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鳥的動物學原型
根據中國學者何新1987年和2004年發表的「談龍說鳳」一書所列舉的證據和論證表明:龍的原型動物是大型爬行類,主要是鱷魚及巨蜥,鳳凰的原型動物是大型鳥類,主要是大鴕鳥。 上古三代以前,中國古陸氣候暖濕,此二類動物在中國大陸多所存在,舊石器新石器遺址都有鱷魚及鴕鳥化石鴕鳥蛋殼化石的發現。
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中國北方的「龍」文化和南方的「鳳」文化是中華文化傳統的兩大淵源。荊州歷史文化悠久,素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的美譽,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是鳳文化的故鄉。鳳凰不僅是楚先民乃至炎黃子孫神聖的精神圖騰,而且是體現民族精神的活性象徵。自古以來,鳳凰文化就在荊楚大地薪火相傳相習,形成楚人尊龍崇鳳的傳統,無論是出土的歷史文物,還是文獻記載,都閃爍著「以鳳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的光輝。
在漢族傳說中有一種鳥在大限到來之時,集梧桐枝於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是曰鳳凰。……
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雄曰鳳,雌曰凰。古人稱麟、鳳、龜、龍為天地間「四靈」,(《禮記·禮運》)鳳凰則為鳥中之王。
天方國古有神鳥名「菲尼克司」(Phoenix),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按此鳥殆即中國所謂鳳凰:雄為鳳,雌為凰。《孔演圖》雲:「鳳凰火精,生丹穴。」《廣雅》雲:「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
鳳凰降生五胎,分別是青鸞、朱雀、鵷雛、鴻鵠、鸑鷟(同音岳灼)。
黃色鵷雛居中、青藍色青鸞位於東方、朱紅色朱雀位於南方、白色鴻鵠位居西方、紫色鸑鷟位居北方。
五方色:青、赤(朱)、黃、白、黑(紫)
五方神鳥,也作為五色鳳凰。
而黃色位居正中央的鵷雛又育下九雛。
分別是孔雀、彤鶴、藍鳧、雪鴞、紫燕、大鵬、招風、奔雉、百鳴。
當然,以上說法並不全面,只是比較詳細,還有其他各種豐富多樣的說法。
2. 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
原創企劃《五方神鳥》人設備案
五方有神鳥。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
——《說文》
說文鳥部:「五方神鳥: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後漢書五行志引樂協圖征說:「五鳳(當作 「五鳥」,因中央者,方名鳳皇。)皆五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注引協圖征曰:「似鳳有四,並為妖。一曰鷫鷞.鳩喙,圓目,身義,戴信,嬰禮,膺仁,負智,至則旱役之感也。二曰發明,鳥喙,大頸,大翼,大脛,身仁,戴智,嬰義,膺信,負禮,至則喪之感也。三曰焦明,長喙,疏翼,圓尾,身義,戴信,嬰仁,膺知,負禮,至則水之感也。四曰幽昌,銳目,小頭,大身,細足,脛若鱗葉,身智,戴信,負禮,膺仁,至則旱之感也。」隋書經籍志梁有樂五鳥圖一卷,亡。五鳥,即謂五方神鳥。
以下為個人寫的設定:
馭木者,東方發明也,性溫,嗜學,實為大家閨秀之儀范也;
馭火者,南方焦明也,視其年幼,喜玩樂,未見其身先聞其鈴悅耳也;
馭金者,西方鷫鷞也,終日以紗遮面,不善言語,若冰雪之靈;
馭水者,北方幽昌也,喜黑,聰穎好鬥,狀似頑童;
馭木者,中央鳳皇也,帝王之姿,雍容華貴,高不可攀.
3. 五方神鳥的介紹
五方神鳥,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的五種神鳥,但並不全為瑞鳥。分別為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鸘,北方幽昌,中央鳳凰。黃鵷雛、青色鸞、赤色鳳、白色鴻鵠、黑色鸑鷟,此為五鳳而非五方神鳥。1五方色:青、朱、黃、白、黑(紫)青鸞屬木,鳳屬火,鵷雛屬土,鴻鵠屬金,鸑鷟屬水。而黃色位居正中央的鵷雛又育下九雛,分別是孔雀、彤鶴、藍鳧、雪鴞、紫燕、大鵬、招風、奔雉、百鳴。鵷雛又被稱之為黃鳳,上面所述便為鳳育九雛。當然,以上說法並不全面,只是比較詳細,下面還有其他各種豐富多樣的說法。
4. 五方神鳥的出處
《玉函山房輯佚書》曰:「天下有五鳳,五鳳皆五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似鳳者四,並為妖。一曰鷫鸘,即信、仁、義、智、禮。二曰發明,即智、信、仁、禮、義。三曰焦明,即信、智、義、禮、仁。四曰幽昌,即信、仁、智、禮、義。」
《人鏡經》曰:凡五方之鳥皆似鳳,而非也。東方發明,全身總青。西方鸘鷫,全身總白。南方焦明,全身總赤。北方 幽昌,亦曰退居,全身總黑。中央鳥名玉雀,亦曰鳳凰,全身總黃。
《論衡校釋》曰:五鳥之記:「四方中央皆有大鳥,其出,眾鳥皆從,小大毛色類鳳皇。」
《說文解字》:「五方神鳥: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
《後漢書五行志》引《樂協圖征》說:「五鳳(當作「五鳥」,因中央者,方名鳳皇。)皆五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注引協圖征曰:「似鳳有四,並為妖。一曰鷫鷞.鳩喙,圓目,身義,戴信,嬰禮,膺仁,負智,至則旱役之感也。二曰發明,鳥喙,大頸,大翼,大脛,身仁,戴智,嬰義,膺信,負禮,至則喪之感也。三曰焦明,長喙,疏翼,圓尾,身義,戴信,嬰仁,膺知,負禮,至則水之感也。四曰幽昌,銳目,小頭,大身,細足,脛若鱗葉,身智,戴信,負禮,膺仁,至則旱之感也。」 說法很多,一說鳳凰別名,一說鳳雛,一說紫鳳,一說青鳳。 《毛詩》曰:「《草蟲經》:雄曰鳳,雌曰凰,其雛為鸑鷟。或曰:鳳凰一名鸑鷟…」
《禽經》曰:「青鳳謂之鷟」
《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 鵷雛,也稱宛雛。也是鳳凰類神鳥。
《山海經·南山經》:「(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海,有鳳皇、鵷鶵。」郭璞註:「亦鳳屬。」
《莊子》:「南方有鳥,其名為宛雛,子知之乎?夫宛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出自《山海經》:「北海之內,有蛇山者,蛇水出焉,東入於海。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鄉,名曰翳鳥。」
以下名目不屬五方神鳥也並非鳳凰。 金烏又名踆烏,三足烏,陽烏 。其形如烏,或三足,或說三趾。
一說為日精,日中神鳥,太陽化身。《後漢書?天文》注引張衡《靈憲》雲:「日者,陽精之宗。積而成鳥,像烏而有三趾。陽之類,其數奇。」。《淮南子?精神訓》載:「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東漢高誘注雲:「踆,猶『蹲』也,謂三足烏。」。
一說為太陽之御。《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一說西王母手下有三足烏為之取食。但這種說法似乎較晚。因此有學者認為三足烏即三青鳥的說法不確。 帝江,又叫帝鴻。《山海經·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5. 中國古時候的鳳凰有幾種,分別是什麼名字,,我記的好像有一隻叫青鸞。
金鳳 青鸞 玄鳥,朱雀,金烏,比較有名的還有鸑鷟,鵷雛,鵔鸃,鷫鸘, 翳鳥,鶡,鶉,鵠,焉, 鶠,鵾雞等別稱或種類,還又說法把大鵬,帝江(帝鴻),重明鳥也歸為鳳凰
鳳凰,又叫「鳳皇」,別名鶠,瑞 鶠,鵾雞,丹朱、朱鳥、離朱( 鳳凰
而雞之古名亦叫「朱」)。 。鳳為雄,凰為雌。鳳為風神,凰為日神,火神。《山海經》中所的孟鳥,夢鳥,鳴鳥,黃鳥均屬鳳凰。說後世有鳳凰生孔雀,大鵬或五鳳,八鳳,九鳳乃至鳳育十雛之說。比較多的應該是五鳳的說法,而各家又有所不同。 按五方分:有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之說,即五方神鳥。" 註:焦明即鷦明 《說文解字》:「五方神鳥: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 按五色分:《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 《小學紺珠》:「五鳳,赤者鳳,青者鸞,黃者鵷雛,紫者鸑鷟,白者鵠。」
青鸞
青鸞,又名鸞鳥,青鳥,雞趣。鸞鳥,在鳳凰的諸種異名中,可能是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種。從語音上來說,「鸞鳥」與「玄鳥」具有共同語源。而古人所描述的鸞鳥形態,更是諸家說異。漢、晉小說中流行的說法,是把鸞鳥——玄鳥——青鳥視為春神之使者,以及東王公與西王母的象徵。 相傳西王母手下有三青鳥為之取食。按顏色分為:丹鳳,羽翔,化翼,陰翥;土符。 《山海經 》:「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說文》:「鸞,神靈之精也赤色五彩,雞形,鳴中五音。」 《禽經》曰:「鸞,瑞鳥,一名雞趣,首翼赤,曰丹鳳;青,曰羽翔,白,曰化翼;玄,曰陰翥;黃,曰土符。」
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出自《詩經 商頌 玄鳥》。一般認為玄鳥為燕子,是商族圖騰。有學者認為 ,青鳥即玄鳥(古代青玄均有黑色之意)從語音上來說,「鸞鳥」與「玄鳥」具有共同語源。而古人所描述的鸞鳥形態,更是諸家說異。漢、晉小說中流行的說法,是把鸞鳥——玄鳥——青鳥視為春神之使者,以及東王公與西王母的象徵。
朱雀
又名朱鳥,丹朱,赤鳥,離朱,離俞,長離。四靈之一,四方神獸中的南方神鳥,五行屬火。其原型或說鷩雉,或說鶉。 《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 《三輔黃圖·未央宮》:「蒼龍、白虎、朱雀、元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南方朱雀,眾禽之長,丹穴化生,碧雷流響,奇彩五色,神儀六象,來導吾前 《夢溪筆談》曰:「天文朱雀取象於鶉。故南方朱鳥,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是也。
金烏
金烏又名踆烏,三足烏,朱烏,陽烏 。其形如烏,或三足,或說三趾。 一說為日精,日中神鳥,太陽化身。《後漢書?天文》注引張衡《靈憲》雲:「日者,陽精之宗。積而成鳥,像烏而有三趾。陽之類,其數奇。」。《淮南子?精神訓》載:「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東漢高誘注雲:「踆,猶『蹲』也,謂三足烏。」。 一說為太陽之御。《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一說西王母手下有三足烏為之取食。但這種說法似乎較晚。因此有學者認為三足烏即三青鳥的說法不確。
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出自《詩經 商頌 玄鳥》。一般認為玄鳥為燕子,是商族圖騰。有學者認為 ,青鳥即玄鳥(古代青玄均有黑色之意)
鸑鷟
說法很多,一說鳳凰別名,一說鳳雛,一說紫鳳,一說青鳳。 《毛詩》曰:「《草蟲經》:雄曰鳳,雌曰凰,其雛為鸑鷟。或曰:鳳凰一名鸑鷟…」 《禽經》曰:「青鳳謂之鷟」 《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
鵷雛
鵷雛,也稱宛雛。也是鳳凰類神鳥。 《山海經·南山經》:「(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海,有鳳皇、鵷鶵。」郭璞註:「亦鳳屬。」 《莊子》:「南方有鳥,其名為宛雛,子知之乎?夫宛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鵔鸃
「鵕鸃」即「鵔鸃「『」有學者說是玄鳥或金烏,還有學者說「鸑鷟」亦稱「鵔鸃」。《說文?鳥部》:「鵔,鵔鸃,鷩也。」《玉篇?鳥部》:「鵔鸃,鳳屬。」
鷫鸘
五方神鳥中的西方神鳥,色白。《後漢書五行志》引《樂協圖征》說::「一曰鷫鷞.鳩喙,圓目,身義,戴信,嬰禮,膺仁,負智,至則旱役之感也。」
翳鳥
出自《山海經》:「北海之內,有蛇山者,蛇水出焉,東入於海。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鄉,名曰翳鳥。」
大鵬
大鵬,又叫鯤鵬,出自莊子《逍遙游》。西遊記中有鳳凰生孔雀,大鵬的說法。古代無「鵬」字 。《說文》:「鳳,神鳥也。朋,古文鳳。」
帝江
帝江,又叫帝鴻。有學者說鴻上古時為鳳凰別種,帝鴻即鳳凰。《山海經·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6. 五類鳳凰各管什麼,有什麼區別
鳳凰降生五胎,分別是青鸞、朱雀、鵷雛、鴻鵠、鸑鷟(同音岳灼)。青鸞屬風,朱雀屬火,鵷雛屬光,鴻鵠屬水,鸑鷟屬電。而黃色位居正中央的鵷雛又育下九雛,分別是孔雀、彤鶴、藍鳧、雪鴞、紫燕、大鵬、招風、奔雉、百鳴。鵷雛又被稱之為黃鳳黃色鵷雛居中、青藍色青鸞位於東方、朱紅色朱雀位於南方、白色鴻鵠位居西方、紫黑色鸑鷟位居北方 《玉函山房輯佚書》曰:「天下有五鳳,五鳳皆五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似鳳者四,並為妖。一曰鷫鸘,即信、仁、義、智、禮。二曰發明,即智、信、仁、禮、義。三曰焦明,即信、智、義、禮、仁。四曰幽昌,即信、仁、智、禮、義。」《人鏡經》曰:凡五方之鳥皆似鳳,而非也。東方發明,全身總青。西方鸘鷫,全身總白。南方焦明,全身總赤。北方 幽昌,亦曰退居,全身總黑。中央鳥名玉雀,亦曰鳳凰,全身總黃。《論衡校釋》曰:五鳥之記:「四方中央皆有大鳥,其出,眾鳥皆從,小大毛色類鳳皇。」《說文解字》:「五方神鳥: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後漢書五行志》引《樂協圖征》說:「五鳳(當作「五鳥」,因中央者,方名鳳皇。)皆五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注引協圖征曰:「似鳳有四,並為妖。一曰鷫鷞.鳩喙,圓目,身義,戴信,嬰禮,膺仁,負智,至則旱役之感也。二曰發明,鳥喙,大頸,大翼,大脛,身仁,戴智,嬰義,膺信,負禮,至則喪之感也。三曰焦明,長喙,疏翼,圓尾,身義,戴信,嬰仁,膺知,負禮,至則水之感也。四曰幽昌,銳目,小頭,大身,細足,脛若鱗葉,身智,戴信,負禮,膺仁,至則旱之感也。」金烏金烏又名踆烏,三足烏,朱烏,陽烏 。其形如烏,或三足,或說三趾。一說為日精,日中神鳥,太陽化身。《後漢書?天文》注引張衡《靈憲》雲:「日者,陽精之宗。積而成鳥,像烏而有三趾。陽之類,其數奇。」。《淮南子?精神訓》載:「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東漢高誘注雲:「踆,猶『蹲』也,謂三足烏。」。一說為太陽之御。《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一說西王母手下有三足烏為之取食。但這種說法似乎較晚。因此有學者認為三足烏即三青鳥的說法不確。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出自《詩經 商頌 玄鳥》。一般認為玄鳥為燕子,是商族圖騰。有學者認為 ,青鳥即玄鳥(古代青玄均有黑色之意)鸑鷟說法很多,一說鳳凰別名,一說鳳雛,一說紫鳳,一說青鳳。 《毛詩》曰:「《草蟲經》:雄曰鳳,雌曰凰,其雛為鸑鷟。或曰:鳳凰一名鸑鷟…」《禽經》曰:「青鳳謂之鷟」《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鵷雛鵷雛,也稱宛雛。也是鳳凰類神鳥。《山海經·南山經》:「(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海,有鳳皇、鵷鶵。」郭璞註:「亦鳳屬。」《莊子》:「南方有鳥,其名為宛雛,子知之乎?夫宛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鵔鸃「鵕鸃」即「鵔鸃「『」有學者說是玄鳥或金烏,還有學者說「鸑鷟」亦稱「鵔鸃」。《說文·鳥部》:「鵔,鵔鸃,鷩也。」《玉篇·鳥部》:「鵔鸃,鳳屬。」鷫鸘五方神鳥中的西方神鳥,色白。《後漢書五行志》引《樂協圖征》說::「一曰鷫鷞.鳩喙,圓目,身義,戴信,嬰禮,膺仁,負智,至則旱役之感也。」翳鳥出自《山海經》:「北海之內,有蛇山者,蛇水出焉,東入於海。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鄉,名曰翳鳥。」大鵬大鵬,又叫鯤鵬,出自莊子《逍遙游》。西遊記中有鳳凰生孔雀,大鵬的說法。古代無「鵬」字 。《說文》:「鳳,神鳥也。朋,古文鳳。」帝江帝江,又叫帝鴻。有學者說鴻上古時為鳳凰別種,帝鴻即鳳凰。《山海經·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鳳凰圖騰鳳是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認為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鳳其甲骨文和風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風的無所不在,及靈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為至高至大之意。鳳凰也是中國皇權的象徵,常和龍一起使用,鳳從屬於龍,用於皇後嬪妃,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民間美術中也有大量的類似造型。鳳也代表陰,盡管鳳凰也分雄雌,更一般的是將其看作陰性。「鳳」、「凰」常見於女性名。鳳凰被認為是百鳥中最尊貴者,為鳥中之王(盡管其是虛構的),有「百鳥朝鳳」之說。按陰陽五行之說,鳳色赤,五行屬火,是南方七宿朱鳥之象。另也為中國民間指的四靈之一(《禮運》,龍、鳳凰、麒麟、龜)。在中國人的思想形態里,「鳳凰」自古以來就是傳說中最重要的的吉祥神奇之物,據說鳳凰能火中再生,象徵美好、才智和吉祥。鳳不僅是神鳥,而且還是楚族、楚國尊嚴的象徵。楚人尊鳳的影響便透到各個領域。如在楚國的文物中,鳳的圖像、綉像和雕像不勝枚舉,楚人衣服上的刺綉圖案也是以鳳為主要內容。此外,還有「鳳鳥雙連環」、「虎座鳳架鼓」、「鳳龍虎綉羅禪衣」等,楚國的鳳紋彩繪可謂千姿百態,無奇不有
7. 中國古時候的鳳凰有幾種分別是什麼名字
金鳳 青鸞 玄鳥,朱雀,金烏,比較有名的還有鸑鷟,鵷雛,鵔鸃,鷫鸘, 翳鳥,鶡,鶉,鵠,焉, 鶠,鵾雞等別稱或種類,還又說法把大鵬,帝江(帝鴻),重明鳥也歸為鳳凰
鳳凰,又叫「鳳皇」,別名鶠,瑞 鶠,鵾雞,丹朱、朱鳥、離朱( 鳳凰
而雞之古名亦叫「朱」). .鳳為雄,凰為雌.鳳為風神,凰為日神,火神.《山海經》中所的孟鳥,夢鳥,鳴鳥,黃鳥均屬鳳凰.說後世有鳳凰生孔雀,大鵬或五鳳,八鳳,九鳳乃至鳳育十雛之說.比較多的應該是五鳳的說法,而各家又有所不同. 按五方分:有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之說,即五方神鳥." 註:焦明即鷦明 《說文解字》:「五方神鳥: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 按五色分:《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 《小學紺珠》:「五鳳,赤者鳳,青者鸞,黃者鵷雛,紫者鸑鷟,白者鵠.」
青鸞
青鸞,又名鸞鳥,青鳥,雞趣.鸞鳥,在鳳凰的諸種異名中,可能是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種.從語音上來說,「鸞鳥」與「玄鳥」具有共同語源.而古人所描述的鸞鳥形態,更是諸家說異.漢、晉小說中流行的說法,是把鸞鳥——玄鳥——青鳥視為春神之使者,以及東王公與西王母的象徵. 相傳西王母手下有三青鳥為之取食.按顏色分為:丹鳳,羽翔,化翼,陰翥;土符. 《山海經 》:「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說文》:「鸞,神靈之精也赤色五彩,雞形,鳴中五音.」 《禽經》曰:「鸞,瑞鳥,一名雞趣,首翼赤,曰丹鳳;青,曰羽翔,白,曰化翼;玄,曰陰翥;黃,曰土符.」
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出自《詩經 商頌 玄鳥》.一般認為玄鳥為燕子,是商族圖騰.有學者認為 ,青鳥即玄鳥(古代青玄均有黑色之意)從語音上來說,「鸞鳥」與「玄鳥」具有共同語源.而古人所描述的鸞鳥形態,更是諸家說異.漢、晉小說中流行的說法,是把鸞鳥——玄鳥——青鳥視為春神之使者,以及東王公與西王母的象徵.
朱雀
又名朱鳥,丹朱,赤鳥,離朱,離俞,長離.四靈之一,四方神獸中的南方神鳥,五行屬火.其原型或說鷩雉,或說鶉. 《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 《三輔黃圖·未央宮》:「蒼龍、白虎、朱雀、元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南方朱雀,眾禽之長,丹穴化生,碧雷流響,奇彩五色,神儀六象,來導吾前 《夢溪筆談》曰:「天文朱雀取象於鶉.故南方朱鳥,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是也.
金烏
金烏又名踆烏,三足烏,朱烏,陽烏 .其形如烏,或三足,或說三趾. 一說為日精,日中神鳥,太陽化身.《後漢書?天文》注引張衡《靈憲》雲:「日者,陽精之宗.積而成鳥,像烏而有三趾.陽之類,其數奇.」.《淮南子?精神訓》載:「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東漢高誘注雲:「踆,猶『蹲』也,謂三足烏.」. 一說為太陽之御.《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一說西王母手下有三足烏為之取食.但這種說法似乎較晚.因此有學者認為三足烏即三青鳥的說法不確.
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出自《詩經 商頌 玄鳥》.一般認為玄鳥為燕子,是商族圖騰.有學者認為 ,青鳥即玄鳥(古代青玄均有黑色之意)
鸑鷟
說法很多,一說鳳凰別名,一說鳳雛,一說紫鳳,一說青鳳. 《毛詩》曰:「《草蟲經》:雄曰鳳,雌曰凰,其雛為鸑鷟.或曰:鳳凰一名鸑鷟…」 《禽經》曰:「青鳳謂之鷟」 《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
鵷雛
鵷雛,也稱宛雛.也是鳳凰類神鳥. 《山海經·南山經》:「(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海,有鳳皇、鵷鶵.」郭璞註:「亦鳳屬.」 《莊子》:「南方有鳥,其名為宛雛,子知之乎?夫宛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鵔鸃
「鵕鸃」即「鵔鸃「『」有學者說是玄鳥或金烏,還有學者說「鸑鷟」亦稱「鵔鸃」.《說文?鳥部》:「鵔,鵔鸃,鷩也.」《玉篇?鳥部》:「鵔鸃,鳳屬.」
鷫鸘
五方神鳥中的西方神鳥,色白.《後漢書五行志》引《樂協圖征》說::「一曰鷫鷞.鳩喙,圓目,身義,戴信,嬰禮,膺仁,負智,至則旱役之感也.」
翳鳥
出自《山海經》:「北海之內,有蛇山者,蛇水出焉,東入於海.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鄉,名曰翳鳥.」
大鵬
大鵬,又叫鯤鵬,出自莊子《逍遙游》.西遊記中有鳳凰生孔雀,大鵬的說法.古代無「鵬」字 .《說文》:「鳳,神鳥也.朋,古文鳳.」
帝江
帝江,又叫帝鴻.有學者說鴻上古時為鳳凰別種,帝鴻即鳳凰.《山海經·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8. 鳳凰是指什麼東西
1.中國古代傳說動物 編輯本義項網路名片
鳳凰鳳凰(Phoenix Red),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和龍一樣為漢族的民族圖騰。羽毛一般被描述為赤紅色,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因此鳳凰一詞為合成詞結構。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但叫鳳凰的時候均代表女性。常用來像征祥瑞。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類似的傳說亦見於其他東亞國家的歷史中。
目錄
鳳凰概述上古神話
不死鳥
鳳凰起源
鳳凰形象
鳳凰考古
鳳凰品類
鳳凰
青鸞
玄鳥
朱雀
金烏
玄鳥
鸑鷟
鵷雛
鵔鸃
鷫鸘
翳鳥
大鵬
帝江
鳳凰圖騰
鳳凰華韻
鳳凰文化
鳳凰典故梧桐棲鳳
得鳳之象
鳳求凰
鳳還巢
鳳鳴鏗鏘
百鳥朝鳳
鳳鳴岐山
鳳凰涅盤
鳳毛麟角
鳳凰來儀
吹簫引鳳
百鳥之王
鳳止阿房
鳳凰傳說傳說一
傳說二
以鳳凰命名的事物鳳凰古城
合肥鳳凰橋
三亞鳳凰島
黃山鳳凰島
揚州鳳凰島
青島鳳凰島
鳳凰衛視電視台
浙江省電影「鳳凰獎」
鳳凰概述 上古神話
不死鳥
鳳凰起源
鳳凰形象
鳳凰考古
鳳凰品類
鳳凰
青鸞
玄鳥
朱雀
金烏
玄鳥
鸑鷟
鵷雛
鵔鸃
鷫鸘
翳鳥
大鵬
帝江
鳳凰圖騰
鳳凰華韻
鳳凰文化
鳳凰典故 梧桐棲鳳
得鳳之象
鳳求凰
鳳還巢
鳳鳴鏗鏘
百鳥朝鳳
鳳鳴岐山
鳳凰涅盤
鳳毛麟角
鳳凰來儀
吹簫引鳳
百鳥之王
鳳止阿房
鳳凰傳說 傳說一
傳說二
以鳳凰命名的事物 鳳凰古城
合肥鳳凰橋
三亞鳳凰島
黃山鳳凰島
揚州鳳凰島
青島鳳凰島
鳳凰衛視電視台
浙江省電影「鳳凰獎」
展開 編輯本段鳳凰概述
各式各樣的鳳凰圖畫(19張)最早鳳凰屬風,在古代風神信仰中,認為世界上的風是由巨大的鳥拍動翅膀產生的,這種能產生風的鳥就是鳳凰,故崇拜鳳凰為各方風神,認為四方各有一隻巨鳥在拍動翅膀。也因此「鳳」、「凰」二字與「風」字同有代表風的「幾」部。後來風的代表逐漸被呼風喚雨的龍所取代,而鳳凰也逐漸衍生出祥瑞、女性或者是火等這類的象徵。嚴格來說鳳凰的種類繁多,因種類的不同其象徵也不同,不過近代由於受到西方永生鳥(Phoenix)自焚的神話以及日本流行文化的影響,一般說到鳳凰常使人聯想到永生鳥。 鳳凰性格高潔,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棲。 鳳凰一度由於五行屬火,因此被視為陽,代表雄性;而龍五行屬水,被視為陰,代表雌性。後因為龍的形象更為帝王所喜歡,所以改為以龍為陽,以鳳凰為陰; 鳳凰主題的剪紙作品(15張) 形象一般為雞首、燕頷、蛇頸、鷹爪、魚尾、龜背和孔雀毛。傳說中共有五類,分別是赤色的朱雀、青色的青鸞、黃色的鵷鶵、白色的鴻鵠和紫色的鸑鷟。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盤」。如此周而復始,鳳凰獲得了永生,杜甫的《鳳凰台》亭亭鳳凰台,北對西康州。西伯今寂寞,鳳聲亦悠悠。山峻路絕蹤,石林氣高浮。安得萬丈梯,為君上上頭。恐有無母雛,飢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飲啄慰孤愁。心以當竹實,炯然無外求。血以當醴泉,豈徒比清流。所貴王者瑞,敢辭微命休。坐看彩翮長,舉意八極周。自天銜瑞圖,飛下十二樓。圖以奉至尊,鳳以垂鴻猷。再光中興業,一洗蒼生憂。深衷正為此,群盜何淹留。 鳳凰特徵 據《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據現存文獻推斷:鳳鳴如簫笙,音如鍾鼓。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雌雄和鳴曰鏘鏘
上古神話
鳳凰是上古神話中的守護神獸。 鳳凰,九天娘娘,謂之九天玄女聖母娘娘,其化身有二,分別為金鳳仙女 青鸞童子,金鳳仙女於三十三外天侍奉創世女神女媧娘娘,青鸞童子守護女媧宮門戶。鳳凰合一,其謂之九天玄女,又名九天聖母。宇宙混沌(太陽)界,執鳳涅瓔珞,凰磐朱佩。
不死鳥
鳳凰在國外又叫做不死鳥、長生鳥,又譯菲尼克司國畫鳳凰照片集錦(6張)(英文:Phoenix, 希臘文:Φο?νικα?/phoinikas)。 概括的說,在古希臘和古埃及的傳說中,鳳凰是一種傳說中的鳥。它與埃及神話中的太陽神和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有著密切的聯系。根據古希臘的傳說,鳳凰生活在阿拉伯半島上的一口枯井附近。每天當黎明來臨時,鳥兒就在清晨的陽光下沐浴,並唱著美妙動聽的歌,而太陽神就停下他的戰車靜靜的聆聽這動聽的歌聲。這時世界上好像就只有鳳凰的存在了。每當鳳凰知道自己要接近死亡的時候(每500年或1461年),它都會用芬芳的樹枝來築巢,然後在火焰中燃燒。當它快燃盡的時候,會有一隻新生的鳳凰從火焰中飛出。它會用沒葯樹(mò yào shù)的汁液塗在死去鳳凰的屍體上並和它一起飛向太陽之城——Heliopolis。它會將卵放在太陽神的祭壇之前。而在埃及,它卻被描述成為蒼鷺的巢,但在古書上它被說成是孔雀,或者是鷹。而在中國,鳳凰卻被認為是龍的絕配,象徵著不朽,復甦和重生。
鳳凰起源
鳳凰
鳳凰的起源約在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彩陶上的很多鳥紋是鳳凰的雛形,距今約7400年的湖南洪江高廟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件白色陶罐,其頸部和肩部各戳印有東方神鳥(包括獸面、太陽)圖案,一隻朝向正面,一隻側面回首。據考古專家鑒定,這件陶器上的神鳥圖案即鳳凰,要比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鳳凰圖案至少要早400年,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鳳凰圖案。 根據神話傳說,鳳是從東方殷族的鳥圖騰演化而成。 鳳凰
今日所見關於鳳的最早記錄,可能是在《尚書·益稷》篇中。書中敘述大禹治水後,舉行慶祝盛典。由夔龍主持音樂,群鳥群獸在儀式上載歌載舞。最後,一鳳凰也來了——「蕭韶九成,鳳皇來儀。」 在商代,中國確曾有過鳳鳥。那麼這條甲骨文是否只是一則孤證呢?否。在早期金文《中 鼎》銘辭中,我們還可以讀到如下一則記載: 「……歸生鳳於王。」 《韓詩外傳》中還記錄了關於鳳凰的這樣一個傳說: 「黃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唯仁是紆, 鳳凰
宇內和平,未見鳳皇。唯思其象,夙昧晨興,乃招天老而問之曰:『鳳象如 何?』天老對曰:『夫鳳,鴻前,鱗後,蛇頸而魚尾,龍紋而龜身 。燕頜而雞喙。戴 德、負仁、抱忠、挾義,小音金,大音鼓。延頸、奮翼、五彩備舉,鳴動八風,氣應時雨。食有質,飲有儀。往即文始,來即嘉成。唯鳳為能通天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天下有道,得鳳象之一則鳳過之。得鳳象之二則鳳翔之,得鳳象之三則鳳集之。得鳳象之四則鳳春秋下之。得鳳象之五,則鳳沒身居之。 黃帝曰:「於戲,允哉!朕何敢與焉?」於是黃帝乃服黃衣、戴黃冕,致齋於宮,鳳乃蔽日而至。黃帝降於東階,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 鳳凰
降祉,不敢不承命。』鳳乃止帝東園,集帝梧桐,食帝竹實,沒身不去。」 與《韓詩外傳》記載相近的,亦有相傳。軒轅黃帝統一了三大部落,七十二個小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黃帝打算制定一個統一的圖騰。在原來各大小部落使用過的圖騰基礎上,創造了一個新的圖騰——龍。 那麼鳳凰又是怎麼來的呢?龍的圖騰組成後,還剩下一些部落圖騰沒有用上,這又如何是好呢?黃帝第一妻室嫘祖是一位絕頂聰明的女人,嫘祖受到黃帝制定的新圖騰的啟示後,她把剩餘下來各部落的圖騰,經過精心挑選,也仿照黃帝制定龍的圖騰的方法:孔雀頭,天鵝身,金雞翅,金山雞羽毛,金色雀顏色……組成了一對漂亮華麗的大鳥。造字的倉頡這兩只大鳥取名叫 「鳳」和「凰」。鳳,代表雄,凰,代表雌,連起來就叫「鳳凰」。這就是「鳳凰」的來歷。
鳳凰形象
1、鳳鳥形體甚高,約六尺至一丈。 2、鳳鳥具有柔而細長的脖頸(蛇頸) 3、鳳鳥背部隆起(「龜背者,隆也」) 4、鳳鳥喙如雞,頜如燕。 5、鳳鳥羽毛上有花紋。 6、鳳鳥尾毛分叉如魚。 7、鳳鳥以植物為食(竹根)。 8、鳳鳥雌雄鳴叫不同聲。(雄曰「即即」,雌曰「足足」。) 9、鳳鳥好結集為群,來則成百。 10、鳳鳥不善飛行。 11、鳳鳥穴居。(居「丹穴」、「風穴」) 12、鳳鳥足腳甚高(體態如鶴),行走步態倨傲而善於舞蹈。(鳳鳥別名「鵔 」,字從「踆 」,徐鍇註:「踆 ,行步舒遲也。」))
鳳凰考古
關於鴕鳥與鳳凰關系更加重要的證據,是在考古學中發現的。 1987年4月1日新華社消息:「繼內蒙古陰山岩畫之後,最近在阿拉善旗有新的發現。其中有一幅鴕鳥岩畫(地點在阿拉善右旗曼佐拉山中)」。在此之前(1976—1980),內蒙古陰山—狼山地區曾發現大批史前原始岩畫。位於狼山南麓格爾敖包溝(漢代逆方郡所在地)有一組古岩畫群。其中編號第13組中有一幅引人注意的岩畫(高1.28米,寬0.60米)。據岩畫發現者蓋山林教授報道: 鳳凰
「這幅畫的畫面上方有兩只鴕鳥(Struthio)。其前有一無頭輪廓的人面像,下又有五隻鴕鳥……右旁還有—人面,頭飾長羽。其下,有一馬鹿,尾上翅。鹿前足下又是一鴕鳥及一隻動物。其間似有兩條被肢解的肢體。最下方,有一輪形,似抽象人面。」
鳳凰品類
據古人記載,鳳凰有許多不同的品類。諸說不一,其中不少屬於秦漢後人的增飾附會之談.而雞之古名亦叫「朱」。 中國鳳凰的種類有很多,其中除了鳳,凰,鸞三種以外,人們耳熟能詳的還有玄鳥,朱雀,金烏,比較有名的還有鸑鷟,鵷雛,鵔鸃,鷫鸘, 翳鳥,鶡,鶉,鵠,焉, 鶠,鵾雞等別稱或種類,還又說法把大鵬,帝江(帝鴻),重明鳥也歸到鳳凰之類。各種名稱或種類之間關系密切,說法眾多
鳳凰
鳳凰,又叫「鳳皇」,別名鶠,瑞 鶠,鵾雞,丹朱、朱鳥、離朱( 鳳凰
而雞之古名亦叫「朱」)。 。鳳為雄,凰為雌。鳳為風神,凰為日神,火神。《山海經》中所的孟鳥,夢鳥,鳴鳥,黃鳥均屬鳳凰。說後世有鳳凰生孔雀,大鵬或五鳳,八鳳,九鳳乃至鳳育十雛之說。比較多的應該是五鳳的說法,而各家又有所不同。 按五方分:有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之說,即五方神鳥。" 註:焦明即鷦明 《說文解字》:「五方神鳥: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 按五色分:《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 《小學紺珠》:「五鳳,赤者鳳,青者鸞,黃者鵷雛,紫者鸑鷟,白者鵠。」
青鸞
青鸞,又名鸞鳥,青鳥,雞趣。鸞鳥,在鳳凰的諸種異名中,可能是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種。從語音上來說,「鸞鳥」與「玄鳥」具有共同語源。而古人所描述的鸞鳥形態,更是諸家說異。漢、晉小說中流行的說法,是把鸞鳥——玄鳥——青鳥視為春神之使者,以及東王公與西王母的象徵。 相傳西王母手下有三青鳥為之取食。按顏色分為:丹鳳,羽翔,化翼,陰翥;土符。 《山海經 》:「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說文》:「鸞,神靈之精也赤色五彩,雞形,鳴中五音。」 《禽經》曰:「鸞,瑞鳥,一名雞趣,首翼赤,曰丹鳳;青,曰羽翔,白,曰化翼;玄,曰陰翥;黃,曰土符。」
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出自《詩經 商頌 玄鳥》。一般認為玄鳥為燕子,是商族圖騰。有學者認為 ,青鳥即玄鳥(古代青玄均有黑色之意)從語音上來說,「鸞鳥」與「玄鳥」具有共同語源。而古人所描述的鸞鳥形態,更是諸家說異。漢、晉小說中流行的說法,是把鸞鳥——玄鳥——青鳥視為春神之使者,以及東王公與西王母的象徵。
朱雀
又名朱鳥,丹朱,赤鳥,離朱,離俞,長離。四靈之一,四方神獸中的南方神鳥,五行屬火。其原型或說鷩雉,或說鶉。 《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 《三輔黃圖·未央宮》:「蒼龍、白虎、朱雀、元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南方朱雀,眾禽之長,丹穴化生,碧雷流響,奇彩五色,神儀六象,來導吾前 《夢溪筆談》曰:「天文朱雀取象於鶉。故南方朱鳥,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是也。
金烏
金烏又名踆烏,三足烏,朱烏,陽烏 。其形如烏,或三足,或說三趾。 一說為日精,日中神鳥,太陽化身。《後漢書?天文》注引張衡《靈憲》雲:「日者,陽精之宗。積而成鳥,像烏而有三趾。陽之類,其數奇。」。《淮南子?精神訓》載:「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東漢高誘注雲:「踆,猶『蹲』也,謂三足烏。」。 一說為太陽之御。《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一說西王母手下有三足烏為之取食。但這種說法似乎較晚。因此有學者認為三足烏即三青鳥的說法不確。
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出自《詩經 商頌 玄鳥》。一般認為玄鳥為燕子,是商族圖騰。有學者認為 ,青鳥即玄鳥(古代青玄均有黑色之意)
鸑鷟
說法很多,一說鳳凰別名,一說鳳雛,一說紫鳳,一說青鳳。 《毛詩》曰:「《草蟲經》:雄曰鳳,雌曰凰,其雛為鸑鷟。或曰:鳳凰一名鸑鷟…」 《禽經》曰:「青鳳謂之鷟」 《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
鵷雛
鵷雛,也稱宛雛。也是鳳凰類神鳥。 《山海經·南山經》:「(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海,有鳳皇、鵷鶵。」郭璞註:「亦鳳屬。」 《莊子》:「南方有鳥,其名為宛雛,子知之乎?夫宛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鵔鸃
「鵕鸃」即「鵔鸃「『」有學者說是玄鳥或金烏,還有學者說「鸑鷟」亦稱「鵔鸃」。《說文?鳥部》:「鵔,鵔鸃,鷩也。」《玉篇?鳥部》:「鵔鸃,鳳屬。」
鷫鸘
五方神鳥中的西方神鳥,色白。《後漢書五行志》引《樂協圖征》說::「一曰鷫鷞.鳩喙,圓目,身義,戴信,嬰禮,膺仁,負智,至則旱役之感也。」
翳鳥
出自《山海經》:「北海之內,有蛇山者,蛇水出焉,東入於海。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鄉,名曰翳鳥。」
大鵬
大鵬,又叫鯤鵬,出自莊子《逍遙游》。西遊記中有鳳凰生孔雀,大鵬的說法。古代無「鵬」字 。《說文》:「鳳,神鳥也。朋,古文鳳。」
帝江
帝江,又叫帝鴻。有學者說鴻上古時為鳳凰別種,帝鴻即鳳凰。《山海經·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鳳凰圖騰
鳳是 鳳凰
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認為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鳳其甲骨文和風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風的無所不在,及靈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為至高至大之意。 鳳凰也是中國皇權的象徵,常和龍一起使用,鳳從屬於龍,用於皇後嬪妃,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民間美術中也有大量的類似造型。鳳也代表陰,盡管鳳凰也分雄雌,更一般的是將其看作陰性。「鳳」、「凰」常見於女性名。 鳳凰被認為是百鳥中最尊貴者,為鳥中之王(盡管她是虛構的),有「百鳥朝鳳」之說。 按陰陽五行之說,鳳色赤,五行屬火,是南方七宿朱鳥之象。另也為中國民間指的四靈之一(《禮運》,龍、鳳凰、麒麟、龜)。 在中國人的思想形態里,「鳳凰」自古以來就是傳說中最重要的的吉祥神奇之物,據說鳳凰能火中再生,象徵美好、才智和吉祥。 鳳不僅是神鳥,而且還是楚族、楚國尊嚴的象徵。楚人尊鳳的影響便透到各個領域。如在楚國的文物中,鳳的圖像、綉像和雕像不勝枚舉,楚人衣服上的刺綉圖案也是以鳳為主要內容。此外,還有「鳳鳥雙連環」、「虎座鳳架鼓」、「鳳龍虎綉羅禪衣」等,楚國的鳳紋彩繪可謂千姿百態,無奇不有。
鳳凰華韻
《鳳還巢》里"錯中錯"兵部侍郎程浦告老還鄉,元配夫人所生之女雪雁,貌 醜陋;妾生女雪娥,美麗聰慧。程浦喜愛少年英俊的穆居 易,欲將雪娥嫁與他,夫人卻要先嫁親生女雪雁。程壽誕 之日,穆居易前來拜壽,被留宿書館。深夜雪雁冒雪娥名 去書館,穆居易見其貌丑,行為不端,誤以為受騙,連夜憤然出走。 程浦被朝廷起用,離家赴任。皇族朱煥然早就垂涎雪娥,乘機冒穆居易名來程家迎娶,夫人暗用掉包計以雪雁 嫁之。洞房之夜真相大白,二人好比啞子吃黃連--有苦難言。程浦平定賊寇,接雪娥到軍中,穆居易從軍也在此, 程浦又重提婚姻。穆記前事,堅決拒婚,但元帥與監軍強制主婚。洞房中,穆見雪娥貌美,驚喜異常,連連賠罪,誤會消除,花好月圓。
鳳鳴鏗鏘
百鳥之王
朱雀鳳凰是神鳥,百鳥之王,古人說,雄的叫鳳,雌的叫凰。以後,鳳凰合稱;再以後,龍鳳相配,鳳便成了宮廷後妃的代稱。根據神話傳遞,鳳是在東方殷族的鳥圖騰演化而成。《山海經?大荒西經》提到有一種五彩鳥,有三種名稱,叫皇鳥、朱雀及鳳鳥。 《山海經?南次三經》記載一種鳥,樣子像雞,有五彩的花紋,叫鳳凰。說明鳳凰的形象一開始便是很美麗的。以後,它也跟龍的形象一樣,愈往後愈復雜,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龍紋、龜身、燕子的下巴、雞嘴。(見《淮南子?覽冥》)非梧桐不棲息,非竹實不吃。(見《詩?大雅?卷阿》)它自歌自舞,見到它意味天下太平。為群鳥之首,追隨者以萬計。鳳凰死在一座山上,群鳥每七、八月到這里來吊念它,過十七、八天才散去,故此山叫"吊念山".(見《水經注異聞錄?鳥吊》)鳳是百鳥風採的結合與升華,它的原形不外是陽鳥、鷹、孔雀和雞四大類。 中國北方民族對禽中之王——鷹很崇拜。
鳳凰古城
古城概述 鳳凰古城隸屬鳳凰縣地處湖南省西部邊緣,全縣總面積1751.10平方公里,南北長66公里,東西寬50公里。全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多年平均降雨量1308.1毫米,平均年日照為1266.3小時,年平均氣溫15.9°C。 鳳凰古城
鳳凰縣自古以來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區。明始設五寨長官司,清置鳳凰廳,以境內的鳳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為鳳凰縣。200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批,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鳳凰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作為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的風景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處,透視後的沉重感也許正是其吸引八方遊人的魅力之精髓。這座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時,這顆「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實的「小」,小到城內僅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大街,可它卻是一條綠色長廊。 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它位於沱江之畔,群山環抱,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2001年12月17日,鳳凰被國務院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古城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城內石板小街,古代城樓,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漿聲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寧靜安詳的小城風光。 地名傳說 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 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故以此而得名。
合肥鳳凰橋
合肥東門外壩上街東首沿淝河向北有條汊河,在汊河口上有一橋,名曰:「鳳凰橋」。最早時,這里是一處河灘,灘岸綠樹紅花相擁,蜂喧鳥鳴相和,景色十分美麗。
三亞鳳凰島
位於三亞市三亞灣度假區「陽光海岸」的核心,是在大海礁盤之中吹填出的人工島。該島四面臨海,由一座長394米、寬17米的跨海觀光大橋與市區濱海大道光明路相連,距三亞市繁華商業主路解放路垂直距離小於1000米。
黃山鳳凰島
地處黃山市歙縣深渡旅遊古鎮內,坐落在山清水秀的新安江山水畫廊精華地段上金島佔地面積200餘畝,主島陸地面積40餘畝,內外側各兩個湖泊面積約60餘畝,外側擁有一片100餘畝的沙灘。
揚州鳳凰島
位於揚州市邗江區東北郊的泰安鎮,揚州鳳凰島生態旅遊區為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3A級旅遊區、江蘇省級森林公園,旅遊區共有「七河八島」組成,水域面積138平方公里,陸地面積35平方公里。
青島鳳凰島
位於膠州灣西海岸黃島區(即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境內,與團島隔海相望,相距2.26海里。東、南、北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54公里。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9. 五方神鳥的鳳凰圖騰
鳳是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認為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鳳其甲骨文和風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風的無所不在,及靈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為至高至大之意。
鳳凰也是中國皇權的象徵,常和龍一起使用,鳳從屬於龍,用於皇後嬪妃,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民間美術中也有大量的類似造型。鳳也代表陰,盡管鳳凰也分雄雌,更一般的是將其看作陰性。「鳳」、「凰」常見於女性名。
鳳凰被認為是百鳥中最尊貴者,為鳥中之王(盡管其是虛構的),有「百鳥朝鳳」之說。
在漢族傳統思想形態里,「鳳凰」自古以來就是漢族傳說中最重要的的吉祥神奇之物,據說鳳凰能火中再生,象徵美好、才智和吉祥。
鳳不僅是神鳥,而且還是楚族、楚國尊嚴的象徵。楚人尊鳳的影響便透到各個領域。如在楚國的文物中,鳳的圖像、綉像和雕像不勝枚舉,楚人衣服上的刺綉圖案也是以鳳為主要內容。此外,還有「鳳鳥雙連環」、「虎座鳳架鼓」、「鳳龍虎綉羅禪衣」等,楚國的鳳紋彩繪可謂千姿百態,無奇不有。
10. 有沒有誰知道北方幽昌神鳥的故事或者記載
幽昌神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的五種神鳥,它們分別為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鸘,北方幽昌,中央鳳凰。
出自於《玉函山房輯佚書》:「天下有五鳳,五鳳皆五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似鳳者四,並為妖。一曰鷫鸘,即信、仁、義、智、禮。二曰發明,即智、信、仁、禮、義。三曰焦明,即信、智、義、禮、仁。四曰幽昌,即信、仁、智、禮、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