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主要进展和创新成果
(1)利用现代冷泉和冷泉碳酸盐的研究思路,研究了黔东地区新元古界南华系下统铁丝坳组冰碛层(相当于Sturtian冰期)之上,大塘坡组底部一套黑色岩系当中的含锰的碳酸盐岩(菱锰矿、含锰白云岩)沉积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冷泉碳酸盐岩:一是通过野外的详细调查和研究,在贵州松桃大塘坡地区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罕见的含沥青的孔洞构造、气孔构造、底辟构造、帐篷构造、上拱的纹层状构造、渗漏管构造、泥火山等典型的古天然气渗漏构造。其特征与现代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渗漏构造十分相似。另外,在相当于Sturtian冰期沉积的两界河组(南华系最底部)-铁丝坳组含砾碎屑岩中又发现多个层纹状含砾白云岩丘或透镜体,构成了从南华纪两界河早期至大塘坡早期的一个较完整的天然气渗漏沉积系统。二是通过对黔东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底部黑色含锰岩系中的菱锰矿体、白云岩透镜体进行了碳、氧、硫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发现碳稳定同位素表现出强烈的负偏移,一般δ13C同位素负偏达-8‰~-11‰,充填在气孔状菱锰矿石中的沥青碳同位素δ13C值则达-30.98‰。硫同位素表现出明显的正偏移,一般δ34S高达36.9‰~57.8‰,其特征与现代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渗漏,释放与环境突变所形成的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十分相似。
(2)建立了新元古代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的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模式,解决了过去锰矿成因解释上生物生成环境与矿床的形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大塘坡式”锰矿成矿理论的创新,从而开拓了该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大塘坡式”锰矿找矿视野并指导锰矿成矿预测,取得了重要突破。
(3)对导致Sturtian冰期结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是保存于冰碛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突然气化、逸出,引发甲烷等气体大规模释放导致的环境灾害所致。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拓展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和时空范围,对其所导致的成岩成矿作用、环境评价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㈡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认识
1.2.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系统地划分了四川盆地及周缘构造体系类型:纬向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及弧形构造体系等,各构造体系之间形成斜接,反接、叠加及穿切等复合联合关系,构造体系演化具四大明显特征;第一古构造体系控制构造-沉积迁移作用;第二构造体系叠加复合作用;第三构造体系差异性,即:同一个构造断裂带两端活动性及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2)深化了单一构造体系或多构造体系的复合控油源区及生、储、盖组合分布,如川西上三叠统及侏罗系油气区主要受控于华夏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作用。
3)建立了3种构造体系控油模式:①新华夏构造体系与纬向构造体系联合控制广福坪气田模式;②反“S”型构造体系控制下的永宜气田,石油沟-东溪油气田及相国寺气田等;③纬向系与经向系联合作用下形成纳叙气田。
4)总结了四川盆地油气分布规律:①各时代古隆起控制油气田分布,如乐山-龙女寺、泸州、开江、大兴、江油-绵竹等古隆起及周围是油气田分布重要地区;②各时代区域性不整合面控制油气分布,如震旦系与寒武系、寒武系与奥陶系、奥陶系与志留系、志留系与泥盆系、泥盆系与石炭系、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等,这些区域性不整合面经历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造就了程度不同的碳酸盐岩缝、洞、孔储集体,有利于油气富集成藏;③沉积相控制油气田分布,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侏罗系碎屑岩的三角洲相,及石炭-二叠系的礁滩相,均是油气田分布有利地区(带);④多期不同方向应力作用形成多组裂缝是油气有利聚集地区(带)。
5)指出了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地区和勘探方向:①5个古隆起及周围地区(乐山-龙女寺、泸州、开江、大兴及江油-绵竹);②石炭系-中三叠统碳酸盐岩礁滩相带;③上三叠统和侏罗系碎屑岩三角洲及河道砂体区;④多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碳酸盐岩缝、洞、孔发育层(带);⑤各时期多应力方向形成的多组裂缝区(带)是油气聚集的重点,如川西和川中须家河组。
1.2.2 创新点
1)首次系统地划分了盆地及周缘地区构造体系类型,即华夏构造体系、纬向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经向系及弧形构造体系及其复合、联合关系。
2)首次恢复了在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各时代盆地原型,即元古宙裂谷盆地、震旦-奥陶纪裂陷克拉通盆地、志留-泥盆纪挤压、克拉通盆地、石炭纪-中三叠世克拉通内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新近纪前陆盆地。
3)建立了3类构造体系控油模式:①纬向和新华夏体系复合型;②反“S”型;③纬向构造体系与SN向构造复合型。
㈢ 手工发明的创新成果怎么写
自动浇水器我的家中养有许多花,家人在家的时候浇花还算方便,可是在黄金周期间,全家人外出了,花放在家中,一周没人浇水,旅游回来,花都蔫了,给家人添加了不少烦恼。为此我想发明一个可以自动连续向花浇水的装置。结构:这个自动浇水器的结构如右下图,由小水箱、弯折的粗软管、医用输液软管及滑轮装置(可用废弃的吊瓶输液用的软管等制成)等组成。其中输液软管与水龙头相连接(水龙头水可适当调小些),水流速度由滑轮装置来控制,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较小的储水箱(也可由塑料瓶等改制而成),储水箱上端留一个穿输液软管的小孔,其余部分密封,水箱底部有一个较大的洞,其余部分也密封,一根较粗的软管从此洞穿入,在水箱中弯折。原理及使用方法:把此装置悬挂在需要浇水的花上,水龙头中流出的水通过输液软管滴入下面的小水箱(水流量可控制),当下面小水箱中的水淹没从底部伸入的弯折的软管时,小水箱中的水因为虹吸现象就被全部抽出,从而给花自动浇水一次,如此循环不断。每次的浇水量和浇水频率可由输液软管上的滑轮装置和小水箱的大小来共同控制。如果通过滑轮装置调整好软管中水滴的速度,并选择好水箱的大小,不仅可以实现自动浇水,还可实现定时浇水(如在早晨或傍晚为花浇水)。优点及创新点:经实验,这个自动浇水器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极其低廉,实用性强,人人均可自制完成,可实现自动浇水和定时浇水,不仅为养花人解决了出门没人浇花的难题,而且还可废物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备注:如果家中水龙头离花盆位置远,可采取一个法予以解决:即增加一个可密封大水箱,把与水龙头相连的软管改为与大水箱相连,这样当外出时,只要向大水箱中加足量的水,就可实现自动为花浇水的目的。
㈣ 什么是优秀的教育创新成果
优秀教育创新成果应该具有三个属性:
第一是教育属性。中国的基础教育成绩国际公认,但是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大家知道,中国上海参加PISA测试,连续两年在数学、阅读、科学素养上获得全球第一。
第二是创新属性,就是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第三是产品属性,教育创新成果仅仅满足于写在纸上,我们希望教育创新成果可以为全社会共同分享,可以支撑校长、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能够惠及家长、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融入他们日常的成长中去。
教育创新成果的四个特征。
第一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每一个教育成果的创造者,每一个教育创新成果的传播者,每一个教育创新成果的使用者都应该首先思考这个成果是否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是否体现了育人为本?我们相信好的教育创新成果可以将好的教育理念传递给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
第二是有明确的标准规则。标准是适用于特定范围的共同规则,一项优秀的教育创新成果,必定有其内在的标准。能否提炼出广泛适用于某类特定对象或者解决某种现实问题的专业标准,是衡量一项教育创新成果是否优秀的基本指标。
第三是系统的解决方案。好的教育创新成果应该有明确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合解决的问题,它不是包治百病。我们经常听到很多的成果拥有者说:我们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这是值得追问的。我们认为真正的好的成果一定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特定的年龄段、特定的性别、特定的阶段、特定的环境等等。
第四是成功的实践案例。一个好的教育创新成果,如果没能在实践中真正生根开花,没有产生现实的效果,不能称为好的实践成果。同时,好的实践案例,也是我们推广、应用、支撑创新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创新成果的具象化和可视化,能够为大家所认知。
㈤ 创新的成果有哪些
创新的成果有 产品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管理创新 新技术创新 服务创新 等等。
㈥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请你介绍我国的一项科技创新成果说明其创新点在哪里
看每年科技奖发布就可以知道我国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了。
第一次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两只猕猴,填补克隆灵长类动物长达20年的空白;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意味着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为打破;多项科技新政颁布实施,为科研人员松绑,激发创新活力……2018年,中国科技干劲足,活力强,目标更明确,步伐更稳健,在世界科技舞台的聚光灯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孕育未来发展新动能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一年里,从基础科研到工程应用,我国科技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标志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同时,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制作脑疾病模型猴,将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脑疾病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学良研究组等科研团队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能精准模拟出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为治疗亨廷顿舞蹈病、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推动药物筛选和治疗方案制定。
北京大学江颖团队实现了氢原子的空间成像和精确定位,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凌宏清团队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染色体精细图谱的绘制,全面揭示了小麦A基因组的结构和表达特征,对深入和系统研究麦类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学以及进一步推动栽培小麦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覃重军团队用基因编辑方法,将酿酒酵母中16条天然染色体合成为1条,创建出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实现“人造生命”里程碑式的突破。
中国科学家主导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在超导块体材料中观察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即为马约拉纳任意子。该马约拉纳零能模纯净度高,能在相对更高的温度下得以实现,且材料体系简单,对构建稳定的、高容错、可拓展的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有望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后续,它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在这一年里,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北斗系统进入了全球组网密集发射期,截至11月19日,我国已成功发射第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被公认为“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行;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完成了首次海上试验任务;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完成了首次水上高速滑行试验……
这些重大科技成果中,孕育着未来经济发展可能所必需的新知识、新要素和新动能,将有助于我们国家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㈦ 到底什么是创新性成果具体写些什么
创新性成果,就是现在还没有在本行业有应用,可自己有所突破或改变的成果,也可作为创新性成果。这个方面的材料挺多,至于新的发明与创造就更是了。
具体的写法,标准,现状,差距,改进的措施,具体的效果,来写。
㈧ 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奖项介绍
具体工作由审委会委托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内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承办容。这是国家经贸委与中国企联共同开展的一项全国性重要活动,是目前国家经贸委认可的惟一一项不属于涉及企业评比,而保留继续开展的项目。各地方经贸委和企协(联),各部主管司局与行业联合会(企协)基本上都开展了省、部级管理成果的审定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向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推荐。成果审定工作已成为地方、行业联合会(企协)为企业服务、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手段。把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的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提高、上升为科学成果,与科技发明成果一样通过审定表彰的形式给予肯定和精神与物质奖励,获得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对引导和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共同知识财富,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㈨ 创新成果具有哪些特性
创新的基本特性:
1.目的性:任何创新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特性贯彻于版创新过程的始终
。
2.变革性:创新是权对已有事物的改革和革新,是一种深刻的变革。
3.新颖性:创新是对现有的不合理事物的扬弃,革除过时的内容,确立新事物。
4.超前性:创新以求新为灵魂,具有超前性。这种超前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超前。
5.价值性:创新有明显、具体的价值,对经济社会具有一定的效益。
㈩ 创新认识及成果
1)建立了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与以前的7个层序相比要精细得多。层序关键界面(SB、MFS、TS)是隐蔽圈闭发育的重要部位。侏罗系可划分出12个三级层序。单个层序的平均年限为5ma,单个层序厚度一般为130.1~369.8m;单个准层序组平均厚27.2m。
2)树立了等时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展示了体系域及准层序组的时空演化历史。等时格架内的体系域位置及沉积体系的叠置样式(进积、退积与加积)、横向展布、尖灭情况等均是预测钻井之间的空白区隐蔽圈闭所依赖的地质信息。层序受坡折带控制,坡折带上、下倾方向的层序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厚度向着坡折带的上倾方向逐渐尖灭,如SQ4层序的LST在Y1井为81.1m,Zh1井为71.5m,Z1井为48.3m,Z3井为36.7m,夏盐3井为0m。沉积体系也有所不同,坡折带附近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斜坡扇(如Y1井的SQ4层序)、辫状三角洲以及滨浅湖,在夏盐3井及以北为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低位期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限定在坡折带上、下倾方向,湖进期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产生于远离坡折带的向陆方向,高位期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主要在浅水沉积背景上(如浪蚀底形)。所有这些为隐蔽圈闭预测提供了技术框架。
3)识别出3条关键坡折带,指明了中部区块位于坡折带下倾方向。这些坡折带正是“S”型厚度中心与沉积中心,所发育的低水位进积楔砂体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4)建立了砂体模型,指出了砂体分布规律。展示了J1s-J2x沉积时期4个层序的12个体系域的砂体时空分布情况。该模型与地震反演的砂体模型相比较,砂体的细节更丰富。在Y1井J2x砂体的SQ7和SQ8两个层序共出现6条且向Zh1井区即向北方向的上倾尖灭。在Y1井J1s自下而上出现11条砂体;SQ6层序中的2条砂体向北延伸到了Z1井,意味着连通性非常好,但同时也可能表明它们不利于油气保存。砂体在Y1井、Z1井、夏盐3井发育好,成为富砂区(一是坡折带附近;一是滨线坡折)。在中部区块未钻井且位于坡折带上、下倾方向的空白区也存在LST与HST的进积砂,它们是未来的勘探新领域。
5)识别出8大古水道或水流体系,为物源体系分析提供了依据。分别是:①克拉美丽水流体系;②乌尔禾水流体系;③克拉玛依水流体系;④德伦山水流体系;⑤伦3-伦参1水流体系;⑥玛纳斯河红沟水流体系;⑦博格达山前水流体系;⑧四棵树水流体系。
6)多期(LST/HST)三角洲沉积体系迁移快、叠合好;低水位砂与深湖泥匹配好,有利成藏。低位期三角洲位于坡折带附近的上、下倾方向,高水位期三角洲进积到坡折带,湖进期三角洲向陆方向迁移并远离坡折带。因此,以前将不同时期的三角洲砂体当作一个“棒状”或“线状”形态的三角洲并处理成图无疑掩盖了等时框架下的真实沉积体系展布面貌,而且三角洲的“棒状”或“线状”形态也与现代三角洲的“三角”形态相差太远,成图不合理。
7)等时格架内的有利沉积体系为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滩坝。识别出7大沉积体系:辫状河、曲流河、冲积扇、辫状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及斜坡扇沉积体系。辫状三角洲广泛发育。研究表明,中部区块侏罗系有利的成因砂体为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滩坝砂。夹在大套滨浅湖富泥中的薄层(2~13cm)砾岩及其伴生的砂岩是滨岸成因的,如 D2井与 Sh3井发育典型的滨岸浪成波纹交错层理及冲洗层理,以及0.5~4cm大而完整的浅湖环境的双壳化石。
8)中3区块发育丰富的岩性-地层圈闭,坡折带下倾方向的LST与HST是最佳的勘探对象。层序界面J1b-SB1、K1-SB13与车-莫低隆起一起形成了不整合圈闭,界面上的低水位扇与低水位楔(推测的)可以构成上超型岩性圈闭。低位期及高位期的辫状三角洲形成了非常有利的沉积相带。受层序界面、准层序组、准层序等约束的砂体模型表明有两个富砂区:①中3区块-中1区块;②夏盐3井区。前者的进积、退积砂形成了典型的上超或下超型岩性圈闭。层序地层模式控制了不同位置处体系域(LST、TST和HST)的构成与发育程度。中3区块位于坡折带下倾方向,发育LST斜坡扇、很厚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以及较厚的HST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它们均是岩性圈闭的物质基础。Y1井区钻井所揭示的丰富油气正是赋存在这些LST的岩性圈闭中。
9)中3区块未来的隐蔽圈闭可能发育在3个领域:①环车-莫古隆起的高点及南北两侧与层序界面J1b-SB1及K1-SB13相关的削蚀、上超型、风化壳等地层的不整合圈闭;②进积型三角洲的前端与后端以及未钻探的两侧空白区等的岩性圈闭;③浅部的白垩系目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