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總是來源於什麼

發明總是來源於什麼

發布時間:2020-12-20 06:00:25

發明總是來源於什麼拜託各位大神

發明總是來源於 生活 。 親,請您採納,您的採納是我的動力,謝謝。

❷ 一直說發明來源於生活,發明跟生活有什麼關系嗎

需求關系。

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產品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發明可分為有用發明和無用發明。

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2)發明總是來源於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1、司南

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

2、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3、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4、火葯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

❸ 桶是起源於什麼時候是誰發明的

桶是人類從原始人開始,慢慢製造工具,需要裝東西,自然要發明容器,到後來需要一次裝很專多東西,所以發明屬了桶,然後慢慢完善,就變成我們今天這個樣子,是自然而然老百姓在生活中發明的。
公元前13世紀,凱爾特人(Celt)
從兩河流城的人們那裡學到了制桶手藝,
開始使用木桶
作為運輸工具,並為「木桶的復興」打下了伏筆。進入鐵器時代(公元前800~900年)後,一系列發明又為木桶錦上添花,
解決了很多以往的問題。
比如固定木桶用的鐵箍,
就是在
這時被發明的。
有了這一系列發明創造作為後盾,
木桶更結實了,
能夠承受長距離運輸過程
中的劇烈顛簸。大約公元前700年的時候,古代高盧人從凱爾特人手裡學來了制桶的手藝,
並將之發暢光大。高盧人剝桶的材料沒有限制,用桶來盛放的東西也五花八門,裝水也行,
裝古高盧啤酒
(Cervoise)
也行,甚至大麥、玉米、鹽、火葯之類的固體也一律入桶。就這樣,
木桶在古高盧地區風行一時,以至於歷史學家認為是古代高盧人發明了木桶。

❹ 哪些發明來源於聰明的猜測

火箭就是人們想要沖進天空上天上看看有什麼而被發明出來的。

❺ 圍棋是誰發明的,起源於什麼時候,哪個國家

圍棋,起源於中國,傳為堯作。中國古代稱為弈,可以說是棋之鼻祖,圍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晉張華在《博物志》中繼承並發展了這種說法:「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雲: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有學者認為,圍棋蘊含著漢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圍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圓形棋子進行對弈,棋盤上有縱橫各19條直線將棋盤分成361個交叉點,棋子走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行棋,落子後不能移動,以圍地多者為勝。中國古代圍棋是黑白雙方在對角星位處各擺放兩子(對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現代圍棋由日本發展而來,取消了座子規則,黑先白後,使圍棋的變化更加復雜多變。圍棋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棋盤游戲。

棋具:
棋子:棋子分黑白兩色。多為扁圓形(也有雙面突起的應氏棋子)。棋子的數量以黑白子各180個為宜。(參見中國圍棋規則(2002版))。棋子呈圓形。中國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則常用兩面凸的棋子。中國雲南所產的「雲子」為歷來的弈者所青睞,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較為珍貴的棋子材料有瑪瑙、貝殼等。
棋盤:盤面有縱橫各十九條等距離、垂直交叉的平行線,共構成19×19=361個交叉點(以下簡稱為「點」)。盤面上標有九個小圓點,稱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稱「天元」。下讓子棋時所讓之子要放在星上。棋盤可分為「角」、「邊」以及「中腹」。啟蒙學習中,有13×13、9×9的棋盤。另外,現代出土文物中還有一些是較罕見的15×15、17×17路棋盤。
棋鍾:正式的比賽中可以使用計時器對選手的時間進行限制。非正式的對局中一般不使用計時器。
棋譜:指記錄棋局的工具,通常以筆記本的形式出現。

❻ 潛水艇的發明起源於什麼動物

1680年,義大利發明家博列里通過對魚類的觀察,發現大多數魚能依靠瞟的縮小或膨脹來調節身體的比重.從而在水中下沉或上浮。當魚要浮起來時,它便放鬆肌肉,使瞟變大,瞟內充滿了空氣,魚所受到的浮力就大,魚也就能浮起來;如果收縮肌肉,瞟變小了,浮力減小,魚就下沉;瞟內一定量的氣體還能使魚體比重與水環境的比重相等,這樣魚就會停留在原地,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根據魚瞟的工作原理,博列里製造了一艘潛水艇。現代潛水艇的外殼與內殼之間有專門的水艙,稱為壓載水艙,這是潛水艇的沉浮裝置。近年來,潛水艇發展很快,下潛深度大大增加,速度大大提高。

❼ 科技的發明來源於什麼

來源於人們的慾望!即人的本性使然!需求帶動生產,迫使技術進步!競爭也是!

❽ 來源於生活的發明

牛頓萬有引力

山地自行車是由一群車迷發明的,風箏沖浪是由沖浪愛好者構思出來的,風靡全球的電腦游戲《模擬人生》是由游戲玩家共同發展壯大的,免費使用的Linux操作系統是由大約14萬名計算機用戶聯手開發出來的……

如今,發明創造的能力正在從專業人士「傳送」到業余愛好者手中,普通消費者成了發明的主體。「用戶創新革命」和水平不輸於專業人士的「『專業余者』革命」已成為經濟學家研究的課題。有專家提出,人類社會正從一個大規模生產時代進入到一個大規模創新時代。

自行車迷發明山地車

30多年前,在美國加州,有一群精力旺盛的年輕自行車迷,為找不到合適的賽車進行登山運動而感到沮喪。於是,他們嘗試著把普通賽車上的傳動裝置、低壓輪胎和摩托車的剎車系統組合在自行車上,結果山地自行車的雛形就誕生了。

最初幾年,這些山地車都是在修車鋪里製造的,並被形象地稱作「咣當車」。此後一個小產業漸漸形成,到1976年,在舊金山以北的馬林縣,已經出現了6家生產「咣當車」的小公司。

第一部真正商業化的山地自行車誕生於1982年,與此同時,大自行車生產廠家都開始上馬生產這種自行車。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自行車用戶發明第一部山地自行車15年後,山地自行車成為自行車廠家大規模生產的主流產品。2000年,山地自行車的銷售量佔到美國市場自行車銷售總額的65%,銷售額達到580億美元。而這個全新的產品類別和它所帶來的生活方式不是來自自行車生產商和設計師,而是來自它的用戶。

沖浪者發明風箏沖浪

普通消費者的發明創造還不限於山地自行車。在過去5年中,極限運動風箏沖浪成為一項產值達1億多美元的全球性運動,沖浪者站在沖浪板上,前方由巨型風箏牽引,風箏飛在天上,若一陣強勁的風吹來,玩者可以整個被拉上空中,短暫體驗飛行的快感。而它的發明者正是沖浪板愛好者,許多沖浪用的風箏都是根據一些用戶的設計製作的。設計圖可以從Zeroprestige等網站下載。特技帆板運動(也叫特技風帆沖浪)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出現和發展起來的,如今全球產值已達10億美元。

用戶參與開發電腦游戲

最好的例證或許是電腦游戲。據估計,那些最暢銷的游戲,如《模擬人生》,其90%的內容都是由游戲用戶通過個人化的參與來創造並完成的。

《模擬人生》允許玩家在游戲中創建社區,將房屋、工作、寵物和朋友都添加其中。其中甚至有特定工具允許眾玩家對游戲中一個房間的地毯邊緣進行花邊加工。

《模擬人生》的軟體平台是由一家名為「電子藝術」的美國公司提供,這家公司也為用戶提供游戲工具,並對用戶開放游戲代碼以便他們在游戲中進行個人發揮。用戶不斷將新內容添加進游戲,延伸並延長了游戲的生命。《模擬人生》於是成為游戲設計者和游戲用戶共同創造的產品。

它們也是普通人的創意

數字望遠鏡:業余天文愛好者發明了成本低廉的數字望遠鏡,憑借數字望遠鏡,他們可以看到30年前只有英國著名的喬德雷爾班克天文台的射電望遠鏡才可以觀測到的星辰。

Linux操作系統:它是微軟在計算機操作系統領域最大的對手。免費使用的Linux系統是由大約14萬名計算機用戶共同開發出來的,其中的骨幹力量是大約2000名電腦程序員,他們無償拿出時間和技術幫助創建這一系統。

開放源代碼:專業水平的業余電腦程序員和用戶共同開創的軟體代碼,可以自由從網上下載。

說唱樂:20多年前,一群美國黑人青年互相交換他們在家錄制的音樂磁帶,讓說唱樂(Rap)這種新音樂形式浮出水面。如今,說唱樂明星已成為英美當代樂壇的主宰力量。

❾ 餃子是誰哪個時代發明的起源於什麼

水餃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北方民間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餃子起源於南北朝時期。餃子多以冷水和麵粉為劑,擀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圓皮,包裹餡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包成後下鍋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餃皮也可用燙面、油酥面或米粉製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咸;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素餡雙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 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採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葯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葯治傷。

張仲景的葯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葯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葯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葯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葯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
現在,北方和南方對餃子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北方人叫「餃子」,南方不少地區卻稱之為「餛飩」。餃子因其用餡不同,名稱也五花八門,有豬肉水餃、羊肉水餃、牛肉水餃、三鮮水餃、紅油水餃、高湯水餃、花素水餃、魚肉水餃、水晶水餃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還有煎餃、蒸餃等.因此,大年初一吃餃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我國北方人有一種習俗,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要包頓餃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罷年,便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聊天,山南海北,無所不談,不時引來歡聲笑語,大有其樂無窮之意。「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當人們吃著這滑潤適口滋味鮮美的水餅時,如果再知道一些它的來歷,誰能不驚嘆我們文明古國的源遠流長的麵食奇苑呢!

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甚多,如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東北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鍾水餃等,都是受人歡迎的品種。西安還創制出餃子宴,用數十種形狀、餡心各異的餃子組成宴席待客。
許多外國人與中國人一樣,每逢春節也吃餃子,但是,他們的做法與吃法都各具特色。

閱讀全文

與發明總是來源於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