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明朝的畢燧發明了什麼活字
畢升(972年-1051年),生於淮南路蘄州蘄水縣(今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為北宋發明家內。畢升於容北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印刷術,其事跡見於沈括《夢溪筆談》。畢升創造發明的膠泥活字、木活字排版,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偉大貢獻。
『貳』 元代、明代、清代有哪些發明家
郭守敬是中國元代著名的科學家,他發明了簡儀等多種儀器,並制定了一部精良的歷法——《授時歷》。黃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紡織家。徐光啟(1562-1633),字子先,號玄扈,謚文定。明松江人,漢族。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通天文、歷算,習火器。徐光啟在天文學上的成就主要是主持歷法的修訂和《崇禎歷書》的編譯。
明代火器發明家 趙士禎 趙士禎(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市(縣城)人,明代火器發明家。他發明的「火箭溜」、「制電銃」、「鷹揚炮」等,在當時抗倭戰斗中發揮了強大的作用,他著的《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儀》等書,受到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高度評價。然而趙士禎進入仕途憑借的是精湛的書法藝術。據記載,他在太學讀書時偶爾寫詩於扇上為宦官所得,獻給萬曆皇帝「大得欣賞」,遂於萬曆六年(1578)被封鴻臚寺主管,「後進為中書舍人」。
徐壽 (1818~1884)清代科學家,精於數學和工程技術,與同時代科學家華蘅芳共同製造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又製成木殼輪船「黃鵠」號,這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項新成就。1871年徐壽翻譯出版了《化學監源》等6部書。
清代火器發明家戴梓 清朝發明家黃履庄(1656—?年),江蘇揚州人。自幼聰穎,尤其喜歡出新點子。他七八歲在私塾讀書時,曾經背著塾師,偷偷拿走木匠的刀子和鑿子,雕刻出一個高約一寸的木人。把木人放在桌上,它能自動行走,手足都會動,觀者都說它很神奇。黃履庄十餘歲時,父親去世,黃履庄就到了廣陵(今揚州市廣陵區)他舅舅家,與姑表兄弟戴榕(字文昭,1656—?年)同處,兩人同年同月同日同時辰出生(奇得很!)。他因此接觸到了西方的數學和物理學,製作技藝大有長進。他曾做了一些小東西給自己玩,見者多出重價購買。但他體質虛弱,不耐過多勞動,不得不放棄此項愛好,因此他的作品不可多得。 戴榕曾看到黃履庄製作了一輛雙輪小車,長三尺餘,可坐一人,不用推它就會自己行走;若停住了,只要用手拉動軸旁的曲拐,它又會繼續行走,每天可行走八十里。黃履庄還製作了一隻木狗,把它放置在門旁,可像真狗一樣卷卧,有人進門,觸動機關,木狗就會叫個不停,叫聲與真狗相類,人們很難辨其真偽。他還製作了一隻木鳥,把它放在竹籠中,自己會跳舞飛鳴,叫聲像畫眉鳥,凄越動人。黃履庄還製作了一個水器,把水灌進器中,水就會像線一樣自下向上射出,高五六尺,一個時辰後水流也不會斷。他還製作了很多其它玩具,不能悉載。 有人見黃履庄能製作出這麼多的奇巧東西,懷疑他必定有異書或有異傳。可戴榕與他相處了很久,沒有看到他有什麼異書。戴榕也問過黃履庄,他的技藝是向誰學來的。可黃履庄告訴他,他根本就沒有師傅。其實,黃履庄是因為喜歡思考,善於思考。戴榕曾對他滔滔不絕地說話,他則仔細地聽著。他思考問題若不得解,必定會整夜不眠,擁衾而坐,直到找到答案才罷休。 黃履庄還設計過驗冷熱器(即溫度計,能分別氣候,驗測葯性),驗燥濕器(即濕度計,可預測天氣陰晴),瑞光鏡(即聚光鏡,大者口徑達五六尺,夜以一燈照之,光射數里,其用甚巨。冬月人坐光中,遍體生溫,如在太陽之下)、望遠鏡和顯微鏡等光學儀器,多級螺旋水車(用於農田灌溉)等。著有《奇器圖略》等。
『叄』 明朝時期,有哪些發明領先於世界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歷史,因此在這5000年的歷史長河當中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偉大發明。而這些發明當中也有許多發明是領先於世界的,而其中明朝最偉大的5項發明,每一項發明都領先於世界。
而我國的歷史文化當中,明朝的科研成果是非常的豐富,在明朝的時候他的科技發展已經領先了世界,並且在當時中西方交流是非常頻繁的,因此明朝的科技完全可以吸收外來的部分先進技術,因此明朝出現了許許多多偉大的發明。
正是因為明王朝大力發展科技,才使得我國古代能夠出現許許多多偉大的科技發明。並且這些科技發明也為我國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肆』 明朝領先世界的發明有哪些呢,你最佩服哪一個
明朝領先的發明有:世界上首個石油井;世界上首顆水底雷;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火爆法采礦技術;不怕雨的燧發槍。要說最佩服的還要說是能夠預防天花的牛痘了。
在工業革命的時期,動力和原料是不可分的,如果有了蒸汽機沒有燃料,那也是不行的。而明朝發明的火爆法采礦技術,就讓采礦變得不再那麼難了。我國歷史上一直都是冷兵器的時代,而在明朝末年,發明出來的的燧發槍,就是冷兵器時代的一種轉變。不過後來隨著明朝的滅亡,滿清的思想也讓這些發明給徹底斷掉了。雖然很多的發明都是我國現開始的,但是卻被西方國家發展了起來。有時候想想如果沒有大清,也許我們民族現在就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伍』 明朝有哪些科學家
代表性的人物和其作品:
自然和技術科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
醫葯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
醫學家:陳實功——《外科正宗》
醫學家:張景岳——《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岳全書》
數學家:王文素——《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
數學家:程大位——《演算法統宗》
地質學家、旅行家和探險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記》
數學和科學家、農學家:徐光啟
獸醫學家:喻仁(字本元)、喻傑(字本亨)——《元亨療馬牛駝經全集》
植物學家:朱橚——《救荒本草》
植物學家:俞宗本——《種樹書》
植物學家:馬一龍——《農說》
植物學家:屠本畯(jun)——《閩中海錯疏》
此外,還有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等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
『陸』 明朝領先世界的發明有哪些,每一個都超脫時代
有石油井、牛痘、水地雷、研究出燧發槍在碰水情況下也能使用的技術,這些都是領先於時代的。
一、石油井
石油與天然氣這倆「小玩意」都靜悄悄的呆在地下深處,要想把它們搞出來為人所用,就得專門挖一個通道,這個通道現在我們稱之為井。而這個石油井,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根本就不是外國人搞出來的,可見古人的大腦是多麼的聰明,也不知道他們用什麼工具,挖得出這么深的坑,但是憑借他們的智慧,石油井就這么被他們給搞出來了,這時期的石油井,外國人根本不知道是啥玩意。
四、水地雷
這個東西被發明出來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在當時沒有大力研究,但是明朝的時候確實有人做出來了。這項技術在當時的國際社會,都不知道水地雷是個啥玩意。
『柒』 明朝發明了什麼東西明朝信仰什麼宗教
明代開始搞八股,及其不重視理工科,如果想了解明代的科技進展,推薦你看看著名數學家、音樂學家和詩人朱載堉的生平,他算得上是孤獨的天才。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這樣點評:朱載堉是「世界上第一個平均律數字的創建人」,其「著作曾經得到很高的評價」。[5]李約瑟稱之為「中國文藝復興式的聖人」。
宗教方面朱元璋是相當推崇道教的,但也不會因此而給與道教更多的權力。明朝政府也一貫地尊崇孔聖人,對佛教也沒有歧視態度。總得來說,愛信什麼信什麼。
『捌』 中國明朝的火槍是誰發明的
清朝的統治者是女真族,女真族是馬上民族,精通騎射,是靠騎射奪取天下的。他們把騎射之外的一切東西視為「奇伎淫巧」,火器當然得不到發展。如果誰在清朝時期,特別是前期搞火器製造,會被清廷視作「造反」。
『玖』 每一項都領先世界幾百年,這說的是明朝的哪些發明
明朝從1368年建國到1644年滅國,在這將近300年的時間里,明朝的經濟水平一直引領世界,陶瓷業、紡織業、冶煉行業、建築行業都聞名世界。明代與外國的交往也是非常頻繁的,且不說鄭和七次下西洋,就說沿海地區的工商業,當時就有很多外國人到中國來經商。這一時期,明朝的很多發明都引領世界,那麼,其中最厲害的發明有哪幾個?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四種明朝時期引領世界的發明。
一、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石油在當今世界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沒了石油,國家甚至都會停止運轉,中國每年都會進口大量的原油。事實上,要追溯石油的歷史的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並開採石油的國家,早在北宋時期,大英縣卓筒井鎮人發明了就卓筒井技術。這種技術最初是用來打鹽井的,也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卓筒井的原理非常簡單,它利用了古代舂米的杠桿原理,以足踏的方式帶動鑽頭上下運動,從而在土層中實現打井的目的。
中國最早出現燧發槍是在1635年,時任兵部右侍郎的畢懋康是一個兵器專家,他發明了燧發槍,這也是我國火器史上的一大革新。明朝有著雄厚的火器製造基礎,使得明朝的燧發槍具有一定的後發優勢,明朝的燧發槍技術在世界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可以想像的是,如果明朝軍隊都裝備上燧發槍,戰鬥力必定會得到巨大的提升。不過,由於畢懋康很快就從兵部右侍郎上退下來,沒有了他進行大力推廣,燧發槍這種領先世界的武器竟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此後,由於明朝內憂外患不斷,燧發槍更是無人問津,後來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大量裝備火繩槍,卻不使用更為先進的燧發槍,這也是清朝軍隊戰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明朝時期,這四項發明一直領先世界,可見明朝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事實證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掌握了更多的科學技術,國家才能真正走向繁榮富強。「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在當今社會中,叢林法則仍然是適用的,一個國家只有足夠強大,才不會受到別國的侵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國近代歷史就是一段充滿了血與火的屈辱歷史,我們應該銘記歷史,化傷痛為力量,投身於國家的建設事業中,最終必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