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紙的發明寫字

紙的發明寫字

發布時間:2022-09-27 14:02:21

① 中國古代什麼時候開始用紙開始寫字

紙的發明最早在在西漢時期。
在甘肅的天山附近。
所以推想,開始使用紙寫字應該是在這個時期。
再就是區分一點,蔡侯是改進了造紙術,而不是發明了,所以說東漢是不對的。

② 最早可供書寫的紙是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蔡倫造紙之前的兩百多年的西漢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地圖古紙,還有陝西西安、挾風及甘肅居延出土的西漢麻紙是否屬於紙,學者們為此爭論不已。該紙的厚度和纖維分布不均,故被稱為麻紙。麻紙在漢至唐近千年間,一直是我國書寫繪畫的主要用紙。

目前,對有關的考古發現成果,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西安灞橋紙不是紙,而是一種自然堆積的麻纖維在銅鏡壓力下壓成的;至於內蒙居延地區的金關紙和陝西扶風縣的中顏村紙雖具備紙的初步形態,但沒有經過抄造的過程,紙質粗糙,不能書寫。只能算是紙的雛形或原始紙,不是真正的紙。因此得出一個結論,認為蔡倫仍是發明造紙術的代表人物或發明者。另一種意見認為西安灞橋紙是中國最早的紙,他們認為灞橋紙是經過造紙基本工序造出來的,銅鏡的重量是不可能把堆積的麻纖維壓成薄片的,灞橋紙出土時可以分層揭開,灞橋紙是分散的單一纖維不規則異向交織的薄片,具有紙的典型結構。至於金關紙和扶風紙,經檢驗證明它們都經過全部造紙基本工序,而且纖維短細柔軟,質量比灞橋紙還要好,經過試驗,可以用毛筆在上面寫字。根據上面的分析,有理由認為上述古紙都是真正的紙,說明蔡倫以前已能造紙。

③ 在紙發明以前,人們在什麼材料上寫字

最早在殷商時期人們在獸骨上寫字比如安陽出土的甲骨文,春秋,戰國和西漢,人們最常用的就是竹簡了,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清」,就是說人們以前把竹子烘乾,用牛皮條穿起來用刀寫字,在毛筆發明以後人們也在帛上寫字。但較貴沒能推廣開來。

④ 紙的發明我們的祖先記錄文字經歷了哪些的五個階段

紙的發明我們的祖先記錄文字,
經歷了的階段:
我們的祖先最初把文字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為甲骨文。
商周時代,又把需要保存的文字鑄在青銅器上或刻在石頭上,稱為鍾鼎文、石鼓文。
春秋時期,人們開始把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稱為簡牘。
另外也有用絹帛寫字的,但材料十分昂貴。
紙發明之後就用紙作為寫字的材料。

⑤ 紙是誰發明發展史是怎麼的

造紙術相傳是由中國東漢時代的蔡倫(-121年)所發明,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紙術早就存在,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在中國,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東漢的許慎在他編寫中國第一部條理清楚、體系分明的字典《說文解字》里談到「紙」的來源。他說:『「紙」從系旁,也就是「絲」旁。』。這句說話見當時的紙主要是用絹絲類物品製成,與現在意義上的紙是完全不同的。紙的發明、發展及傳播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1957年西安市東郊的灞橋出土了公元前2世紀的古紙,世稱灞橋紙。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發明的紙。經鑒定,該紙是以大麻和少量薴麻的纖維為原料製成的。製作技術較原始,質地粗糙,還不便於書寫。 造紙技術改良者蔡倫蔡倫於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漢章帝建初年間,擔任小黃門(較低品級的太監職位)。漢和帝即位之後,升任中常侍,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的謀劃。蔡倫有真才實學,為官盡忠職守,多次不惜觸犯皇帝的威嚴,進諫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 後來,蔡倫擔任尚方令,監督宮廷物品的製作。人們認為就是從這個時候,蔡倫開始接觸東漢最好的手工工藝,並改進當時的造紙技術。據《後漢書·宦者列傳》記載,自古以來,書籍文檔都是用竹簡來做書寫載體的,後來出現了質地輕柔的縑帛,但是用縑帛制紙的費用很高昂,而竹簡又笨重,於是蔡倫想進行技術創新,改用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等廉價之物造紙,大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為紙的普及准備了條件。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把改進造紙術的成果報告給皇帝,皇帝對蔡倫的才能非常贊賞,並把改進過的造紙技術向各地推廣,漢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倫為龍亭侯,所以後來人們都把紙稱為「蔡侯紙」。

⑥ 紙上寫字是什麼朝代

東漢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古代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蔡倫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遠古以來,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薴麻和大麻。據稱,我國的棉是在東漢初期,與佛教同時由印度傳入,後期用於紡織。當時所用的樹皮主要是檀木和構皮(即楮皮)。最遲在公元前2世紀時的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
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濕紙曬干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漢代以後,雖然工藝不斷完善和成熟,但這四個步驟基本上沒有變化,即使在現代,在濕法造紙生產中,其生產工藝與中國古代造紙法仍沒有根本區別。造紙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晉南北朝時已經開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紙。到了隋朝、五代時期,竹、檀皮、麥桿、稻桿等也都已作為造紙原料,先後被利用,從而為造紙頁的發展提供了豐富而充足的原料來源。
其中,唐朝利用竹子為
造紙術
原料製成的竹紙,標志著造紙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竹子的纖維硬、脆、易斷,技術處理比較困難,用竹子造紙的成功,表明中國古代的造紙技術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程度。唐時,在造紙過程中加礬、加膠、塗粉、灑金、染色等加工技術相繼問世,為生產各種各樣的工藝用紙奠定了技術基礎。生產出來的紙張質量越來越高,品種越來越多,從唐代到清代,中國生產的用紙,除了一般的紙張外,還有各種彩色的臘箋、冷金、錯金、羅紋、泥金銀加繪、砑紙等名貴紙張,以及各種宣紙、壁紙、花紙等。使紙張成為人們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紙的發明、發展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公元105年發明造紙後,造紙術就從河南向經濟文化發達的其它地區傳播。蔡倫被封到陝西洋縣
造紙術相關雕塑
為龍亭侯,造紙術就傳到漢中地區並逐漸傳向四川。據蔡倫家鄉湖南耒陽的民間傳說,蔡倫生前也向家鄉傳授過造紙術。東漢末年山東造紙也比較發達,出過東萊縣(今掖縣)的造紙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紀造紙術在我國各地推廣以後,紙就成了和縑帛、簡 牘的有力的競爭者。
公元三到四世紀,紙已經基本取代了帛、簡而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公元三到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造紙術不斷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擴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紙。在設備方面,繼承了西漢的抄紙技術,出現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用一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提高了工效。在加工製造技術上,加強了鹼液蒸煮和舂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布紙、填料紙等加工紙。
從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磧出土的這一時期所造出的古紙來看,紙質纖維交結勻細,外觀潔白,表面平滑,可謂「妍妙輝光」。公元六世紀的賈思勰還在《齊民要術》中,專門有兩篇記載了造紙原料楮皮的處理和染
漢朝造紙術流程圖
黃紙的技術。同時,造紙術傳到我國近鄰朝鮮和越南,這是造紙術外傳的開始。

⑦ 人類第一次把文字寫在紙上是什麼時期

東漢時期發明了紙,但那時候羅馬帝國也是昌盛,時間久了一些事情沒法考究。
普遍認可比較多的說法是 東漢的蔡倫 在公元105年左右發明的.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西漢初已用紙代簡,蔡倫只是造紙術革新者.根據現代考證看來第二種意見是正確的,早於蔡倫200年前的西漢初即已有用於書寫的麻紙.蔡倫的貢獻是組織並推廣了高級麻紙的生產和精工細作,促進了造紙術發展,但「造意用樹膚以為紙」者,倒有可能是蔡倫或其尚方下屬.皮紙用樹皮纖維製成,其技術難度比麻紙更大.蔡倫的貢獻就在於使皮紙生產在東漢發展起來.麻紙及皮紙是漢代以來1200年間中國紙的兩大支柱,中國文化有賴這兩大紙種的供應而得以迅速發展.
總的來說,紙的發明其實來源於我國民間的集體智慧,不是某個人的功勞.但是鑒於蔡倫將紙的製造方式系統化,理論化,所以普遍認可他為紙的製造者.

⑧ 寫字用的紙和筆是怎麼發明的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藤紙、魚卵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魚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在宣紙的主要產地安徽宣州有這么一個傳說:蔡倫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他一直想製造一種特別理想的白紙,用來替師傅來畫像修譜。但經過許多次的試驗都不能如願以償。一次,他在山裡偶然看到有些檀樹倒在山澗旁邊,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蝕得腐爛發白。後來他用這種樹皮造紙,終於獲得成功。由此可以斷定:利用樹皮製造宣紙,在唐朝時候就比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艷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五代造紙業仍繼續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到了明清,造紙業又興旺和創新。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在質地上推崇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色以鮮明靜穆為主,如康熙、乾隆時期的粉蠟紙,印花圖繪染色花紙等,紙的製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絕倫的地步。 造紙的過程)
一般印刷紙的生產分為紙漿和造紙兩個基本過程。制漿就是用機械的方法、化學的方法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方法把植物纖維原料離解變成本色紙漿或漂白紙漿。造紙則是把懸浮在水中的紙漿纖維,經過各種加工結合成合乎各種要求的紙頁。
造紙廠一般需貯存足夠用4~6個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貯存中經過自然發酵,以利於制漿,同時保證紙廠的連續生產。經備料工段把蘆葦、麥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產化學漿)或木斷(供生產磨木漿),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內加化學葯液,用蒸汽進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紙漿,或或把木斷送到磨木機上磨成紙漿,也可經過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紙漿。然後用大量清水對紙漿進行洗滌,並通過篩選和凈化把漿中的粗片、節子、石塊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據紙種的要求,用漂白劑把紙漿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著利用打漿設備進行打漿。然後在紙漿中加入改善紙張性能的填料、膠料、施膠劑等各種輔料,並再次進行凈化和篩選,最後送上造紙機經過網部濾水、壓榨脫水、烘缸乾燥、壓光卷取,並進行分切復卷或裁切生產出捲筒紙和平板紙。如果生產要生產塗布印刷紙,則需要乾燥中部或生產成捲筒紙後經塗布加工而實現。
除以上基本過程外,還包括一些輔助過程,如蒸煮液的制備、漂液的制備、膠料的熬制及蒸煮廢液和廢氣中的化學葯品與熱能的回收等。

千年來,人類一直都在留下自己的印記。一些洞穴中有關人和動物的圖畫至少有2.5萬年的歷史。然而人類用筆記載歷史的時間卻短得多。兩千多年來制筆工藝的發展是人類創造性思維的最好體現。
公元前2000年:中國人用老鼠毛製成的毛筆寫字。墨水用煤煙、燈油和凝膠混合製成。 公遠前1200年:埃及人從漿果、植物和礦物中提取天然染料和色彩製成黑水。「筆」是細蘆葦。600年後,埃及人發明了紙草紙。
公元400年:許多文明社會都發明了更加穩定的墨水。它是用鐵鹽、橡樹樹癭和阿拉伯樹膠混合而成。這一基本配方使用了幾個世紀。
公元700年:羅馬人發明羽毛筆(鵝毛筆),用的是一種大鳥翅膀上的羽毛。羽毛筆在後來的1000年中成為(西方)主要的書寫工具。
1548年:西班牙書法家胡安·德·伊西亞爾在他的書法手冊中最早提及青銅筆。 1700年:尼古拉斯·比翁(法國路易十四時代的樂器製作大師)最早為自來水筆留下畫圖。他有5枝筆流傳下來。
1803年:英國工程師布賴恩·唐金獲得第一個鋼制筆尖的專利權
1809年:佩雷格林·威廉森在美國第一次獲得制筆方面的專利權,這是一種筆管中有墨水的自來水筆。不過他的設計有許多缺陷。
1830年:英國的鋼鐵工人威廉·約瑟夫·吉洛特、威廉·米切爾和詹姆斯·斯蒂芬佩里發明了大量生產鋼筆尖的方法。由於隨後20年鋼質量的提高,使用羽毛筆的人越來越少。
1884年:紐約的保險推銷員劉易斯·埃德森·沃特曼在因為鋼筆壞了而失去一位重要客戶之後發明了第一枝實用的自來水筆。
1888年:美國馬薩諸塞州韋茅斯的約翰·勞德獲得第一枝圓珠筆的專利權,但直到專利權期滿,它也沒被批量生產過。
20世紀頭十年:4家自來水筆廠家主宰著市場,它們是派克、犀飛利、威爾一永鋒和活特曼。
1912年:犀飛利制筆公司在自來水筆的筆管中添加了拉桿吸水裝置。在此之前,人們用滴管給自來水筆加墨水。
1935年:活特曼推出了墨水囊,當時是一個有軟木塞的小玻璃管。
1938年:匈牙利記者拉迪斯洛·比羅和他的兄弟格奧爾格發明了第一枝實用的圓珠筆。它使用的是能迅速變乾的印刷油墨。英國政府後來許可他們為英國空軍飛行員製作圓珠筆。圓珠筆在高空不會漏油,而自來水筆會漏墨水。
1945年:芝加哥商人米爾頓·雷諾茲對比羅的發明進行重新設計,並把它引入美國。當時比羅的發明沒有在美國獲得專利權。擁有比羅發明專利權的永鋒公司很快把它們的產品也推向市場。新型自來水筆轟動一時,銷路非常好。
1950年:法國男爵馬塞爾·比什成立了比克公司。他的公司擅長於大量生產圓珠筆。(如今,比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制筆公司,每天銷售2100萬枝筆,一年76億枝。) 1951年:在最初的熱情過後公眾發現圓珠筆價格高,而且不可靠。圓珠筆銷售量急劇下滑。自來水筆卷土重來。
1954年:派克鋼筆公司推出「Jotter」圓珠筆。這種更加可靠的新型圓珠筆的書寫時間比最流行的同類產品長5倍。圓珠筆的銷售量重新回升。 1962年:東京文具公司的堀江尾世木因發明氈尖筆而出名。
1966年:費希爾為美國航天局發明了太空筆。這種筆的墨水囊經過加壓,能在失重狀態下寫字。
1979年:吉列公司推出了一種新型鋼筆,它寫出的字能在10小時內擦去。其決竅是用橡膠膠水製成墨水。
1984年:日本櫻花公司推出中性墨水筆,它是圓珠筆和記號筆的中間產品,用的是中性墨水(gel-ink)。
1996年:美國彭特爾公司推出「Milkys」中性墨水筆,大受美國兒童歡迎。

⑨ 紙是怎麼發明的

紙是由東漢初期的宦官蔡倫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

他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向漢和帝獻紙,蔡倫將造紙的方法寫成奏摺,連同紙張呈獻皇帝,得到皇帝的贊賞,便詔令天下朝廷內外使用並推廣,朝廷各官署、全國各地都視作奇跡。九年後,蔡倫被封為「龍亭侯」,食邑300戶。由於在全國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紙方法是蔡倫發明的,人們便把這種紙都稱為「蔡侯紙」。

(9)紙的發明寫字擴展閱讀

造紙術的傳播:

造紙術在三世紀初傳入越南;七世紀初傳入朝鮮、日本、印度。造紙術可能在7世紀以前就已經西傳至西亞地區,早在公元650年造紙術就傳入中亞的撒馬爾罕。到了公元707年紙張已在阿拉伯半島麥加被阿拉伯人使用。794年巴格達出現由中國工匠建立的造紙作坊,造紙術由此傳到阿拉伯地區。

12世紀初傳入西班牙,最初由阿拉伯人在薩蒂瓦建立了造紙廠,1157年基督徒在比達隆建立造紙廠。義大利在12世紀就用阿拉伯人輸入的紙,到1268年才在布里亞諾建立第一座造紙廠,其後,在1293年波洛尼亞、帕多瓦、熱那亞等地相繼出現造紙廠。

14世紀傳入法國,1348年特魯瓦出現法國第一家造紙廠。德國從十三世紀已經由義大利進口紙張,1390年在義大利人協助下在烏爾曼·施特羅梅爾建立第一座造紙廠。荷蘭在1586年在多德雷赫特建立造紙廠。英國在14世紀初由義大利進口紙張,1495年約翰·泰特(John Tate)在芬·迪頓建立第一所造紙廠。

俄羅斯在1575年建立第一家造紙廠。美洲第一家造紙廠建立在墨西哥城附近的庫爾華坎,美國第一家造紙廠於1690年在費城附近建立,1729年英國人在費城附近的切斯特克里克建立著名的「長春藤造紙廠」。1803年美國人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聖安德路斯鎮建立第一家造紙廠。

閱讀全文

與紙的發明寫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永恆185分鍾完整版在線播放 瀏覽:235
主角常被撓癢癢的小說 瀏覽:234
一個男人自慰被女人發現射嘴上了的電影 瀏覽:995
豫劇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537
bt日本 瀏覽:53
怨靈附體女友變成孕婦的電影 瀏覽:981
盤龍同人哪個好看 瀏覽:891
墓地選妃電影 瀏覽:371
台灣喪屍圍城 瀏覽:817
情歌九歌電影 瀏覽:414
xfplay愛情電影網社保 瀏覽:963
韓國R級男明星 瀏覽:929
P字開頭看片的網站 瀏覽:404
主角把母親收了的玄幻小說 瀏覽:359
可以在線看污的網址 瀏覽:721
許錦江電影大全 瀏覽:564
小電影裡面的網址 瀏覽:26
最毒婦人心台灣版 瀏覽:704
型月七夜 瀏覽:70
2015電影票房排行榜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