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鑽戒的發明

鑽戒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0-12-20 06:13:07

1. 戒指是誰發明

關復於戒指的起源有兩個說製法:
1、中國起源:
秦漢時期
在中國,戒指的使用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大量文獻來看,秦漢時期,中國婦女已普遍佩用戒指。
戒指在古代多稱為「指環」,而「戒指」之名的出現,則是元代的事情。
戒指傳至民間,其作用就不僅是簡單的裝飾品了。男女互愛,互相贈送,山盟海誓,以此為證。它起源於實用,而後逐漸轉向審美和財富的統一,並逐漸被賦予不同的文化意義。
2、國外起源:
世界上第一個將戒指當做訂婚信物的人是奧地利王麥士米尼。1477年,麥士米尼認識了瑪麗的公主。麥士米尼為她的美麗容貌和優雅的舉止而傾倒。可瑪麗早已許婚於當時的法國王儲,但是他仍不放棄,為了贏得瑪麗的愛,麥士米尼命人專門打造了一枚珍貴的鑽石戒指,送給瑪麗。瑪麗面對這只精雕細刻、閃閃發光的鑽石戒指和麥士米尼的熱烈追求,終於改變了初衷,嫁給了麥士米尼。從此,鑽石戒指便成了西方人的訂婚信物。不過在古羅馬,戒指是被用來做印章的,象徵著權利。

2. 戒指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應該有的,法老手上不是都戴著的嗎?

3. 戒指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戒指的起源

1、野蠻說:
據說是古代搶婚演繹的結果,當時,男子搶來其他部落的婦女就給她戴上枷鎖。經過多少年的演變,枷鎖變成了訂婚、結婚戒指,男子給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歸我所有。

2、崇拜說:
戒指源自古代太陽崇拜。古代戒指以玉石製成環狀,象徵太陽神日輪,認為它象太陽神一樣,給人以溫暖,庇護著人類的幸福和平安,同時也象徵著美德與永恆,真理與信念。婚禮時,新郎戴金戒指,象徵著火紅的太陽;新娘戴銀戒指,象徵著皎潔的月亮。

3.禁忌說:
戒指異名「指環」,史書中稱「約指」、「摳(左邊應為「弓」)環」、『手記」、「代指」等。最初,戒指是宮廷中後妃群妾用以避忌的一種特殊標記。當有了身孕或其它情況不能接近君王時,皆以金指環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時則用銀指環,套在右手。後來,戒指傳到民間,去其本義,以為美觀,久之便留成風氣。明代都邛《三餘贅筆》記曰;「今世俗用金銀為環,置於婦人指間,謂之戒指。」從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婦女在當時政指環,並非為了炫美,也非為了裝飾,而是以示警慎,起著禁戒的作用。
戒指的起源
戒指是最常見的飾品之一,也是男女愛情和婚姻的象徵。你可知道,這五彩閃爍的戒指背後有著怎樣悠遠的歷史?下面我們就給你做個簡單的介紹: 戒指的起源 國外學者大多認為戒指是西方民族的創造。根據文獻記述可知,羅馬人早就有了戴指環的習俗。亦有人根據記戴,推斷約在公司前八世紀,巴勒斯坦的女子己經以戒指為裝飾品了;此外,也有法老遠在公元前九世紀即以戒指為權柄象徵的說法。中國學者大多認為是中國人最早發明了戒指,大約是活動在今河南省北部一帶的人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所首創。 但是,無論是古羅馬人、古埃及人或中國人發明戒指的說法,其依據都是古代文獻或記載在書籍上的古史傳說,沒有考古成果的印證。 戒指的原始涵義 1.搶婚說: 據說,戒指是古代搶婚習俗的副產品。男子搶婚來其他部落的婦女就給她戴上枷鎖,以證明女子的歸屬。經過多年的演變,枷鎖變成了訂婚、結婚戒指,男子給女子戴上戒指表示「她已名花有主」。 2.崇拜說: 此種說法認為,戒指源自古代太陽崇拜。古代戒指以石玉製成環狀,象徵太陽或日輪,認為它能象太陽一樣,給人以溫暖,庇護著人類的幸福和平安,同時也象徵著美德與永恆、真理與信含。 3、標專說: 此種說法認為戒指最早是古代埃及和波斯的統治者的專屬品。那時的統治者有將代表特權的印章隨時帶在身上的習慣,但又覺得拿在手上累贅,於是有人想到鑲一廠個圓環,把它戴在手指上,形成了戒指的雛形,是權貴的標志。在西方「文藝復興」之前的100年間,戒指也有類似的作用,那時的武士佩戴戒指,為的是炫耀自己的功勛。 4、天性說: 此種說法認為佩戴戒指是人類愛美之天性使然,它的發明與耳環、鼻環、手鐲等飾物的產生同樣是源自的人類修飾自己,表達美感的本能。 5、護身說: 此種說法認為戒指的原始作用是護身符,它與先民視「圓圈」為具有神秘莫測之魔力的原始思維密切相關。 無論戒指最早的起源是什麼,今天,早已脫離了其原始的含義;做為時尚的飾物,戒指彰顯個性;做為訂婚結婚的信物,它象徵著愛情和幸福。
三千多年前,當世上還沒戒指時,古埃及統治階層為了要將代表權力的印章隨時帶在身上,又避免套在手上的累贅,索性將它鑲在指環上;日子久了,人們覺得男士手上的小印章蠻美觀的,於是不斷的改良,並流傳為女士的飾品,這就是戒指最初的由來。

4. 戒指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戒指的起源:
1、野蠻說: 據說是古代搶婚演繹的結果,當時,男子搶來其他部落的婦女就給她戴上枷鎖。經過多少年的演變,枷鎖變成了訂婚、結婚戒指,男子給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歸我所有。
2、崇拜說: 戒指源自古代太陽崇拜。古代戒指以玉石製成環狀,象徵太陽神日輪,認為它象太陽神一樣,給人以溫暖,庇護著人類的幸福和平安,同時也象徵著美德與永恆,真理與信念。婚禮時,新郎戴金戒指,象徵著火紅的太陽;新娘戴銀戒指,象徵著皎潔的月亮。
3、實用說: 這得追溯到3000多年前,那時還沒有戒指。由於埃及的統治者有將代表權貴的印章隨時帶在身上的習慣,但又嫌拿在手上累贅,於是有人想到鑲一個圓環,把它戴在手指頭上。天長日久,人們發現男人手指頭上的小印章挺漂亮,於是不斷改良,並演變成了女士的飾品。
戒指一物究竟屬於哪一國家的發明創造,還無定論。在中國,戒指的使用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大量文獻來看,秦漢時期,我國婦女已普遍佩用戒指。戒指傳至民間,其作用就不僅是簡單的裝飾品了。男女互愛,互相贈送,山盟海誓,以此為證。
世界上第一個把戒指用作訂婚信物的人是奧地利王麥士米尼。1477年,麥士米尼在一次公開場合認識了一位叫做瑪麗的公主。她的美麗容貌和優雅的舉止使麥士米尼為之傾倒。麥士米尼雖然知道瑪麗早已許婚於當時的法國王儲,但是為了贏得她的愛情,麥士米尼還是決定試試運氣。他命人專門打造了一枚珍貴的鑽石戒指,送給瑪麗。面對這只精雕細刻、閃閃發光的鑽石戒指和麥士米尼的熱烈追求,瑪麗終於改變了初衷,與麥士米尼幸福地結合了。從此,以鑽石戒指作為訂婚信物,便成為西方人士的一種傳統。

5. 戒指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在哪出現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東西

有資料表明,我國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佩戴戒指。到秦漢時期,婦女佩戴戒指已很普遍。東漢時期,民間已將戒指作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贈送指環表達愛慕之情。到了唐代,戒指作為定情信物就更加盛行,並一直延續至今。 據悉,戒指起源於古時的中國宮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記事。戒指是一種「禁戒」、「戒止」的標志。當時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在後宮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記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並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銀戒指作為記號。當後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給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後來戒指變成結婚的信物。14世紀,歐洲女性戴戒指普遍起來。戴在哪個指頭上,也有一種約定的習俗:食指表示想結婚即表示求婚;中指表示戀愛中;無名指表示已訂婚或已結婚;小指表示獨身。大拇指一般是不戴戒指的。戒指一般應戴在左手上,這也是世界各國所接受的習俗。 1、野蠻說: 據說是古代搶婚演繹的結果,當時,男子搶來其他部落的婦女就給她戴上枷鎖。經過多少年的演變,枷鎖變成了訂婚、結婚戒指,男子給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歸我所有。 2、崇拜說: 戒指源自古代太陽崇拜。古代戒指以玉石製成環狀,象徵太陽神日輪,認為它象太陽神一樣,給人以溫暖,庇護著人類的幸福和平安,同時也象徵著美德與永恆,真理與信念。婚禮時,新郎戴金戒指,象徵著火紅的太陽;新娘戴銀戒指,象徵著皎潔的月亮。 3、實用說: 這得追溯到3000多年前,那時還沒有戒指。由於埃及的統治者有將代表權貴的印章隨時帶在身上的習慣,但又嫌拿在手上累贅,於是有人想到鑲一個圓環,把它戴在手指頭上。天長日久,人們發現男人手指頭上的小印章挺漂亮,於是不斷改良,並演變成了女士的飾品。 4、禁忌說: 戒指異名「指環」,史書中稱「約指」、「摳(左邊應為『弓』)環」、「手記」、「代指」等。最初,戒指是宮廷中後妃群妾用以避忌的一種特殊標記。當有了身孕或其它情況不能接近君王時,皆以金指環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時則用銀指環,套在右手。後來,戒指傳到民間,去其本義,以為美觀,久之便留成風氣。明代都邛《三餘贅筆》記曰;「今世俗用金銀為環,置於婦人指間,謂之戒指。」從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婦女在當時政指環,並非為了炫美,也非為了裝飾,而是以示警慎,起著禁戒的作用。 自古以來戒指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因此它的戴法很有講究。按照我國的習慣,訂婚戒一般戴在左手的中指,結婚戒指戴在左手的無名指;若是未婚姑娘,應戴在右手的中指或無名指,否則,就會令許多追求者望而卻步了。 按西方的傳統習慣來說,左手上顯示的是上帝賜給你的運氣,它是與心相關聯的,因此,將戒指戴在左手上是有意義的。

閱讀全文

與鑽戒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