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渦流誰發明

渦流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29 10:58:54

1.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是誰發明

世界第一台柴油機的發明者是魯道夫·狄塞爾,德國人

2. 電渦流緩速器是誰發明的

電渦流緩速器

申請號/專利號: 01275471
本實用新型是用於汽車輔助制動系中的電渦流緩速器。它是由定子和轉子兩部分組成,定子組件只有一個線圈座,線圈採用的是無骨架結構。線圈、磁芯、左齒盤、轉子盤均為相等的偶數,轉子盤上設有與其為一體的加強筋,為了動平衡後便於整機裝配,保證裝配角向位置的唯一性,4個雙頭螺栓不均勻的分布在轉子組件的平面上,為了有效的抗擊震動而不致松動,採用齒盤上錐形孔與螺釘後端的錐形體結合的結構,薄形環狀結構的彈性螺母起到了良好的抗震防松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轉子採用整體式結構,並使用了新的工藝手段和特殊材料,材料密度輕,從而使得整個緩速器結構簡單、重量輕、效率高,基本無需維護。連接盤的設計採用國家標准,更易於匹配不同的車型。
申請日: 2001年12月03日
公開日:
授權公告日: 2002年09月18日
申請人/專利權人: 洛陽南峰機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
申請人地址: 河南省洛陽市069信箱
發明設計人: 席斌;馮大民;張煒;李翔
專利代理機構: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代理人: 李建英
專利類型: 實用新型專利
分類號: B60T13/74
點此查看跟該專利相關的 主附圖\公開說明書\授權說明書

3. 誰能給我講講渦流產生的原理呀

渦流
eddy current
電磁感應作用在導體內部感生的電流。又稱為傅科電流。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或者導體靜止但有著隨時間變化的磁場,或者兩種情況同時出現,都可以造成磁力線與導體的相對切割。按照電磁感應定律,在導體中就產生感應電動勢,從而驅動電流。這樣引起的電流在導體中的分布隨著導體的表面形狀和磁通的分布而不同,其路徑往往有如水中的漩渦,因此稱為渦流。導體在非均勻磁場中移動或處在隨時間變化的磁場中時,因渦流而導致能量損耗稱為渦流損耗。渦流損耗的大小與磁場的變化方式、導體的運動、導體的幾何形狀、導體的磁導率和電導率等因素有關。渦流損耗的計算需根據導體中的電磁場的方程式,結合具體問題的上述諸因素進行。
置於隨時間變化的磁場中的導體內,也會產生渦流,如變壓器的鐵心,其中有隨時間變化的磁通,它在副邊產生感應電動勢,同時也在鐵心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從而產生渦流。這些渦流使鐵心發熱,消耗電能,這是不希望有的。但在感應加熱裝置中,利用渦流可對金屬工件進行熱處理。
大塊的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或處在變化的磁場中,都要產生感應電動勢,形成渦流,引起較大的渦流損耗。為減少渦流損耗,常將鐵心用許多鐵磁導體薄片(例如硅鋼片)疊成,這些薄片表面塗有薄層絕緣漆或絕緣的氧化物。磁通穿過薄片的狹窄截面時,渦流被限制在沿各片中的一些狹小迴路流過,這些迴路中的凈電動勢較小,迴路的長度較大,再由於這種薄片材料的電阻率大,這樣就可以顯著地減小渦流損耗。所以,交流電機、電器中廣泛採用疊片鐵心。
另一方面,利用渦流作用可以做成一些感應加熱的設備,或用以減少運動部件振盪的阻尼器件等。

4. 電磁爐加熱食物是利用電磁感應渦流渦流是法國物理學家誰發現的

你好,電磁爐加熱食物是利用電磁感應渦流,渦流是法國物理學家傅科發現的。
電磁爐是磁場感應渦流加熱,即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當磁場內磁力線通過鐵質鍋的底部時,磁力線被切割,從而產生無數小渦流,使鐵質鍋自身的鐵分子高速旋轉並產生碰撞摩擦生熱而直接加熱於鍋內的食物。
電磁爐的加熱原理決定了這個產品熱效高、安全、無污染、節能、使用方便等特點,也正是這些特點促成了電磁爐產品在國外的普及。
(4)渦流誰發明擴展閱讀:
電磁爐打破了傳統的明火烹調方式,轉而採用磁場感應電流的加熱原理,電磁爐是通過電子線路板組成部分產生交變磁場、當用含鐵質鍋具底部放置爐面時,鍋具即切割交變磁力線而在鍋具底部金屬部分產生交變的電流。
渦流使鍋具底部鐵質材料中的自由電子呈漩渦狀交變運動,通過電流的焦耳熱使鍋底發熱(電磁爐煮食的熱源來自於鍋具底部而不是電磁爐本身發熱傳導給鍋具,所以熱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
交變電流使得器具本身高速發熱,用來加熱和烹飪食物,從而達到煮食的目的,電磁爐具有升溫快、熱效率高、無明火、無煙塵、無有害氣體、對周圍環境不產生熱輻射、體積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觀美觀等優點,能完成家庭的絕大多數烹飪任務當磁場那磁力線通過導磁(如:鐵質鍋)的底部,既會產生無數小渦流(一種交變電流,家用電磁爐使用的是15-30KHZ的高頻電流),使鍋體本生自行高速發熱 ,達到加熱食品的目的。由於電磁爐線圈和鍋體沒有直接接觸,而是靠電磁感應加熱,所以沒有漏電危險。電磁爐發熱線圈本身有磁條陳列,和鍋體對磁力線的匯聚吸收作用僅供參考

5. 渦流是法國物理學家誰發現的

渦流在1851年被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所發現。

導體在非均勻磁場中移動或處在隨時間變化的磁場中時,因渦流而導致能量損耗,渦流屬於上述情況下導體內的感生的電流,這種電流在導體中形成一圈圈閉合的電流線。

比如常見的電磁爐,採用渦流感應加熱原理,其內部通過電子線路板組成部分產生交變磁場,當用含鐵質鍋具底部放置爐面時,鍋具即切割交變磁力線而在鍋具底部金屬部分產生渦流,使鍋具內電子運動產生熱能,用來加熱和烹飪食物,從而達到煮食的目的。

(5)渦流誰發明擴展閱讀

傅科的相關貢獻

1845~1847年間,傅科和菲佐合作,改進了達蓋爾的照相技術,並把它應用於天文攝影;

1847年,改進了惠更斯的錐擺鍾,而製成了傅科鍾,後來用它測定地球的轉動;

1848年,發現當日光通過合鈉鹽的碳弧焰時,在其光譜的鈉D線處,出現兩條黑線,後來知道,這就是鈉的吸收光譜;

1852年發明了回轉儀,並發現了回轉羅盤效應;1855年設計了光度計;

1855年,傅科發現在磁場中的運動圓盤因電磁感應而產生渦電流,被稱為「傅科電流」;

1857年創制了「傅科棱鏡」,用於偏振光的研究並提出用鍍銀玻璃反射鏡代替金屬反射鏡;

1858年,又設計了反射式望遠鏡的橢球面鏡;

1860年發明了定日鏡的跟蹤系統。

6. 電磁爐是誰發明的

1957年德國人發明來的,具體是誰源就不知道了!
電磁爐產生的「磁」絕大部分分布在鍋底,形成閉合磁場。 當鍋具放在電磁爐上「工作」時,電磁爐所產生的閉合磁場強度在電磁爐邊緣的最高強度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信號磁場接近1600毫高斯,是電磁爐爐面邊緣磁場的10倍,由此可見,電磁爐所產生的磁場對人體影響遠不如手機。當鍋具垂直離開電磁爐面板3-5cm時,鍋具超出了閉合磁場范圍不會再生熱,同時電磁爐自動停止工作;閉合磁場范圍之外的水平磁場非常微弱,大約占整個磁場能量的百分之零點零幾,甚至基本接近於地球的磁場。當鍋具的最小直徑小於8cm時,電磁爐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電磁爐的「磁」對人體的影響

7. 渦流感測器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如果利用的是電渦流的話,那應該有上百年歷史了。

8. 渦流是法國物理學家誰發現的

渦流在1851年被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所發現。

1855年,傅科發現在磁場中的運動圓盤因電磁感應而產生渦電流,被稱為「傅科電流」; 1857年創制了「傅科棱鏡」,用於偏振光的研究並提出用鍍銀玻璃反射鏡代替金屬反射鏡;1858年,又設計了反射式望遠鏡的橢球面鏡;1860年發明了定日鏡的跟蹤系統。

(8)渦流誰發明擴展閱讀:

磁場變化越快,感應電動勢就越大,渦流就越強;渦流能使導體發熱。在磁場發生變化的裝置中,往往把導體分成一組相互絕緣的薄片或一束細條,以降低渦流強度,從而減少能量的損耗;但在需要產生高溫時,又可以利用渦流取得熱量,如高頻電爐原理。

當線圈中的電流隨時間變化時,由於電磁感應,附近的另一個線圈中會產生感應電流。實際上這個線圈附近的任何導體中都會產生感應電流。

閱讀全文

與渦流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