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稞酒的來歷
青稞酒,藏語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產的一種主要糧食——青稞製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必不可少。青稞酒的釀造方法和過程是這樣「首先把青稞洗凈,注意不能讓青稞在水裡洗的時間過長。然後倒進鍋里,放入多於青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當鍋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完了,火就不能燒得過旺,邊煮邊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動,以便鍋中的青稞全部熟透,並隨時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兒,如還捏不爛,再加上一點水繼續煮。 等到八成熟時,把鍋拿下來,涼上20—30分鍾的時間,這時鍋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幹了,趁青稞溫熱時,攤開在已鋪好的干凈布上,然後就在上面撒勻酒麴。撒曲時,如果青稞太燙,則會使青稞酒變苦,如果太涼了,青稞就發酵不好。撒完酒麴之後,再把青稞酒裝在鍋里,用棉被等保暖的東西包起來放好。在夏天,兩夜之後就發酵,冬天則三天以後才發酵。如果溫度適宜,一般只過一夜就會聞到酒味兒。假如一天後還沒有聞到酒味兒,就說明發酵時溫度不夠,應在一個瓶子中裝上開水,放在鍋上的東西,要使已經發酵的青稞冷卻。這樣才能使青稞酒更甜。然後把它裝入過濾青稞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個小時後就可以過濾。如果不急用,就把鍋口和濾嘴封起來,需要時隨即可以加水。頭一鍋水應加到比發酵青稞高兩寸,第二、第三鍋水應加到和發酵青稞一樣高。封上鍋口的酒,勁兒大,所以三鍋酒中去。
傳說很久以前,山西的客商帶來了杏花村的釀酒技術,用上好青稞熬出了比酩酒更高一籌的美酒「威遠燒酒」從此,它便譽滿高原,行銷西北。互助酒屬於清香型酒,香味純正,酒液澄明,聞之清香撲鼻,入口醇和綿軟,回味甘冽悠長。它採用威遠鎮河畔的一口古井之水,與當地所產青稞原料相配製酒,恰到好處,真可謂天然渾成,酒香不散。傳說,此井乃八洞神仙寶葫蘆中的玉液瓊漿化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青稞酒的釀造工藝主要是吸取內地黃酒的釀造方法,用高原特有的青稞為原料。國青稞是麥類植物中含蛋白質最高並有豐富營養價值的農作物,且生長在纖塵無染的高原地區,因而受到藏族群眾的厚愛。
❷ 青海互助青稞酒。神仙不落地。建廠多少年
青海互助「神仙不落地」青稞酒是由互助縣威遠青稞酒業釀造有限公司出品。該廠於1976年建成,至今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歷史。
互助縣威遠青稞酒業釀造有限公司位於高原古鎮----威遠鎮。它的前身是馳名河湟的威遠酒坊,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釀造歷史,是青藏高原青稞美酒的發源地。
互助縣威遠青稞酒業釀造有限公司於1976年建成,曾經命名為互助威遠鎮酒廠,通過幾年的發展於2002破產重組為互助縣威遠青稞酒業釀造有限公司。
公司佔地2萬平方米,其中生產辦公及輔助生產車間佔地7850平方米,有300餘座花崗岩發酵池,具有先進的工藝設備生產線三條,有獨立的產品研發部門和檢驗部門,擁有氣相色譜儀等全套設備。現有員工百餘人,其中專業技術和企業管理人員佔20%,年生產能力達1000噸,產品分為:神仙不落地系列,點狀元系列,威遠頭曲系列三大系列合計二十多個品種。
釀造車間
❸ 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1956年,政府以「天佑德」為主整合八大作坊,組建了互助縣酒廠,
1992年更名為青海青稞酒廠,
1995年組建青海青稞酒集團公司,
2001年企業通過改制更名為青海青稞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
2005年7月17日,集團公司將優良資產進行剝離,並承擔部分負債,以凈資產3390萬元作為國有股權,引進青海華實投資管理集團公司,共同組建了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
「互助」品牌在2003年進行了第一次整體規劃,明確了品牌管理的概念,製作了互助品牌的CIS規劃手冊,對互助品牌的外在推廣形象進行了統一,確定了互助品牌的推廣語「相聚時刻,豪情無限」。確定了一個品牌,一句推廣語,一個推廣畫面,覆蓋所有產品的品牌管理模式。同時在產品推廣上有產品推廣語。
通過第一次的規劃,互助青稞酒將銷售迅速提升起來,並將商標、產品的對外形象進行了統一,逐步導入了CIS企業形象系統,確立了互助青稞酒的未來產發展的模式和方向。
2005年,互助青稞公司進行了第二次規劃,對互助品牌和天佑德品牌進行了分離,確定了天佑德作為互助子品牌進行發展的規劃,並為天佑德設計了獨立的標識和推廣畫面,明確了天佑德品牌獨立發展的思路。同時對互助品牌進行了視覺的規劃,確立了以石頭作為視覺主要表現元素,並推行和貫徹了將品牌標識元素和產品包裝、戶外廣告推廣統一的品牌管理理念。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產品的開發和設計,將互助青稞酒的品牌規劃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
最近,互助青稞酒進行了第三次規劃,將互助品牌進行了分離,確立了母品牌和子品牌的關系,將互助系列產品和品牌規整進互助母品牌內,並在母品牌下獨立運作天佑德、八大作坊、永慶和、互助四個品牌,並分別為四個子品牌製作了獨立標識和推廣畫面。確立了根據不同消費人群來確定不同品牌、不同產品、不同的廣告推廣畫面和用語的母子品牌管理方式,並首次使用了品牌管理工具對品牌進行管理和分析。
在對各子品牌的標識進行規劃後還對各產品的畫面進行了設計,將各品牌的推廣畫面和推廣語根據目標消費群體的特點和產品包裝的特點進行了細分設計。目前,青海青稞酒有限公司現已跨入「中國白酒製造業最大市場佔有份額百強之一」、「中國白酒製造業最佳經濟效益百強之一」的「雙百強」企業行列。
❹ 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的企業簡介
互助青稞酒獨產於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 是「互助牌」青稞酒的唯一擁有者和使用者,是中華青稞酒的發祥地,也是全國最大的青稞酒生產基地。遠在400餘年的明末清初以前,互助民間就有以青稞為原料用土法釀酒的歷史。這種土法生產的青稞酒叫酩醯酒,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地的釀酒工藝進一步完善,以當地盛產的青稞為主要原料釀造出了清香甘美、醇厚爽口的威遠燒酒,並逐步形成實力雄厚的「天佑德」、「義永合」、「世義德」、「文玉合」、「義合永」等八大作坊,其中以「天佑德」釀酒作坊最為著名。各地商賈紛紛趕著騾馬,翻山越嶺來此馱酒,沿途聞香而來的買酒者絡繹不絕,因此,民間曾流傳著「馱酒千里一路香,開壇十里遊人醉」的佳話。青海互助有限責任公司系國有大型(二檔)企業,是集科、工、貿、服務為一體的企業集團。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資產總值3.27億元,職工2180人。主要產品為「互助」牌系列青稞酒,配套產品有:瓶蓋、紙箱 (盒)、印刷品、畜產品等。「互助」牌青稞酒系列產品是該公司主導產品,已發展成為白酒、保健酒、飲料酒三大系列40餘個品種,年生產能力達50000噸。公司於2011年12月22日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碼002646。
❺ 青稞酒的歷史來源是什麼
史書記載,公元七世紀,唐文成公主從長安遠嫁吐蕃,把漢地先進的釀酒技術傳到藏地,經過1300多年的歷史變遷,以青稞酒為載體的藏族酒文化,以其特有的魁力享譽海內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酒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枝獨秀。青稞酒的釀造方法和過程
傳說一
傳說很久以前,山西的客商帶來了杏花村的釀酒技術,用上好青稞熬出了比酩酒更高一籌的美酒「威遠燒酒」從此,它便譽滿高原,行銷西北。互助酒屬於清香型酒,香味純正,酒液澄明,聞之清香撲鼻,入口醇和綿軟,回味甘冽悠長。它採用威遠鎮河畔的一口古井之水,與當地所產青稞原料相配製酒,恰到好處,真可謂天然渾成,酒香不散。傳說,此井乃八洞神仙寶葫蘆中的玉液瓊漿化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青稞酒的釀造工藝主要是吸取內地黃酒的釀造方法,用高原特有的青稞為原料。國青稞是麥類植物中含蛋白質最高並有豐富營養價值的農作物,且生長在纖塵無染的高原地區,因而受到藏族群眾的厚愛。
傳說二
南塑山——金塔酒傳奇 相傳有一位姑娘,婀娜多姿、美麗善良。一日路過南塑山,被山中惡神相中,欲娶為妾,姑娘不從,並怒斥惡神。該神大怒,私封天雨,並化為巨龜,喝乾泉水,至數月無滴雨,天大旱,眼見餓鳧遍野,姑娘悲憤交加,縱身躍入山澗,變成一紅色海馬,騰空而起,化做汩汩泉水,滋潤萬物,後駕雲而去。上界感會村姑的義舉,派天兵將惡神用巨石壓於泉底,成為鎮泉之龜。當地百姓為感會姑娘的壯舉,將此泉喚作海馬泉以示紀念。泉水干洌清甜,遠近聞名。 清初,康熙派特使張廷玉入藏冊封達賴、班禪,路過此地,途聽海馬泉傳說,前往觀游。並以青稞為原料,配以海馬泉水,精心釀製成酒。冊封之後告知達賴、班禪,帝喜酒。是年由達賴、班禪大使將該酒覲見給康熙帝。帝品後頓覺神清氣爽,酒味醇厚,馨洌綿甜,自然爽品,回味怡暢,喝至酣處,帝問廷玉:「此為何酒?」廷玉答曰:「此乃藏傳聖地金塔腳下的青稞酒。」帝曰:「難怪這么爽口、悅心!」從此,金塔青稞酒便成為每年進貢佳品。
❻ 青海互助青稞酒集團的理念是什麼
互助青稞酒獨產於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是「互助牌」青稞酒的唯一擁有者和使用者,是中華青稞酒的發祥地,也是全國最大的青稞酒生產基地。遠在400餘年的明末清初以前,互助民間就有以青稞為原料用土法釀酒的歷史。這種土法生產的青稞酒叫酩醯酒,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地的釀酒工藝進一步完善,以當地盛產的青稞為主要原料釀造出了清香甘美、醇厚爽口的威遠燒酒,並逐步形成實力雄厚的「天佑德」、「義永合」、「世義德」、「文玉合」、「義合永」等八大作坊,其中以「天佑德」釀酒作坊最為著名。各地商賈紛紛趕著騾馬,翻山越嶺來此馱酒,沿途聞香而來的買酒者絡繹不絕,因此,民間曾流傳著「馱酒千里一路香,開壇十里遊人醉」的佳話。青海互助有限責任公司系國有大型(二檔)企業,是集科、工、貿、服務為一體的企業集團。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資產總值3.27億元,職工2180人。主要產品為「互助」牌系列青稞酒,配套產品有:瓶蓋、紙箱 (盒)、印刷品、畜產品等。「互助」牌青稞酒系列產品是該公司主導產品,已發展成為白酒、保健酒、飲料酒三大系列40餘個品種,年生產能力達50000噸。青海互助青稞酒集團的發展歷史: 1956年,政府以「天佑德」為主整合八大作坊,組建了互助縣酒廠,
1992年更名為青海青稞酒廠,
1995年組建青海青稞酒集團公司,
2001年企業通過改制更名為青海青稞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
2005年7月17日,集團公司將優良資產進行剝離,並承擔部分負債,以凈資產3390萬元作為國有股權,引進青海華實投資管理集團公司,共同組建了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
「互助」品牌在2003年進行了第一次整體規劃,明確了品牌管理的概念,製作了互助品牌的CIS規劃手冊,對互助品牌的外在推廣形象進行了統一,確定了互助品牌的推廣語「相聚時刻,豪情無限」。確定了一個品牌,一句推廣語,一個推廣畫面,覆蓋所有產品的品牌管理模式。同時在產品推廣上有產品推廣語。
通過第一次的規劃,互助青稞酒將銷售迅速提升起來,並將商標、產品的對外形象進行了統一,逐步導入了CIS企業形象系統,確立了互助青稞酒的未來產發展的模式和方向。
2005年,互助青稞公司進行了第二次規劃,對互助品牌和天佑德品牌進行了分離,確定了天佑德作為互助子品牌進行發展的規劃,並為天佑德設計了獨立的標識和推廣畫面,明確了天佑德品牌獨立發展的思路。同時對互助品牌進行了視覺的規劃,確立了以石頭作為視覺主要表現元素,並推行和貫徹了將品牌標識元素和產品包裝、戶外廣告推廣統一的品牌管理理念。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產品的開發和設計,將互助青稞酒的品牌規劃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
最近,互助青稞酒進行了第三次規劃,將互助品牌進行了分離,確立了母品牌和子品牌的關系,將互助系列產品和品牌規整進互助母品牌內,並在母品牌下獨立運作天佑德、八大作坊、永慶和、互助四個品牌,並分別為四個子品牌製作了獨立標識和推廣畫面。確立了根據不同消費人群來確定不同品牌、不同產品、不同的廣告推廣畫面和用語的母子品牌管理方式,並首次使用了品牌管理工具對品牌進行管理和分析。
在對各子品牌的標識進行規劃後還對各產品的畫面進行了設計,將各品牌的推廣畫面和推廣語根據目標消費群體的特點和產品包裝的特點進行了細分設計。目前,青海青稞酒有限公司現已跨入「中國白酒製造業最大市場佔有份額百強之一」、「中國白酒製造業最佳經濟效益百強之一」的「雙百強」企業行列
❼ 青稞酒得起源與發展
青稞酒,藏語叫做「羌」,是用青藏高原出產的一種主要糧食——青稞製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必不可少的。
傳說很久以前,山西的客商帶來了杏花村的釀酒技術,用上好青稞熬出了比酩酒更高一籌的美酒「威遠燒酒」從此,它便譽滿高原,行銷西北。互助酒屬於清香型酒,香味純正,酒液澄明,聞之清香撲鼻,入口醇和綿軟,回味甘冽悠長。它採用威遠鎮河畔的一口古井之水,與當地所產青稞原料相配製酒,恰到好處,真可謂天然渾成,酒香不散。傳說,此井乃八洞神仙寶葫蘆中的玉液瓊漿化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青稞酒的釀造工藝主要是吸取內地黃酒的釀造方法,用高原特有的青稞為原料。國青稞是麥類植物中含蛋白質最高並有豐富營養價值的農作物,且生長在纖塵無染的高原地區,因而受到藏族群眾的厚愛。
❽ 互助青稞酒
青稞,藏語叫做「羌」,是用青藏高原特有糧食—青稞釀制而成。以前多是家釀青稞酒,現在有專門的青稞酒廠,比較有名的是青海省互助牌青稞酒,其次在西藏和四川都能品嘗到青稞酒,不過多是家釀的,酒精味道比較淡,而且不同地方酒不一樣,即使在同一地方也有截然不同口味的青稞酒,這主要是釀酒工藝的影響.。
互助青稞系列酒,是在古老傳統工藝基礎上,揉和現代先進的科學釀造而成。青稞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糧食作物——青稞和天然保健葯材——冬蟲夏草、鹿茸、枸杞等為原料配製而成,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增香物質,酒香來自生產過程中青稞原料的自然香味,該酒在飲用後有不頭疼、不口乾、不傷胃的特點。因生產工藝獨特,釀酒原料獨特,產品風格獨特,「互助」牌青稞系列酒被譽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❾ 互助青稞酒的介紹
互助青稞酒是以青稞為原料的酒,儲藏方法為避免陽光直射。
❿ 青稞酒歷史
青稞酒,藏語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產的一種主要糧食--青稞製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必不可少。
唐太宗的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松贊干布進藏時,據說就帶有釀酒技術和工匠以及龍紋瓷碗,她是西藏最早的釀酒戶吧。但酒的出現可能早於文成公主。西藏最早的藏文史書《敦煌吐蕃歷史文書》就記載有:墀松贊與韋氏等地方首領約定在沖木地方進宴會盟,韋氏"以半克青稞煮酒,敬獻飲宴。"
"要麼就請喝酒,要麼就請唱歌;這兩個中間,任你挑選一個;請聽吧,文成公主,請喝吧,倫布噶瓦。"
這個傳說在這首加查酒歌中可窺一斑。
「仙米釀」青稞酒的由來
雲游四海的八仙赴蟠桃宴歸來,被龍王山下那碧波盪漾的青稞海洋所吸引,行至威遠堡,見鎮內古井旁有一老嫗正冒著炎炎烈日設攤施茶,八仙遂扮作乞丐上前討茶。老嫗便施茶於眾仙,口乾舌燥的八仙接過茶一嘗,只覺此茶清洌甘甜,爽口至極。至井口一看,發現此水直通龍王山的黑龍泉,乃是一股神水。為報達老嫗的施茶之恩,鐵拐李打開寶葫蘆,將西王母送他的瑤池仙釀倒入井內,並告訴老嫗:「取此井水釀酒,可名揚四海,富甲天下。」言畢,化作一股清風而去。老嫗不信,打出井水一嘗,果然清香馥郁,沁人心腑,於是便在古井旁建起燒酒坊,釀起青稞酒來。後人為紀念上天所賜仙米所釀如此佳釀,稱青稞酒為「仙米釀造而成」。「仙米釀」成為當地名酒。「
龍王仙丹育青稞,王母玉液釀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