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拉鏈被惠特科姆賈德森發明

拉鏈被惠特科姆賈德森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29 02:30:02

『壹』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拉鏈只是一個小小的發明,但是整個世界都離不開它.它被美國《科學世界》雜志評選為

(1)據原題中「1893年前後,美國工程師惠特科姆、賈德森利用凹凸齒錯合原理,設計出一種可快速滑動的關啟系統,並申請了專利,這就是早期的拉鏈」可知,拉鏈的原理是:凹凸齒錯合原理;
(2)拉鏈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多,如於衣服、提包等都是利用拉鏈為人類提供服務的.
故答案為:(1)凹凸齒錯合原理;(2)衣服、提包;

『貳』 拉鏈裝置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1986年,美國著名的《科學世界》雜志根據廣大讀者的推薦,從成千上萬件發明中,選出了20世紀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十大發明。這十大發明中有飛機、火箭、尼龍、電視、電冰箱、飛艇、集成電路等赫赫有名的科技成果,可是名列榜首的,卻是一件小玩意兒——拉鏈。

小小拉鏈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影響?

拉鏈的發明是在1890年前後,那時有個名叫惠特科姆·賈德森的美國人,對當時用縫紉方法製成的生活用品有一種感覺——使用時總有某種不便。例如,手提包、口袋等物,除了用繩、帶捆紮外,就是用扣子封口,既麻煩又不美觀。

有一次,賈德森帶著事先買好的生日禮物去看望他的大表姐。快下火車時,車門口比較擁擠,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不慎跌倒,胳膊肘壓在她攜帶的一個鼓脹的布袋上,按扣封住的袋口被脹開,內裝的大米撒了一地。賈德森放下自己的手提包,去攙扶那個老太太。當他回過頭拿起自己的提包時,發現輕了一些,並且有一段未封嚴的包口張大了。打開一看,裡面的一盒生日禮物不見了。

這件意外事情的發生,給賈德森以很大刺激。他認為老太太那袋大米的撒出以及他那盒生日禮物的丟失,主要是由於布包或布袋的口封閉不嚴所造成。因此他決心搞出一個可以把對接縫嚴實封閉並且開合方便的閉鎖裝置。然而,這種裝置並不是一想就能想出來的,賈德森冥思苦想了很久,也沒想出個頭緒來。

有一天,賈德森看見一個木匠正在做一個木箱,木匠用帶有間齒的兩塊木板拼接箱子縫,他對這一舉動進行了認真的觀察與思考,進而想到:在布袋或包的開口部採用類似這樣的間隔齒裝置,一定能把開口部位封鎖嚴實。關鍵問題是:採用什麼樣的結構才能使它開合自如呢?

這個懸而未決的難題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後來有一次,他到一家鐵匠鋪准備購買一個飯勺。

這里的鐵勺子吊掛得不但整齊而且巧妙:一根被支架在水平位置的鋼筋棍上吊掛著上下兩行,上面的一行是由鋼筋棍直接穿過勺柄孔,而下面的一行是勺柄朝下,通過勺部「咬合」在一起的。賈德森選中了下行左起第五把鐵勺,他使勁朝下拽,卻是拽不下來。看來咬合得很緊。後來,鐵匠師傅告訴他,把左邊的四把勺子向外扒開。果然見效,他需要的那把就輕而易舉地取下來了。

買飯勺給他帶來了意外的收獲,那種緊緊咬合在一起的兩行鐵勺成了他設想中的「拉鏈」的雛形。以後,他就根據這種咬合原理設計出了拉鏈裝置。不知你注意到沒有,現在的拉鏈齒除了採用等距離間隔排列以外,它的齒形有個特點,即一面凹下,一面凸起,宛如一個微型飯勺。這兩排齒在一個滑動鏈的作用下開合。這個滑動鏈前頭寬,後頭窄,當它向前滑動時,窄的一端壓迫兩邊的齒,使兩相鄰的齒的凸凹部密合到一起,閉鎖得很結實;向後滑動時,它的前端的擋頭迫使兩邊的鏈齒張開一個角度,拉鏈就逐步被打開了。

在現代人看來,拉鏈的結構簡單得很。然而,當年的賈德森在煞費苦心地想出凸凹齒錯合原理,並設計出這種開合機構後,在製作過程中又遇到了重重困難。1893年,賈德森在完成這項發明後申請了專利,並與沃爾特律師合建一個公司進行拉鏈生產。12年後,這個公司的拉鏈製造機才開始運轉,制出的產品很粗糙。

又過了7年,瑞典工程師納遜德巴對賈德森的發明很感興趣。他意識到「可移動的扣子」若能克服缺點,其用途將不可限量。他對賈德森的發明進行改革後,制出的拉鏈才使用戶感到滿意。1924年,美國固定公司從納遜德巴處買進專利,將它投入生產,並在商品交易會上當場表演。新的可移動扣子引起了人們的很大興趣,大家看到它使用十分方便牢靠都很贊賞。根據它開合時發出的摩擦聲,固定公司為它起了個形象的名字,叫做「ZIPPER」,也就是拉鏈。

拉鏈很快在世界上流行起來,從最初只用在雨靴上,一直發展到鞋、帽、服裝、書包、提包、錢包等許多生活必需品上,甚至於枕套、沙發墊、公文包、筆記本……眾多物品都用上了拉鏈。拉鏈已不再局限於服裝鞋帽業,在人類生活的眾多方面都可以看到它的作用。

有人曾在相聲中針對那些粗枝大葉的外科醫生,調侃地建議在開刀的刀口上裝根拉鏈。誰曾想到,美國外科醫生史棟在人體胰臟手術中,真的用上了拉鏈。以前,病人胰臟開刀以後常會大量出血,因而必須在腹部反復開刀、縫合,以便更換紗布,這種方法使病人痛苦不堪。史棟把普通裙子上用的7英寸拉鏈縫在傷口上,換一次紗布只要5分鍾,不需要反復開刀了,病人痛苦減少了,治癒率也更高了。

詹金斯醫生發明了一種「皮膚拉鏈縫合術」,用粘在皮膚上的拉鏈使傷口兩邊貼緊,不必縫針,肌肉和皮膚癒合很快,傷痕還很小。

「拉鏈式香腸保鮮技術」又是一項用拉鏈的新發明。為了保持香腸的鮮度,外面的套膜要厚,但厚的套膜很難切開。為此,德國柏林大學的科學家將拉鏈便於「開、合」的技術移植到香腸上,提高了香腸鮮度,延長了保鮮期。你看,拉鏈不僅為人類的衣著帶來極大的方便,還在更廣泛的領域里發揮作用,它不愧是20世紀一項最偉大的發明。

『叄』 拉鏈是誰發明

美國的機械工程師威特康·賈德森.

該項專利的拉鏈結構簡單、精巧、可靠,側拉強度大。這對拉鏈誕生來說是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的,在拉鏈發明前,人類主要是應用鈕扣和緊固件來穿戴衣服和鞋子的,隨著便於騎馬長統靴的問世,採用鐵鉤式扣件既笨重,穿脫又不便。十九世紀中期,美國、歐洲就出現了一些拉鏈的專利申請,但有的申請只有構思,而從未實施過;有的申請在實施了,但未能商業化推廣。其中值的一提的是美國人惠特康•賈德森,1893年的US504038的專利申請,提出通過拉頭沿接縫活動打開和閉合一連串鉤環式扣件的構思,並將其制在鞋上在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展示,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由於笨重、鉤環搭接鬆散,易暴裂,拉頭移動不順暢以及製造不易等原因,未受市場青睞,未能實現商品化。吉德昂?遜德巴克的專利發明克服了上述一系列缺陷,關鍵是鏈牙的巧妙設計,使拉鏈具有了實用價值。他自己然後又研製成了沖壓部件和將鏈牙裝在帶上的機器。在1920年前後,拉鏈很快在全世界流行開了,大量用於服裝、靴子、香包等。

『肆』 拉鎖是誰發明的怎麼發明的

1893年,一個叫賈德森的美國工程師,研製了一個「滑動氏沒緊裝置」,並獲得了專利,這是拉鏈最初的雛形。這項裝置的出現,曾對在高統靴上使用的扣鈕扣鉤造成了影響。但這一發明並沒有很快流行起來,主要原因是這種早期的鎖緊裝置質量不過關,容易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松開,使人難堪。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進了這種粗糙的鎖緊裝置,使其變成了一種可靠的商品。他採用的辦法是把金屬鎖齒附在一個靈活的軸上。這種拉鏈的工作原理是:每一個齒都是一個小型的鉤,能與挨著而相對的另一條帶子上的一個小齒下面的孔眼匹配。這種拉鏈很牢固,只有滑動器滑動使齒張開時才能拉開。

拉鏈最先用於軍裝。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軍隊首次訂購了大批的拉鏈給士兵做服裝。但拉鏈在民間的推廣則比較晚,直到1930年才被婦女們接受,用來代替服裝的鈕扣。

拉鏈是在1926年獲得現在的名稱的。據報道,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說家,在推廣一種拉鏈樣品的一次工商界的午餐會上說:「一拉,它就開了!再一拉,它就關了!」十分簡明地說明了拉鏈的特點。拉鏈這個詞是這樣來的。

『伍』 拉鏈(拉鎖)是誰發明的,如何發明的如何評判它的作用

1893年(一說1883年)復,一個叫賈德森的美製國工程師(科威特人),研製了一個「滑動氏沒緊裝置」,並獲得了專利,這是拉鏈最初的雛形。這項裝置的出現,曾對在高統靴上使用的扣紐扣鉤造成了影響。但這一發明並沒有很快流行起來,主要原因是這種早期的鎖緊裝置質量不過關,容易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松開,使人難堪。
1902年,一家原來生產紐扣和花邊的企業對賈德森的發明產生興趣,他們買下了專利,注冊了「扣必妥」商標,開始生產裝在鞋上的拉鏈。但這家「吃螃蟹」的公司很快就走上了毀滅之路,其生產的「扣必妥」不是拉不上,就是打不開,有時又突然綳開,使消費者尷尬萬分。名譽掃地的「扣必妥」成了滯銷產品,這個第一家生產拉鏈的公司也因虧本而關門。
1912年,賈德森公司的雇員森德巴克對這種「自動紐扣」進行了改進,把鏈上的每個齒牙改成了上凸下凹的形狀,這樣齒牙能完全一一對應咬合,既不易卡住,也不易脫節裂開,並且有了一個新名字——拉鏈(zipper)。

『陸』 拉鏈發明人 以及拉鏈誕生的意義

拉鏈又稱拉鎖。它是近代方便人們生活的十大發明之一。

拉鏈的出現是一個世紀之前的事。當時,在歐洲中部的一些地方,人們企圖通過帶、鉤和環的辦法取代鈕扣和蝴蝶結,於是開始進行研製拉鏈的試驗。

1893年,一個叫賈德森的美國工程師,研製了一個「滑動氏沒緊裝置」,並獲得了專利,這是拉鏈最初的雛形。這項裝置的出現,曾對在高統靴上使用的扣鈕扣鉤造成了影響。但這一發明並沒有很快流行起來,主要原因是這種早期的鎖緊裝置質量不過關,容易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松開,使人難堪。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進了這種粗糙的鎖緊裝置,使其變成了一種可靠的商品。他採用的辦法是把金屬鎖齒附在一個靈活的軸上。這種拉鏈的工作原理是:每一個齒都是一個小型的鉤,能與挨著而相對的另一條帶子上的一個小齒下面的孔眼匹配。這種拉鏈很牢固,只有滑動器滑動使齒張開時才能拉開。

拉鏈最先用於軍裝。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軍隊首次訂購了大批的拉鏈給士兵做服裝。但拉鏈在民間的推廣則比較晚,直到1930年才被婦女們接受,用來代替服裝的鈕扣。

拉鏈是在1926年獲得現在的名稱的。據報道,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說家,在推廣一種拉鏈樣品的一次工商界的午餐會上說:「一拉,它就開了!再一拉,它就關了!」十分簡明地說明了拉鏈的特點。拉鏈這個詞是這樣來的。

『柒』 賈德森發明拉鏈的原因是什麼

1893年的一天,美國芝加哥市有一個名叫惠特科姆·賈德森的工程師,他看到妻子做衣服釘紐扣釘得手指都磨破了,感到很心疼。為減輕妻子的痛苦,他利用凹凸齒錯合的原理,設計出一種可快速滑動的關啟系統。他的方法是:在兩條布邊上鑲嵌一個個V形的金屬牙,再利用一個兩端開口、前大後小的元件,讓它騎在金屬牙上,通過它的滑動,使兩邊金屬牙嚙合在一起,從而發明了「滑動綁緊器」。同年,他把樣品送到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得到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人們把賈德森的發明叫作「可移動的扣子」,這就是早期的拉鏈,比起傳統的連接方式來,拉鏈的出現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捌』 拉鏈是誰發明的,他是怎麼工作的

1893年,懷特科姆·賈德林(美國)申請了一種「拉鏈鎖」的專利,即現代拉鎖的前身。他與商人科爾·劉易斯·沃克合作,創立了通用拉鎖公司,以此推廣自己的發明。吉德沃恩·薩德培科(瑞典)任通用設計主管期間,經幾年的改造,於1913年設計出我們現在所用的拉鎖,並於1917年獲得專利。「拉鎖」這個詞來自B·F·固德里奇公司,他們把「拉鎖」放到膠鞋幫上時對其重新命名。

19世紀時,衣服和許多皮靴及鞋子都用扭扣扣牢。人們穿好一件外衣或一雙靴子之前,有時要整理外衣背面或皮靴邊沿的幾十個鈕扣。
一位叫做惠特康布·賈德森的美國工程師認為他能使事情好辦些。他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扣件,它包括一系列的扣子。這些扣子可以用一個滑動的金屬導軌來打開或關上。他把這新玩意兒叫做「鞋扣開關器」,並且在1893年獲得了此項專利。
這是一個出色的構思,但並不十分行得通。賈德森早期的扣件經常卡住,同樣也經常突然公開。賈德森不斷地琢磨這一設想,同時不斷對它加以改進,並且發明了製造它的機器。但它不夠可靠,人們也沒有大量購買它。
另一個工程師吉德昂·桑德貝克被吸引來做最後的改進,以使設想成為現實。
上圖:使用起來既快捷又便利,如今拉鏈在各類外套上都可以找到。
桑德貝克於1908年開始到賈德森的公司工作。他好幾次重新設計了扣件的鏈節,隨後於1913年提出了獲勝的方案:相交形狀的鏈節應該容易製造,並且扣起來也方便、可靠。這一發明物很快便出售了幾千個。
1923年,也就是在賈德森最初申請專利30年後,賈德森和桑德貝克的發明物才最終以「拉鏈」的形式而聞名於世。

『玖』 拉鎖是誰發明的

賈德森 拉鏈的出現是一個世紀之前的事。當時,在歐洲中部的一些地方,人們企圖通過帶、鉤和環的辦法取代鈕扣和蝴蝶結,於是開始進行研製拉鏈的試驗。 1893年,一個叫賈德森的美國工程師,研製了一個「滑動氏沒緊裝置」,並獲得了專利,這是拉鏈最初的雛形。這項裝置的出現,曾對在高統靴上使用的扣鈕扣鉤造成了影響。但這一發明並沒有很快流行起來,主要原因是這種早期的鎖緊裝置質量不過關,容易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松開,使人難堪。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進了這種粗糙的鎖緊裝置,使其變成了一種可靠的商品。他採用的辦法是把金屬鎖齒附在一個靈活的軸上。這種拉鏈的工作原理是:每一個齒都是一個小型的鉤,能與挨著而相對的另一條帶子上的一個小齒下面的孔眼匹配。這種拉鏈很牢固,只有滑動器滑動使齒張開時才能拉開。 拉鏈最先用於軍裝。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軍隊首次訂購了大批的拉鏈給士兵做服裝。但拉鏈在民間的推廣則比較晚,直到1930年才被婦女們接受,用來代替服裝的鈕扣。 拉鏈是在1926年獲得現在的名稱的。據報道,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說家,在推廣一種拉鏈樣品的一次工商界的午餐會上說:「一拉,它就開了!再一拉,它就關了!」十分簡明地說明了拉鏈的特點。拉鏈這個詞是這樣來的。

閱讀全文

與拉鏈被惠特科姆賈德森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