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早創造阿拉伯數字的是哪個國家的人
最早創造阿拉伯數字的是印度人。
在古代印度,進行城市建設時需要設計和規劃,進行祭祀時需要計算日月星辰的運行,於是,數學計算就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3000多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比較先進,而且採用了十進位的計算方法。
到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在各地區的寫法並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羅門式:這一組數字在當時是比較常用的。它的特點是從「1」到「9」每個數都有專字。
公元3世紀,古印度的一位科學家巴格達發明了阿拉伯數字。最古的計數目大概至多到3,為了要設想「4」這個數字,就必須把2和2加起來,5是2加2加1,3這個數字是2加1得來的,大概較晚才出現了用手寫的五指表示5這個數字和用雙手的十指表示10這個數字。
這個原則實際也是數學計算的基礎。羅馬的計數只有到Ⅴ(即5)的數字,Ⅹ(即10)以內的數字則由Ⅴ(5)和其它數字組合起來。Ⅹ是兩個Ⅴ的組合,同一數字元號根據它與其他數字元號位置關系而具有不同的量。
公元前2500年前後,古印度出現了一種稱為哈拉巴數碼的銘文記數法。到公元前後通行起兩種數碼:卡羅什奇數字和婆羅門數字。公元3世紀,印度科學家巴格達發明了阿拉伯數字。公元4世紀後阿拉伯數字中零的符號日益明確,使記數逐漸發展成十進位值制,例如公元8世紀後出現的德溫那格利數字。
大約公元9世紀,印度數字傳入阿拉伯地區,從原來的婆羅門數字導出兩種阿拉伯數字:被中東的阿拉伯人使用的東阿拉伯數字和被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使用的西阿拉伯數字。東阿拉伯數字和阿拉伯人使用的形式很相似,西阿拉伯數字後來發展成我們廣泛使用的形式。
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大約是13到14世紀。由於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算籌」,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
20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才開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推廣使用才有100多年的歷史。阿拉伯數字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數字了。
㈡ 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由誰發明的。
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由印度人發明的。
阿拉伯數字由0,,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阿拉伯數字最初由古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人們以為是阿拉伯發明,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採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從左往右書寫。藉助一些簡單的數學符號,這個系統可以明確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數。為了表示極大或極小的數字,人們在阿拉伯數字的基礎上創造了科學記數法。
(2)創造阿拉伯數字文明的是擴展閱讀:
大約在公元前256年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的《岩石垂諭》中,這些數字就出現了。不過,當時的「O」還只是一個實心的小圓點,一直到笈多王朝時期,才發展成為現在的「標准化」樣子。
當時,古印度人已經開始使用「1—9」這9個數字和表示「0」的小圓圈來計數。按照進位制,古印度人可以使用這幾個數字組合書寫出任何數字,算術運演算法則便是由此建立的,其中包括整數和分數的四則運演算法則、開平方法則、開立方法則等。
對古印度人而言,「0」不是空位,也不僅僅表示「一無所有」的意思,它是一個參與運算的數字。8世紀時,印度人創造的這套數字和算術運演算法則被阿拉伯人採用,並加以改進。
13世紀初,由阿拉伯世界傳到歐洲,逐漸發展成了今天的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是古印度人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其重要性以及對人類文明價值,絲毫不亞於輪子、杠桿、字母表等發明。
㈢ 是哪個文明創造了阿拉伯數字
古代印度人創造了阿拉伯數字後,大約到了公元7世紀的時候,這些數字傳到了版阿拉伯地區。到13世紀時,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寫出了《算盤書》,在這本書里,他對阿拉伯數字做了詳細的介紹。後來,這些數字又從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只知道這些數字是從阿拉伯地區傳入的,所以便把這些數字叫做阿拉伯數字。以後,這些數字又從歐洲傳到世權界各國。
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大約是13到14世紀。由於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籌碼」,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本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才開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推廣使用才有100多年的歷史。阿拉伯數字現在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數字了
㈣ 阿拉伯數字是四大文明古國發明的嗎
阿拉伯數字,是現今國際通用數字。最初由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傳播,成為該種數字最終被國際通用的關鍵節點,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也可以說是人們弄錯,誤稱為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採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從左往右書寫。藉助一些簡單的數學符號(小數點、負號、百分號等),這個系統可以明確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數。為了表示極大或極小的數字,人們在阿拉伯數字的基礎上創造了科學記數法。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婆羅門文化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麼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一百。這樣,不僅是數字元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么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㈤ 阿拉伯數字是什麼人創造的
答:中國人創造
當時阿拉伯人多為商人,我國的四大發明全部是由阿拉伯商人在經商中(沿著絲綢之路)傳入西歐的,中國數字也是一樣,
㈥ 古代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橋梁,他們發明創造了阿拉伯數字。 [ ]
× |
㈦ 阿拉伯文字和數字誰發明的!
阿拉伯文,是全球穆斯林引用的文字,21世紀單就跨越不同國家與民族專的最大人口使用屬文字,一般認為是阿拉伯文,因為數十種文字使用阿拉伯字母,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說的清真言大多也使用阿拉伯文字。
阿拉伯文的前身是阿拉米文。阿拉米文字是大約3000年前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閃族文字,因為當時的世界文明中心就在西亞,所以當時的阿拉米文字更象21世紀的英語——全球通用。阿拉米語屬於北閃族語,其發源地很可能是今天的敘利亞以及兩河北部地區,之後隨著商貿逐步走向全世界,並深刻影響了當時的全球文化格局。與中國接壤的兩個大國,印度和波斯都曾經使用過阿拉米文字,並在某些階段里以之為「官方語言」(阿契美尼德等2王朝(伊朗)和孔雀王朝(印度)等)。阿拉米文字,其前身是腓尼基文字甚至是原始西奈文字,並且現在也不能很好地將他們剝離開來分析。
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而是發源於古印度,後來被阿拉伯人掌握、改進,並傳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以後,以訛傳訛,世界各地都認同了這個說法。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產和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