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音樂能帶給我們什麼
一首好歌代表一種思想,愛,和平,或者力量。
音樂,由簡簡單單的幾個音符組成,卻展現了它奇特多彩的個性,呈現出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當我悲傷的時候,它可以讓我快樂;當我開心的時候,它可以讓我更開心;當我幸福的時候,它可以讓我感動的流淚;當我孤獨的時候,它可以讓我感覺溫暖。
為了理解音樂,必須學點音樂基本知識,知道一些樂曲的背景,這是非常重要的。對音樂的欣賞應是一種追求美的行為,用你的意識去聽音樂是一種感受,以聽覺對音樂產生的刺激引發情緒的聽音樂,又是一種感受。
這種表情由粗到細、由淺到深、從低級到高級、從生活到藝術,展示著有限生命所升華出無限精神的超越自有的過程。
如純粹為了音樂美的純感覺方式,陶醉於音樂豐富情感的方式,投入到音樂的遐想中的方式,以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求刺激的方式,以及以音樂作品的結構、技巧和演奏手法為主的理性鑒賞的方式等。
聽音樂而不解其語言的音樂愛好者,只有感受,沒有了解。
好的音樂有益於身心健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提高勞動效率,培養健康心理,提高兒童的智商。鑒於每個人欣賞音樂的角度不同,喜愛的音樂類型也不同,所以欣賞音樂有不同的方式。
聆聽大型音樂作品時,最好輔以一些相關知識。經過若干時日的訓練,才能聽出不同演繹者對同一樂曲表現的差異,並能體會作曲家的情緒,那你已踏入音樂殿堂的大門了。
拓展資料:
經常聽歌的軟體有網路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等等。
網易雲音樂是一款由網易開發的音樂產品,是網易杭州研究院的成果 ,依託專業音樂人、DJ、好友推薦及社交功能,在線音樂服務主打歌單、社交、大牌推薦和音樂指紋,以歌單、DJ節目、社交、地理位置為核心要素,主打發現和分享。
該產品2013年4月23日正式發布,截止2017年04月,產品已經包括iPhone、Android、Web、PC、iPad、WP8、Mac、Win10UWP、Linux九大平台客戶端[3-5]。2015年1月16日,網易雲音樂榮膺網路中國好應用「年度優秀視覺設計獎」。
② 如何創作歌曲
看到1樓那彪悍的答案我已經贊嘆不已了……對於您的第二點問題我只能說:合成器啊合成器,那才是低成本創作之道啊
③ 如何進行音樂創作。
我也算是個搞音樂的,起碼能作曲、編曲,我就說一下自己的體會吧。
首先,學習一樣樂器是必要的。你學習樂器的過程就是你學習音樂,理解音樂的過程。從古到今沒有哪個音樂家不會樂器,通常都是會好幾樣。你會吉他和鋼琴,這很有優勢,因為這兩樣樂器都比較主流,又都可以獨奏,掌握它們對你的音樂創作一定很有幫助。我是學鋼琴的,我也推薦你深造鋼琴,因為鋼琴的右手旋律,左手和弦的基本演奏方式很利於你從和弦的角度理解音樂,復雜的各種伴奏風格也可以助你理解主旋律和伴奏的呼應。
你還提到了樂理知識,視唱練耳什麼的。對於基礎的樂理知識,從事音樂行業的人都要掌握一些,因為它是我們彼此交流的工具。不過我個人認為懂一些基礎的就夠了,不要在這些書本上花功夫。真正的音樂知識,是很難寫在書本上的。
對於聽音樂,我不想人雲亦雲地說一定要多聽。聽音樂對於創作的確十分重要,但我認為如果你喜歡音樂,平時正常聽就夠了。音樂不是聽的越多就吸收的越多。不要非去聽自己不喜歡的所謂好音樂。聽音樂應該是快樂的事情。可以嘗試用樂器比如鋼琴,把自己喜歡的旋律演奏一下。
上文提到了和弦。和弦這東西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通過掌握幾個常用的和弦組合,在它們的輔助下,你的曲子很容易寫好聽,它可以降低作曲對於一個初學者的難度。壞處是,你很容易被和弦限制住,而且光靠和弦是寫不出真正的好曲子的。不過還是建議你學一下和弦,你將來也許會被和弦限制,不過慢慢你就能跳出來,讓和弦為你所用。
對於作曲靠感覺這種說法,我不敢苟同。靈感只是學識的一種釋放形式,對於音樂來講,這學識指的就是平時你聽的,演奏的,接觸的音樂旋律,在你腦中積累沉澱,並加入你自己的理解後形成的產物。這點我感同身受。
以上的內容大概說的都是作曲。我認為作曲和編曲是相輔相成的,而其中作曲又是編曲的基礎。你初步掌握一些作曲能力之後,就可以嘗試分聲部,加伴奏成分,為編曲先打下些基礎。
練習樂器是要下苦功夫的,要堅持。但是對於聽音樂,創作音樂這些事情,還是以一個好心情來做吧,心情不好時不要勉強。
最後就是,千萬不要著急,不要有什麼負擔。要保持對音樂的熱愛,和對自己的信心。
我作曲有時也會不順利,編曲也經常遇到困難,有時感到很累,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我始終熱愛音樂。加油吧兄弟。
④ 聽歌有什麼用
可以舒緩心情,使人變得愉悅,可以釋放憂傷的情緒
⑤ 既然聽歌是為了抒發情感,為何不人人都自己隨心情自己創造歌來哼哼呢。
說錯了吧,唱歌才是抒發感情,聽歌是一種分享喲~
隨便哼哼是沒有問題,但也要考慮時間地點場合吧,也要考慮一下旁邊人的感受啊
最後,歌有這么好創造嘛?!!!
---------------------------------------
如果滿意的話,願採納O(∩_∩)O~
⑥ 如何自己創作歌曲
1.為歌詞寫旋律,這是大多數西藏歌手在做的被認為是比較簡單的方法。
2。配伴奏,也叫配器。
這是寫歌的兩個途徑,缺一不可的兩個方面。
如果一個人能同時掌握這兩種方法。那就算是可以寫歌了。
作曲的概念還應該包含以下眾多因素:
寫交響樂、室內樂、鋼琴、小提琴等多種樂器的獨奏或合奏,還有,不同風格的音樂。如:流行樂、爵士樂、民族的和鄉村樂。
寫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習,曲式。多聽音樂,分析音樂,作曲和作文章一樣,作文章要有文章的格式。怎麼開始,怎麼闡述故事,高潮設計在那裡,結尾怎麼安排?這就是必須要事先設計好。歌詞的格式,直接影響到旋律的格式。在選擇歌詞時,首先要對它的格式進行設計。格式的設計,好多歌手比較生疏。
藏民族有很好的寫作旋律的基礎,因為民歌本身就是創作的源泉。如果有了旋律的素材,對旋律素材的發展,將成為主要的環節。有了這個環節,再有曲式的設計。通過學習和琢磨,最好再有和聲的思維邏輯能力(你所聽到的,好多樂器同時在響,就是和聲)。 這種旋律的寫作、曲式的設計、和聲的匹配等。就是寫歌的基本技術。這些能力需要長期與音樂的磨合才能有這種相應的思維邏輯能力。
世界上沒有任何老師教你產生旋律(主題材料),旋律是跟據你聽覺的潛在力和想像力所決定的。是一種多聲部的思維,還是單聲部的思維。這全靠你聽音樂的時候聽到的音樂感覺和你所掌握的音樂知識而定。
作曲作為一個時間的藝術和聲音的藝術,它必須具備;人要有耳朵聽,還要有時間聽。還要有良好的記憶。如果懂一件樂器,你的記憶就牢靠,你也有實踐,也有修改的機會,周而復始的進行創作才能出最理想的音樂作品。
有些朋友一定會問需要學習什麼樣的樂器才符合作曲的要求,其實什麼樂器都可以,當然,作為一個音樂人必須要懂一件樂器這是最重要的,最理想的是鋼琴,西方人在鋼琴上作曲,印度人在Sitar 上作曲,Sitar是在印度流傳的樂器,我們可以從印度電影中應該可以聽到的,是一種彈撥樂器,有節奏感。不管是唱歌的歌曲還是跳舞的舞曲都是離不開它。好多彈唱手直接在他們所掌握的樂器上作曲。現在又有好多作曲家直接在電腦上作曲。使作曲變得越來越現代化。
所以,西藏歌的寫作最好懂一些西藏本地樂器,那樣更好的可以發揚本民族音樂的音質,同時還可以保留他的地方特點。
⑦ 音樂創作方法
首先,學習一樣樂器是必要的。你學習樂器的過程就是你學習音樂,理解音樂的過程。從古到今沒有哪個音樂家不會樂器,通常都是會好幾樣。你會吉他和鋼琴,這很有優勢,因為這兩樣樂器都比較主流,又都可以獨奏,掌握它們對你的音樂創作一定很有幫助。我是學鋼琴的,我也推薦你深造鋼琴,因為鋼琴的右手旋律,左手和弦的基本演奏方式很利於你從和弦的角度理解音樂,復雜的各種伴奏風格也可以助你理解主旋律和伴奏的呼應。
對於基礎的樂理知識,從事音樂行業的人都要掌握一些,因為它是我們彼此交流的工具。不過我個人認為懂一些基礎的就夠了,不要在這些書本上花功夫。真正的音樂知識,是很難寫在書本上的。
對於聽音樂,我不想人雲亦雲地說一定要多聽。聽音樂對於創作的確十分重要,但我認為如果你喜歡音樂,平時正常聽就夠了。音樂不是聽的越多就吸收的越多。不要非去聽自己不喜歡的所謂好音樂。聽音樂應該是快樂的事情。可以嘗試用樂器比如鋼琴,把自己喜歡的旋律演奏一下。
上文提到了和弦。和弦這東西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通過掌握幾個常用的和弦組合,在它們的輔助下,你的曲子很容易寫好聽,它可以降低作曲對於一個初學者的難度。壞處是,你很容易被和弦限制住,而且光靠和弦是寫不出真正的好曲子的。不過還是建議你學一下和弦,你將來也許會被和弦限制,不過慢慢你就能跳出來,讓和弦為你所用。
對於作曲靠感覺這種說法,我不敢苟同。靈感只是學識的一種釋放形式,對於音樂來講,這學識指的就是平時你聽的,演奏的,接觸的音樂旋律,在你腦中積累沉澱,並加入你自己的理解後形成的產物。這點我感同身受。
以上的內容大概說的都是作曲。我認為作曲和編曲是相輔相成的,而其中作曲又是編曲的基礎。你初步掌握一些作曲能力之後,就可以嘗試分聲部,加伴奏成分,為編曲先打下些基礎。
練習樂器是要下苦功夫的,要堅持。但是對於聽音樂,創作音樂這些事情,還是以一個好心情來做吧,心情不好時不要勉強。
最後就是,千萬不要著急,不要有什麼負擔。要保持對音樂的熱愛,和對自己的信心。
⑧ 世界上第一首音樂是誰創造的
很多人願意聽音樂,更有人懂音樂,創作音樂,那麼,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艘音樂是誰創造的嗎?
西方的音樂據說最早就是基督教音樂,但是是吸收了古希臘羅馬音樂的一些內容,這個意思就是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就有了音樂,至於是誰最先穿著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對於西方音樂的源頭何在不大知道。
音樂的價值在於用心感受,當然第一個是很重要的,就如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是一個英雄。我們需要銘記,我們更要記住的是感動人心的好音樂,這些人的目的也是用心來創作,感動著你我。這就夠了,你說呢?
你覺得第一首音樂真的很重要嗎?
⑨ 歌曲創作需要哪些過程
製作專輯的大體流程:
1、挑選歌曲
2、練習歌曲
3、錄制、編輯歌曲 (這里有可能會錄制主打歌曲的mv)
4、發cd
5、陸續拍其他歌曲的mv (在電視台上首播)
6、出收藏版專輯(內有其他歌曲的mv)
流程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
專輯會有好幾版只因為是給不同的人買的啦。
死忠歌迷的話比較想要收藏版的,裡面會有海報啊、照片集啊、mv花絮dvd還有什麼經典歌曲之類的,但是那種是最貴的,而且包裝很好看。
一般的歌迷通常比較會買偶爾有贈品的但帶有mv的dvd之類的。
最普通的版本就是一般第一次聽的人買的專輯了啊,最便宜的那種。[轉]
唱片製作流程
現在作唱片越來越難了,原因在於市場的多元化與聽眾的口味變換太快了,當然還有包跨宣傳手法的日新月異、科技的進步讓盜版猖獗等等。不過聽眾還是會支持好的唱片,相信製作唱片的工作群,只要用心,應該會得到好的互動的!
一、什麼是唱片製作流程?分為哪些?
唱片製作流程也就是唱片發行前的准備、製作、修正等。一般而言可分為:
收歌 → Demo確認 → 發編 → 過帶 → 搭樂器 → 配唱 → 和聲 → 混音 → Mastering
二、何謂收歌?
當前製作業開始時,會開始找尋製作人、歌曲Demo。一般而言,收到的Demo有單獨詞、曲,也有詞取兼並的。若收到單獨的詞或曲,製作人會另外找尋搭配的詞或曲。而收歌的方向不拘歌曲的風格,有時可能收了五十首以上的歌曲來做篩選。
三、何謂Demo確認?
當製作人收到歌曲的Demo以後,會開會聽歌,開始選擇適合歌手的歌曲,而開會的次數不止一次,通常會有好幾次給不同層級的人物聽,然後進行投票篩選,有時候選出來的歌曲數量會面臨不夠預期的數目,在這種缺歌的情況下,勢必要再發布消息,收取更多的作品來選擇!經過許許多多的會議後,決定了新專輯的歌曲,這就是所謂的「Demo確認」。
四、何謂發編?
所謂的發編就是將決定出來的歌曲交給編曲的人,經過了溝通以後,開始著手進行編曲。有時候同一首歌可能給不同的人編曲,成果會出現不同的風格,最後讓製作人決定版本。
五、何謂過帶?
當編曲完成後,便會進入錄音室進行過帶,也就是將音樂一軌一軌地錄到工作帶。一般的情況是編曲人員帶著自己的設備(音源器、計算機、多軌錄音器材等等)至錄音室進行過帶。過帶的意義在於將每個樂器或音源單獨地錄到一軌,以方便日後混音工程的處理。在過帶的過程中常常碰到的問題是機器無法捉到正確的時間格數,造成某些軌的聲音無法准確地搭配其它軌,因此要重過帶。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好的器才能幫助過帶的過程中,便利性與准確性增加。
六、何謂搭樂器?
當過帶的步驟完成後,因為某些音色需要真實樂器的聲音,所以需要請樂手來搭音樂。常常需要樂手來搭音樂的部分包括吉他、Bass、鼓組、弦樂等等。當然,越多真實樂器的聲音,品質會更人性化,聲音更悅耳。另外,屬於電子音樂的歌曲,用到真實樂器的機會可能比較少。
七、何謂配唱
所謂的配唱就是歌星開始要唱歌了。主角開始煉獄般的工作時間,為了配合製作人的要求和唱片品質的完美度,配唱過程往往是歌手最艱辛也最難忘的時刻。在錄音室里常常會碰到重錄的情形,有的時候還可能一句一句地錄下來喔!要看歌手的功力了。關於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請教本網站的林老師,她對於這方面可以提供很豐富的經驗和寶貴的建議。
八、何謂和聲?
所謂的和聲就是拿人聲來當樂器或音源。人聲是最溫暖的,和聲的好與壞往往影響了整個曲子的感覺,加了和聲(這里所謂的和聲是指搭配人聲,而非理論的和聲學),可以讓曲子的表現度更強,所以和聲對於流行歌曲而言,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利器喔!
九、何謂混音?
混音工作是所有錄音都已經完成後的步驟。混音師必須將每一軌所錄好的聲音一一做最好的分配,包括聲音的位置、音質、效果、大小聲,有時候還有表情。混音的好與壞對於音樂品質有很絕對的影響,因為搭表現了音樂的起伏,也帶動了聽眾的情緒,因此,好的混音是能讓每一個聲音清清楚楚的表現。不過有時候,為了讓歌曲表現另一種效果,故意讓某些聲音產生混濁、突兀等等,也說不定!
十、何謂Mastering?
當所有的歌曲都變成了完整的作品以後,為了讓整張唱片的音量、質感能更平衡,就必須做Mastering的工程。因為每一首歌曲錄完以後,在相互比較之下,常常會造成幾首歌的音量比較大聲、幾首歌的音量比較小聲,幾首歌的音樂起伏相距很大、幾首歌的音樂起伏平淡無奇等等現象,所以需要靠著Mastering的工程將它們能更統一,這樣才能將這些歌曲放置於同一張唱片時,品質均衡,聽眾也能更舒服地欣賞這張唱片。有些時候,一些原本錄得不好聽的歌曲,經過了Mastering的工程後,變成更好聽了!
以上是唱片製作的流程。現今的作法大致相同,當然也有不同的,不過做唱片的方法是依製作理念而不同的
1.歌手的培養:
一般唱片最重要的就是歌手或藝人,而歌手的台風、歌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台風、歌手形象的製作都是
可以掌握的,只需計劃完整找出歌手的特色加以發揮,應該都不成問題。而歌聲與音準這可能就與先天有相
當大關系了。但是各位不用擔心,拜科技之賜,這些問題已經都可以解決了,而這項技術在"刺玫瑰音樂"
製作人 Johnny 表示Vocal 、Pitch 、拍子、音色的校正已向英國製作人 Simon 取得這方面的技術,而其實這些
技術也早已 運用在許多的唱片上了,就算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歌手也一定要作音準校正,這就是近來Engineer
名稱中又多出了一個 Vocal Engineer 的原因了!
2.歌曲製成:
詞曲創作,或採取<收歌或徵歌 >的方式,最好在較多的曲子篩選較滿意的歌效果會比較好!
3.編曲:
當然你最好找一個有經驗的製作人幫你製作出品質較好的曲子。將已創作出或已選好的歌曲與製作人討論欲
進行之方向,讓製作人開始發配歌曲製作風格給不同的編曲、Live 樂手錄音。
4.錄音:
在歌曲編曲完成之後,歌手就要准備進錄音室錄音了,當然歌手唱歌必需要有製作人在旁監制,最重要就是
要把感覺唱對。在歌唱完成後,和聲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它可以讓整個音樂變得更飽滿,更豐富。
5.混音:
在 Live 樂手、歌手、和聲都錄制完成後,曲子就可以開始進行混音的工作了,當然混音之前一定要檢查音樂
與歌手的旋律、和弦有沒有打到,確定之後才能放心混音。
混音是決定歌曲成敗的關鍵,所以花的時間也較久, 一般光是混音就少就要兩天,因為在混音時必須在每個
多軌錄音的軌道內調它的效果如 EQ、 Balance.....,如此不斷反覆的檢查,而在混音中 Automix 是不可或缺
的,現在的 Consel 應該都有這種功能,就是能夠將您所做的動作完完全全紀錄在晶片內,相信大家如仔細看
過有 的 MTV 情節內,在錄音的片段有些按鈕會自己動,就是這個原因。
6.過帶:
歌曲混音確定沒問題後,就要過成兩軌( Stereo )母帶了,筆者建議最好過 DAT 或是 Digital In To Wave ( 當然錄
音卡等級要高一點!)而本人不建議用 MD 當母帶,在本人經驗中 MD 的頻率太窄,雖然一般人聽不出來但從
監聽喇叭放出來真的就是有差。
7.母帶後期處理: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mastring是什麼,前幾年在台灣還沒有這項技術時,有些唱片都必須送到國外去做處理,
而當然處理過後的音質,絕對是讓人贊不絕口,它能夠使音質變的更細膩、透明、音場更寬廣~~~~形容不
完,反 正要經過這道手序,才能稱得上是一張" A "版的唱片啦!
8.封面設計:
封面與內容的設計在唱片製作的前期就可開始製作了,當然這必須要請專業的美術人員設計,告訴你要的感
覺,並進行相關的繁瑣事件如:拍照、 CF 等.....。設計好之後做成 MO 交給工廠印刷。
9.母帶壓片:
Mastering 完成後即可將母帶送給 CD 壓片廠加工大量壓片,一般可以與工廠談壓片、包裝、印刷都給他們做
,這樣會比較劃算,目前行情做到好大概 15~20 塊每片吧!在壓片之前必須與廠商簽立版權的合約,證明
CD 版權的清楚,如此你就可以等待商品的完成了。
10.著作權登記:
著作權可至新聞局詢問著作權登記事宜,去之前記得帶詞曲、錄音帶或 CD ,手續有點繁瑣。但這是著作財
產權,登記之後就永久屬於你的了,辛苦一點也是有代價的。
11.歌曲的宣傳:
這就要看你的預算羅!通常大唱片公司所花在此的費用,是占所有製作費十倍甚至更多,所有......不過不用緊
張,誰說作唱片一定要花大錢 ^_^||| 用點頭腦吧!
12.MTV製作:
如果預算許可,拍支 MTV 當然是最好的,而 MTV 的製作可以自己拍,也可以找導演拍,外面行情大概20~30
萬就可以拍好一支帶子了。
13.鋪貨:
當然在這方面所必須要有相當的管道,否則會很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