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1-07-25 23:01:16

A. 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奖励求职有用吗

这个肯定是有用的啊,表明你大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很不错的奖项

B. 省部级科研项成果奖 与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奖一样吗

都是省级的奖,但是应该不太一样吧

C. 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与省级大学生优秀科研奖一样吗

不一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比大学生科研奖厉害多了,也很难获得,含精量很高。可以为你评职称,深造,提供很多的机会。

D. 杰出青少年的事迹

宋海军,男,党员,出生于1983年2月,籍贯:山东济宁。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理科基地班四年级学生。大学本科期间,平均学分基点3.1。在思想、学习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获得的奖励如下: 2004年5月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2005年4月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创新人才; 2005年5月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体育优秀个人; 2005年8-9月带领“自然之友”社会实践团赴宜昌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当地人民的关注,活动被当地电视台报道,同时所带团队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2005年9月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36期党校优秀学员; 2005年12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金钉子”奖学金; 2006年5月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优秀学生; 2006年12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世纪英才”校长奖学金。 科技创新过程及成果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参加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古、中生代之交生命环境过程及对当代的启示”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早三叠世年代地层与生物复苏”,期间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项目组老师的认可和赞赏。在三年的科研过程中独自申请了地质学国家理科基地班特殊资助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创新人才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基金项目,均以优异的成绩结题。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参加野外工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已进行野外工作3次:2006年7-8月在贵州青岩地区野外工作;2006年10月在浙江黄芝山、煤山野外工作;2007年1-2月在贵州罗甸关刀、边阳进行野外工作。三年的科研过程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如下:

一,发表论文 2007年2月论文《Foraminifers surviving from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at Meishan, Changxing, China》由Elsevier出版的《Palaeoworld》杂志约稿,现已被录用,已出现在全球最大的学术期刊数据库——ScienceDirect中; 2007年论文《Last evolutionary behavior of the Paleozoic Foraminifera in Meishan, Zhejiang Provence, China》由Elsevier出版的《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SCI)杂志约稿,现正处于成文过程中; 2006年6月论文摘要《Distribution of small foraminifers in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strata at Meishan section, Zhejiang, China》在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上发表; 2007年6月论文摘要《Surviving foraminifers from the P/Tr mass extinction at the Meishan section, South China — Evidence for multi-episode extinction pattern》在第六届“现代地球科学: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被国际三大检索之一ISTP检索收录; 2006年6月论文《浙江煤山二叠纪末的小有孔虫动物群》在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微体古生物学报》首篇位置发表。 二,获得的科技奖励:论文《Extinction and survival of foraminifers in the P/Tr boundary interval in Meisha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获得2006年校第十七届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一等奖; 论文《浙江煤山剖面二叠纪末的小有孔虫动物群》获得2006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论文《古、中生代之交重大地质转折期有孔虫的灭绝过程》获得湖北省第六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并作为高校直送作品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

E. 武昌工学院的办学条件

院部设置 截止2014年5月,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7个学院和思政课部、体育课部2个课部。 专业设置 截止2014年5月,学校共设置59个本(专)科专业,以工学为主,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五大学科。
本科专业:
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翻译、广告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专科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投资与理财、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酒店管理 湖北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市场营销
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截至2013年6月,校级学生课题共立项55项,以课题展开研究发表论文共57篇,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累计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级3项。学生获全国、全省各类竞赛奖290项,500人次。尤其是2012年获国家级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省级特等奖1个,SAP主席特别奖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29个,实现了学科竞赛国家级突破。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上,一举获得5个三等奖;在第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湖北赛区个人组比赛(Java软件开发组)中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3个。 2007年1月,学校获“独立学院活跃度及影响力”十强称号
2011年11月,学校获“第十一届武汉高校艺术节最佳组织奖”
2011年12月,学校获“全国校园文化成果优秀奖”

F. 焦洪涛的荣誉奖励

【综合类】2002年5月,获得全校青年最高荣誉——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青年五四奖章”。 2006年1月,作为国家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专家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2006年1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华中科技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式代表。2006年5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工”荣誉称号。2006年7月,被授予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9年6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届全校研究生“我最喜爱的导师”荣誉称号。2012年7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科研类】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战略研究重要贡献表彰证书”;国家体育总局“十五”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审核、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授予的“科技法学奖”之突出成就奖和优秀人才奖;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优秀作品奖;湖北省法学会颁发的优秀论文一等奖(3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省社科期刊优秀专题文章二等奖、三等奖、湖北省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优秀论文奖、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武汉市知识产权研究会优秀会员奖;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颁布的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首届优秀科研论文奖、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优秀青年学术奖;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3次);华中理工大学“航天海鹰杯”优秀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3次)。
【教学类】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之指导教师奖(2次)、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首届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首届教学质量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之指导教师奖(5次)、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4次)、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第一、二届教学质量优秀奖、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等。华中科技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荣誉表彰等。
【学生培养】2006年至今,作为硕士生导师已培养毕业研究生30余名;作为博士生副导师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指导的科技法研究所创新团队获得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授予的“科技与法律”30年最佳实践奖、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3次);指导的学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奖、全校“本科特优生”称号、全校研究生“学术十杰”称号、全校“三好研究生标兵”称号、全校“研究生品德模范(第一名)”称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等。

G. 武汉大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申报

请直接询问教务部老师。

登陆教务部网站查联系方式或者在教务部网站上在线提问,老师们是逢问必答的!http://202.114.74.132/

H. 湖北省教育局对考研生有何奖政策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获得湖北省教育厅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待考研生可

得看学校具体的规定,一般来说有专利权的话保研会有加分

I. 王雅鹏的教研情况

(一)主持的教研项目
2001-2004年主持华中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现已结题并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二)教研论文
王雅鹏.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4)
王雅鹏.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4)
王雅鹏.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与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5)
夏春萍、王雅鹏.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87-88。
(三)教研奖励
指导学生获得2002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主持的教改课题“农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2005年10月获湖北省教育厅三等奖
2004-2008年王雅鹏参加的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现已结题并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主编教材
王雅鹏,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王雅鹏,农业技术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雷海章 王雅鹏,现代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一)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3028,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展中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农业部软课题(粮食安全保护模式研究)、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AA403B03,湖北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小康社会协调发展)等科研课题13项,科研经费达70余万元。其科研成果: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警惕粮食问题再起风波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级别 项目经费 承担任务 立项时间 完成时间 承担角色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基金 国家 350万 十二五期间
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协调机制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 18万 工作 20072009主持人
粮食补贴政策绩效评价与政府管理研究 国家博士点基金 国家 5万 工作 20072009主持人
武汉市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支持体系研究 武汉市科技局 市级 3万 工作 20062007主持人
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展中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 14 万 工作 20042006主持人
有效促进武汉市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措施研究 武汉市科委 市级 1万 工作 2004 2004主持人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 国家 4万 工作 2003 2005主持人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国家 1.5 万 工作 2003 2004主持人
土地整理融资 国土资源部国地中心项目 国家 4万 工作 2003 2004主持人
粮食安全保护模式研究 农业部软课题 国家 5.5万 工作 2003 2003主持人
湖北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省财政厅 省级 30万 工作 2003 2005主持人
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基地,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省级 1.5万 工作 20032005主持人
湖北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小康社会协调发展 省科技攻关项目 省级 1.5万 工作 2003 2004主持人
不同自然经济类型区粮食安全保护模式研究 农业部项目 国家 2万元 工作 2002 2003主持人
结构调整中的粮食安全与保护 校创新基金 校级 1万 工作 2000 2001主持人
(二)出版专著
书名 出版日期 出版单位 承担角色
中国生物质能原源开发利用探索性研究 2010年7月 科学出版社 第一作者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年度报告系列共四部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作者
中西部城镇化加速期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研究 2008年4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作者
粮食安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05年7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作者
湖北三农问题探索 2004年6月 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一作者
中西部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保护与永续利用问题研究 2003年1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二作者
农业产业化经营 2003年1月 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一作者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 2002年1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三作者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实践 2000年11月 人民日报出版社 第二作者
(五)奖励与荣誉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授奖部门 奖励等级 奖项等级 排名
粮食安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09湖北省人民政府 省级二等奖1
警惕粮食问题再起风波 2004湖北省人民政府 省级一等奖1
新世纪湖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02湖北省科技厅 省级 三等奖 3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湖北省人民政府 省级 三等奖 1
陕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跨世纪战略研究 陕西省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省级 三等奖 2
新的历史阶段湖北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湖北省人民政府 省级 二等奖 4
生物技术发展与湖北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 2002武汉市人民政府 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等奖 2
指导学生获得2002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2003年3月 湖北省 省级 三等奖 1

J. 鲁平的主要成果

先后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局域场喇曼增强效应的分布式光纤气敏传感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光机械薄膜的光纤激光次声波探测技术研究”、国家工信部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基于SOA的无源光网络光子集成ONU产业化”、武汉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AWG波长选择光接收阵列模块”,以及国家中小型创新基金项目“DWDM解复用光接收阵列模块”等。作为骨干成员参加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灾害预警光纤地震波监测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科技部973计划前期专项“纳米光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湖北省自然基金项目“一种新颖的SPR效应光波导水质传感技术”、国家科技部攻关计划项目“便携式光波导水质分析仪的研制与开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直波导的阵列波导光栅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等项目的研发工作。参加了国家八六三项目“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宽带无源光网络系统”、武汉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新型DWDM器件及相关产品开发”等项目的研发。
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参编了《光纤光学》以及《光纤光学与光纤通信基础实验》两部教材;获得了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奖励。
在教学方面,主持承担了多项教改项目,教学研究成果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教学方面先后获得 “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校教学质量二等奖”的教学奖励。曾获得“校十佳青年教工”的表彰与“校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所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奖”以及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

阅读全文

与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