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單於由誰創造

單於由誰創造

發布時間:2021-07-29 06:49:38

A. 匈奴最後一位單於是誰扳倒西羅馬帝國,被稱為上帝之鞭了嗎

作為歷史上對中原王朝構成強大威脅的少數民族,匈奴的存在自然是當之無愧。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匈奴被霍去病擊敗之後,再也無法形成氣候,失去了與大漢朝對抗的資本,退守於一隅之地。

但匈奴的輝煌遠不止於此,雖說霍去病打入匈奴內部,使匈奴核心力量潰散,但匈奴只是不再對大漢朝構成威脅,並不意味著匈奴會進行遷徙,而在別的地方生根發芽。匈奴最為輝煌的時候,昔日強大的西羅馬帝國也無法對其構成威脅。但遺憾的是,匈奴未像中原王朝一樣,雖然朝代更迭但歷史文化延續,匈奴未滅於外人,卻潰於自身。

由此可見,匈奴的最後一代王乃是阿提拉單於。匈奴經歷霍去病和班固兩番打擊,卻仍能苟延殘喘,其中定有拔尖之人,方能攘內安外。但在阿提拉單於突然去世之後,匈奴後代再無可用之才,皆是醉心於權力,無暇顧及政事,這才使得這個征戰沙場多年的匈奴帝國一夜之間大廈傾倒,再無翻身之日。

B. 匈奴的開始和滅亡,最後一個單於是誰

樓上的回答條理不太清晰。

匈奴是一個或兩個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游牧民族在漢語中的稱呼。

中國古籍中講述的匈奴是在秦漢時期稱雄中原以北的一個強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歷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歷了約三百年。

【一、匈奴的起源】

據中國部分史籍記載,匈奴人是夏朝的遺民。《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之苗裔也」。《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

【二、匈奴的滅亡】

這個問題要從南匈奴和北匈奴分別說起。

公元48年,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於之孫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

1.北匈奴的滅亡

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

2.南匈奴的滅亡

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

南匈奴南下漢化,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帶,三國時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個部。4世紀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劉淵起兵佔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自稱漢王,311年攻佔洛陽,316年攻佔長安,滅西晉。史稱前趙或漢趙。

匈奴的一支地位低下的族群稱為羯人。漢趙的大將羯人石勒自立,建立趙國,史稱石趙或後趙。後被氐人苻氏前秦所滅。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稱為匈奴別部盧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後涼漢官段業為主,在現甘肅地區建立北涼。後沮渠蒙遜殺段業,自立為北涼主。後被鮮卑人拓跋氏北魏所滅。

匈奴與鮮卑的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劉勃勃被鮮卑拓跋氏擊敗後投奔羌人的後秦。後自認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連,在河套地區創立夏國,史稱胡夏。後被北魏所滅。夏國的國都統萬城是作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東亞留下的唯一的遺跡。

匈奴融入靠近高麗的鮮卑的宇文氏部落,進入朝鮮半島。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後被漢族外戚楊堅所篡。楊堅創立隋朝,統一中原。

以上是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匈奴在中國歷史舞台上進行了最後一場演出。之後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從中國歷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華夏族為主體的漢族。

【三、最後一個單於是誰?】

最後一個北單於是:逢侯北單於(94——118),此後北單於世系不明。

最後一個南單於是:呼廚泉單於(195——216),被曹操留於鄴,此後南匈奴世系不明。

C. 歷史上的單於有誰

冒頓,頡力,突利

D. 漢武帝時匈奴的單於是誰

漢武帝時期匈奴單於先後有:軍臣單於,伊稚斜

E. 大單於是誰

1.匈奴君主的尊號。 2.唐大角曲名。 3.地名,唐代在今天內蒙呼和浩特附近設立單於都護府,振武節度使。4.西晉末年、南北朝,對一些少數民族官員的一種虛銜,如漢國(匈奴劉淵建立)以皇太子為大單於,冉閔建立的,冉魏,也以太子為大單於。還有很多少數民族首領的虛銜之一就有大單於,一般有大單於封號就有權利號令少數民族

F. 資治通鑒中單於是誰

單於是匈奴人對他們部落聯盟首領的專稱。意為廣大之貌。此稱號始創於匈奴著名的冒頓單於之父頭曼單於,之後該稱號一直沿襲至匈奴滅亡。而東漢三國之際,有烏丸、鮮卑的部落使用單於這個稱號。至兩晉十六國,皆改稱為大單於。

G. 單於王是誰

冒頓(mòdú)(?-前174),冒頓是人名姓攣鞮(luāndī),單於(chányú)是匈奴部落聯盟的首領稱號。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頭曼單於而自立。他是中國少數民族中第一個雄才大略的軍事家、統帥。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攣鞮氏。 冒頓是匈奴單於頭曼的長子。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頭曼得少子,欲廢太子冒頓而立少子,於是讓冒頓做了月氏的人質。單於頭曼卻發兵急攻月氏,想借月氏人之手來殺冒頓。冒頓盜馬逃歸,頭曼認為冒頓壯勇,讓他統率一萬騎兵。 冒頓得到兵權後加緊訓練部隊。他製成了鳴鏑,下令說:「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史記·匈奴列傳》)冒頓與部下出獵鳥獸,發現有不射響箭所射目標的人,就殺掉他。不久冒頓用響箭射自己的良馬,左右的人有不敢跟著射的,冒頓立刻將他們殺掉。此後,冒頓又以響箭射自己寵愛的妻子,左右的人都感到很恐慌,不敢跟著射,冒頓又將這些人殺死。 不久,冒頓出獵,用響箭射殺單於的良馬,左右的人都跟著射。此時,冒頓知道他的左右都聽從他的命令,可被他利用了。 一次冒頓隨其父頭曼單於狩獵,用響箭射向頭曼,他的左右也都隨著響箭射向頭曼單於。頭曼死,冒頓誅殺他後母、弟弟和不聽從他的眾臣,自己作了單於。 冒頓登位後,正是東胡強盛時期,東胡聽說冒頓殺父登位,便派使者對冒頓說,想要頭曼的千里馬。冒頓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大臣們表示,千里馬是匈奴的名馬,不應給東胡。冒頓說:「柰何與人鄰國而愛一馬乎?」(《史記·匈奴列傳》)於是把頭曼的千里馬送給東胡。東胡認為冒頓懼怕他們,不久又提出想得到單於的一個閼氏。冒頓又問群臣,左右大臣都憤怒地說:「東胡無理,竟然索要閼氏,請您派兵攻打他們。」冒頓說:「柰何與人鄰國愛一女子乎?」(《史記·匈奴列傳》)於是便把一位自己寵愛的閼氏送給了東胡。 東胡得到單於閼氏後愈發驕橫起來,欲向西侵略。東胡和匈奴之間有一千多里的荒蕪地區,無人居住,雙方各自在自己的邊界地區建立了哨卡。東胡派使者對冒頓說:「兩國之間的緩沖空地,我們想佔有它。」冒頓詢問大臣們的意見,大臣們認為這是荒棄之地,給或不給都可。於是冒頓大怒,說:「地者,國之本也,柰何予之!」(《史記·匈奴列傳》)便把主張給東胡土地的大臣都殺了。冒頓發兵向東襲擊東胡,下令全國士兵,有後退的皆斬。東胡早先輕視匈奴,並無防備,等到冒頓引兵來犯,大敗東胡軍,消滅了東胡王,擄掠了他的人民和牲畜。回來後,向西打敗了月氏,向南並吞樓煩和白羊河南王,又全部收回了秦將蒙恬所奪取的匈奴土地。以漢原河南塞為界,到達朝那,膚施,進而侵入燕、代兩地。這時的漢軍與項羽相持不下,中原地區被戰爭弄得疲憊不堪,無暇西顧,因此冒頓的勢力得到了壯大,手下有能彎弓射箭的士卒達三十多萬,設左右賢王二十四長,稱雄於大漠南北。 匈奴從其先祖淳維單於至頭曼單於,已有一千多年了,但匈奴的地域時大時小,內部也別散分離,直到冒頓單於時,匈奴最為強大,盡服從北夷,而南與中國為敵,使其成為一代雄主。 此後冒頓又率兵向北征服了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盡使北方各族服從他的統治。 漢平定中原不久,為加強邊防調韓王韓信去代郡,都馬邑(今山西朔縣)。匈奴大舉進攻馬邑,迫韓王投降了匈奴。於是匈奴引兵向南,越過句注山,直攻太原,兵鋒及於晉陽城(今山西太原西南),威脅西漢的統治。 公元前200年,劉邦率兵前去抗擊匈奴,時逢冬季,風雪交加,奇寒無比,有十分之二的士兵凍掉了手指。於是冒頓佯裝敗北,暴露自己的老弱病殘之兵,掩藏起精銳之師,誘漢兵追趕。高祖果然將以步兵為主的全部三十二萬漢兵用以北逐匈奴。高祖到先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其步兵還沒有到齊。冒頓派精騎四十萬圍困高祖於白登山(平城東),七天七夜,被包圍的漢軍得不到軍糧接濟,情勢十分危急。高祖用陳平計,暗中派使者厚贈禮物給冒頓的閼氏,閼氏對冒頓說:「兩主不應相困。現在即使得到了漢朝土地,單於您也終究不能住在那裡。況且漢王自有神靈保佑,請單於您仔細考慮。」冒頓原與韓王信的大將王黃、趙利相約共滅漢王,可王黃、趙利的軍隊未到,冒頓懷疑可能和漢軍有密謀,就聽取了閼氏的話,放開包圍圈的一角。高祖劉邦下令所有士兵都拉滿弓外向,從匈奴解開的一角直沖而出,終於和大軍會合。冒頓這時已引兵離去,漢朝也領兵撤退。 其後冒頓常結連漢朝叛將,引兵侵擾漢朝邊地,使得漢朝深感憂慮。當時漢初定,國力弱,於是高祖便派劉敬前去締結聯姻和約。奉送皇族女兒冒稱公主去做單於的閼氏,每年奉送給匈奴絲棉、綢絹、酒米食物各有一定的數量,漢匈結約為兄弟之國,冒頓才稍稍停止侵擾。 高祖死後,孝惠帝、呂後時,匈奴驕橫無禮,冒頓竟然在給呂後的信里有侮辱性言語,呂後想攻打匈奴,被諸將所勸未行,依舊實行和親成策。文帝初年,冒頓又派右賢王進佔了黃河河套以南地區,後消滅月氏,平樓蘭、烏孫、呼揭等國。第二年冒頓到致信漢文帝願意恢復過去的和約,文帝作了友好的答復,雙方轉向通好。 公元前174年,冒頓去世。其子稽粥單於立,號曰老上單於。

H. 漢武帝時期在位的匈奴單於是誰叫什麼子女有誰

漢武帝時期在位的匈奴單於是伊稚斜單於。叫伊稚斜,子女是:烏維單於。

漢武帝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一二六年),匈奴軍臣單於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於,攻破軍臣單於太子於單,於單亡降漢,但此時的匈奴已經今非昔比,而中原的漢朝也進入了最鼎盛的時期。

漢武帝先後派遣衛青、霍去病等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將軍對匈奴進行了進攻。 在王庭之戰中,匈奴主力被衛青率領的漢朝大軍幾乎全部殲滅,匈奴向北處逃走,遷至荒蕪的漠北草原。經過後來其他漢朝幾位將軍的進攻下,原來屬於匈奴的國土幾乎全部淪為漢朝領地。喧赫一時的匈奴帝國時代結束了。

經過這次失敗,匈奴勢力從此退出河套及其以西一帶。史稱「是後匈奴遠遁,而幕(漠)南無王庭」。

(8)單於由誰創造擴展閱讀

匈奴人由於遠離水草茂盛的陰山地區,畜牧業生產發展從此受到嚴重限制。而漢王朝利用奪得的「匈奴左地」,令原為其附屬的烏桓族(原住於遼河流域及老哈河一帶)徒居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塞外,為漢偵匈奴動靜。

又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月氏、大宛,以公主妻烏孫昆莫,拆散匈奴與烏孫的聯盟 ;復於渾邪王故地置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切斷其與羌族的交通。於是匈奴勢力日削。

公元前114年(漢元鼎三年),伊稚斜單於死。子烏維單於(前114—前105)、孫烏師廬單於(兒單於)(前105—前102)相繼立。

I. 單於是根據什麼做出「引兵還」的決定的

單於入漢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是時雁門尉史行微,見寇,保此亭,知漢兵謀。單於得,欲殺之。尉史乃告單於漢兵所居。單於大驚曰:吾固疑之。乃引兵還。

J. 單於是誰

盧綸(生卒約737-約799)中唐時代,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唐朝存在於(618年-907年)當時世界的強國之首,與突厥、高句麗、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而從《姓氏尋源》和《漢書·匈奴傳》的記載考證可知,單於氏源自少數民族的匈奴。匈奴存在於(公元前209年-公元357年)。
盧綸時代的中唐,匈奴已經滅亡,唯一與單於有關聯的只能是突厥,所以:詩中的單於代指敵人首領,而不是某個單於。朱泚之亂發生後,咸寧王渾瑊出鎮河中(今山西永濟),召盧綸為元帥府判官。軍營生活,使盧綸詩風較為粗獷雄放,關於軍旅邊塞詩,寫得極有生氣。

閱讀全文

與單於由誰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