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朱元璋發明的什麼口頭禪,居然已經流行了數百年
這個口頭禪是奉天承運。朱元璋曾經對人說「見人言動皆奉天而行,不敢自專也」。所以朱元璋頒布的詔書開頭都是奉天承運,奉天承運這四個字的創造者也正是朱元璋。
這句口頭禪在後代帝王們的使用過程中還出現了變化和創新,比如加上了詔曰二字,連起來讀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了,這也是當今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在古裝電視劇中經常能夠聽見的一句話。可能朱元璋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發明的口頭禪居然也能流傳下來,也算是一種語言文化吧!
⑵ 數字繁體字真是朱元璋發明的
是朱元璋命人創造的!
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戶部侍郎郭恆等人通過塗改財會憑證上的數字「一回二三答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的手段,大肆侵吞、貪污國家錢糧。案發後,追贓七百萬石。此案從朝廷六部侍郎到地方大小官員、豪紳,牽連數萬人,全部被斬首示眾。
「秋糧案」使朱元璋大為震驚,他一方面更加堅定了「重典治吏」的指導思想,另一方面,他下令對全國財務管理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做法就是將記載錢糧的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分別改為漢字大寫「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陌阡」。在此後的實際使用中,人們逐漸用「佰仟」代替了「陌阡」二字。
⑶ 朱元璋發明什麼東西,600多年仍被延用,如今還成為了行業准則
朱元璋將原來記賬用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為了阻止那些想要通過改賬本來進行貪污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600多年一直沿用至今,如今還成為了行業的准則。
正是這種將原來有的簡單的數字寫法改成現在的比較難以改變的寫法,也真好預防並且防止了貪污事件的發生的一種情況,並且延續了600對年,在今天的財務收支結算也各種財務有關的會計行業從事中,依然存在著,並且十分的有效果。
⑷ 朱元璋有個什麼發明,讓他驕傲無比,據說可以養兵百萬,不費一粒米
這個發明便是明代最主要的軍事制度,即都司衛所制度。所謂的都司衛所制度,是指一種寓兵於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
都司衛所制度的確有奇效,要知道明初朝廷養了一百多萬人的軍隊,而軍隊的糧餉有90%左右來自於軍屯,不用消耗國庫,所以朱元璋才說:「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⑸ 朱元璋為什麼發明酷刑
為什麼朱元璋會創造如此酷烈的刑罰,如此駭人聽聞的處罰方法?還要從朱元璋的身世說起,朱元璋1328年出生於濠州鍾離孤庄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母未曾讀書,以排名為其取名重八。當時名為朱重八的朱元璋十五歲那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半個月之內,朱重八父母及大哥在貧病交加中去世,只剩下朱重八和二哥,二人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屍體,將父母安葬在鄰里的土地上。為了活命,朱元璋投入皇覺寺剃度為僧,朱元璋在皇覺寺每日掃地、上香、打鍾擊鼓、燒飯洗衣,做些僕役之活。不久,當地出現飢荒,朱元璋又不得不出外乞討,朱元璋在河南及安徽流浪三年,回到皇覺寺後,收到兒時玩伴湯和的來信,投奔了當時郭子興的義軍「紅巾軍」。朱元璋在紅巾軍中表現機智靈活,作戰英勇,紅巾軍首領郭子興將自己的養女馬氏許配給朱元璋為妻。自此,朱元璋走上了人生的坦途。
朱元璋早年時常面臨飢饉的威脅,無數個夜晚,面臨著斷糧而死的危機,一種對於飢餓的恐慌深入骨髓。朱元璋的父母及兄弟多在元末的大飢荒中去世,加深朱元璋對於暴政引起的飢荒的痛恨。在當時,無數與朱元璋相同處境的家庭家破人亡,百里人煙斷絕,念之斷人腸。
朱元璋在建立明帝國後,內心深處認為貪官的壓榨是百姓飢荒的根源,所以朱元璋對於當政的官員管束極嚴,嚴刑峻法加之。貪污六十兩銀子的官員必死無疑。他發現監察部門的官員身帶多封請托信,立即展開調查,上呈的結果讓朱元璋大吃一驚,從上到下的官員貪污現象極其嚴重,他立即下詔:「為惜民命,犯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決不寬貸。」
朱元璋對著貪官有著切齒的痛恨,發泄心中痛恨的方法就是利用殘酷刑法處置貪官。
資料來源:
壹讀
⑹ 大寫數字是朱元璋發明的嗎
財務數據不是都用大寫,使用漢字大寫的主要是商業票據。大寫的目的是防止篡改,也方便辨認。賬務處理中,一般全部由阿拉伯數字完成。商業票據中,使用數字的地方需要在第一個數字之前標注¥或者$(按幣種不同)後面一次填入數字至分,數字有多個零必須一次書寫,不允許花一條直線。然後在指定位置使用漢字大寫,並在最後寫整。英聯邦國家,數字書寫規范與中國相似,然後在指定位置使用英文書寫,註明貨幣並在最後寫only¥1000.00 壹仟元整$1000.00 one thousand US dollar only
⑺ 朱元璋到底是怎麼起家的
明太祖朱元璋為濠州鍾離人,自幼出家於皇覺寺為僧。
朱元璋於至正十二年閏三月初一日,投郭子興部下,子興見元璋狀貌奇偉,異於常人,遂留置為親信兵,屢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興大喜,署為鎮撫,復將養女馬氏給與元璋為妻,後為高皇後。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興病逝,其子郭天敘代領其眾,時韓林兒出詔封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兒勢盛力強,可利用以成帝業,乃用其年號以令軍中。九月,郭天敘、張天佑二人皆戰死,於是郭子興部將盡歸太祖。
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二月,張士誠遣將呂珍圍安豐,殺劉福通。韓林兒派人告急於朱元璋,劉基(伯溫)諫朱元璋不可往援。太祖曰:「小明王被圍甚急,我向奉他龍鳳年號,不忍袖手旁觀,因此不得不往救。」遂率徐達、常遇春往援,擊走呂珍,迎林兒歸滁州。此時小明王已成為太祖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龍鳳年號,以借題發揮。
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稱為吳王,建百司官屬,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稱雲皇帝(小明王)聖旨,吳王(太祖朱元璋)令旨。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十二月,劉基密稟太祖命廖永忠,以迎林兒南來為名,行至瓜步覆林兒舟,沉於水,遂遭溺斃。
韓林兒既死,朱元璋乃成為最高領袖。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國號「明」,建元「洪武」,是為明太祖。朱元璋建國號曰:「大明」。
⑻ 朱元璋發明什麼特殊機構,從此害了大明朝200多年,凡聞者無不喪膽
要說明朝建立的特殊機構,我們能想到的便有錦衣衛、東廠、西廠,這些機構在現在的電視劇里我們都能夠經常看到,也能了解到這些機構在當時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有多大。但是要說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機構,那麼肯定便是朱元璋設立的錦衣衛了。後來設立的東廠西廠和當時的錦衣衛相比就是個弟弟。
明朝確實是個特別奇特的時期,他們的皇帝不作為,宦官當道,甚至很多時候皇帝的權力還沒有錦衣衛大。錦衣衛本來是朱元璋朱棣為了鞏固皇權而設立的,但卻因為錦衣衛的存在,加速了明朝的滅亡,我想這也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吧。
⑼ 朱元璋發明什麼制度為何清朝推行幾百年
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制度,實際上是奉天承運,這四個字,算是一種口頭禪,清朝推行幾百年其實也是為了入鄉隨俗,後面又加了一句皇帝詔曰。
⑽ 朱元璋發明的最有名的酷刑是哪一種
朱元璋發明的酷刑里邊最有名的,叫做開加官。
朱元璋出身於社會底層,所以特別痛恨貪官。他登基後發明了很多特別殘酷的刑罰來懲治貪官,這些刑罰一直在大明朝延續使用了近三百年。對於貪腐官吏起到了一定的威嚇和懲治的作用。其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應當是剝皮實草,而在後世最為知名的就是貼加官了。
這三種刑罰雖然殘忍,但主要是朱元璋用來懲治情節特別惡劣的貪官之流的手段,客觀上減少了貪污腐敗情況的發生。也讓這些刑罰多了一些正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