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生活中有創造性的物品

生活中有創造性的物品

發布時間:2021-07-30 07:34:55

Ⅰ 何種物品有五種創造性用法

領帶,,, 可以嘞死人,可以做腰帶,可以上吊,可以蒙瞎玩,可以包紮傷口。

Ⅱ 在生活中,你用過或者見過哪些具有創新性的產品簡要介紹一下這個產品或技術的

我覺得空氣炸鍋就很具有創新,不用油,就可以炸出薯條,不用油就可以炸出鍋包肉,所以我感覺很新穎。

Ⅲ 生活中有哪些發明

為讓你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中有所遵循,開闊視野,活躍思維,我們向你介紹搞小發明常見的幾種選題思路和創造技法。但願你從中得到精神的鼓勵、方法的啟迪,產生研究與創作的靈感,會心地說一聲:「我能行!」。
一、什麼是科學小發明
一提到"發明"二字,有些同學就害怕了,那有多難啊!其實創造發明並不神秘,有好多中小學生的發明,都在全國甚至國際上獲了獎呢!
科學小發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學習、生活、勞動中,對那些感覺到用起來不稱心、不方便的東西或方法,運用自己學過的科學知識,設計、製造出目前還沒有的更稱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發明"比較起來,選擇的范圍比較窄,解決的問題比較單一,使用的材料比較好找,所花的經費也不多,所以稱為"小發明"。
小發明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一件優秀的小發明應具備"三性",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新穎性。新穎性是指你在完成這個小發明之前,還沒有出現過同樣內容或技術的產品。也就是說,你既在街上的商店裡買不到同樣的產品,也沒有在書刊、廣播電視中看或聽到過介紹;同樣的發明,既沒有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於專利申請文件中,也沒有由他人申報參加各級發明創造比賽。但是,如果你在別的發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將原有的幾件物品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新個體,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穎性。
好客鞋
一天,魏強同學跟爸爸到一個朋友家做客,一進門就把他給難住了:主人家鋪著地毯,不換鞋顯得不禮貌。換鞋吧,腳又有臭味。回家後,魏強就想:如果有一種拖鞋,不用脫下腳上的鞋就能穿,那該多好!後來,他從旅遊鞋上的尼龍搭扣得到啟發:將拖鞋上的鞋袢裝上尼龍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開,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調節了嗎?於是他找來一雙舊拖鞋,剪開鞋袢,縫上尼龍搭扣,做成了"好客鞋"。這項小發明在第四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
其實,魏強的小發明只不過是將尼龍搭扣這項別人的發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龍搭扣也有了新用途,這項小發明也就具備了新穎性。
2.創造性。創造性是指小發明同原來的同類產品已有的技術相比,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裝點水,肥皂就會發粘,不容易取出來,肥皂的壽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學利用杠桿原理發明了方便肥皂盒。打開肥皂盒,肥皂就會立起來。它和同類產品相比,技術上要先進一些,獲得了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一等獎。
3、實用性。實用性是指該發明能夠製造或使用,並且產生積極的效果。小發明要能夠做成實實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設計圖紙,而且還要能夠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防蟲樹裙
山西臨縣盛產棗子,但棗曲蟲對棗子的危害很大。劉艷同學仔細觀察棗曲蟲的生長活動規律,發現雌蟲要爬上樹干與雄蟲交配再殘害樹葉、樹果。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在樹乾的半腰圍一圈硬塑料片,內層塗上除蟲葯膏,使雌蟲上不了樹。這種簡單巧妙的防蟲樹裙,實用性強,受到了棗農的歡迎,榮獲第六屆全國青少年發明比賽一等獎。
當然,完成一件小發明並不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這么簡單,它要經過選題、構思設計、製作、實踐檢驗與改進、成功等步驟。
搞小發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發明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這就是選題。對青少年來說,應從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學校、家庭及周圍的生活圈中去尋找發明題材。如當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時,你肯定會說:"要是有某某東西就好了。"這個你想的所要發明的東西就可作為發明對象。不過,同學們在選題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設計製作能力,不要空想辦不到的發明。
體裁選好後,接著是構思設計。也就是根據基本的科學原理和經驗,設計出選題對象的形態、結構、方法與實施方案。構思時盡可能想出多套設計方案,再根據可行性與實用性精選出最佳結構方案。方案以取材簡單、巧妙易行、缺點最少為好。
構思成熟後,就可以開始製作了。製作時應盡可能利用現有條件,在少花錢甚至不花錢的前提下製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術上的問題,可以向老師和家長請教,有時還可以找一些有關廠家幫助製作部分部件。
小發明樣品完成後,還要進行實踐檢驗與改進。即將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時間,在使用中發現問題,並向家長老師和同學廣泛徵求意見,看還有沒有改進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後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對小發明加以改進。幾乎每件優秀的小發明都是"改"出來的。
至此,你將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接下來,就可申報參加各級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申請專利或向報刊投稿了。參賽的申報文件主要包括組委會提供的申報表、項目說明和證明材料,其中,項目說明內容為:發明的選題是怎樣發現的、發明方案是怎樣設計的、發明作品是怎樣製作的?這項發明如何體現出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你的創造性貢獻是什麼?進一步完善該發明的建議和設想。附上外觀圖(最好還有黑白照片)、結構圖、原理圖和其它必要的圖表資料。凡涉及醫療保健用品、動植物新品種和國家保護的動植物的小發明項目,還必須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
科學小發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項趣味無窮的實踐活動。只要大家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探索,動手實踐,勇於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就會有所創新,有所發明。
二小發明選題思路
1、列舉缺點找選題
學搞小發明首先就要學會選擇發明課題。
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從學習、生活中不順當、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著手,列舉缺點,多問"有什麼缺點需要克服的?"再去尋找克服缺點的方法,這種根據現有物品的缺點而提出改革設想的方法稱缺點列舉法,也是選擇小發明題目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四用防觸電插座
電源插座幾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觸電,對於小孩子來說特別危險,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煩。上海的徐琛同學解剖了幾種傳統的電源插座,設計了一種"四用防觸電插座",這種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裝了兩道絕緣的活門,只有插頭同時插入兩個插孔時,才能接通電源。這樣,當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鐵釘等插入任一插孔時,由於有兩道門擋著,也就不會觸電了。這項小發明榮獲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一等獎。
氣壓水瓶的改進
氣壓水瓶有缺點嗎?有!由於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內水底,所以每次壓水時,底部的沉澱物往往使壓出的水變渾濁。北京的張雪克同學針對這個缺點,對氣壓水瓶作了改進,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膠管,管口加一個塑料浮球,由於球始終浮在水面上,所以氣壓水瓶底部的沉澱物不會從吸管吸出。該發明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創造發明比賽三等獎。
列舉物品的缺點實際上就是發現問題,而創造發明正是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所以,我們每發現一個缺點,提出一個問題,往往就找到了一個發明的題目。
那麼,怎樣研究和發現缺點呢?
首先,要隨時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處,並善於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細挖。傘,是大家常用的遮陽避雨的工具,似乎沒有什麼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發明家卻抓住它不放,花樣日異翻新,如太陽傘、雙人傘、折疊傘、母子傘、快乾傘、天文傘……層出不窮。可見,一件事物有很多的發明題材可搞,而同一題材又可用各種不同的設計方案構成不同的發明。再拿鋼筆來說吧,它的缺點還很多,如筆帽容易脫落或丟失,筆尖容易堵塞,圓形筆桿容易從桌上滑落損壞筆尖,晚上停電或野外作業寫字看不見……當你盡可能多地列舉出某一物品的諸多缺點後,再根據你的能力,選擇某一缺點或部分缺點作為研究對象,確定小發明課題。
充氣太陽灶太陽
能對人們極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陽灶造價高,工藝復雜,又笨重(50千克左右),調節也麻煩,野外工作和旅遊時攜帶就不方便了。上海的連鑫等同學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明確了主攻方向:簡化太陽灶的製作工藝,減輕重量,減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獲取最大的功率。他們首先把兩片圓形塑料薄膜邊緣粘結,充氣後就膨脹成一個拋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貼上真空鍍鋁滌綸不幹膠片。用打氣筒向內打氣,改變裡面氣體壓強,隨著打氣的多少,上面一層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達到自動會聚反射光線的目的。這種"無基板充氣太陽灶"只有4千克重,拆裝方便,便於攜帶,獲第三屆全國青少年科學發明創造比賽一等獎。
該發明實際上是多種移植的結果:他們把充氣玩具的技術,日常商品商標的不幹膠貼片,凸透鏡似的拋物面結構,移植到新的太陽灶上來,他們把課本上的光學、流體力學的原理等知識,移植到太陽灶的設計上,從而成功地完成了小發明。
蠟燭燈
蠟燭是人們常用的一種照明工具,但燭焰怕風,燭體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樣改進這些缺點呢?湖北監利中學的柳國弘同學先考慮固定燭體與防風,他將蠟燭插在一個鐵筒中,罩上一個玻璃罩。他聯想到卡口式燈泡的固定方式,並借用到蠟燭燈上,安了個彈簧以使燭焰保持在燈罩的最佳中心位置。
怎樣使蠟燭不流淚呢?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不斷降低蠟燭頂部溫度,使熱量向四周傳導散發。汽車的發動機前面均有金屬散熱片,是否也可以借鑒到蠟燭燈上來呢?他在潤膚香脂金屬盒上鑽一個大孔,將剪好的散熱片剪成電扇片的形狀,在中心打一個同樣的大孔,將剪好的散熱片焊接在盒上(兩者的大孔要對齊)。
怎樣控制燭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氣爐的空氣閥的啟發,用內外兩個帶氣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內圈用散熱片下面的鐵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過轉動氣門來控制空氣流量,實現了調節燭焰亮度的願望。這個發明可說是一項2"移花接木"的綜合體,燈罩是從煤油燈來的,固定方式是從卡口燈泡來的,散熱片是從汽車來的。
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發明思路,同學們掌握得好,能搞出相當好的小發明。
運用移植法大關鍵是要擴大知識面,了解一些新技術、經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結構的原理、功能。這樣,大腦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發明時就可信手拈來,為你所用。

Ⅳ 生活中有哪些有意思的東西

2011年10月9日回答:生活中沒有俗不俗之分的,只要你覺得有趣你覺得那是高雅它就是高雅的。檯球、保齡球、網球、KTV這些算高雅么?釣魚、爬山、野營算低雅的么?低俗的東西...

Ⅳ 在日常學習、生活或工作中有哪些物品可以創新

一、熱水器洗澡時,不能直接放出熱水。往往要放掉很多涼水才會有熱水流出來。二、給花澆水。但是澆多了或是澆少了花都會死掉。如果花盆可以感應的花是否需要澆水就好
了。三、家中開門的鑰匙太多。小孩子攜帶也很容易丟失。若是可以識別家人的指紋或是面孔,既
簡單又安全,還省去了攜帶鑰匙的麻煩,小偷也不容易破門而入。
1、一位60多歲的老教師,為了教會學生節約,將學生扔進垃圾桶里的餅子揀起來當著全班80
多名同學的面吃了,這讓學生心靈受到強烈震撼。這是9月8日上午發生在師大附中補習班裡二
班的一幕。從老師的行為中我啟發了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僅有利
於節約型校園建設,也有利於個人的全面發展。
2、但是我們身邊水、電、紙張、糧食等浪費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宿舍的高額電纜是忘記關飲水
機、熱水器或忘記拔充電器贊成的;有宿舍的電腦迷們為了自己的QQ成為一個太陽,24小時
開機掛QQ既浪費電力,又損耗機器;在食堂里一桶桶學生倒掉的剩菜、剩飯;一雙雙用過的
一次性筷子堆在一起;宿舍的陽台里,電燈泡24小時開著。
3、校園里諸如此類的浪費現象實在是舉不勝數。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建設節約型校園,通過各
式各樣的方法使廣大師生逐步樹立起科學發展觀、能源瓮中保護觀、合理的消費觀與正確的價
值觀,以推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祖國的未來培養既有節能意識,又有節能習慣,又懂節
能意識的一代新人。
4、學校浪費水費水電、糧食、紙張告老等現象屢見不鮮。雖然我們此時體會不到資源的缺乏,
但是在不久的將來,這種現象就會越來越明顯,例如電力資源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有些地
方現在還點著煤油燈,由於電力高州不完備而贊成的。與此同水資源在我們生活中缺一不可的
東西,正如水資源是人類的源。

Ⅵ 學習或生活中具有創造力的事有哪些舉例說明

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往大處說,創造力來源於打破常規的想法和做法,採用新的思維方式和辦事方式。比如:一個破瓶子可以干什麼啊?除了賣了就是扔了,其實還有別的方法,比如: 截短後養花;裝飾一下製作個花瓶;當筆筒或盛點硬幣之類的;剪成條狀之後可以編製成小籃子,盛東西。

拓展資料: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區分人才的重要標志。例如創造新概念,新理論,更新技術,發明新設備,新方法,創作新作品都是創造力的表現。創造力是一系列連續的復雜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動。它要求人的全部體力和智力的高度緊張,以及創造性思維在最高水平上進行。

知識

包括吸收知識的能力、記憶知識的能力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吸收知識、鞏固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實際操作技術、積累實踐經驗、擴大知識面、運用知識分析問題,是創造力的基礎。任何創造都離不開知識,知識豐富有利於更多更好地提出設想,對設想進行科學的分析、鑒別與簡化、調整、修正;並有利於創造方案的實施與檢驗;而且有利於克服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這是創造力的重要內容。

智力

智能是智力和多種能力的綜合,既包括敏銳、獨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記憶力和靈活自如的操作力,還包括掌握和運用創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這是構成創造力的重要部分。

人格

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內容。它是在一個人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創造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素質。優良素質對創造極為重要,是構成創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Ⅶ 生活中的創意小發明有哪些

1、照明手套

由義大利設計師發明的這款自發光手套光源,讓雙手在工作的同時能更好地解決照明問題,讓人在黑暗的情況下更方便去操作,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這款手套在交通工作、騎行運動或娛樂活動中應用前景廣闊。手套用可反復清洗的柔軟材料製成,並採用太陽能充電。

2、簡單的遮陽帽舌

平時的遮陽帽雖然材質都比較透氣,但是佩戴時間久了也會感覺熱,同時還會將發型弄亂。這款簡易遮陽帽只有一個帽舌部分,可以把它跟太陽鏡結合在一起,遮陽防護,更透氣,還不必擔心會弄亂發型,既實用又方便。

3、桌面隱蔽式台燈

這款LED台燈可以有效節約佔用面積。桌面設計有一個跟台燈相契合的凹槽,當你需要使用台燈時,可以將它拉伸出來並任意調整角度;無須使用時,則可以將它壓縮至桌面內,從而為桌面騰出更多的空間。

4、萬向不倒兒童碗

寶寶自己吃飯的時候,媽媽經常為小傢伙拿不穩飯碗而擔心,怕寶寶因為愛動而把飯碗弄翻。這個不倒翁式可旋轉的兒童碗,不僅方便清洗,還不容易弄翻,而且可以當玩具使用。媽媽們可以放心了。

5、可彎曲折疊的超薄血壓計

日本東京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研製出世界首創的可折、可彎曲超薄血壓測量計,日後還有望開發成醫學手套,可以檢測乳房腫瘤等。

Ⅷ 生活中的創新都有哪些

影響創新的因素一、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創新影響最為直接。面對紛繁復雜、亂無頭緒的信息和事端時,給你提供思維策略,使你思路清晰的唯一辦法是邏輯思維。面對咄咄逼人、富有挑戰性難題時,能激發你走出困境的唯一辦法是非邏輯思維。邏輯思維是理性的標志。創新的大廈必須要靠邏輯思維的支架來支撐。非邏輯思維是創新的啟輝器,創新的光芒要由它來點燃。在邏輯思維中,辨證邏輯思維對創新來說是最重要的,它是研究客觀世界內在本質的科學,在整個創新過程中,它居於指揮、統帥和調控的位置,其形式有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演變與概括。相對辨證邏輯思維,要注意克服的是非對即錯的形而上學思維。有些人的想法容易走極端,這個人不是好人就是壞人,不是對就是錯。非對即錯思維使人的思維孤立和簡單化,嚴重影響創新活動的開展。二、想像力想像力能提高創新的層次,因為它不受已有事實的局限,也不受邏輯思維的束縛,所以它能拓寬創新的視野,插上創新的翅膀,盡情高飛。想到的未必都能做到,但做到的卻首先要想到。因此有什麼樣的想像力,就有什麼層次的創新。缺乏想像會使創新之源枯竭。三、態度積極的態度是創新的潤滑劑,被動、消極的態度是創新的滅火器。具有積極的態度的人,會主動安排計劃,主動克服困難,集中力量進行創新。具有消極態度的人只對發生的情況做出反應,而不想主動進入一個新情景,去創造一個新環境。他們認為環境的改變和創新,要依靠外部條件的變化。外部條件變化了,好的結果會主動送上門來。如果未變,就認為時間不到,應耐心等待。還有一種消極表現為怕他人批評,怕自己的觀點受到嘲笑。這個通病使大多數人喪失了創新能力和創新機會。實際上,有創新能力的人是不太在意別人批評的,他們善於評估別人的批評,會從別人的批評中吸取對自己解決問題有益的東西。四、意志力創新就是要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創新本身就是否定,就是要挑戰舊說,建立新論,因此必然要面對困難和荊棘,這就要求創新者必須具有較強的意志力。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僅是為尋找一種合適的燈絲,就先後試驗了6000多種材料。缺乏意志力,創新將半途而廢。的確,創新的天空下搭建的不都是奪冠者的頒獎台,也有前驅者的絞刑架。創新者不光要面對「掌聲響起來」的瞬間,更多的是面對「無人喝彩」的孤寂之途和失敗之旅。五、膽識、勇氣一個人雖有豐富的想像力和一定的創新思維能力,但如果沒有世俗觀念的勇氣,那麼他潛在的創新能力就難以形成現實的創新能力。缺乏膽識、魅力的根源就是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比如,害怕與人比較,害怕自己顯現愚蠢,怕犯錯誤,怕失敗。實踐證明,大部分有較強創新能力的人都很自信,堅信他們的理想信念和工作能力。六、習慣習慣是人們已經熟練掌握的不假思索的自動調節的反應行為或適應性行為。思維有習慣,觀察有習慣,感覺、味覺以及人的興趣都有習慣。習慣一旦形成,主體便對其產生路徑依賴,並總能找到某些理由來捍衛它們,從而可能對我們開展創新活動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大多數習慣是一種非創造性的因循守舊的方式,從而成為創新的障礙。當然如果養成了創新習慣,那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七、獨立或從眾心理創新需要獨立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見,否則就難以創新。從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會磨滅我們的個性,妨礙我們產生創見,壓抑個人的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從眾心理的外現就是隨聲附和,它是人們屈服於群體壓力或環境壓力所產生的一種「隨大流」的行為。八、時間觀念許多人認為自己太忙了,完成自己本職工作已經很不錯了,哪有時間去創新?創造、創新要太多時間,不專職去研究,是搞不了創新的。這種吝惜時間的心理不利於創新。實際上,再忙也可以創新。只要花點時間,靜下心來反省一下手頭工作,再想辦法改進工作,也許就會有創新出現。工作創新是事半功倍的事情,不僅能帶來工作碩果,而且可以節省寶貴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讓你不疲於奔命。還有一種時間觀念也不利於創新,那就是不珍惜時間,認為來日方長,時間有的是,不抓緊時間進行創新,結果讓創新的機遇擦肩而過。九、文化氛圍社會環境、文化氛圍對創新非常重要。社會鼓勵創新、支持創新,以創新為光榮,那麼創新就會百花齊放。但如果像歐洲受宗教統治的中世紀,創新被視為異端邪說加以禁止和封殺,如提出太陽中心說的哥白尼受到教皇的迫害,宣揚太陽中心說的布魯諾被活活燒死,創新之路就將異常艱難,整個社會就會萬馬齊喑,所以歐洲的中世紀又稱黑暗的中世紀。綜觀以上創新能力的障礙,有許多都是由歷史形成的消極、落後的文化氛圍的影響和束縛造成的。要鏟除創新能力的障礙,就要從認識和營造先進的文化氛圍入手,重視個人的先進文化修養和個人所在單位的先進文化氛圍的營建,千方百計在社會上形成開放包容、倡導創新的大氣候。

Ⅸ 生活中的創新有哪些

存在性的創新
(存在層面的創新行為)

●製造(或某種程度上的獲得)新的衣物、銀器、器械、照明用具等
●在庭院中植樹種花
●修理房屋
●為家裡做(買、換)新傢具
●其他——引入你的存在狀態中並改變了你的存在狀的新事?br/>
人們建築(購買、交換、種植、油漆、修理)各種事物,使家居生活、辦公生活——他們的存在狀態——變得不同。這是存在層面的創新。雖然許多人不認為這也是創新,但這是一種創新。
交流創新
(交流范圍內的任何新事物)

●交流中使用短語或新的表達法
●嘗試新的音調
●使用新詞
●練習新的形式的交流(如手勢語)
●使用或發明新的俚語
●提出新的語言(如L.亞門霍夫發明的世界語)

人們在各種社會生活的層面上使用語言——組成並說出詞彙和短語,以解決當下的問題。在他們所使用的新短語和句子中包含了個人的新體會、新思想、新感受和新的結論。他們把這種種的「新」通過各種交流渠道(聲音、電話、收音機和電視等)傳送給他人,他人則對接受到的「新」進行消化、評價並在此基礎上做出相關反應。
每一個交流行為都會社會帶來切實的變化,雖然有的變化很小,但總是個變化。有的變化則很大(如戰爭或革命),而這種巨變的原因也許源於一個用錯了的詞彙、一句冒犯的話或是一篇措詞不當的文章。彼特•范克和瑪麗•范克在《強力詞彙使一切變得簡單》一書中,甚至提到丟在廣島的原子彈是因為翻譯官曲解了日本天皇的話造成的。交流上的「新」同其他任何形式的「新」和創新行為同等重要。
如果用數學方程式表示的話,我稱這個層面為「創新×創新=創新的平方=創新。這里的「平方」是指物質的創新反映在語言(符號或象徵)上,因此出現了物質和語言兩個層面的創新。這個層面沒有物體層面穩定,屬於關系關聯層面。
詞彙或短語是創造的結果,但事實上用於交流時它已是一種創新了(創新的大小是另一回事)。

工具性創新

●提供或接受新工具(新鏟子、新電腦、新汽車、新手機)
●提供新方法、新技巧、新的行動規則

人們生產(發明、建造)新工具,然後賣給他人。個人和社會需要工具產出新結果:文件處理更快捷的新電腦、交流效果更好的新電話、性能更可靠的新汽車、熨燙更簡易的熨斗、更清潔的牙刷等。這些生產出並為人接受(實現了的)工具有點像「3次方」創新——它們本身是新事物,而它們又能帶來創新的結果。
如果用數學公式表述,可稱這個層面的創新為「創新×創新×創新=創新的立方=創新」。這里的「立方」指的是工具層面的創新高於交流層面的創新——它又回到了物質上,是可觸的,有形的實物。這個層面是指把新工具和新器具移交到使用者手中。

方向性創新(社會問題的解決)

●指導某一情形下運用工具的技巧
●提供任一工具、知識或數據的社會方向性

人們總是在有意或無意中發現做事的新方法。工具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必須從社會中獲得使用該工具的環境、認識所需解決的問題、所需掌握的技能以及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
教育、訓練和指導等都是將這種經驗轉移到社會中去的方法。上述種種方法都是移交方向性的新事物,那些產生新方法和新技術的人,更為迅速地解決問題,他們所進行的就是方向性的創新。他們通過個人的事例、課堂、工作間、書籍、電視等途徑向其他人展示這些方法,其他人則通過學習(消化這種新事物)變得更有經驗。社會也因此效率更高。
用數學公式表述,可稱之為「創新×創新×創新×創新=創新的四次方=創新」。這里的「4次方」指的是物質創新再次通過詞語(符號、象徵)、描述、圖像、圖表形式和對適用的情形、工具和行為的表述反映出來。現在創新又回到了意識狀態,表現為關系性和關聯性,但其中的關系更為復雜。這種創新是指向社會問題的。必須考慮到人的因素、他們的需求以及他們的困難等。

創新性的創新

●報告(新的物理現象,如:科學領域)
●專利(新的技術,如:技術領域)
●出版(文章、書籍、雜志、期刊、網際網路)
●廣播(收音機、電視)
●各種藝術展(新的繪畫、雕塑等)
●表演(戲劇、電影、音樂會)
總體來講,這個層面的人是追求新事物的。他們渴望發現新的作品,實現新的轉化。他們琢磨新的文章、新書籍、新的表演、新的展覽和新的電視節目,並設法實現。這個領域中,生產和轉化新事物的重要性昭然若揭,以至於它們乾脆就被稱作新聞:新聞報紙、技術新聞、政治新聞、新聞晚報。這是個發明、創造、版權、設計等的領域,發明家、科學家、作家、演員和記者是這個領域的主角。所有法律保護的知識產權誕生於這個領域。這個層面是職業創新家——新事物的創造者和轉化者。
用數學公式表述,可稱之為「創新×創新×創新×創新×創新=創新的五次方=創新」。這里的「5次方」是指創新又一次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專利、文章、書籍、展覽、表演)反映和提供出來——每種形式的新事物報道都面對最廣大的公眾群體。
按照慣例,這第五個層面普遍認為是創新層面。而方向性的創新層面則較少認為是創新,工具性層面很少認為是創新。
比如,電話的發明者亞歷山大•格里哈姆•貝爾名揚四海,載入史冊,而電話的「改進者」——即使是實現了從電話到無繩電話的跳躍的人——盡管這個工具已是今非昔比,也只是無名小卒而已。在這個例子中,電話還是電話,沒人關心它的原理——管它有繩無繩呢。電話看起來還是同樣或接近同樣的工具。附加的「無繩」一詞可能使電話銷量更大一些,但公眾並不認為發明者是個天才。天才的桂冠仍然是亞歷山大•格里哈姆•貝爾的。
交流層面則更少視為創新,不過新事物是在這個層面迸發的。交流的每一分鍾都在誕生新的詞彙、新的短語和新的表達法。人們發出會心的微笑,記住並重復這些新話語,但極少視之為創新。只有那些第一次出現在書面語中的新詞彙是個例外。當這個詞出現在詞典中時,就可以追溯到它誕生的年月,有時還包括創造者。比如,從事肉眼看不到的放射X光的物質研究的瑪麗•居里夫人,就創造了放射性這個詞。
最後,存在性層面根本不被視為創新,除非某種存在環境的改變成了一種時尚,並以樣房或雜志、期刊等形式出現時才被視為創新。否則,只有作為主人的你、你的朋友和你的鄰居知道你得到了一樣新東西

閱讀全文

與生活中有創造性的物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