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我愛發明巧滅殺人蜂

我愛發明巧滅殺人蜂

發布時間:2021-07-30 08:21:48

① 魔鬼般的非洲殺人蜂是哪兒來的呢

1970年代,在巴西的野外,一隻蜜蜂在一名女士身邊嗡嗡嗡地飛來飛去,她揮手驅趕,但驅趕不去,蜜蜂最後還放肆地停在她手背上。不勝其煩之下,這位女士就把蜜蜂拍死了。

不料這下惹下大禍了,幾乎就幾十秒的時間,幾千隻蜜蜂傾巢出動,遮天蔽日地向她飛來,攻擊她,在她的面部和背部蟄了幾百次,她很快失去了知覺,後被人緊急送到醫院,但醫生也回天乏術,這位女士很快就死了。

這是什麼蜜蜂?這么厲害!

平常我們被蜜蜂叮咬後,一般會腫起紅包,又疼又癢的感覺持續幾天就好了。但有時候你越驅趕,它越喜歡往你的身上飛。慌亂之中,我們可能會抄起一個什麼東西,順手就把蜜蜂拍死了。

拍死一隻蜜蜂極其簡單,這個事情也就算結束了,也許愛護動物的同學還會為失手打死一隻無辜的蜜蜂而心懷愧疚。但為什麼這個人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從2006年開始,不僅僅是在美國,全世界范圍內的各個國家每年都傳出了蜂群大量消失或死亡的消息:在瑞士,大約40%的蜜蜂已經消失;而我國作為蜜蜂產量最大的國家,蜂群數量也減少了10%......蜂群衰竭失調現象一直持續至今,令人擔憂的是,目前人們還未能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去遏制這種情況。

產生蜂群衰竭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科學家們猜測這些因素包括:農葯,寄生蟲,病毒等等——由於人們大范圍的使用農葯,據統計,蜜蜂採集的花粉中可能含有高達6種以上的農葯,農葯中的化學物質致使蜜蜂中毒死亡;另外,蜜蜂身上有一些寄生蟲,如瓦蟎,能攜帶和傳播多種病原體,造成蜜蜂免疫力和活動能力下降,最終導致蜜蜂死亡;還有就是病毒的侵害,如2005年,美國在其引進的澳大利亞蜜蜂中發現了LAPV病毒,這種病毒曾經一度引起澳大利亞的蜜蜂危機。而LAPV只是能夠感染蜜蜂並致其死亡的眾多病毒中的一種。

蜂群衰竭會給人類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呢?

據2007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人們主要種植的約85%的農作物,全球約80%的被子植物通過蟲媒傳粉,而最主要的傳粉昆蟲是蜜蜂。世界上約有75%的開花植物依賴於鳥類、蜜蜂等授粉動物的授粉活動才能完成它們的再生產。所以蜜蜂數量的穩定對於糧食作物、水果、堅果和鮮花的產量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有這么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的話,人類只能再活4年。

為此,蜂群衰竭是當前我們遇見的一個重要問題,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搶救瀕臨滅亡的“恩人”。

殺人蜂劫後逢生

正當蜜蜂瀕臨滅亡之時,科學家找到了挽救辦法。這就是殺人蜂!

原來早在1994年,殺人蜂傳入愛爾蘭,後與當地的歐洲蜜蜂進行雜交,其規模迅速擴大。殺人蜂很快造成了4人死亡,一年內襲擊人的次數達到了10000次。愛爾蘭政府不得不出動警力,搗毀了超過2000個殺人蜂的巢穴。

不料1998年的9月,颶風“喬治”襲擊了愛爾蘭,使得愛爾蘭的蜜蜂的數量急劇減少了約90%,殺人蜂和歐洲蜜蜂的數量均大量減少。愛爾蘭人展開了恢復歐洲蜜蜂數量的行動,至於殺人蜂,他們當然巴不得其滅絕。然而,殺人蜂卻依靠極強的繁衍能力也慢慢恢復其規模。

幾年之後,達到了颶風“喬治”到來之前的水平,但是人們驚奇的發現,殺人蜂居然變得“溫柔”了——有時候你朝殺人蜂的蜂巢扔石頭,甚至去踢它們的蜂巢,它們居然無動於衷。殺人蜂襲擊人的次數也下降為每年500次,大約為颶風來之前的20分之一。

這還是我們認識的殺人蜂嗎?毫無疑問,在進入愛爾蘭的10年間,殺人蜂在習性方面發生了進化,它們逐漸變得和歐洲蜜蜂一樣溫順!有人認為颶風來襲後的愛爾蘭殺人蜂的生存環境被破壞,傾向於攻擊人的殺人蜂蜂群大量滅亡了,而殺人蜂中比較溫和的、以尋找食物為目的而不是使用大量精力去攻擊人類的蜂群得以存活並繁衍。還有人認為島嶼的人口密度大,殺人蜂習慣了和人類共同生存,變得不那麼排斥人類。

真實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我們很清楚,人類可以考慮飼養殺人蜂了!

魔鬼要變天使了嗎?

其實殺人蜂的暴脾氣把它許多優良的特性給掩蓋住了。

前面已經說過,首先是殺人蜂具有優秀的環境適應力,歐洲蜜蜂不適應赤道的高溫環境,但是殺人蜂就不一樣,它在巴西快速地繁殖大量的後代,而且僅僅用了20幾年的時間,後很快傳遍了緯度跨度極大的美洲大陸,可見其環境適應力之強。全球各地氣候差異大,也許殺人蜂可以滿足多個地方對於蜜蜂的需求。當然如果要全球推廣,必須考慮生物入侵的危害。

再者是殺人蜂強大的繁殖能力,殺人蜂的繁殖能力是歐洲蜜蜂的好幾倍——它們一年分群三到四次,而歐洲蜜蜂一年僅分群一次。這對於全球蜜蜂日益減少的今天,繁育殺人蜂來盡快恢復蜜蜂數量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法。

然後是殺人蜂強大的活動能力。由於東非等地蜜蜂采蜜環境相當險惡,所以其采蜜的效率特別高,采蜜的時間也相當長。這一優良的特性也遺傳給了殺人蜂,導致殺人蜂的采蜜節奏快於歐洲蜜蜂,其蜂蜜的產量也是遠遠超過歐洲蜜蜂——不論是對於植物的花粉傳播還是蜜蜂養殖產業,這一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殺人蜂抗病抗蟲害能力遠遠強於歐洲蜜蜂。養殖歐洲蜜蜂的人都知道,瓦蟎的寄生永遠是最令人頭痛的問題。而由於殺人蜂經常主動清理其外表的緣故,瓦蟎寄生率僅為歐洲蜜蜂的一半。歐洲蜜蜂易感染多種疾病,例如蜜蜂孢子蟲病、麻痹病、歐洲幼蟲腐臭病、囊狀幼蟲病、蜜蜂蛹病等,而殺人蜂卻對這些病有著更強的抵抗力。

科學家們已經研究蜂群衰竭失調現象十幾年了,目前還不知道其真實的原因。而對殺人蜂的研究正在進行當中,也許藉助於它的優良基因,或是直接大規模養殖,或是將其與我們現存的蜜蜂雜交,或是利用基因技術提取其基因,可以幫助我們渡過這個全球性蜜蜂缺乏的危機。

② 殺人蜂的由來

殺人蜂(KillerBees)又稱

非洲化蜜蜂(Africanizedhoneybee(AHB))

圖中一隻義大利蜂王放入殺人蜂之中

在南美洲,有一種令人們聞之色變的「殺人蜂」。據不完全統計,在短短的幾十年裡,已經有幾百人被這種毒性極強、兇猛異常的蜂活活地蜇死。至於在這種蜂的攻擊下,死於非命的貓狗和其它家畜,更是不計其數。70年代中期,有一名女教師在回家的路上,手背上偶然停落了一隻蜜蜂,她順手打了一下,轉眼間,幾百隻蜜蜂劈頭蓋臉飛來,在她面部和後背蜇了幾百處傷痕,人們將她送到醫院,不久她就死了。

一天,一個8歲的男孩遇到了殺人蜂的包圍,有隻狗把蜂引開了,這個男孩得救了,那隻狗卻被殺人蜂活活蜇死。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有一天正在進行一場足球比賽,突然飛來一群殺人蜂。這些蜜蜂非常兇猛,見人就蜇。頓時,球場上秩序大亂,一場熱鬧的足球賽就這樣不歡而散。

有一年,巴西的幾名工作人員在清除煙囪上的一個蜂窩時,觸怒了那裡的「殺人蜂」,霎時間,發了瘋的野蜂傾巢而出,整個天空響起了可怕的嗡嗡聲。不管是人還是牲畜,只要是活動的物體,狂暴的蜂群都要加以攻擊。事後人們統計,在3個小時內,竟有500餘人總共被蜇了3萬多下,平均每人60幾下。此外,還有許多貓狗被蜇死。在另一起「殺人蜂」襲擊人的事件中,受傷的人竟超過了1000人。

巴西出現了殺人蜂,對人和牲畜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被這種殺人蜂殺死的人和牲畜數量逐年在上升。一些鄰近國家也先後遇到了禍殃。殺人蜂向北進入委內瑞拉,向西進入秘魯和智利。

③ 歐美國家的入侵物種「殺人蜂」有多恐怖

最後

這次美國華盛頓布萊恩市搗毀的中國大虎頭蜂蜂巢並不算大,它們最大的蜂巢可以容納800隻大黃蜂,因此昆蟲學家認為在布萊恩地區或周圍可能有更多的蜂巢。

沒人知道這種大黃蜂是如何進入美國的,現在,他們只能努力尋找蜂巢,並希望能遏制入侵物種的擴散。

然而,昆蟲學家警告,除非在未來幾年內徹底消滅它們,不然它們將會在這里永久定居下來!

④ 誰知道滅人蟲

就是蜜蜂哪一類的……
背上的花紋只不過是巧合才弄成這樣的……
有一種叫什麼魚的,背上還會長字呢,什麼壽啊,福啊之類的,能信嗎?!

還有,他那個是迷信,不要相信哦~(雖然無聊的時候看看還蠻好玩的……)

⑤ 飢荒里 普通蜜蜂在哪找,為什麼我找到的全是殺人蜂

有一些普通的野生蜂箱,就是金黃色的那種,這種蜂箱會默認出蜜蜂采蜜,但如果你攻擊了蜜蜂或者蜂箱,就會出現殺人蜂反擊。一種找普通蜜蜂的辦法就是在旁邊等普通蜜蜂出來,抓走後逃離殺人蜂攻擊范圍,另一種辦法就是點燃野生蜂箱,這樣會把裡面的普通蜜蜂全趕出來(不會生成殺人蜂),如果你既想要蜜蜂也想要蜂巢,那就點燃蜂箱後馬上用冰塊把它熄滅就好。

注意紅色的蜂箱那個是殺人蜂巢,那個永遠都生成殺人蜂。

⑥ 美國的殺人峰

在南美洲,有一種令人們聞之色變的「殺人蜂」。據不完全統計,在短短的幾十年裡,已經有幾百人被這種毒性極強、兇猛異常的蜂活活地蜇死。至於在這種蜂的攻擊下,死於非命的貓狗和其它家畜,更是不計其數。70年代中期,有一名女教師在回家的路上,手背上偶然停落了一隻蜜蜂,她順手打了一下,轉眼間,幾百隻蜜蜂劈頭蓋臉飛來,在她面部和後背蜇了幾百處傷痕,人們將她送到醫院,不久她就死了。
一天,一個8歲的男孩遇到了殺人蜂的包圍,有隻狗把蜂引開了,這個男孩得救了,那隻狗卻被殺人蜂活活蜇死。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有一天正在進行一場足球比賽,突然飛來一群殺人蜂。這些蜜蜂非常兇猛,見人就蜇。頓時,球場上秩序大亂,一場熱鬧的足球賽就這樣不歡而散。
有一年,巴西的幾名工作人員在清除煙囪上的一個蜂窩時,觸怒了那裡的「殺人蜂」,霎時間,發了瘋的野蜂傾巢而出,整個天空響起了可怕的嗡嗡聲。不管是人還是牲畜,只要是活動的物體,狂暴的蜂群都要加以攻擊。事後人們統計,在3個小時內,竟有500餘人總共被蜇了3萬多下,平均每人60幾下。此外,還有許多貓狗被蜇死。在另一起「殺人蜂」襲擊人的事件中,受傷的人竟超過了1000人。
巴西出現了殺人蜂,對人和牲畜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被這種殺人蜂殺死的人和牲畜數量逐年在上升。一些鄰近國家也先後遇到了禍殃。殺人蜂向北進入委內瑞拉,向西進入秘魯和智利。
80年代的一天,委內瑞拉的三百多名游泳者受到群蜂襲擊,許多人受了重傷。殺人蜂襲擊了秘魯北部的特希略市的一個村鎮和大學城。有個青年農民被蜇傷,全身紅腫,頓時失去知覺。他很快被送進醫院搶救,幾小時後,他在極端痛苦中死去。大學城的幾十名學生,剛好下課離開教室,突然遇到一群殺人蜂的襲擊。幸虧他們跑得快,才沒有多大的傷亡。1982年6月13日,哥倫比亞麥德林飛機場,突然飛來兩千多隻殺人蜂,它們非常兇猛,見人就蜇。機場救護人員立即使用噴火器,對著殺人蜂猛烈噴射,熏死了大部分殺人蜂,幸好沒有傷人。
專家們預測,這種蜂群擴散的能力每年為二三百公里,很有可能穿越美洲,到達美國南部。這使美國人感到心驚膽戰。
這「殺人蜂」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蜂呢?原來,這種可怕的「殺人蜂」竟是由於人類自己的偶然疏忽才產生出來的。
1956年,聖保羅大學研究室引進了35隻非洲蜜蜂。當時,人們也知道這種蜜蜂是歐洲蜜蜂的亞種,由於多年生長在非洲密林中,自然條件嚴酷,養成了一經挑戰就一起共同攻擊的特性。它們脾氣狂暴,毒性很大,對人畜都不利,優點是十分「勤勞」。在飼養中,人們特地在蜂箱入口都安上了鐵絲網,防止它們跑出去。誰知有個警衛人員不明真相,誤將鐵絲網取了下來,轉眼間,就有25隻蜜蜂逃了出去,沒有辦法追回來,成了令人恐懼的「殺人蜂」。後來,盡管人們採取了許多措施,想消滅這一大禍害,可是,這些雜交蜂適應自然的能力極強,繁殖的速度很快,所以,直至今日還沒能有效地遏止它們的蔓延。

⑦ 找一部美國恐怖片,名字大概叫《《殺人蜂》》什麼的

<追命傳說> Candyman

那個手是鐵鉤子的黑人魔鬼,呵呵~~~~~~

具體介紹下面的網路里有:

http://ke..com/view/925458.htm

再給你網路在線視頻地址: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2&word=%D7%B7%C3%FC%B4%AB%CB%B5

⑧ 一部關於殺人蜂的電影

《食人巨蜂》,要說的是,查食人巨蜂全集不行查不到,分開查,查食人巨蜂A,食人巨蜂B,是56視頻的,我看了點,是這部。查網路。

⑨ 月影傳說中納蘭真怎麼才能打敗殺人蜂

殺人蜂很好打,用遠程攻擊就可以了,或是慢慢的吸引,一個一個滅

⑩ 美國遭殺人蜂入侵,致50多人死亡,能否殲滅殺人蜂讓其滅絕

對於殺人蜂只能進行防治,但絕對不能讓其滅絕,要知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就算是再毒的蜂也有存在的道理,如果生物鏈斷裂導致整個生態失衡,到那時候就不只是被殺人蜂蜇的人死了,而是會威脅整個人類的!

最後:

據說殺人蜂一般情況下不會攻擊人類,只有在覺得受到威脅的時候才會進行攻擊,所以那些被蜇的人都做了啥?

閱讀全文

與我愛發明巧滅殺人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