就記有伏羲時代創造的復雜符號體系(八卦符號),黃帝時代創造出完整的文字體系(蒼頡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