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九月的古詩詞有哪些
1、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唐 白行簡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餘。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
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登台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3、閏九月九日獨飲
唐 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4、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❷ 贊美九月的詩句
1、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南北朝·柳惲《搗衣詩》)
白話譯文:水邊平地有樹葉飄落,隴首已是秋季,雲在天際飄揚。
2、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白話譯文: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3、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白話譯文:秋風吹來啊陣陣清涼,洞庭起浪啊落葉飄揚。
4、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白話譯文:秋雨料峭,寒意肅然,北風蕭瑟,秋江清爽。
5、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白話譯文:長風陣陣吹動茅草,野火點點燃燒枯桑。
6、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杜牧《秋夕》)
白話譯文:秋景有秋夜,精美的銀色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畫屏上添了幾分清冷之色。
7、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白話譯文:極目天宇,寥廓秋空中,偶爾飛過一隻小鳥.秋深時分,地面上升起裊裊炊煙,也帶著絲絲寒意。
8、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宋·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白話譯文:天光水色一片澄碧,染成一江清秋的景色。
9、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元·白樸《天凈沙·秋》)
白話譯文:天邊只有夕陽和殘留的晚霞,一個孤零零的小村落里只有一點冬天的薄霧、一棵老樹和幾只烏鴉,忽然,一隻鳥兒飛掠而下。
10、《九月》——海子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 野花一片
遠在遠方的風 比遠方更遠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我把這遠方的遠 歸還草原
一個叫木頭 一個叫馬尾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遠方只有在死亡中 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鏡高懸草原 映照千年歲月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隻身打馬過草原
(2)關於金秋九月創造的詩擴展閱讀:
《九月》創作背景
《九月》一詩寫於一九八六年,寫作這首詩的時候,海子已經從北京大學畢業到中國政法大學任教近三個年頭。
應該說,此時的海子思想上是相對較成熟的,對於世界、生存、死亡、時間與空間等已經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認識框架。這首詩就是詩人思考的結果,認識的反映,它以充滿神秘色彩、閃爍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獨具特色的語言構造,對上述事物進行了詩性的言說與燭照。海子受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是很深刻的,從存在主義哲學出發自然就可以解開海子詩歌中的重要思想環節。
作者簡介
海子(1964一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省安慶人,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卧軌自殺。1984年創作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第一次使用「海子」作為筆名。從1982—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里,海子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和《海子詩全編》等。
❸ 關於金秋時節的古詩詞三首
你好!很高興為你答疑解惑。
1、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柳渾《搗衣詩》
2、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蕭愨《秋思》
4、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5、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6、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杜甫《秋興八首》
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8、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9、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10、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范雲《別詩》
11、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白居易《司馬宅》
1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其一》
13、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14、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15、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16、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1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18、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19、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20、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21、樹樹秋聲,山山寒色。——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22、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宋之問《始安秋日》
23、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李頎《望秦川》
24、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2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志遠《天凈沙·秋思》
26、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27、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陶淵明《酬劉柴桑》
28、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秋風辭》
29、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30、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31、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32、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3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34、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35、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3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37、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38、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樂府詩集·長歌行》
3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40、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南李煜《虞美人》
41、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4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43、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李白《贈廬司戶》
44、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45、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46、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47、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48、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望採納,謝謝!
❹ 金秋九月正能量的詩句
1、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4、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5、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6、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7、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8、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趙時春《原州九日》
9、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10、綠杯紅袖趁重陽。——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11、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葯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陸游《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12、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3、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14、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參》
15、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韓琦《九日水閣》
16、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參》
17、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18、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文森《九日》
❺ 形容金秋的詩句有哪些
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❻ 描寫金秋九月的詩詞
描寫金秋九月的優美詩句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瀟瀟:小雨降落的樣子。
宋·柳永《八聲甘州》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霜風:秋風。關河:關塞河流。殘照:夕陽的余暉。
宋·柳永《八聲甘州》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是處:到處。紅衰翠減:花謝葉落。苒苒: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聲甘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斷虹:殘余的彩虹。霽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長眉。
宋·黃庭堅《念奴嬌》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無賴:百無聊賴。窮秋:深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小軒;有窗檻的小室。
宋·秦觀《秋日》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觀《木蘭花》
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阿誰;何人。背西風:背向秋風。
指荷葉被秋風吹得葉梗都彎了。
宋·秦觀《虞美人》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
衰草:枯草。畫角:軍中用的號角。斷:盡。譙門:城上鼓樓,用以瞭望敵情。
三句寫孤城秋景。
宋·秦觀《滿庭芳》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
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游南岩和范廓之韻》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可人:合人意。紅蕖(音同「渠」):荷花。卻:開盡。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麼大。
宋·楊萬里《秋涼晚步》
❼ 關於金秋時節的高中生自創詩
金陵向西賈客多,
秋來弦管感傷多。
時命不將明主合,
節使橫行西出師。
❽ 描寫九月的詩句
關於、描寫九月的詩句和名言,共23句
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詩經》
3.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4.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韓翃《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經》
6.送君九月交河北,雪裡題詩淚滿衣。——岑參《送崔子還京》
7.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8.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中心竊自思,儻有人送否。——王維《偶然作六首》
9.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10.過了重陽九月九,葉落歸秋,殘菊胡蝶強風流。——馬致遠《行香子》
11.九月重陽還又到。東籬菊放金錢小。——歐陽修《漁家傲·九月重陽還又到》
12.愁又愁,樓上樓,九月九。——張可久《南呂·四塊玉·客中九日落》
13.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黃巢《不第後賦菊》
14.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詩經》
15.三冬有電連春雨,九月無霜盡火雲。——元稹《酬樂天嘆窮愁見寄》
16.九月霜降後,水涸為平地。——白居易《大水》
17.定是登高九月頭,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風滿鬢秋。——吳潛《南鄉子·黃耳訊初收》
18.西風八九月,積地秋雲黃。——黃燮清《秋日田家雜詠》
19.九月湖上別,北風秋雨寒。——常建《送陸擢》
20.章華宮中九月時,桂花半落紅橘垂。——張籍《楚宮行》
21.九月又重陽,菊華依舊黃。——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九月又重陽》
22.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鴻來。——朱朴《霜降日得西皋詩中有速諸公社飲意予亦以此訂約》
23.中秋院落桂花黃,九月岩崖楓葉赤。——徐庸《吳淞秋色圖為沈汝禎題》
❾ 金秋9月的詩句
1、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陶淵明《飲酒·其四》
2、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劉禹錫《秋風引》
3、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盧照鄰《曲池荷》
4、漠漠秋雲起,稍稍夜寒生。
——白居易《微雨夜行》
5、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李白《塞下曲六首》
6、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佚名《長歌行》
7、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韋應物《聞雁》
8、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王績《野望》
9、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杜牧《長安秋望》
10、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11、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王昌齡《塞下曲四首》
12、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13、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佚名《西洲曲》
1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15、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16、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17、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
18、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
——劉長卿《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19、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
——杜甫《江漢》
20、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21、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杜甫《月夜憶舍弟》
22、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懷李白》
23、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24、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王維《歸嵩山作》
25、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26、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27、微陽下喬木,遠色隱秋山。
——馬戴《落日悵望》
28、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29、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暝》
30、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白居易《南浦別》
❿ 以金秋九月的景物擬詩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子夜吳歌(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長信秋詞五首 >>
唐 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
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
卧聽南宮清漏長.
秋 夜
夜久無眠秋氣清,
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處明。
秋浦歌 (李白)
白發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秋 山
(宋)楊萬里
烏桕平生老染工,
錯把鐵皂作猩紅。
小楓一夜偷天酒,
卻倩孤松掩醉客。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秋風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蕭瑟天氣涼,草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木搖落露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