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新型取暖設備,有哪些
農村新型取暖設備有哪些:
1、採暖爐
採暖爐也叫取暖爐,是採暖鍋爐的簡稱,屬於民用生活鍋爐的一種,主要是指能滿足人們採暖需求的一種常壓鍋爐,屬於民用熱水鍋爐的范疇。
家用燃煤採暖爐的工作原理是,採暖爐通過燃燒煤炭等燃料加熱介質(一般為水),被加熱的介質通過管道流通至每個房間的散熱終端暖氣片,終暖氣片將熱量散發出去,介質變冷後回到採暖爐,再加熱,再循環,使室內溫度提升達到採暖的目的。
2、碳晶取暖器
由於家庭空調安裝和使用費用昂貴,近年來電取暖設備、水取暖設備漸漸走紅。就舒適度而言,水暖有,而電暖更有安全性。
不過,電取暖設備採用碳膜、碳纖維,使用壽命較短。近市面上出現了不少使用碳晶材質的電取暖設備,碳晶是將碳纖維研磨成粉末,經強磁場處理後,壓制在厚度為0.16厘米的樹脂板上,如同一張銅板紙。既可鋪在地板下,也可以貼在漂亮的鋼化玻璃背面掛在牆上。
裝在地板下的碳晶,溫度傳導到地板上,可達攝氏35度,初裝費288元/平方米。掛在牆上的更貴,初裝費480元/平方米。不過,其使用壽命較長,普通的碳膜、碳纖維壽命一般為10年左右,而碳晶可達50年。
㈡ 農村有什麼新型的取暖方法
農村新型的取暖方法有:
一、柴火爐
柴火爐非常環保,但是使用范圍有限,僅限於森林覆蓋率高的地區,比如隴南、東北等等,當地老百姓會在農閑時上山砍柴,晾乾後冬天用來取暖。
(2)現代農村取暖發明擴展閱讀
供暖是人類最早發展起來的建築環境控制技術。人類自從懂得用火以來,為抵禦寒冷對生存的威脅,發明了火炕、火爐、火牆、火地等供暖方式,這是最早的供暖設備與系統,有的至今還在被應用
根據國家標准《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2016),用累年最冷月和最熱月平均溫度作為主要指標,累年日平均溫度≤5℃和≥25℃的天數作為輔助指標,將全國劃分為嚴寒、寒冷、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和溫和五個地區。
例如:2012年備受媒體關注的「要求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區」主要指夏熱冬冷地區。這一地區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於或等於5℃的日數為60天至89天,以及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於或等於5℃的日數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於或等於8℃的日數大於或等於75天。
其氣候特點是夏季酷熱,冬季濕冷,空氣濕度較大,當室外溫度5℃以下時,如沒有供暖設施,室內溫度低、舒適度差。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地區的建築也逐步設置供暖設施,供暖方式主要以分散供暖為主。
㈢ 農村新型取暖設備有哪些
農村新型取暖設備包括燃氣壁掛爐、電鍋爐、水地暖、燃煤取暖爐、燃油採暖爐。
1、燃氣壁掛爐:
燃氣壁掛爐具有強大的家庭中央供暖功能,能滿足多居室的採暖需求,燃氣壁掛爐的保暖功能受當地氣候條件以及建築物保溫狀況這兩個因素影響。
具有防凍保護、防干燒保護、意外熄火保護、溫度過高保護、水泵防抱死保護等多種安全保護措施。可以外接室內溫度控制器,以實現個性化溫度調節和達到節能的目的。據統計,使用室內溫度控制器可以節省20~28%的燃氣費用。
5、燃油採暖爐:
配置進口品牌燃燒器,自動化程度高,按照控制器指令自動吹掃,電子自動點火,自動燃燒,風油(氣)自動比例調節,性能安全穩定,燃燒效果好。並有熄火保護裝置,保證安全運行。火管內插有阻燃擾流片,減緩排煙速度,加強換熱,煙室排出的煙氣溫度低,減少熱損失,節省燃料。
大字體顯示水溫,方便掌握鍋爐及系統的運行狀況,水溫從10℃到90℃可以隨意設置,鍋爐全自動向系統供暖或為用戶提供生活、洗浴用熱水。控制系統根據爐水溫度控制循環泵的啟停,爐水達到設定上限水溫時熱水循環泵啟動,低於設定下限水溫時熱水循環泵停止。
㈣ 供暖發明前北方是怎樣取暖的
在以前或者說北方的農村現在依然存在著這種沒暖氣的現象。以前平房居多,主要的取暖方式就是爐子和熱炕。所以以前有一些特別有趣的記憶。上學的時候住校,到了冬天的某一個周末,全宿舍人出動,去往宿舍運送炭,而這個是有定額的,一個宿舍多少,一個班級多少。冬天靠近爐子的地方是最受歡迎的,一到下課,不上廁所的同學圍坐在一起聊天烤火。冬天在宿舍,我們有時候晚上不打飯,從家裡拿點兒肉,拿點兒米,用瓷缸子熬粥喝,煮掛面吃。在家的時候就烤紅薯和土豆吃,我們那兒一般不種紅薯,所以烤土豆常有,烤紅薯不常有,就點兒鹹菜,覺得非常美味。
㈤ 農村新型取暖方式有什麼
1、太陽能發熱:在房頂安裝這種太陽能發熱版之後就可以實現全年24小時不間斷地使用了。由於比較特殊的發熱原理,只要想用在溫度條件允許之下,並沒有什麼時間限制。由於太陽能發熱是一種新型的環保能源,所以國家在政策方面也是大力支持的。和傳統的煤炭取暖相比,優勢非常明顯。
2、碳纖維電地暖:採取地面鋪設,散熱面積和區域更大,升溫快,且空氣對流效果好。這種性能卓越的極地新能碳纖維地暖,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可和信賴。
(5)現代農村取暖發明擴展閱讀:
每年冬天,各地農村都會出現一些因取暖不當而發生的安全事故,這些事故毀滅性強,往往是一夜之間全家多人中毒,多條生命瞬間消逝。發生這種悲劇,原因是農民缺乏取暖安全常識。農民科學文化知識相對低下,對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化學氣體的危害缺少足夠的認識,一旦發生煤氣中毒,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和急救。
農村取暖設備落後,取暖設施不全。雖然農村發展日新月異,但取暖還是以煤爐為主,這種污染、落後的取暖方法潛藏著很多危害,尤其是一氧化碳中毒更是讓無數家庭受害無窮。
㈥ 取暖器是誰發明的
一個怕冷還不想燒火的傢伙,
㈦ 清朝時皇帝怎麼取暖 地暖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火盆取暖
《清仁抄宗實錄襲》卷三六三就有相關的記載,在嘉慶二年十月,一個太監因貪圖方便,未把放在穿堂的熏殿火盆里的炭處理掉,等到夜間的時候炭火復燃,點著了木頭因而發生火災。在滿是木製品的古代,這已經算是一場災難了。最後乾清宮交泰殿全部燒毀,還波及到坤寧宮,一個火盆釀成清代紫禁城一次大型火災。
在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中也記錄了宣統十二年十一月的一次一氧化碳中毒,其中寫道「及下地,方知已受煤毒。」
地暖取暖
據記載,晚明太監劉若愚著《酌中志》:「乾清宮大殿... ...右向東曰懋勤殿,先帝創造地炕於此,恆臨御之。」「十月... ...是時夜已漸長,內臣始燒地炕。」看得出來明末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火炕這一設施。而且去故宮游覽時,細心的遊客也能在很多建築台基上見到地炕口和排煙口。
地暖結構圖
清代宮中冬季取暖設備除了火盆外,還有地暖。地暖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地暖主要是通過煙道傳煙並合理配置出煙窗以達到把青磚溫熱而後傳到室內,因散熱面積大,熱量均勻,沒有煙灰污染,是當時皇宮王室才能擁有的取暖方式。
地暖的發明也算是解決了皇帝的取暖問題了,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發明創造的能力。
㈧ 暖氣是誰發明的
散熱器(俗稱暖氣片),是將熱媒的熱量傳導到室內的一種末設備,已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質量的優劣,性能的好壞,外觀的華陋,直接關繫到使用的安全性、經濟性和裝飾性等問題。因此,關注散熱器,也就是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 散熱器起步較早發展成熟,當屬歐洲,尤其是義大利。散熱器在歐洲成熟出現的年代大家公認為19世紀末,1890年在歐洲貴族宅邸興起,採用鑄鐵浮雕單柱形式,價格極其昂貴,作為一種生活中的奢侈品流行於上流社會。 1900-1920年代,伴隨著散熱器取暖的方便性、舒適性被廠泛認可和用於上流社會交際場所(如教堂、劇院)的需要,產生了散熱量較大的多柱、鑄鐵浮雕散熱器。滿足了較大空間的樓堂館所。 1920- 1930年代間,散熱器第一次革命產生了單柱鋼質散熱器,明顯地提高了生產量,較大量滿足社會需求。 1930-1950年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多數人放棄生火取暖的基本方式。 追求更高生活水準。從而產生了大眾化的散熱器,即多柱鑄鐵和多柱鋼質散熱器. 1950-1960年,人們已經醫治完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創傷。產生了較為良好的工業革命成果,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們在滿足取暖舒適的同時,在節能環保、美觀裝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銅質板式散熱器以散熱量大、外觀簡潔、大方、價格適中,受到人們青睞,成為主流產品。 1960-1980年人們考慮到鋁材傳熱系數高的特點,希望其能取代鑄鐵和鋼質散熱器。但由於鑄鋁型材粗獷簡單及不能很好解決鹼性水質腐蝕問題,故而在1980-1990年期間散熱器主流又回歸到鋼質。可人們要求其外觀必須能和現代的家居格調相一致,滿足人性化、個性化的要求。依據當時的生產工藝水平,大多數生產廠商普遍採用氬弧焊工藝插接式焊接,生產線條流暢的管式散熱器。 1996年以後隨著超聲波自動焊接(激光焊)工藝的普及和焊接成本降低,國內生產廠商經過生產設備改造,大膽採用色彩,運用文化底蘊和卓越的創造力,以專業的國際化設計理念,創造出裝飾性與採暖功能完美結合的現代鋼質散熱器。
㈨ 現如今農村什麼採暖方法是比較先進的
我們以一套3室2廳2衛,120平米的戶型為例,來看一下電地暖的耗電如何:一般一套屋子的實際室內面積約為房產證標注建築面積的75-85%左右, 我們假定為80%,則該房實際室內面積為96平米,再扣除陽台與廚房等不做地暖的房間合計12平米,則實際鋪設地暖的面積為84平米。
按照衛生間配150瓦/平米,其他房間配120瓦/平米來算,總功率約為10.32千瓦。地暖在採暖都是24小時開著,但是天天實際的耗電時間約在6-9小時, 我們以實際耗電8小時計算,則天天用電約為82度。每月耗電則為2478度。
電地暖
電地暖是將外表面允許工作溫度上限為65℃的發熱電纜埋設在地板中,以發熱電纜為熱源加熱地板,以溫控器控制室溫或地板溫度,實現地面輻射供暖的供暖方式。主要有舒適,節能,環保,靈活,不需要維護等優點。地面低溫輻射電採暖系統是國際上最為舒適、健康並且日益普及的採暖方式,使用壽命為50年以上。
1基本簡介
地面輻射供暖也是通常說的地暖,通俗的說,地面輻射供暖是正式的名稱,地暖則是其簡稱。地熱輻射採暖是將溫度不高於60攝氏度的熱水或發熱電纜,暗埋在混凝土下的盤管或發熱電纜加熱整個地面,通過地面均勻地向室內輻射散熱的一種採暖方式。
2歷史發展
地面低溫輻射供暖技術自50年代以來就已經在整個歐洲、北美(美國北部及加拿大)廣泛使用至今,其歷史可以最遠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那時人們將地下溫泉引入地下的管槽,在大理石地面下循環發熱取暖。在我國古代的皇宮中也曾有類似的應用。
地面低溫輻射電採暖系統是國際上最為舒適、健康並且日益普及的採暖方式,使用壽命為50年以上,您可以選擇在家裡全部區域使用地暖系統,同時也可以選擇在部分區域(如卧室、大廳)使用。電熱地暖系統已經在歐洲、北美的廣大地區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認可;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該種新興的採暖方式在國內也有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地暖開始走入人們的家居生活。
3工作原理
電地暖以發熱電纜為發熱體,用以鋪設在各種地板、瓷磚、大理石等地面材料下,再配上智能溫控器系統,使其形成舒適環保、高效節能、不需要維護、各房間獨立使用、壽命特長,隱蔽式的地面供暖系統。
電地暖構成
發熱電纜、溫控器,地面輔材。
該取暖方式,廣泛用於高檔別墅,以電為能源,由電能直接轉換成熱能,熱效率基本為100%,以輻射方式傳遞熱量,具有舒適,節能,安全環保等特點。
電地暖工作原理
發熱電纜通電後,導體工作溫度控制在40度---70度,通過地面(10度---35度)作為散熱面,以輻射的方式向地面以上傳遞,使其表面溫度升高,達到提高及保持室溫的目的。
室內溫度均勻,各處溫度可按需調節,各個房間可自由、單獨控制,節約能源;無噪音,無污染;智能運行,耗能低,熱輻射供暖,效率高;不佔用室內、室外任何空間。
系統可靠性、安全性高,不易損壞,無需維護使用壽命50年以上,一次安裝,終身使用,免維護,免維修,沒有裸露的散熱管網和暖氣片,節省空間,相對增大面積3%---5%,室內僅見漂亮的溫控器,清潔、衛生、不幹燥,猶如陽光般的溫暖。
電地暖是什麼
電地暖是一種節能的供暖方式。它採用的發熱電纜是一種效果比較好的節能的末端。同時電能又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通過太陽能、風能、核能、水利等能源進行發電。一般白天是用電高峰,而多數家庭主要是用於夜間取暖 ,這樣可以採用一種控制裝置來平衡峰谷,達到更加節能的效果。第二,電能又是一種清潔能源,使用電能,可以減少空氣當中的二氧化硫等氣體的排放,現今國家節能減排及環境保護政策,都大力提倡電採暖方式。
取暖方式
熱源從腳底開始自下而上,符合人體生理學原理,促進正常新陳代謝,取暖方式自然柔和.遠紅外線波長深入人體內部,使皮下深層組織溫度上升,微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還能起到活化細胞、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低溫輻射地板採暖是通過埋設於地板下的加熱管——鋁塑復合管或導電管,把地板加熱到表面溫度18至32攝氏度,均勻地向室內輻射熱量而達到採暖效果。
4結構
擠塑板、反射膜、鋼網、發熱電纜、溫控器、感溫裝置。
㈩ 我愛發明農村取暖神器
當然選擇知浴採暖爐啊,氣化反燒式採暖爐,省煤達到30%,絕對是很不錯的選擇啊,取內暖做飯一點都不容耽擱,火焰跟煤氣樣,把碳燒的跟灰一樣,燒的干凈啊,絕對的一個省啊,很適合用,開去網路一下【知浴採暖爐】不買挨凍一個冬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