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湖南省發明專利政府獎幾元錢,什麼時候才發下來
2013年初省政府出台《湖南省專利獎勵辦法》後,湖南省知識產權局會同省財政廳等相關部門已經制定了《湖南省專利獎勵辦法實施細則》,對申報要求、獎項設置及評獎標准、評審和授獎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湖南省專利獎每年評審一次,設一、二、三等獎。一等獎8項,每項獎勵人民幣7萬元,其中發明專利不少於80%;二等獎12項,每項獎勵人民幣3萬元,其中發明專利不少於70%;三等獎30項,每項獎勵人民幣1萬元,其中發明專利不少於50%。對為本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發明專利授予特別獎,每年不超過1項,獎勵人民幣30萬元。所頒獎金中,獎勵給專利發明人(設計人)的部分應不少於總額的50%。
《實施細則》規定,申報評獎的專利項目必須是專利權利穩定,技術方案新穎或設計獨特,創新程度高,實用性強,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同類技術的先進水平,並已在湖南省內實施應用,實現了產業化,對促進本領域的技術進步、提升相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專利評獎項目申報前一年的新增利潤和稅收達到1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取得十分顯著的社會效益。
對申報人的資格,《實施細則》規定,應是在湖南省注冊或工作的專利權人,省外專利權人許可本省單位實施其專利並產生顯著經濟效益的,可由實施單位申報。省直、中央在湘單位可直接到湖南省專利獎獎勵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湖南省知識產權局)進行申報,也可通過登錄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網上辦事」欄目進行網上申報。
Ⅱ 現在,2014年,最有,什麼科技,獎,他發明了什麼科技呀,,,,,,全部發明,項目是什麼呀
你會表達么?
Ⅲ 獲取2014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的是誰
「兩彈一星」功勛、
中國「氫彈之父」於敏院士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勛、
中國「氫彈之父」於敏院士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參考資料:
Ⅳ 2014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獎頒獎沒有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2014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魯政發〔2015〕3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科教興魯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根據《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省政府決定:
授予王軍成研究員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授予「空化效應在污染物降解和環境納米材料制備中的應用研究」等14項成果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授予「新的T細胞亞群Th17和Treg在炎症相關疾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等6項成果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授予「氮氣泡沫油氣增產作業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等4項成果山東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授予「油水復合冷卻立環高梯度磁選機」等13項成果山東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授予「中風壓鑿岩、破碎及錨固等礦山機械工程裝備關鍵技術及產品開發」等3項成果山東省技術發明獎三等獎;
授予「城市及周邊地區下壓煤由條帶變固體密實充填採煤關鍵技術」等22項成果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授予「條帶煤柱長期支承性能及其對地表變形控制研究與應用」等112項成果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授予「特深礦井超高地應力大傾角復合岩層穿層巷道圍岩綜合控制技術研究」等61項成果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授予成昌根等2名外籍專家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希望獲獎單位和個人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再創新業績。全省科學技術工作者要向獲獎科技人員學習,科學務實,積極作為,團結協作,勇於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加快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15年1月20日
抄送:省委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法院,省檢察院,濟南軍區,省軍區。各民主黨派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5年1月20日印發
Ⅳ 華科2014年得什麼獎
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的項目
信息科學二組
下一代光網路中全光信號處理方法與光子調控機理研究
張新亮(華中科技大學),董建績(華中科技大學),余 宇(華中科技大學),徐 競(華中科技大學),
黃德修(華中科技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程技術科學組
基於離散體系的跨尺度多相反應流的介觀理論和方法
鄭楚光(華中科技大學),郭照立(華中科技大學),柳朝暉(華中科技大學),施保昌(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省
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的通用項目
醫葯衛生組
單細胞分辨的全腦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技術與儀器
駱清銘(華中科技大學),龔 輝(華中科技大學),李安安(華中科技大學),曾紹群(華中科技大學),張 斌(華中科技大學),
呂曉華(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省
信息組
主動對象海量存儲系統及關鍵技術
馮 丹(華中科技大學),王 芳(華中科技大學),施 展(華中科技大學),童 薇(華中科技大學),葉郁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熊 暉(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的通用項目和創新團隊
動力電氣與民核組
大型電站鍋爐混煤燃燒理論方法及全過程優化技術
陳 剛,向 軍,張洪剛,沈躍良,張 成,胡平凡,袁洪濤,陳前明,高 偉,夏 季
華中科技大學,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廣東紅海灣發電有限公司,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沙角C電廠,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珠海發電廠,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諫壁發電廠,安徽華電蕪湖發電有限公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土木建築一組
地鐵施工安全風險控製成套技術及應用
丁烈雲,朱宏平,劉玉華,駱漢賓,李勇軍,鄧慶緒,李小青,劉卡丁,鄧利明,周 誠
華中科技大學,中鐵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東北大學,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湖北省
內科二組
生產性粉塵的致病規律與預防對策
陳衛紅,鄔堂春,楊 磊,謝立亞,陳 傑,陳鏡瓊,余德新,劉躍偉,何欽成,樓介治
華中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醫科大學
湖北省
Ⅵ 2014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人物有哪兩位
2014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只有一個人
於敏(1926.6.16—),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參考資料:
http://ke..com/link?url=bwDxi1aNEZdDXpdwfcBjZm2q_frjWA-_HSQAMh0X1Xbp6lMUX9k8lq
Ⅶ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頒發給了誰
在航空、航天、交通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有「一克重就是一克金」的說法,材料越輕結構工作效能越高。目前國際通用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以顯著提高裝備性能,但加工過程極易產生損傷,制約其廣泛應用。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授予大連理工大學賈振元團隊,表彰其發明的「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技術與裝備」解決了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難題,將我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加工技術水平推進到國際前沿。
經過10多年攻關,團隊研發出13台套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數控加工工藝裝備,成為我國航空航天多個重點型號關鍵復合材料構件加工的唯一裝備,實現了從無法加工或手工加工到低損傷數字化加工的跨越。成果已在航天一院、航天三院、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企業應用,突破了某新型航天裝備艙段、某飛行器筒段、某系列直升機旋翼、某重型飛機調節板、大型客機機身筒段試驗件、高鐵車身試驗件等關鍵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難題,打破國外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