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蘭克穆勒是十大名表嗎
法蘭克穆勒不是十大名表。
十大名表包括:
1、百達翡麗
百達翡麗是一家始於1839年的瑞士著名鍾表品牌,世界十大名表之首。是瑞士僅存的真正的獨立製表商之一,由頭至尾都是自己生產。正是由於它的地位無法撼動,因此它的價格也會較高。
2、寶珀
寶珀是世界上極少數可以全部自主設計、研發、製造、組裝到銷售的品牌,而且作為頂級奢華製表品牌的重要一員,在復雜功能上的造詣頗深。不管是三問、萬年歷、還是陀飛輪等頂級復雜功能,寶珀的功力都不是一般品牌所能比擬,而且寶珀所生產的的各大產品系列(布拉蘇斯、萊芒湖、VILLERET、傳世、五十噚等)幾乎都有包括陀飛輪、萬年歷、三問等頂級配置的腕錶,這一點也在在說明寶珀的製表工藝真心不一般。
3、江詩丹頓
江詩丹頓,世界最著名鍾表品牌之一,1755年創立於瑞士日內瓦,為世界最古老最早的鍾表製造廠,也是世界最著名的表廠之一。江詩丹頓傳承了瑞士的傳統製表精華,未曾間斷,同時也創新了許多製表技術,對製表業有莫大的貢獻。如果說百達翡麗是世外高人的話,那麼江詩丹頓一定就是皇家貴族了,歷經兩個半世紀的風風雨雨,江詩丹頓至今依然是鍾表業界最負盛名的品牌之一。
4、寶璣
寶璣品牌創立於1775年,距今已有240年的歷史。從18世紀開始,寶璣品牌一直致力於為皇室成員以及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提供作品和服務。在業界寶璣有「錶王」的稱號,同時也有「現代製表之父」的美譽。相對於風格張揚的其他頂級名表而言,老錶王寶璣倒顯得秀外慧中。
5、愛彼
愛彼,世界著名三大製表品牌之一。愛彼傳承並發揚著瑞士傳統製表精粹,始終秉承「駕馭常規,鑄就創新」的品牌理念。每一款愛彼作品都將品牌百年的精湛技藝濃縮於其中,正是工匠大師們的不懈投入,方才呈現出品牌超凡卓越的心血結晶。在獨領風騷四十餘載之後,愛彼的堅持始終如一,皇家橡樹系列仍在不斷創造新的傳奇。
6、朗格
朗格是世界十大名表之一,也是著名的奢侈品牌。朗格表是非常精準的德國機械鍾表品牌,它的主要特色在於無與倫比的精湛技術和高水準的完美手工。朗格作為少見的非瑞士名表品牌,是地道的東部德國產品,曾經因前東德的專制統治而消失過,但兩德統一後再度煥發青春。朗格堅持只做機械貴金屬腕錶,使得它的品質和價位都居高不下,一般均在10萬元以上。
7、伯爵
從1874年誕生以來,伯爵一直秉承「永遠做得比要求的更好」的品牌精神,將精湛工藝與無限創意融入每一件作品中,同時優先發展創意和對細節的追求,將腕錶與珠寶的工藝完全融合在一起。伯爵執著追求完美,將精湛技藝發揚光大。伯爵獨創的精湛技藝是品牌長盛不衰的制勝法寶,是品牌持續發展的原動力。伯爵能夠捕捉時間的神韻,每一件腕錶和珠寶作品都是在膽識、專業和想像力驅動下對精湛工藝的不懈探求。
8、萬國
萬國表創立於1868年,製表已有147年歷史。自推出第一隻懷表,萬國就在瑞士鍾表業界取得許多方面的特殊地位,同時也在世界鍾表製造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創立以來,萬國也是為數不多製表師的手藝沒有淪為工業化革命犧牲品的製表廠之一。萬國從不追求大量生產,甚而直至今日,都忠實的秉持著固有的理念━萬國做少量但品質卓絕的表。因此,每一隻由萬國所製成的表,連最細微的地方都處理得非常完美,在良好的照顧下可以使用數十年,而且廣為收藏家們所爭相收藏。
9、積家
積家為一家位於瑞士勒桑捷的高級鍾表製造商。自1833年成立於瑞士汝拉山谷以來,便成為製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鍾表品牌。積家是頂級製錶行業的先驅,不僅將精確計時技術和精湛藝術天賦進行糅合統一,對整個製表業的發展也做出卓越的貢獻。但積家的手錶比較挑人,很多表款都是純正裝表,搭起衣服不是很方便。
10、卡地亞
卡地亞是一家法國鍾表及珠寶製造商,在卡地亞的發展歷程中,一直與各國的皇室貴族和社會名流保持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和緊密的交往,並已成為全球時尚人士的奢華夢想。由於卡地亞主要專注於珠寶市場,珠寶太出名以至於很多人忘了它是做鍾表出身的了。卡地亞在機芯與它的定價上還是有很多「表迷」不能接受,因此爭議很大。而且買卡地亞的人大多是看重它的品牌和設計的人。
法蘭克穆勒以獨立設計師起家的品牌FRANCK MULLER,以前衛的創意與顛覆傳統的時間閱讀概念,在短短10餘年中席捲高價表市場。
大多數人熟悉的知名腕錶品牌,其歷史短則50年,長則逾百年,這些時間不僅幫助品牌累積知名度,更是腕錶品質的保證書。然而在近10年快速竄紅的腕錶品牌FRANCK MULLER,盡管沒有這些雄厚的背景,仍然可以在高價腕錶市場中異軍突起,其原因也很耐人尋味。
與其品牌同名的腕錶設計師Franck Muller,曾是獨立製表師協會(AHCI)的一員,這個協會當中的製表師所創造出的腕錶,皆標榜高度復雜性與獨特性,這也正是FRANCK MULLER之後竄紅的原因。1983年以FRANCK MULLER為名的品牌正式成立後,幾款極具特色的腕錶如Crazy Hours跳跳錶、Color Dreams彩色時標腕錶,都表現了FRANCK MULLER極具創意與復雜度的品牌特色。
② 穆勒發明的農葯ddt怎麼讀
(1)認識具有抄反復性和無限性,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2)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准。通過實踐的檢驗,人們可不斷糾正錯誤的認識,從而獲得真理性的認識。
(3)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恆的使命。
③ 為何農葯的使用會引起水和土壤的污染
在荒僻的山地湖泊的魚類體內,在泥土中蠕行鑽洞的蚯蚓體內,在鳥蛋裡面都發現了這些葯物,並且在人類本身中也發現了;現在這些葯物貯存於絕大多數人體內,而無論其年齡之長幼。它們還出現在母親的奶水裡,而且可能出現在未出世的嬰兒的細胞組織里。
這些現象之所以會產生,是由於生產具有殺蟲性能的人造合成化學葯物的工業突然興起,並飛速發展。這種工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產兒。在化學戰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了一些實驗室造出的葯物消滅昆蟲有效。這一發現並非偶然:昆蟲,作為人類死亡的「替罪羊」,一向是被廣泛地用來試驗化學葯物的。
這種結果已匯成了一股看來彷彿源源不斷的合成殺蟲劑的溪流。作為人造產物——在實驗室里巧妙地操作分子群,代換原子,改變它們的排列而產生——它們大大不同於戰前的比較簡單的無機物殺蟲劑。以前的葯物源於天然生成的礦物質和植物生成物——即砷、銅、鋁、錳、鋅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除蟲菊來自干菊花,尼古丁硫酸鹽來自煙草的某些屬性,魚藤酮來自東印度群島的豆科植物。
這些新的合成殺蟲劑的巨大生物學效能不同於它種葯物。它們具有巨大的葯力:不僅能毒害生物,而且能進入體內最要害的生理過程中,並常常使這些生理過程產生致命的惡變。這樣一來,正如我們將會看到的情況一樣:它們毀壞的正好是保護身體免於受害的酶;它們障阻了軀體藉以獲得能量的氧化作用過程;它們阻滯了各部器官發揮正常作用;還會在一定的細胞內產生緩慢且不可逆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就導致了惡性發展之結果。
然而,每年卻都有殺傷力更強的新化學葯物研製成功,並各有新的用途,這樣就使得與這些物質的接觸實際上已遍及全世界了。在美國,合成殺蟲劑的生產從1947年的1.24億磅猛增至1960年的6.38億磅,比原來增加了五倍多。這些產品的批發總價值大大超過了2.5億美元。但是從這種工業的計劃及其遠景看來,這一巨量的生產才僅僅是個開始。
…………
DDT(雙氯苯基三氯乙烷之簡稱)是1874年首先由一個德國化學家合成的,但它作為一種殺蟲劑的特性是直到1939年才被發現的。緊接著DDT又被贊譽為根絕由害蟲傳染之疾病的,幫農民在一夜之間就可戰勝田禾蟲害的手段。其發現者,瑞士的保羅·穆勒曾獲諾貝爾獎。
現在,DDT被這樣普通地使用著,在多數人心目中,這種合成物倒像一種無害的日常用品。也許,DDT的無害性的神話是以這樣的事實為依據的:它的起先的用法之一,是在戰時噴撒粉劑於成千上萬的士兵、難民、俘虜身上,以滅虱子。人們普遍地這樣認為:既然這么多人與DDT極親密地打過交道,而並未遭受直接的危害,這種葯物必定是無害的了。這一可以理解的誤會是基於這種事實而產生的——與別的氯化烴葯物不同——呈粉狀的DDT不是那麼容易地通過皮膚被吸收的;DDT溶於油劑使用,在這種狀態下,DDT肯定是有毒的。如果吞咽了下去,它就通過消化道慢慢地被吸收了,還會通過肺部被吸收。它一旦進入體內,就大量地貯存在富於脂肪質的器官內(因DDT本身是脂溶性的),如腎上腺、睾丸、甲狀腺。相當多的一部分富存在肝、腎及包裹著腸子的肥大的、保護性的腸系膜的脂肪里。
蕾切爾·卡森的聲音永遠不會寂靜。她驚醒的不僅是我們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寂靜的春天》的出版應該被看成是現代環境運動的肇始。
——美國前副總統艾爾·戈爾在美國,《寂靜的春天》成了當時出現的環境運動的基石之一,並且在由國家公園式的自然保護的視角向關注污染的視角轉變過程中,發揮了主要作用。
——(美)《自然主義者書架》蕾切爾·卡森是一位受到過良好訓練的科學家,並且稟有一個詩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她知之愈多,她的驚異的感覺就生長得愈多。正因此,她成功地將一本論述死亡的書變成了一闋生命的頌歌。
——美國作家保羅·布羅克斯
④ 經常接觸葯品原料需要停止接觸多久才能要孩子
二戰期間,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穆勒發明了農葯滴滴涕, 這種葯品曾經幫助人 類克服了很多自然災 害和疾病的蔓延,然而它因毒性、高殘留 性,在生物圈中循環, 破壞生態平衡,破壞 人的神經系統,導致癌症,誘發多種病變, 成為人類健康和生態 系統的重大隱患。雖 然現在我們已經停止使用這種葯品了,但 是歷史的教訓應該使 我們警醒。現在使用的殺蟲劑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經常含有鎘、鉛、砷、汞等重金屬元素和有機氯、苯等有毒物。散布於空氣中時,鎘損害呼吸道、肺、肝、骨骼;砷傷害皮膚和呼吸道;揮發性噴霧劑多具有刺激性, 含有致癌物質,損傷內臟,引發呼吸道疾病。特別是在密閉的室內,這些污染物還會富集和殘留,濃度越來越大,嚴重損傷居住者的健康。不要在殺死蟲子的同時傷著自己——請慎用室內殺蟲劑。
⑤ 【急!!】 「穆勒五法」中的求同法與簡單枚舉歸納推理的區別!
契合法
契合法的內容是:考察幾個出現某一被研究現象的不同場合,如果各個不同場合除一個條件相同外,其他條件都不同,那麼,這個相同條件就是某被研究現象的原因。因這種方法是異中求同,所以又叫做求同法。 契合法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現象 ① ABC a ② ADE a ③ AFG a … 所以 A是a的原因 例如:1960年,英國某農場十萬只火雞和小鴨吃了發霉的花生,在幾個月內得癌症死了。後來,用這種花生餵羊、貓、鴿子等動物,又發生了同樣的結果。1963年,有人又用發了霉的花生喂大白鼠、魚和雪貂,也都紛紛得癌而死,上述各種動物患癌症的前提條件中,對象、時間、環境都不同,唯一共同的因素就是吃了發霉的花生。於是,人們推斷:吃了發霉的花生可能是這些動物得癌死亡的原因。後來通過化驗證明,發霉的花生內含黃麴黴素,黃麴黴素是致癌物質。這個推斷就是通過契合法得出的。 契合法的結論是或然性的。為了提高契合法結論的可靠性,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 結論的可靠性和考察的場合數量有關。考察的場合越多,結論的可靠性越高。 ②有時在被研究的各個場合中,共同的因素並不只一個,因此,在觀察中就應當通過具體分析排除與被研究現象不相關的共同因素。
差異法
差異法的內容是:比較某現象出現的場合和不出現的場合,如果這兩個場合除一點不,同外,其他情況都相同,那麼這個不同點就是這個現象的原因。因這種方法是同中求異,所以又稱之為求異法。 求異法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現象 ① ABC a ② -BC - 所以 A是a的原因 例如:一百多年前,一艘遠洋帆船載著五個中國人和幾個外國人由中國開往歐洲。途中,除五個中國人外,全病得奄奄一息。經診斷,都患有壞血病。同乘一隻船,同樣是人,一樣是風餐露宿,受苦挨餓,漂洋過海,為什麼中國人和外國人卻判若異類呢?原來這五個中國人都有喝茶的嗜好,而外國人卻沒有。於是得出結論:喝茶是這五位中國人不得壞血病的原因。這個結論就是用差異法得出的。 差異法是求異除同。運用差異法進行比較的兩個場合一定要只有一點不同,其他情況都相同。這種條件在通常情況下是少見的,因而差異法常和實驗直接聯系。運用差異法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運用差異法,必須注意排除除了一點外的其他一切差異因素。如果相比較的兩個場合還有其他差異因素未被發覺,結論就會被否定或出現誤差。 ②運用差異法,還應注意兩個場合唯一不同的情況是被考察現象的全部原因還是部分原因。
契合差異並用法
契合差異並用法又叫做求同、求異並用法。它的內容是:如果某被考究現象出現的各個場合(正事例組)只有一個共同的因素,而這個被考察現象不出現的各個場合(負事例組)都沒有這個共同因素,那麼,這個共同的因素就是某被考察現象的原因。該法的步驟是兩次求同一次求異。 契合差異並用法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現象 ① ABC a ② ADE a ③ AFG a … … … ① -BG - ② -DE - ③ -FN - … … … 所以 A是a的原因 例如:某醫療隊為了了解地方病甲狀腺腫的原因,先到這種病流行的幾個地區巡迴調查。發現這些地區地理環境、經濟水平都各不相同,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居民常用食物和飲用水中缺碘。醫療隊又到一些不流行該病的地區去調查。發現這些地區地理環境、經濟水平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居民常用食物和飲用水中不缺碘。醫療隊綜合上述調查情況後,認為缺碘是產生甲狀腺腫的原因。後來對病人進行補碘治療,果然療效甚佳。這一結論就是通過契合差異並用法而得出來的。 應用契合差異並用法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正反兩組事例的組成場合越多,結論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②所選擇的負事例組的各個場合,應與正事例組各場合在客觀類屬關繫上較近。
共變法
共變法的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某一現象發生變化另一現象也隨之發生相應變化,那麼,前一現象就是後一現象的原因。 共變法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現象 ① A1BC a1 ② A2BC a2 ③ A3BC a3 … … … 所以 A是a的原因 例如:一定壓力下的一定量氣體,溫度升高,體積增大,溫度降低,體積縮小。氣體體積與溫度之間的共變關系,說明氣體溫度的改變是其體積改變的原因。 應用共變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不能只憑簡單觀察,來確定共變的因果關系,有時兩種現象共變,但實際並無因果聯系,可能二者都是另一現象引起的結果。如閃電與雷鳴。 ②共變法通過兩種現象之間的共變,來確定兩者之間的因果聯系,是以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為前提的。 ③兩種現象的共變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這一限度,兩種現象就不再有共變關系。
剩餘法
剩餘法的內容是:如果某一復合現象已確定是由某種復合原因引起的,把其中已確認有因果聯系的部分減去,那麼,剩餘部分也必有因果聯系。 剩餘法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ABC是復雜現象abc的復雜原因, 已知A是a的原因,B是b的原因, 所以C是c的原因。 例如:有一次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為了弄清一批瀝青鈾礦樣品中是否含有值得提煉的鈾,對其含鈾量進行了測定。令他們驚訝的是,有幾塊樣品的放射性甚至比純鈾的還要大。這就意味著,在這些瀝青鈾礦中一定含有別的放射性元素。同時,這些未知的放射性元素只能是非常少量的,因為用普通的化學分析法不能測出它們來。量小放射性又那樣強,說明該元素的放射性要遠遠高於鈾。1898年7月,他們終於分離出放射性比鈾強400倍的釙。該元素的發現,應用的是剩餘法。 應用剩餘法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確知復雜現象的復雜原因及其部分對應關系,不得有誤差,否則結論就不可靠。 ②復合現象剩餘部分的原因,可能又是復雜情況,這又要進行再分析,不能輕率地下結論。編輯本段穆勒五法的應用
在教學中的應該
歸納推理,又稱歸納法,它是從特殊的前提出發,推出一般性結論的推理。十九世紀英國邏輯學家穆勒對歸納法做了一次系統的闡述,提出了著名的探索因果聯系的歸納方法──穆勒五法,推動了歸納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在科學研究中,歸納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許多經驗定律、經驗公式的獲得都是藉助了歸納法的力量。科學研究的這種特點,也反映在理科各學科教材之中,依照教材的安排,大多數經驗定律都是經由實驗(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歸納獲得的。因而歸納法的教學是中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要教好歸納法,首先應對歸納法有較為清楚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教學中常見的歸納方法──穆勒五法。 求同法:是通過考察被研究現象出現的若干場合確定在各個場合先行情況中是否只有另外一個情況是共同的,如果是,那麼這個共同情況與被研究的現象之間有因果聯系。 能夠運用求同法的條件:在被研究現象出場的場合中,先行情況只有一個共同因素。 正確運用求同法,必須。(1)分析、確定被研究現象出現的若干場合;(2)分析先行情況中變化因素和不變因素,確定是否只存在一個共同因素。 物理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力時,首先給出有力存在的具體實例,「人推車」、「人提水桶」、「推土機推土」、「壓路機壓路」、「磁鐵吸引大頭針」,然後由上述實例歸納出結論: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此處所用的歸納法,即求同法。 生物教學中,教師在講解藻類植物時,先安排學生學習幾種典型的藻類植物:綠藻中的衣藻和水綿,藍藻中的地木耳,褐藻中的海帶,紅藻中的紫菜,並由此得出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結構簡單,無根、葉、莖器官分化;含有葉綠素,能光合作用。所用的歸納法,也是求同法。 2.求異法:是通過考察被研究的現象出現和不出現的兩個場合,確定在這兩個場合中是否只有另外一個情況不同,如果是,那麼這個不同情況與被研究現象之間有因果聯系。 能夠運用差異法的條件:被研究現象(結果)出現和不出現的場合,先行情況中只有一個不同的因素。 要正確運用差異法,必須:(1)確定被研究現象(結果)出現不出現的兩個場合;(2)分析兩個場合先行情況中變化因素和不變因素,確定其中是否只有一個因素不同。 物理教學中,在講解二力平衡時,教師先給出二力平衡的實例,即兩個力滿足同物、同線、等大、反向。再給出一個例子,此時兩個力滿足同物、等大、反向,此例結果物體不平衡,由此歸納出二力平衡必須有同線這個條件。此處所用歸納法即差異法。 化學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催化劑概念時,演示實驗中安排如下兩個實驗:一個實驗是KClO3加熱熔化後,雖有O2產生,但速度很慢;另一個實驗是向加熱後的KClO3迅速撒入少量MnO2,立即有大量的O2放出。 由以上兩個實驗,得出MnO2是O2快速放出的原因的結論。所用歸納法同樣是差異法。 3.共變法:是通過考察被研究現象發生變化的若干場合中,確定是否只有一個情況發生相應變化,如果是,那麼這個發生了相應變化的情況與被研究現象之間存在因果聯系。 能夠運用共變法的條件:在結果發生了程度上變化的場合,先行情況中只有一個因素發生了程度上變化。 要正確運用共變法,必須:(1)分析結果存在的若干場合,確定這些場合中,結果發生了程度上的變化;(2)分析先行情況中變化因素和不變因素,確定是否只有一個因素發生了程度上的變化。 物理教學中,在講解壓強時,教師安排兩個實驗,並由此歸納出,在壓力不變時,壓力產生的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受力面積越小,壓力效果越大。此處所用的歸納法即共變法。共變法是物理教學中使用最為頻繁的歸納方法。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溫度對弱電解質電離度影響規律時,安排如下演示實驗:用0.01摩爾/升的醋酸溶液25亳升裝入燒杯,用測定溶液導電性裝置,做三次不同溫度時醋酸溶液導電性強弱的實驗。結果如下:0℃時,通電,燈泡鎢絲紅、暗淡。50℃時,通電,燈泡比較明亮。100℃時,通電,燈泡明亮。並由此歸納出,溫度升高是燈泡亮度變亮的原因。此處所用的歸納法也是共變法。隨後,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根據燈泡亮度強弱與溶液中自由離子多少之間的因果關系,分析推出:升高溫度,導致弱電解質電離度增大的規律。 4.剩餘法:對某復合結局事件(A,B,C),已知它的有關(暴露)因素在特定的范圍內(a,b,c),通過先前的歸納又知道b說明B,c說明C,那麼剩餘的a必定說明A。 探求現象因果聯系的方法之一。如已知被研究的某一復雜現象由某種復雜情況引起,將其中已確認有因果聯系的部分除開,則剩餘的部分也有因果聯系。如已知天王星的運行軌道有四個地方發生傾斜,還知道三個地方的傾斜是因為受到三個行星的吸引,由此認為第四個地方的傾斜是因為受到另一個行星的吸引。後來果然發現了這個行星,即海王星。剩餘法得出的結果有或然性。 5. 契合差異並用法:契合差異並用法又叫做求同、求異並用法。它的內容是:如果某被考究現象出現的各個場合(正事例組)只有一個共同的因素,而這個被考察現象不出現的各個場合(負事例組)都沒有這個共同因素,那麼,這個共同的因素就是某被考察現象的原因。該法的步驟是兩次求同一次求異。 契合差異並用法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現象 ① ABC a ② ADE a ③ AFG a … … … ① -BG - ② -DE - ③ -FN - … … … 所以 A是a的原因 例如:某醫療隊為了了解地方病甲狀腺腫的原因,先到這種病流行的幾個地區巡迴調查。發現這些地區地理環境、經濟水平都各不相同,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居民常用食物和飲用水中缺碘。醫療隊又到一些不流行該病的地區去調查。發現這些地區地理環境、經濟水平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居民常用食物和飲用水中不缺碘。醫療隊綜合上述調查情況後,認為缺碘是產生甲狀腺腫的原因。後來對病人進行補碘治療,果然療效甚佳。這一結論就是通過契合差異並用法而得出來的。 應用契合差異並用法應注意以下兩點:①正反兩組事例的組成場合越多,結論的可靠程度就越高。②所選擇的負事例組的各個場合,應與正事例組各場合在客觀類屬關繫上較近。 世界上的許多事物都是干差萬別,似乎毫不相干,可在特定的環境時,把一些看上去毫不相乾的事物聯系在一起進行「求同」或「求異」後,往往會激發人們產生新的創意。在創業路上如果多運用「求同求異」思維,會令你的創業和經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求同思維
在創造活動中,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根據實際的需要,聯系在一起進行「求同」思考,尋求它們的結合點,然後從這些結合點中產生新的創意。 在日本大阪南部有一處著名的溫泉,四周是景色宜人的青山翠谷。來這里觀光的顧客總想泡一泡溫泉浴,又想坐空中纜車觀賞峰巒美景。但是由於時間關系,有些人往往來不及一次完成這兩項活動,只能二者擇一,懷著遺憾離開。能不能找到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溫泉飯店的經理召開全體員工會議集思廣益,經過反復討論,終於從兩種旅遊服務項目找到它們的結合點:一邊泡溫泉浴,一邊觀賞美景,從而推出了一項創意服務:「空中浴池」。就是把溫泉澡池裝在電纜車上,讓它們在崇山峻嶺中來回滑行,客人既能夠怡然自樂地泡在溫泉里,又能把充滿諍隋畫意的身邊景色盡攬眼底,給人以飄然欲仙的感受。這項創意引起了遊客的極大興趣,星期天和節假日經常「人滿為患」。 在上述事例中,人們通常很難把「溫泉澡」與「電纜車」聯系在一起,更不可能找到它們的共同點或結合點。然而,當人們根據實際需要,從「求同」視角出發,把不同事物聯系在一起進行「求同」,尋找它們的相同或結合點,就會產生出人意料的新創意。 美國一家化學公司的工程師在油漆舊房子時,一邊費力地刮牆上的舊漆,一邊想:要是能把全部舊漆一下都剝下來就好了。想著想著,他突然有了個想法:「如果在刷房子的油漆里加上炸葯,幾年後開始剝落時,點一根火柴就能將其剝掉」。真是大膽離奇的想法!把油漆和炸葯這兩個毫無關系的事物聯系起來。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創造出一種具有活化性的油漆添加劑,可以使油漆輕而易舉地從牆上剝下來。 減肥是許多肥胖者期望的事情。然而,不少肥胖者既想減肥,又不想委屈自己的嘴,還懶得參加體育運動,怎麼辦?有人基於「胖」從口入的原因,從防止胖子吃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想法出發,硬是將減肥與噴霧這兩個相距甚遠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創意設計出「減肥噴霧器」。這種用具從各種美食中吸取香味並貯存起來,使用時打開閥門,通過噴嘴將香味射至胖子的舌面上,幾分鍾後,胖子就會產生一種解饞的感覺而食慾大減,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上述成功的創意事例的共同特點,就是巧妙地運用了「求同思維」。 求同思維的關鍵就是進行異中求同的思考。若你能在事物間找到它們的結合點,就能夠把不同的事物結合起來,提出新的創意。在一般情況下,組合後的事物所產生的功能和效益,並不等於原先幾種事物的簡單相加,而是整個事物出現了新的性質和功能。 生活中運用「求同思維」產生發明處處可見。如收錄兩用機、組合傢具、組合文具盒等,都顯示了「求同思維」的創意。
求異思維
就是思考者在同類事物中,追求特異之點,並以此作為解決疑難問題的特異方法。 運用求異思維,也可以從差異中構想出新的創意點子。 香港有一家經營粘合劑的商店,在推出一種新型的「強力萬能膠」時,市面上也有各種形形色色的「萬能膠」。老闆決定從廣告宣傳人手,經過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萬能膠」廣告都有雷同。於是,他想出一個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廣告」,把一枚價值千元的金幣用這種膠粘在店門口的牆上,並告示說,誰能用手把這枚金幣摳下來,這枚金幣就奉送給誰。果然,這個廣告引來許多人的嘗試和圍觀,起到了「轟動」效應。盡管沒有一個人能用手摳下那枚金幣、但進店買「強力萬能膠」的人卻日益增多。 這里,店主採用了與眾不同的廣告形式,其實就是「同中求異」:一是自己的產品與其它產品相比有它的特異性(粘合劑特別牢固),二是這個廣告形式與眾多廣告形式相比有特異性(大多數看到廣告的人都會產生摳金幣的心理)。 運用「求異思維」產生的創意是很多的,如把某種產品的形狀「求異」一下,把某種物品的顏色「求異」一下,把某種應用品的結構「求異」一下,把解決某種問題的方法「求異」一下,都有可能會出現新的創意,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創業中,運用「求同求異」思維對事物進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思考,這種思考進行得愈多,愈頻繁,就愈有效,對創業越有幫助。
⑥ 人類最後悔的十大發明
人類最後悔的十大發明分別是:毒品、香煙、核武器、塑料、抗生素、汽車、火葯、化學武器、農葯、基因工程。
人類最後悔的十大發明
毒品:最早的毒品,應該是鴉片,早在新石器時期,中亞和埃及地區就有罌粟。如今,世界上有將近3億人吸食毒品,沉迷毒品的人將近三千萬,每年二十萬人死於毒品,而且毒品交易造成了數以千萬計的人處於貧窮和戰亂以及恐怖犯罪的陰影下。
香煙:煙草含有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上百種有害物質,對人體產生全面的危害,並誘發肺癌等多種癌症,但是諷刺的是作為一種成癮性物質,煙草卻不屬於毒品。但是香煙每年導致將近500萬人死亡。
核武器:按照危害指數,既成功又後悔的發明,排名第一,當屬核武器。核武器威力巨大。投一顆原子彈在陸地爆炸,方圓十幾公里內都得移為平地。而且,一旦投放過的地方,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適合生存。
塑料:雖然有人認為塑料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是塑料的危害絕對有資格稱為人類最後悔的發明之一。塑料的分解周期極長,有害物質會對環境造成持續傷害,除了毒性,塑料會反復的進入海洋動物和鳥類以及其他各種動物的食道,造成消化道堵塞引起的大量死亡。
抗生素:人類肌體中的各類微生物都是有抗葯性的,它習慣了一種葯物的葯效之後,微生物立馬產生新的覺醒,從而變得比之前強大。為了不讓抗生素對人類病痛無力回天的那一刻到來,我們就要做大增強自身體質,減少人體葯物依賴的產生。
汽車:汽車的發明,給地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原本躺在地下的石油,從地下挖出來燃燒。由於燃油的燃燒,會釋放二氧化碳,會加速地球變暖,全球變暖以後,會導致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從而會給地球帶來生態失衡。這種危害是巨大的,會影響全人類。
火葯:中國人發明火葯的用途,最為純正不過了,就是為了炸個響,有個面子,喜慶喜慶。可是後來傳到西方以後,就成軍事打擊和防衛的重要手段。延伸到近代和現代,就是槍械子彈,各種導彈。這些武器都是為戰爭殺人而准備的。因此,火葯的發明,既非常的成功,也非常的害人,不知道傷害了多少生命,是不是最後悔的發明呢?
化學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弗里茨·哈伯是氯氣、芥子氣等毒氣的發明者,他發明的化學武器,造成近百萬人的傷亡。作為一種無差別攻擊的武器,化學武器成為戰爭狂和恐怖分子的最愛,並至今威脅全人類。
農葯:由瑞士化學家穆勒發現其具有殺蟲功效並大規模推廣,在20世紀上半葉防止農業病蟲害、減輕瘧疾傷寒等危害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事實上,很多農葯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至今仍然讓人談農葯色變,在殺蟲的利益和對人體與環境的危害上,科學家一直在小心平衡。
基因工程:公平的說,轉基因技術如果像目前一樣安全可控,是造福人類的,但是這種技術的潛在邪惡在於未來,如果轉基因技術進一步發展, 那麼跨越種族的生物嵌合將會變得越來越容易,人類本身和其他動物的嵌合也必然會發生,這種事情從很長遠的未來看,十分邪惡。
⑦ 最近一次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誰
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位美國科學家伊麗莎白•布蘭克波恩(Elizabeth H. Blackburn)、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 Greider)以及傑克•紹斯塔克(Jack W. Szostak)共同獲得該獎項。他們發現了由染色體根冠製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這種染色體的自然脫落物將引發衰老和癌症。
物理學獎
高錕(CharlesKao)、韋拉德·博伊爾(WillardBoyle)和喬治·史密斯(GeorgeSmith)三人分享。
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3名得主的成就分別是發明光纖電纜和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感測器。
化學獎
萬卡特拉曼-萊馬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托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 和阿達-尤納斯(Ada Yonath)
文學獎
德國女作家赫塔·穆勒獲(Hertamuller)
德國作家穆勒"以詩和散文描述一個並非自己擁有的景象"獲得200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文學院秘書恩格倫德說,穆勒獲獎原因是她以特別犀利的語言描述了在獨裁統治時期的生活。據悉,穆勒曾因拒絕與特工合作而被開除,後被騷擾。她的作品在羅馬尼亞受到禁止。
和平獎
奧巴馬(Obama)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9日宣布,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200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經濟學獎
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和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將分享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授予兩位美國經濟學家,以表彰他們分別在有關個體之間如何互相合作共享資源方面以及在公司內協同工作方面的開創性研究成果。
⑧ 褒貶不一的DDT是如何被研究出來的
一部農業發展繁榮的歷史,同時也是人類不斷戰勝病蟲害的歷史。對害蟲進行比較系統的研究,始於18世紀。在19世紀70~80年代,人類防治幾例嚴重病蟲害獲得成功,成為病蟲害防治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波爾多液直至今日仍在使用對於波爾多液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廣泛用於防治葡萄霜霉病。其實,波爾多液最早是一個住在波爾多地區的農民塗在葡萄上,防止被人偷盜的。1882年,法國農學家米拉德進一步肯定了波爾多液的葯效,從此這種硫酸銅加生石灰製成的混濁液,成為一種用途廣泛的良好殺菌劑,於是開始了使用化學農葯的新時代。
穆勒就是在同化學農葯時代的開始相差不遠的1899年誕生的。他於1899年1月12日生於瑞士的奧爾坦,他的一生註定要為撲殺節肢動物而斗爭。1925年,獲得化學博士學位的穆勒,加入了一家著名的化學工業公司。他的志向就是運用化學知識,通過工業化手段,造福於人類。他早年從事植物染料和天然鞣革劑的研究,這使他熟練地掌握了有機化學的基本化工過程,成為他日後將DDT殺蟲劑實現工業化的重要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的軍隊曾經多次流行嚴重的傳染病。為了防治熱帶傳染病,特別是消滅傳染病的媒介——體虱和跳蚤等有害昆蟲,德國開始加快對殺蟲劑的研究。1935年,穆勒開始研究合成殺蟲劑。他首先對當時的主要農用殺蟲劑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充分的調查。那時主要農葯用的都是天然殺蟲劑,例如砒霜。它們雖然可以殺蟲,但對人畜皆有劇毒,而且殺蟲效果和供應量都很有限,因此難以推廣……
能否用化學反應合成一種新型的殺蟲劑,它既可以殺死各種害蟲,又對人畜無毒呢?穆勒在研究筆記本上記下了這一設想。有一天,穆勒接到妹妹從奧爾坦家鄉寄來的家信,她訴說鄉間又鬧蟲災的慘況,穆勒陷入了往事的回憶。
奧爾坦位於景色旖旎的阿勒爾河流域,茂密的農作物連接遠處青黛色的群山。可是這里偏偏經常鬧蟲災。蟲災嚴重時,家家戶戶唉聲嘆氣,愁眉苦臉;鄉間的父老對田地里那些微小的蟲子一籌莫展,只好在教堂中祈禱上帝。有時人們也試圖用農葯捕殺害蟲,可是又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穆勒兒時特別要好的一位朋友,就因為誤食了噴灑砷化物的瓜果而死去……
穆勒決定集中精力研究一種廣譜安全的殺蟲劑。從此,穆勒鑽進了資料堆和實驗室,幾乎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查找了大量的資料,進行了無數次實驗。
整整3年,1000多個日日夜夜過去了,穆勒一無所獲。他篩選了幾百種葯物,但都毫無結果。這也難怪,穆勒實際是在和自己過不去,他設想找到的殺蟲劑,一是要殺死各種蟲子,二是要對人畜安全。可是,他實驗篩選的葯物,不是只能殺死一種蟲子,就是對人畜有劇毒。穆勒企圖找到十全十美的殺蟲劑,朋友和同事都勸他放棄這個不現實的幻想,別再鑽牛角尖了。
是繼續鑽牛角尖,還是半途而廢呢?穆勒心神不寧了。一想到飛蝗鋪天蓋地而來,莊稼地里片葉無存的景象,穆勒不甘心了。他決定咬緊牙關,繼續鑽他的牛角尖。在同事們的幫助和指點下,穆勒改變了工作方式。他不再只注意那些已有的物質,他要合成新的物質,看看它們能不能夠殺蟲。
經過一段時間細致地觀察,他把殺蟲劑與蟲子的中毒方式分成兩類,然後區別加以對待。一類是蟲子吃進殺蟲劑後而致命,另一類是蟲子接觸殺蟲劑後而致死。他分別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不久,前線的戰報使他的研究方向發生了傾斜。戰爭期間,前線不斷傳來流行斑疹傷寒的消息。斑疹傷寒是由一種叫做立克次氏體的微生物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它多以虱、蚤、壁虱等節肢動物為媒介侵入人體,形成死亡率很高的傳染病。這一傳染病的流行季節與虱子的孳生季節相同,以冬春兩季較多。人們在過度疲勞和全身抵抗力下降時易患此病。所以在戰爭和災荒年代容易大規模流行,有人戲稱之為「戰爭傷寒」和「飢荒傷寒」。
當時,醫生們已經知道「戰爭傷寒」是虱、蚤在作怪,呼籲科學界盡快研製出殺蟲劑用來撲殺虱、蚤之類的害蟲。虱、蚤是以吸食人或畜的血液為生的,所以不會把葯物吃進胃裡。因此,穆勒把研究方向轉向尋找一種觸殺型殺蟲劑。它能夠通過接觸害蟲而達到殺蟲的目的。為了挽救戰壕里那些因被虱子咬而瀕於死亡的戰士的生命,穆勒加班加點地工作。
穆勒的工作也像一場戰爭,他是從虱子嘴裡奪出年輕戰士的生命。1939年9月,穆勒在查閱文獻時,受到啟示,終於合成了「DDT」。
DDT,化學名稱叫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它是一種有機氯化物。經過實驗發現,它對各種害蟲有廣泛的觸殺作用,特別是對蠅、虱、蚤等害蟲,有明顯的毒殺作用,穆勒成功了,1939年底,穆勒正式公開宣布了自己的發明。DDT的合成及其對害蟲的廣譜觸殺作用的發現,是穆勒對人類的重要貢獻。一個真正的科學貢獻必須是在它得到社會的普遍承認之後,才能更有威力。
穆勒公開自己的發明以後,瑞士政府用DDT成功地防治了馬鈴薯甲蟲病,效果很好。DDT小試牛刀就鋒芒畢露,穆勒增強了信心,他決心為撲滅蟲患大量生產DDT。可是這時困難像山一樣向穆勒壓來,DDT的觸殺效力被承認了,可是由於化學反應復雜,製造過程繁瑣,成本高,價格貴,所以不能普遍推廣。害蟲猖狂為害仍然無法被清除,穆勒的心深深地被刺痛了,他投入了將DDT從實驗室推向社會的工作。
後來,化學家、化工專家經過無數次的改進,1942年正式投放市場的DDT,立即受到人們的歡迎。1943年,美國農業部也進行了大面積的試驗,證實了DDT具有較好的殺蟲效果,DDT終於在撲殺蟲患中發揮了明顯的作用。DDT在消滅傳染病的媒介昆蟲和重要農業害蟲方面,建立了巨大功勛。
1943年10月,義大利南部港口那不勒斯流行嚴重的斑疹傷寒。1944年7月,由於在那不勒斯大面積使用了DDT,在數周之內,就徹底消滅了虱子,制止了此病的繼續蔓延。同年,在日本也得到了同樣的防治效果。這些結果有力地顯示了DDT在防治斑疹傷寒及由其他節肢動物傳播的疾病方面,有重大的功效。
正是由於穆勒第一個合成並確證了高效有機殺蟲劑DDT,並廣泛應用於農業、畜牧業、林業及衛生保健事業,因此他榮獲了1948年度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DDT為代表的有機殺蟲劑,以2′4—D為代表的有機除草劑的興起,使大規模地應用化學農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DDT運用的廣泛,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而且對付特殊蟲類,只需稍微加工,即發生奇特的效力。
在全球范圍內DDT到處大規模地應用,建立了巨大功勛。但同時也更加助長了單純使用有機農葯防治害蟲的偏向。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出現大量使用DDT後引起的副作用問題,到20世紀60年代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首先是害蟲、病原菌對農葯產生了抗葯性,劑量日益加大甚至增加幾倍,而且還要重復防治。後來,化學農葯不僅殺死害蟲甚少,也殺死了許多害蟲的天敵,使某些本來危害不嚴重的昆蟲,上升為重要害蟲。DDT的濫用還造成了巨大的環境污染,引起了公眾的重視。
在DDT有機農葯的啟示下,人們又研製出一系列新型的殺蟲劑和殺菌劑。從20世紀70年代以後,DDT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是它的功績在科學史上是不可磨滅的。
知識點
砒霜
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分子式As2O3,是最具商業價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學開始物料。它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無臭無味,外觀為白色霜狀粉末,故稱砒霜。這是經某幾種指定的礦物處理過程所產生的高毒性副產品,例如採金礦、高溫蒸餾砷黃鐵礦並冷凝其白煙等。在食物搭配不恰當的時候,會造成三氧化二砷中毒。例如人們在享受美味的海、河鮮等產品如小龍蝦、螃蟹等時,同時大量食用了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和飲料如青椒、西紅柿、橘子、橙子及西紅柿汁、橘子汁、橙子汁等。維生素C就會還原含在小龍蝦、螃蟹等體內的五氧化二砷成為三氧化二砷,經常如此食用搭配會造成慢性三氧化二砷中毒。
⑨ 某位科學家發明了農葯DDT,效果顯著,他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後來DDT因為對環境污染太大,被禁止使
瑞士化學家穆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