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綜攝法創造

綜攝法創造

發布時間:2021-07-28 23:21:20

A. 綜攝法的模擬技巧

為了加強發揮創造力的潛能,使人們有意識地活用異質同化、同質異異化兩大原則,戈登提出了四種極具實踐性、具體性的模擬技巧:
1.人格性的模擬
這是一種感情移入式的思考方法。先假設自己變成該事物以後,再考慮自己會有什麼感覺,又如何去行動,然後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2.直接性的模擬
它是指以作為模擬的事物為範本,直接把研究對象範本聯系起來進行思考,提出處理問題的方案。
3.想像性的模擬
它是指充分利用人類的想像能力,通過童話、小說、幻想、諺語等來尋找靈感,以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案。
4.象徵性的模擬
是指把問題想像成物質性的,即非人格化的,然後藉此激勵腦力,開發創造潛力,以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

B. 綜攝法的簡介

綜攝法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威兼·戈登(W.J.Gordon)於1944年提出的一種利用外部事物啟發思考、開發創造潛力的方法。
戈登發現,當人們看到一件外部事物時,往往會得到啟發思考的暗示,即類比思考。而這種思考的方法和意識沒有多大聯系,反而是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有緊密關系。
事實證明:我們的不少發明創造、不少文學作品都是由日常生活的事物啟發而產生的靈感。這種事物,從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飛禽走獸,到各種社會現象,甚至各種神話、傳說、幻想、電視等等,比比皆是,范圍極其廣泛。戈登由此想到,可以利用外物來啟發思考、激發靈感解決問題,這一方法便被稱為綜攝法。
綜攝法是指以外部事物或已有的發明成果為媒介,並將它們分成若干要素,對其中的元素進行討論研究,綜合利用激發出來的靈感,來發明新事物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具體說來:
1.培訓對象:不同專業職能的研究人員以及各行業內行;
2.培訓目標:通過綜攝法發明新產品,解決新問題;
3.培訓內容:運用四種模擬法,按兩條原則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4.培訓方式:會議討論方式。

C. 綜攝法的運用中分析者可以進行的類比有哪些

綜攝法(synectics
method)又稱類比思考法、類比創新法、提喻法、比擬法、
分合法、舉隅法、集思法、群辨法、強行結合法、科學創造法
綜攝法是由美國
麻省理工大學
教授
威兼·戈登
(w.j.
gordon)於1944年提出的一種利用外部事物啟發思考、
開發創造潛力的方法。
記得採納啊

D. 綜攝法的方法

1)擬人類比。
進行創造活動時,人們常常將創造的對象加以「擬人化」。挖土機可以模擬人體手臂的動作來進行設計。它的主臂如同人的上下臂,可以左右上下彎曲,挖土斗似人的手掌,可以插入土中,將土挖起。在機械設計中,採用這種「擬人化」的設計,可以從人體某一部分的動作中得到啟發,常常會使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這種擬人類比方法,還被大量應用在科學管理中。
2)直接類比。
從自然界或者已有的成果中找尋與創造對象相類似的東西。例如,設計一種水上汽艇的控制系統,人們可以將它同汽車相類比。汽車上的操縱機構和車燈、喇叭、制動機構等都可經過適當改革,運用到汽艇上去,這樣比憑空想像設計一種東西容易獲得成功。再如運用仿生學設計飛機、潛艇等,也都是一種直接類比的方法。
3)象徵類比。
所謂象徵是一種用具體事物來表示某種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表現手法。在創造性活動中,人們有時也可以賦予創造對象具有一定的象徵性,使他們具有獨特的風格,這叫象徵類比。
象徵類比應用較多的是在建築設計中。例如:設計紀念碑、紀念館,需要賦予它們有「宏偉」、「庄嚴」、「典雅」的象徵格調。相反,設計咖啡館、茶樓、音樂廳就需要賦予它們有「藝術」、「優雅」的象徵格調。歷史上許多垂千秋的建築,就在於他們的格調迥異,具有各自的象徵。
綜攝法作為一種創造技法雖然誕生於美國,但是,早在1921年,中國著名的學者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文中,就提出過:「天下古今,從無同鑄一型的史跡,讀史者與同中觀異,異中觀同,則往往得新理解蔫。」這里講的「同中觀異,異中觀同」正是綜攝法的精髓,但它要比美國的康頓提出相類似的思想早三十年。

E. 綜攝法的思考原則

1.異質同化
異質同化簡單說來是指把看不習慣的事物當成早已習慣的熟悉事物。在發明沒有成功前或問題沒有解決前,他們對我們來說都是陌生的,異質同化就是要求我們在碰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事物或問題時,要用所具有的全部經驗、知識來分析、比較,並根據這些結果,作出很容易處理或很老練的態勢,然後再去用什麼方法,才能達到這一目的。
2. 同質異化
所謂同質異化就是指對某些早已熟悉的事物,根據人們的需要,從新的角度或運用新知識進行觀察和研究,以擺脫陳舊固定的看法的桎梏,產生出新的創造構想,即可熟悉的事物化成陌生的事物看待。

F. 什麼是綜攝法

綜攝法(Synectics Method)又稱類比思考法、類比創新法、提喻法、比擬法、分合法、舉隅法、集思法、群辨法、強行結合法、科學創造法 綜攝法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威兼·戈登(W.J.Gordon)於1944年提出的一種利用外部事物啟發思考、開發創造潛力的方法。

G. 什麼是綜攝類比法求大神幫助

綜攝法(Synectics Method)又稱類比思考法、類比創新法、提喻法、比擬法、 分合法、舉隅法、集思法、群辨法、強行結合法、科學創造法 綜攝法是由美國 麻省理工大學 教授 威兼·戈登 (W.J. Gordon)於1944年提出的一種利用外部事物啟發思考、 開發創造潛力的方法。

記得採納啊

H. 戈登創造綜攝發的基本論點

不是美國的,而是英國的海外領土,現行憲法規定,百慕大為英國殖民地,設自治政府;總督代表英國女王,通過總督委員會掌管外事、防務和內部治安;總理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由總督任命;其他部長由總理任命;內閣對議會負責。

1995年8月,百慕大曾就獨立問題舉行全民公決,73.6%的選民反對獨立,主張獨立的總理斯旺被迫辭職

I. 創新方法之一的綜攝法是經誰加以發展而形成的對嗎

技術創新方法發展的近代階段是指20世紀初~20世紀50年代,主要的創新方法是頭腦風暴法、形態分析法、綜攝法、5W2H法、檢核表法、TRIZ、屬性列舉法等。

--------------
技術創新方法發展的現代階段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主要的創新方法是中山正和法、信息交合法、六頂思考帽法、公理化設計法。

技術創新方法發展的遠古階段是指公元4世紀~19世紀的啟發法。啟發法的內涵實質上是「單憑
經驗的方法」、有根據的推測、直覺的判斷或者只是常識。典型的啟發法是試錯法(Trail and error,亦稱為試探或試湊)。

閱讀全文

與綜攝法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