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3年有沒有新的發明人類以後還會發明新的東西嗎還是依據老發明發展
有,但是這些改變歷史的發明,都是在改變歷史之後才被人認識;另外還有一部分被軍用了,百姓已經不知道科技進步到何種地步了。
❷ 2013創意小發明及最新科技成果 說明 圖片
自動澆水器
我的家中養有許多花,家人在家的時候澆花還算方便,可是在黃金周期間,全家人外出了,花放在家中,一周沒人澆水,旅遊回來,花都蔫了,給家人添加了不少煩惱。為此我想發明一個可以自動連續向花澆水的裝置。
結構:這個自動澆水器的結構如右下圖,由小水箱、彎折的粗軟管、醫用輸液軟管及滑輪裝置(可用廢棄的吊瓶輸液用的軟管等製成)等組成。其中輸液軟管與水龍頭相連接(水龍頭水可適當調小些),水流速度由滑輪裝置來控制,軟管的另一端連接一個較小的儲水箱(也可由塑料瓶等改制而成),儲水箱上端留一個穿輸液軟管的小孔,其餘部分密封,水箱底部有一個較大的洞,其餘部分也密封,一根較粗的軟管從此洞穿入,在水箱中彎折。
原理及使用方法:把此裝置懸掛在需要澆水的花上,水龍頭中流出的水通過輸液軟管滴入下面的小水箱(水流量可控制),當下面小水箱中的水淹沒從底部伸入的彎折的軟管時,小水箱中的水因為虹吸現象就被全部抽出,從而給花自動澆水一次,如此循環不斷。每次的澆水量和澆水頻率可由輸液軟管上的滑輪裝置和小水箱的大小來共同控制。如果通過滑輪裝置調整好軟管中水滴的速度,並選擇好水箱的大小,不僅可以實現自動澆水,還可實現定時澆水(如在早晨或傍晚為花澆水)。
優點及創新點:經實驗,這個自動澆水器效果好,結構簡單,成本極其低廉,實用性強,人人均可自製完成,可實現自動澆水和定時澆水,不僅為養花人解決了出門沒人澆花的難題,而且還可廢物再利用,有利於環境保護。
備註:如果家中水龍頭離花盆位置遠,可採取一個辦法予以解決:即增加一個可密封大水箱,把與水龍頭相連的軟管改為與大水箱相連,這樣當外出時,只要向大水箱中加足量的水,就可實現自動為花澆水的目的。
——本人原創
❸ 2013至2014有什麼科學發明
3D列印
3D列印幾乎可以把任何形狀的三維立體實物列印或製作出來(如下圖所示的3D列印鞋內子)。
這種科技僅僅容通過紙上列印,就能列印出實物,可以說是實現了根本性的創新。
谷歌眼鏡
萬眾期待的谷歌眼鏡已經在2013年突飛猛進。谷歌挑選出很多試用者對谷歌眼鏡進行試用體驗。
智能手錶
另一個頂級技術發明是智能手錶。
Leap Motion 體感控制器
體感控制器改變了我們使用電子產品和電腦的方式。通過Leap Motion 體感控制器,你不必再使用鍵盤或滑鼠。它可以通過感知你的手和手指的動作來控制電子設備。
健身腕帶
另一種尖端科技發明是一款腕帶。
❹ 2013到2020最偉大的發明
我覺得2013~2020年最偉大的發明就是5G網路的運行,特別的偉大
❺ 日期日歷是誰發明的現在是2013年,那在2013年之前沒有日歷日期他們又叫什麼
日歷:公元前747年,巴比倫人已發明日歷。
古埃及人自古以來 , 美索布達米亞 . 印度及中國等地的人就懂得使用太陰歷 ( 以月盈月虧之間的 29 .5 日為基準 )西元前 4000 年左右 , 埃及人根據尼羅河氾濫與天狼星 ( 尼羅河星 ) 的動態 , 定出了一年為 365 日 , 這種歷法稱為太陽歷 ;西元前 2939 年 , 又重新將一年定為 365 又 1/4 日 ;西元前 46 年 , 羅馬凱撒大帝 , 採用了每四年設一閏年的太陽歷 , 稱為由利烏斯歷 , 後來推廣至歐洲 ;西元 1582 年 , 羅馬教皇葛雷哥利斯十三世 , 因由利烏斯歷仍缺乏正確性 , 後來又定出了正確的葛雷哥利歷 ( 將一年定為 365 . 2425 日 ; 實際一年的長度為 365 . 2422 日 , 所以一年僅相差 0 . 0003 日 ) , 也就是現今為全世界所使用的日歷。
http://tc.wangchao.net.cn//detail_1038850.html
❻ 求2013年中國(世界)科技成就。
1.遼寧號航母正式服役。
2.J-15艦載機航母甲板起降成功,J16空對地攻擊機試飛。
3.殲31試飛,殲20 2002號試飛,雷達已經安裝,已經進行武器掛載投放實驗。
3.武裝直升機武直10、武直19亮相。
4.試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
5.翼龍無人攻擊機,翔龍無人偵察機再次現身.
6.中華神盾052c批量生產,重驅052D下水,國產輕護056下水,
7.蛟龍號深潛超7000米。
8.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服務,覆蓋整個亞太。西至中東,東至美國部分地區。
9.大運Y-20試飛,殲10B頻繁試飛,即將批量生產。
10.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達到預期。
❼ 現代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現代的科技發明: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機器人、太陽帆、3D列印機、自動駕駛汽車。
一、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國家大科學裝置——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一重要突破標志著,我國磁約束聚變研究在穩態運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將繼續引領國際前沿。
東方超環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運行持續時間達到百秒量級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對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ITER)計劃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由於核聚變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因此,東方超環也被稱作「人造太陽」。
該成果將為未來ITER長脈沖高約束運行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實驗支持,也為我國下一代聚變裝置——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預研、建設、運行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二、機器人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三、太陽帆
太陽帆(英文名:Solar sails)是利用太陽光的光壓進行宇宙航行的一種航天器。由於這種推力很小,所以航天器不能從地面起飛,但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小小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面面積的太陽帆提供 10e-5~ 10e-3g左右的加速度。
四、3D列印機
3D列印機(3D Printers)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列印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宇航員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但是3D列印出來的是物體的模型,不能列印出物體的功能。
2016年2月3日訊,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3D列印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林文雄課題組在國內首次突破了可連續列印的三維物體快速成型關鍵技術,並開發出了一款超級快速的連續列印的數字投影(DLP) 3D列印機。
該3D列印機的速度達到了創記錄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鍾內,從樹脂槽中「拉」出一個高度為60 mm的三維物體,而同樣物體採用傳統的立體光固化成型工藝(SLA)來列印則需要約10個小時,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列印實現太空工業化。
五、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Self-piloting automobile )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在20世紀已有數十年的歷史,21世紀初呈現出接近實用化的趨勢。
谷歌自動駕駛汽車於2012年5月獲得了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預計於2015年至2017年進入市場銷售。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慧、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❽ 2013 現在的科學家都在干什麼現在人類的發明目標是什麼(注意:范圍是全人類。)
http://wenku..com/link?url=gsOOEQxZrsqtTc8HYc2_GYWkKNVqRR2hKuZMN_tbColoT656g0QPsw_PnRdMCEU00u_uPY7DhRNE3EfGMJ1zzbHBjpqDAB2_wQxBGPaK78_
❾ 十三世紀以前有哪些重要的發明
13世紀以前的重要發明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一個就是發明了文字,跟人家人們進行文明的流傳
❿ 這個癌症免疫療法下面介紹是2013年發明。那2013年就應該研發了葯物了,那為什麼今年才得諾貝爾獎
嗯,可能那時候發明,但是愛沒有完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