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海水淡化

發明海水淡化

發布時間:2021-07-29 07:20:50

『壹』 在未來什麼發明可以讓水為人類造福

目前人類的技術還沒達到大量利用水資源,最簡單的海水淡化這項技術也利用很不廣泛,在中東一些地區除非幾個比較發達的國家才能用一點海水淡化技術,但技術和資金也消耗相當大

『貳』 手握海水淡化多項專利「發明狂人」該如何找「婆家」

如你沒有錢還想創業那就要用你的智慧了
你要用你的智慧來創業啊
要是你沒有什麼特長的話那你就去打工好了

『叄』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哪些

當前人們已掌握了幾種海水淡化方法。

一種是蒸餾法,即把海水加熱,變成蒸汽,然後使蒸汽冷卻變成淡水。一次蒸餾不行,還可以蒸餾多次。

再一種是反滲透法。利用一種薄薄的具有多孔結構的「反滲透膜」作為核心部件,在加壓條件下,薄膜只能讓水通過,把鹽類物質拒絕於薄膜外,這樣淡水和鹽類就分開了。

世界上淡水資源不足,已成為人們日益關切的問題,也影響了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1997年3月,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在摩洛哥舉行的世界水資源論壇准備的文件中,發出了「到21世紀,水有可能成為一種稀罕之物」的驚呼。當然,這里所述的水是指淡水。淡水在地球上本來就十分有限,它只佔地球總水量的3%還不到,而且,其中約2/3囤積在高山和極地的厚厚冰雪中,近1/3深埋在地層里,而真正能被我們利用的淡水,只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左右。就是這佔有極小份額的淡水資源,今天還正面臨著來自人類的嚴重污染,致使其更加捉襟見肘,日見匱缺。因此,節約用水,保護珍貴的淡水資源,已成為世人的當務之急。

除了以上2種海水淡化方法以外,人們還在探索其他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海水淡化技術。

『肆』 海水的淡化技術

海水淡化技術:非加壓吸附滲透海水淡化法
上個世紀90年代鄧宇的發明,《美國化學文摘》收錄
攝取海洋甘泉
水是生命之源。不久以前,人類還沉迷於淡水是自然界取之不盡的無償賜品的神話,然而,工業化的蓬勃發展與人口的急劇增加無情地粉碎了這個神話。淡水危機甚至比糧食危機、石油危機還要來勢洶洶,解決淡水資源問題已提到了人類的議事日程。在這種背景下,把海水、苦鹹水等含高鹽量的水轉化為生產、生活用水的海水淡化技術得到空前迅猛的發展。淡化海水的方法已有十種之多,下面介紹的是其中最為主要的幾種。
蒸餾法
蒸餾法雖然是一種古老的方法,但由於技術不斷地改進與發展,該法至今仍占統治地位。蒸餾淡化過程的實質就是水蒸氣的形成過程,其原旦如同海水受熱蒸發形成雲,雲在一定條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帶的鹹味的。根據設備蒸餾法、蒸汽壓縮蒸餾法、多級閃急蒸餾法等。此外,以上方法的組合也日益受到重視。
電滲析法
電滲析法亦換膜電滲析法。
該法的技術關鍵是新型離子交換膜的研製。離子交換膜是0.5-1.0mm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選擇透過性區分為正離子交換膜(陽膜)與負離子交換膜(陰膜)。電滲析法是將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陽膜與陰膜交替排列,組成多個相互獨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鄰隔室海水濃縮,淡水與濃縮水得以分離。電滲析法不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為水質處理的手段,為污水再利用作出貢獻。此外,這種方法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化工、醫葯、食品等行業的濃縮、分離與提純。
反滲透法
是1953年才開始採用的一種膜分離淡化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在通常情況下,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為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麼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起,美日等發達國家先後把發展重轉向反滲透法。超過濾法,
宏大設想
尋找海水淡化新技術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壓力驅動反滲透膜分離技術(RO)在膜、膜組器、設備和工藝等方面都有了較大創新和改進,但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RO技術在節能、環保領域存在的局限,而且就脫鹽來講,RO技術可認為已接近發展的頂峰。因此,國外已經開展了「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FO)」的相關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海水淡化、污水處理、食品加工、醫葯等領域得到了應用,特別是「壓力延緩滲透(FRO)海水發電」,更是一項極具前景的清潔再生能源開發技術J。但是國內對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關注得很少,相關研究和論文也不多。雖然,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有了創造性的發明「非加壓吸附滲透法海水淡化」(CN92110710.2)。
正向滲透分離技術很早就得到了應用。很久以前,人們就採用食鹽來長期貯存食物,因為在高鹽環境下多數細菌、黴菌和病原菌由於滲透作用會脫水死亡或暫時失去活性。如今,人們已經開始利用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進行海水淡化、工業廢水處理、垃圾滲透液處理等研究;食品工業在實驗室利用正向滲透膜分離來濃縮飲料;緊急救援時的生命支持系統利用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製取淡水。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正向滲透技術已經應用於人體的葯物控制釋放。
非加壓滲透吸附法(90年代)
非加壓吸附滲透海水淡化法,或稱為「正向滲透法」,讓水通過多孔膜正向滲透進入一種超強吸水的吸附劑或鹽濃度甚至超過海水的溶液或固態物,不需要外界加壓,但溶液里的特殊鹽分提取液很容易蒸發,不需要加太多的熱(加熱能與反滲透加壓的能量比?)。分固態鹽、液態鹽方向。固態鹽解吸附耗能更小。
海水淡化技術:非加壓吸附滲透海水淡化法(CN92110710.2)1992年:上個世紀90年代鄧宇的發明,《美國化學文摘》收錄。另外兩種方法都在薄膜結構上有了創新和改進
碳納米管薄膜
一種用碳納米管來做薄膜的小孔,另一種滲透用的薄膜。
活細胞蛋白質膜
薄膜的孔用引導水分子通過活細胞的細胞膜的蛋白質來構成。
反滲透機理
統一的「干閉濕開」反滲透機理模型
有幾個經典模型
1.優先吸附毛細孔模型:弱點干態電鏡下,沒發現孔。濕態膜標本不是電鏡的樣品。
2.溶解擴散模型:不認為有孔。
3.干閉濕開模型:上個世紀80,90年代,國人鄧宇等提出的,能夠解釋1和2模型的統一的現代最貼切的逆滲透機理模型。既「干閉濕開」反滲透模型,統一了兩個最經典的反滲透機制模型,細孔模型,溶解擴散模型。
膜干時,膜收縮緻密,孔隙閉合,電鏡下看不到
膜濕時,膜材料溶脹,膜的孔隙被溶劑溶脹,孔打開。合並就是「干閉濕開」脫鹽模型。

『伍』 人類為什麼要發明海水淡化這項技術

因為地球上淡水資源有限,海水淡化就能有更多淡水資源使用了,不過現在還是不成熟

『陸』 簡易的海水淡化器製作方法或圖示~~~求救啊,全押上了!!!

成本低復廉又簡單實用的簡單小發制明製作方法-海水淡化器

海洋里雖然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資源,但是由於含鹽量過高,並不能直接作為飲用水。所以世界各地都紛紛建立了海水淡化工程。不過由於目前海水淡化的成本還相對較高,所以並沒有得到很廣泛的普及。可是如果能夠運用完全清潔的太陽能來凈化海水,或許這一實用小發明製作方法項目就可以得到大力的推廣。

這款簡易海水淡化器簡單小發明製作過程就完全不需要任何的額外能源,只需要利用現有的太陽能就可以淡化海水。它由一個透明的倒置的漏斗和一個底盤組成。使用過程如下:

首先將海水導入底盤內,然後將漏鬥倒扣在底盤上,太陽光透過漏斗來加速內部的海水蒸發,而淡化的水蒸氣則會在漏斗壁上凝結成水滴,並順勢流到漏斗四周的凹槽中儲存起來。等儲存了適量的水之後,把漏鬥倒過來,將凈化過的海水直接倒入容器即可。

據稱,在光照合適的情況下,該設備每天可凈化1升-1.7升的海水。雖然比較簡易,原理也很簡單,但還是比較實用的。

『柒』 海水為什麼可以淡化,這個是用了什麼科學技術

哥本哈根大學化學系的一位化學家Jiwoong Lee發明了一種尖端綠色技術,利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時間僅需短短幾分鍾。計劃中的這種海水淡化技術以二氧化碳替代電力,可將其用於人們缺乏清潔飲用水地區的生存裝備和大型工業廠房。

全世界有8億多人無法獲得清潔飲用水。根據聯合國的數據,,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3億。由於海水已經是世界上許多地方的重要飲用水來源,因此尋找更智能的海水淡化方法的需求與日俱增。

現代海水淡化面臨的基本挑戰之一是能源消耗。海水淡化廠需要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產生的電力,這樣一來反而造成了更嚴重的氣候變化。

目前,這項技術需要在較小的范圍內進行測試,實驗裝備是一種內置特殊設計的過濾器的水瓶,這些水瓶可用於救生艇或作為戶外活動的裝備。CowaTech與工程公司Kapacitet A/S合作,已經生產了一個原型瓶,將在2-3個月內完成。

從長遠來看,我們的目標是在更大的范圍內應用該技術,作為當今海水淡化廠的替代品。計劃是將該技術用於補充反滲透工廠--目前市場上佔主導地位的海水淡化方法。這樣做,CowaTech預計能夠減少50%的能源消耗。

『捌』 淡化海水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16世紀時抄,英國女王伊麗襲莎白曾頒布了一道命令:誰能發明一種價格低廉的方法,把苦澀腥鹹的海水淡化成可供人類飲用的淡水,誰就可以得到10000英鎊的獎金。16世紀末,人類試著用蒸餾器在船上直接蒸發海水來製取淡水,開創了人工淡化海水的先例。19世紀末,由於蒸汽輪船普遍發展,蒸發器也隨之蓬勃發展起來,以滿足鍋爐用水和部分飲用水的需要。1877年,俄國在巴庫建成世界上第一台固定式淡水裝置。其他國家,尤其是缺少雨水的乾旱國家也相繼建成固定式淡水裝置。但是,真正大規模地淡化海水,是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共有70多個國家從事海水淡化工作。僅1980年6月,蒸餾法、反滲透法和電滲析法三種類型的淡化裝置全世界即達2204個,總造水量每天約727萬噸。科威特的「多級閃急蒸餾法」的裝置達32級,它的海水淡化水平居世界一流。當今世界淡水總產量的70%是用此法生產的,能夠日產水18萬噸。中國海水淡化技術的研究始於1958年,近年來海水淡化技術出現了新的進展:中鹽度苦鹹海水淡化組件和頻繁倒極電滲析技術等重大成果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玖』 我知道一個小發明,就是把海水狀瓶子里,然後讓太陽曬,最後變成淡水,誰能告訴我這個遠理

海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是不攜帶鹽分或其他物質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就是蒸餾水(淡水)

閱讀全文

與發明海水淡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