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人如何預測天氣
主要是用天氣諺語,看雲、看動物、器物等來預測天氣。
1、古人根據陰陽五行的原理,將世界萬物分為陰、陽兩種狀態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種形式,依照陰陽五行的轉化規律進行天氣預測,這反映了我們祖先洞察天地、認識事物的初始願望。
我國出土的甲骨文上已經有風、雨、雪、雲、虹、雷等天氣現象,還利用占卜來預測天氣信息,說明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認識到天氣對農牧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影響。
2、二十四節氣和農諺,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先賢制定的一種指導農事的歷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基本形成,它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劃分的。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中就出現了和現代名稱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
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後人總結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後人根據二十四節氣和生產實踐總結出了更多的農諺,
如「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等等。
3、看雲和風識別天氣,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種,對預示著不同天氣的雲進行了簡單分類。古人還根據雲層的薄厚、顏色總結出了一系列天氣和氣象諺語,
如「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還可以根據風來預測天氣,「東風送濕西風干,南風吹暖北風寒」,它說明不同的風會帶來冷暖干濕不同的天氣。
4、根據動物預測天氣,動物的感覺系統相當敏銳,古人已經懂得根據動物的行為表現來預測天氣了。早晨蜘蛛網上有水珠表示天晴,這是因為天氣晴朗時早上溫度低,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掛在蜘蛛網上。燕子低飛、青蛙鳴叫、螞蟻搬家、蚯蚓出洞則都是下雨的前兆。
5、古代的氣象局:欽天監,欽天監是一個政府部門,秦漢時期就已設立,具有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歷法的職能,類似於今天的氣象局。明清時期,開始有西洋傳教士在欽天監任職。
6、天氣預測的專業器具,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風向儀——相風銅鳥,即在空曠的地上立一根五丈高的桿子,桿子上裝一隻可靈活轉動的銅鳥,
依據銅鳥的轉動方向便可確定風向。晉代的人們將張衡的銅鳥改為木鳥,這比銅鳥更加輕盈,可以預測更微小的風,多設置在城牆上以及天文、交通等部門。
當然,古人預測天氣大多還是靠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准確率相對較低,但這卻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許多天氣的預測方法對我們今天依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星光發明人擴展閱讀:
自古以來,中國知識分子關注著對天文、對地震和對氣象的預測。古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口號。前句是要臣民服從皇帝。後句是要皇帝聽信天意。天意給皇帝的行動有了制約。
這些天意多來自對天(如日食)和對地(如地震)的不認識,對極端天氣和異常氣候,如雷電、旱災、水災、火災、蝗蟲災害等的不可預測。對自然災害的上(皇帝)下(臣民)無知為臣民們發表意見大開了方便之門。
三千年前,我國甲骨文中,就有了關於天氣實況的記錄,包括風、雲、虹、雨、雪、霜、霞、龍卷、雷暴等。自從有了文字記載了大量的天氣事件後,一些知識分子終於有了對氣候的認識。
在我國古代,觀測天文氣象,制定歷法,了解和預測氣候,最明確的用途是為了安排農事生產、祭祀及其他活動。
幾千年來,水手、漁民、農民和獵人看雲、看風、看天象、看物象來預測天氣,探索作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成了一套民間技藝。古代人觀天象,測風雲。
前者是肉眼和簡單儀器能夠觀測到的天空狀況,不但觀測日月星辰的變化,還記錄了各種過去和當前發生的自然現象,並把總結的經驗與當前觀測結合起來,做出天氣預報。
㈡ 樂觀對待挫折的名人事例
1、斯蒂芬·威廉·霍金的事例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在患病癱瘓後,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後,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後,一位女記者沖到演講台前問道:「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這樣四句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在回答完這個記者的提問後,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2、羅納德·威爾遜·里根的事例
里根是美國的第40任總統,他的樂觀和自信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這種性格來源於他的少年時代。當里根還是一個小男孩兒的時候,有一次,父母把他鎖在一間堆著馬糞的屋子裡,要他體驗一下生活的艱辛。一段時間後,父母有些放心不下,就到屋裡去看他。哪料到,他非但沒有哭鬧,反而興致勃勃地鏟著那些馬糞。他對著驚訝的父母興奮地說道:「周圍這么多馬糞,我知道,在這附近的什麼地方,准有個小馬駒!」
這個尋找小馬駒的男孩兒就在樂觀的情緒中一天天長大,雖然他的家庭從未富裕過,甚至在蕭條時期幾乎破產,但在里根的記憶中,生活大都是幸福美好的。即使是在總統大選中遇到挫折,前景黯淡時,里根仍保持著他的樂觀。
3、亨利·福特的事例
汽車巨子福特在年輕時擔任過工程師的職務。有一次他帶隊修築一條河堤,不料突然來了場暴風雨,大水淹沒了所有的機器設備,辛苦構築的工程也全遭摧毀。當洪水退去之後,工人們望著遍地的泥濘與東倒西歪的機器,不禁悲出中來。「你們怎麼都哭喪著臉?」福特笑著問大家。「你自己瞧!」他們哭喪著臉說道:「遍地都是泥濘。」「我怎麼沒瞧見?」他爽朗地說。「這不是嗎?還有那裡!」工人指著滿是泥漿的機器,不解地說。
福特回答說:「我只看出蔚藍的晴空,那上面沒有一片泥巴,即使有,泥土又如何抗拒陽光的照射呢?不久泥土就會結塊,我們就可以重新開動推土機了,不是嗎?」福特的樂觀帶動了工人們,大家一起又投入到緊張的勞動中去了。
樂觀,意思是遍觀世上人、事、物,皆覺快然而自足的持久性心境。樂觀是一種向陽的人生態度。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味地沉入不如意的憂愁中,只能使不如意變得更不如意。「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既然悲觀於事無補,那我們何不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人生呢?
用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可看到「青草池邊處處花」,「百鳥枝頭唱春山」;用悲觀的態度對待人生,舉目只是「黃梅時節家家雨」,低眉即聽「風過芭蕉雨滴殘」。一個心態正常的人可在茫茫的夜空中讀出星光的燦爛,增強自己對生活的自信,一個心態不正常的人讓黑暗埋葬了自己,且越葬越深。
用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就要微笑著對待生活,微笑是樂觀擊敗悲觀的最有利武器。無論生命走到哪個地步,都不要忘記用自己的微笑看待一切。微笑著,生命才能征服紛至沓來的厄運;微笑著,生命才能將不利於自己的局面一點點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