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從蜻蜓發明飛機對嗎

從蜻蜓發明飛機對嗎

發布時間:2021-07-29 05:46:39

❶ 科學家怎樣從蜻蜓身上發明了直升機

蜻蜓通過翅膀振動可產生不同於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定氣流,並利用氣流產生的渦流來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飛行,還能向後和左右兩側飛行,其向前飛行速度可達72公里/小時。科學家據此結構基礎研製成功了直升飛機。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常會引起劇烈振動,甚至有時會折斷機翼而引起飛機失事。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於是人們效仿蜻蜓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平衡重錘,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為了研究滑翔飛行和碰撞的空氣動力學以及其飛行的效率,一個四葉驅動,用遠程水平儀控制的機動機翼(翅膀)模型被研製,並第一次在風洞內測試了各項飛行參數。

第二個模型試圖安裝一個以更快頻率飛行的翅膀,達到每秒18次震動的速度。有特色的是,這個模型採用了可變可調節前後兩對機翼之間相差的裝置。研究的中心和長遠目標,是要研究使用「翅膀」驅動的飛機表現,以及與傳統的螺旋推動器驅動的飛機效率的比較等等。

❷ 根據蜻蜓發明了飛機的過程

以前飛機飛起來會有震顫,很強大的震顫,科學家解決不了。後來發現蜻蜓飛的非常牛,很穩,就研究蜻蜓,發現蜻蜓翅膀尖端上有小點,有個專門的叫法我忘了,你抓一直蜻蜓也能看到翅膀尖端上有個小點,那個是配重,然後科學家把這種配重應用到飛機上,飛機果然不震了。很給力,通過蜻蜓解決了飛機震顫的問題!

❸ 是誰看到蜻蜓的翅膀而發明了飛機

據記載飛機是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的沒錯,不過巴西人會說是巴西人聖杜蒙特!

查到的資料沒有說明是看到了蜻蜓翅膀而發明的飛機,但是確實幫助我們解決了飛機在飛行中的機翼顫振的問題。

氣動彈性力學中的顫振現象,曾使科學家們傷透了腦筋。這種現象對於飛行中的機翼簡直就是一個作惡多端的魔鬼,它能使高速飛行的飛機翅膀斷裂,造成機毀人亡。這一飛行難題曾長期困擾著飛行事業的發展。然而,人們最終還是從大自然那裡,從動物世界、從動物飛行高手蜻蜓那裡得到了啟示,解決了這一難題。
蜻蜓有不少飛行絕技高招。飛行中它們常常輪流振動著前翅和後翅,突然又伸直雙翼滑翔飛行。偶爾也只振動前面的雙翼,而將後面的一對翅膀平靜地伸展著。蜻蜓不但能向前飛行,而且可作反向後退飛行。時而振動翅膀,靜止地滯留空中,甚至在捕殺獵物時,它們還可以作短距離的垂直飛行。然而在振翅飛行時,它們也會遇到有害的顫振現象。大自然賦予了它們消除這種有害現象的方法。人們不難發現,蜻蜓的每一片翅膀前緣的上方,都有一塊加厚的深色角質層——翼眼,這就是它們消除顫振隱患的特殊裝置。蜻蜓倘若去掉翼眼雖說不會喪失飛行能力,卻會影響翅膀振動的正確性,使它們的飛行變得像「醉漢」似地搖搖晃晃,飄來盪去。人們由此得到啟發,於是一項防止顫振的發明問世了。在飛機的機翼盡端的前緣部位設置一個加重裝置(最簡單不過的就是焊上一個鉛重錘),有害的振動便消除了。

❹ 科學家通過研究蜻蜓飛行的原理,發明了飛機。是對的嗎

首先,不是科學家從蜻蜓身上發明了直升機
而是根據蜻蜓的原理改善了飛機的安全性
蜻蜓是靠神經系統控制著翅膀的傾斜角度,微妙地與飛行速度和大氣氣壓相適應。蜻蜓這種「自動駕駛儀」比現代飛機靈巧得多。人們從仿生學的角度不斷研究昆蟲的飛行與構造機能的特點,「移植」到飛機設計上加以應用。例如在空氣動力學中有一種「顫振」現象,如飛機機羽不能消除「顫振」,快速飛行時就會使機羽折斷,招致機毀人亡。蜻蜓則是消除顫振的「先驅者」,它的翅端前緣有一塊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這是保護薄而韌的蜻蜓翅不致折損的關鍵,人們仿照翅痣,在飛機機羽上設計了加厚部分,於是戰勝了顫振,保證了快速型飛機的安全。

❺ 從蜻蜓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直升飛機的作文(400字)

蜻蜓 的啟示:
蜻蜓通過翅膀振動可產生不同於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定氣流,並回利用氣流產生的答渦流來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飛行,還能向後和左右兩側飛行,其向前飛行速度可達72公里/小時。此外,蜻蜓的飛行行為簡單,僅靠兩對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學家據此結構基礎研製成功了直升飛機。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常會引起劇烈振動,甚至有時會折斷機翼而引起飛機失事。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於是人們效仿蜻蜓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平衡重錘,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為了研究滑翔飛行和碰撞的空氣動力學以及其飛行的效率,一個四葉驅動,用遠程水平儀控制的機動機翼(翅膀)模型被研製,並第一次在風洞內測試了各項飛行參數。
第二個模型試圖安裝一個以更快頻率飛行的翅膀,達到每秒18次震動的速度。有特色的是,這個模型採用了可變可調節前後兩對機翼之間相差的裝置。
研究的中心和長遠目標,是要研究使用「翅膀」驅動的飛機表現,以及與傳統的螺旋推動器驅動的飛機效率的比較等等。

❻ 人們根據蜻蜓發明了飛機

直升機的發明和蜻蜓有關

蜻蜓與飛機:在飛機高速飛行的時候,飛機的翅膀版都會發生「顫振」的現權象,也就是說,飛機的翅膀會不由自主地振動,這種有害的振動會造成翼折人亡的慘劇。當我們人類正在為這個難題所困擾的時候,自然界里的昆蟲們早在千百萬年前,就發明了對抗顫振的方法。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就是這方面的傑作。蜻蜓的翅膀邊上有一塊較重的褐色的厚片,可以保持飛行時的平穩。有人做過實驗,如果把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去掉,那麼蜻蜓在飛起來的時候就會盪來盪去的。於是,人們根據蜻蜓翅痣的原理,在飛機翅膀上也設計了加厚的部分,這樣就能消除顫振的危害。

❼ 科學家是用蜻蜓在1903年發明的飛機嗎 急急急!

不是 是根據鳥類飛行發明的飛機 根據蜻蜓飛行消除的飛機機羽震顫

蜻蜓飛得那麼自由自在,是靠神經系統控制著翅膀的傾斜角度,微妙地與飛行速度和大氣氣壓相適應.蜻蜓這種「自動駕駛儀」比現代飛機靈巧得多.人們從仿生學的角度不斷研究昆蟲的飛行與構造機能的特點,「移植」到飛機設計上加以應用.例如在空氣動力學中有一種「顫振」現象,如飛機機羽不能消除「顫振」,快速飛行時就會使機羽折斷,招致機毀人亡.蜻蜓則是消除顫振的「先驅者」,它的翅端前緣有一塊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這是保護薄而韌的蜻蜓翅不致折損的關鍵,人們仿照翅痣,在飛機機羽上設計了加厚部分,於是戰勝了顫振,保證了快速型飛機的安全.2.科學家從蜻蜓的翅膀得到啟示改善了飛機翅膀.在飛機高速飛行的時候,飛機的翅膀都會發生「顫振」的現象,也就是說,飛機的翅膀會不由自主地振動,這種有害的振動會造成翼折人亡的慘劇.當我們人類正在為這個難題所困擾的時候,自然界里的昆蟲們早在千百萬年前,就發明了對抗顫振的方法.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就是這方面的傑作.蜻蜓的翅膀邊上有一塊較重的褐色的厚片,可以保持飛行時的平穩.有人做過實驗,如果把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去掉,那麼蜻蜓在飛起來的時候就會盪來盪去的.於是,人們根據蜻蜓翅痣的原理,在飛機翅膀上也設計了加厚的部分,這樣就能消除顫振的危害.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科學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於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30年以後,由於飛機速度的不斷提高,經常發生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禍.過了好久好久,人類才從蜻蜓那裡找到了防止這類事故的方法.原來,每隻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從蜻蜓翅膀上的厚斑找到了防止事故發生的方法,因而造出性能優良的新式飛機,提高了飛機的飛行質量3.在悶熱的夏季里,暴雨將至或驟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飛舞.它好似一架飛機,而飛行技巧卻遠遠高出於飛機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飛行,它能微微抖動翅膀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它能懸在空中不移動位置,這時它的翅尖每秒鍾要揮動30-50次,作長「8」次運動.就這一手,大多數以飛翔著稱的鳥類也望塵莫及.它可以長途飛行,一小時飛行六七十公里而不著陸;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個尖尖的枝梢上,瞬間又飛得無影無蹤,唐詩中「蜻蜓飛上玉搔頭」,生動地描寫了這種「特技」表演.

閱讀全文

與從蜻蜓發明飛機對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