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洋務派創造新式軍隊和軍事工業的目的
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
2. 他是清末參與洋務運動的官員,創造了十一個「中國第一」,他是誰
洋務派中有復一位官員,他創製造了中國歷史上的十一個「中國第一」,為近代中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這位官員叫盛宣懷。
公元1872年(同治十一年),中國第一家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
公元1880年(光緒六年),中國第一家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
公元1886年(光緒十二年),中國第一家內河航運公司「山東小火輪公司」;
公元1889年(光緒十五年),中國第一條鐵路干線「京漢鐵路」;
公元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國第一家紡織企業「華盛紡織總廠」;
公元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中國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北洋大學」;
公元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中國第一所師范大學「南洋公學」;
公元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
公元1904年(光緒三十年),中國第一家紅十字會「上海萬國紅十字會」;
公元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中國第一家鋼鐵煤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公元1910年(宣統二年),中國第一家公共圖書館「上海圖書館」。
滿意請採納,謝謝
3. 列舉洋務派創辦的著名的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有哪些
安慶內軍械所又稱,安慶軍械所,上海輪船招商局等等,具體詳述如下。版
4. 洋務派以什麼為目標創辦了一批近代史
(1)根本目的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代表有:李鴻章、曾國藩等。
(2)前專期和後期的旗屬號分別是:「自強」、「求富」;如安慶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等。
(3)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動力;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洋務動力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製作用,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5. 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事業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中央代表人物為恭親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團,此外還有崇厚、沈葆楨、劉坤一、唐廷樞、張謇等。
他們主張學習西方的聲、光、電、化、輪船、火車、機器、槍炮、報刊、學校等,打出「自強」和「求富」的旗幟。認為要富強,使中國「有備無患」,必須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自然科學甚至社會政治學,因此提倡興「西學」、提倡「洋務」、辦軍工廠,生產新式武器、迠立新式軍隊,達到「自強」目的。
洋務派前期創辦的軍事工業,經費由清政府調撥,產品分配給軍隊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門式的。雖然這些企業採用機器生產,但本質上屬於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封建官辦企業。
洋務派後期創辦的民用工業,投資大多採取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形式,產品主要作為商品投放市場,管理上採取勞動僱傭制所以其本質上屬於帶有封建因素的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
(5)洋務派創造了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的打擊,清朝內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開始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為了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兵,以維護清朝統治,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及先進的技術,這樣一部分人被稱為洋務派。
歷史影響
洋務運動的創辦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導致了洋務運動的失敗,而洋務運動的失敗使中國近代化過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務運動的缺陷,刺激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雖然自我標榜「自強新政」,但由於他們都是封建傳統思想的衛道者,根本無意於學習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只主張學習西方技術,極力反對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進行任何形式的變革。
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國的藩籬中自認為有所新創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終也沒能在外國侵略者面前表現出「自強」、「中興」。相反,在列強侵略勢力的進攻下,這些封建思想的衛道者們所舉行的「壯舉」迅速歸於失敗。
6. 在洋務派創辦的近代企業中崇厚創辦了什麼
同治年間,他開辦了天津機械製造局。
7. 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主要有
在洋務運動初期,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通過引進大機器生產技術回,在各省成立了新的軍事工答業,以加強軍事力量。如安慶內軍械所(安徽安慶,曾國藩)、天津機器製造局(天津,崇厚)、江南製造總局(上海,李鴻章)、金陵機器製造局(南京,李鴻章)、福州船政局(福州,左宗棠、沈葆楨),西安機器局(西安,左宗棠)等。但由於生產管理方式是官僚主義舊式管理,加上產品僅供政府使用,不計成本,使得這些軍事工業的產品大多沒有利潤,因而很少有再繼續投資擴大生產的。
8. 洋務派在上海創辦了哪些近代化工業
所以在19世紀60—90年代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她們興辦軍事工業的最初目的有兩個。意識鎮壓人民起義,一是為籌建海軍做准備。所以當時軍事工業的產品主要有兩大類。一是製造槍、炮、軍火,一是製造輪船。在洋務運動早起興辦的幾個軍事工廠和機器局,規模小設備簡陋。產品單一,規模較大,設備較好,產品優秀的軍事工廠是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和湖北槍炮廠等。江南製造總局是同治四年曾國藩和李鴻章共同創辦的。包活16個分廠,仿造和自造英國前膛槍、林明頓後膛槍、德國毛瑟槍和各式大炮、鐵甲輪船等。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在同治五年主要生產輪船,共造船速度是當時其他軍事工廠無法比擬的。湖北槍炮廠是張之洞在光緒十五年創辦,主要分槍廠、炮廠、槍彈廠等主要生產小口徑新式快槍、快炮等。 然而在軍事自強中,陸軍軍事也有所改革,清朝的武裝力量和分為兵、勇、丁三個層次。兵即八旗兵和綠營兵,是國家常備正規武裝,其數額、編制、薪餉、防區均有定製,故稱國家經制之兵。勇即官勇,有事_時招募,事後遣散歸籍,數額、編制、薪餉皆無定製,一切視具體情況而定製,故其數量、裝備、地位都不能與八旗、綠營比。丁即散處城鄉各處的團丁,屬於不脫產的團練保甲組織,實際上是半兵半民的武裝。嘉慶初年清朝鎮壓白蓮教起義時,八旗和綠營無力鎮壓,團練武裝在這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太平天國革命爆發時,清政府對團練武裝寄望深厚,曾專門發布諭旨,刊刻有關文件,令各地官紳參照辦理,並先後任命數十名在籍官員負責團練事宜。但由於歷史條件的變化,始終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然而,在鎮壓太平天國革命過程中,以湘軍和淮軍為代表的勇營卻發揮了出人意料的作用 來源:學習與科普
9. 洋務派創辦了哪些企業
曾國藩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的江南製造總局。崇厚天津機械製造廠。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張之洞的漢陽鐵廠。
10. 洋務派創辦了哪些新式海軍
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而自強」為目的洋務運動,在「自強」、「求富」等口號下,採用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和民用工業,同時籌辦了海防、新式學堂、派留學生出國等。
洋務派創辦的新式海軍是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清朝後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朝政府建立的4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
所以北洋水師完敗於裝備不如自己,但已廢棄舊式作風,其人員結構、總體方針、後勤補給已是新型海軍,海軍思想活力四射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