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同声传译的专业协会
在国际上,同声传译认证有:
国际同声翻译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sultant Interpreters,简称IACI)中国同传译员网 这一行业组织。该协会成立于1953年,IACI的会员身份被广泛认为是会议口译员的最高专业认证。要加入IACI,必须到全日制的会议口译专业深造两年,取得高级翻译学院的硕士文凭,参加工作后,必须做满150天的国际会议,并时时遵守口译学会专业道德规范,另外,必须有3个以上,会龄在5年以上的资深会员作保证人,保证人必须跟你在一个小组并肩工作过。归纳起来,加入IACI不需要考试,IACI实行的是更为严格的同行在工作中对你的审查。
欧盟口译认证JICS(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Interpreting and Conference Service),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它在85年引入中国,与外交部和商务部签订框架协议,旨在帮助中国培养高级翻译人才,特别是同传。筛选程序是先由各省择优推荐,参加选拔的口译人员的条件为25岁到30岁,有3年相关工作经验及英语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需要经过初试,复试和最后的面试。在中国只可以认证英语和法语两个语种。
实际上,世界最大的口译团队不在联合国,而是在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口译总司仅正式雇用的同传译员就有近500名,可以把英语译成19种语言。欧盟与我国签订协议,按照承诺,欧盟每年要为中国培养一定数量的译员,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孙振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据参加过培训的学员介绍,欧盟特别注重语言质量,在意时态用法,以及语言是否通顺流畅。由于欧盟成员国的许多公民都懂至少两门外语,欧委会的翻译必须译得非常地道,让母语国家的人听得舒服。所以可以说,欧盟口译司的证书更有分量,其难度也可想而知。
加拿大口译和笔译工作者委员会(Canadian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ouncil,简称CTIC),负责实施全国统一标准的翻译职业认证考试。CTIC下属的认证委员会负责指定认证标准和实施考试。认证委员会成员由笔译,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和术语学方面的专家组成。1975年,加拿大首先设立了笔译考试,后在魁北克地区设立会议口译考试,凡是有200个工作日或同等经历的专业口译者均可报考。
澳大利亚国家口译和笔译工作者权威认证有限公司(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Ltd,简称NAATI),由联邦政府建立于1977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首府堪培拉,是国际公认的口译及笔译资格认证机构,澳洲唯一的翻译专业认证机构。拥有NAATI资格认证,可以就业通行于世界所有英语国家。澳大利亚的笔译和口译员分为四个等级:助理口、笔译员,笔译和口译员,高级笔译和会议口译员,资深高级笔译和会议口译员。NAATI规定参加资格考试的基本条件为:口译人员必须有大学毕业文凭,笔译人员是大学毕业或由雇主出具具有相应工作经理的证明或是拥有翻译专业的高等教育学历。各语种翻译人员可以由下列三种途径获得NAATI的口、笔译认证:参加NAATI组织的考试;完成NAATI批准的某个澳大利亚大学翻译课程学习;取得NAATI承认的澳大利亚以外大学翻译专业的毕业证。
㈡ 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同传多难考
想当翻译当然不一定要上北外了,现在有很多的口译培训认证,像什么NAATI,CATTI,JICS(欧盟口译司),上海外语口译认证,NAETI,ETTBL 等等,,但最主要还是真功夫。现在考证相对的简单,但能胜任大会同传,或交传的可就不多了,建议你可以到甲
㈢ 关于网上银行
你先到银行办一张银行卡
比如工行的
办一张牡丹灵通卡
然后申请网上银行
防盗措施的话
工行有两种
一种是口令卡,就像楼上说的5元一张,优点在于便宜,缺点第一是可使用次数少,第二是每换一台电脑就需要下载一次数字证书。
还有一种就是你说的U盾,贵一些,我记得是36,但是前几个月搞活动,3个月内完成3次网上银行消费就返还U盾的费用,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活动了。U盾可使用次数比口令卡多。U盾倒是不需要下载数字证书了,但是需要安装驱动。
如果经常使用网银的话,建议使用U盾。
至于18岁
这个就不是很清楚了
现在未成年人不是也可以办身份证了么?
㈣ 同传翻译的相关考试
目前,国家同声传译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硕士层次的学历教育完成,主要是同声传译专业硕士。正规的学历教育招生规模小、培养周期相对较长,进入门槛较高,不能满足大量已经有一定英语基础,但希望能迅速掌握同声传译技巧进入同声传译行业的这一部分人才的需求。
报考者除了能够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之外,关键还要对两种工作语言系统熟练掌握。另外,同声传译专业对从业者的专业知识、灵活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要求都非常高。如要对金融、经济、制造、市政、环保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且对非英语为母语的发言者口音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如对拉美人、印度人说英语的特点和方式有所了解。
国内能培养同传人才的院校寥寥无几。我国最早培养同传译员的地方是“联合国译员训练班”(现已改成高级翻译学院)。它是1980年由联合国与我国政府共同举办的一个合作培训项目,因为要求严格,每期正式学员平均只有10位口译人员,学员经过考核后再到布鲁塞尔接受培训。该班毕业的学员大多数在联合国担任过同传译员。
由于对同声传译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师资力量紧缺,国内仅有几家外语院校对同传进行研究生层次的培训和招生。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一些社会培训学校开设有同传课程,现将北外和上外的招生情况介绍如下。
据报道,目前全球专业的同声传译人员总共也就2000多人。中国同声传译人才更是紧缺。据不完全统计,专业的同声传译人才仅25-30人左右,大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些国际交往频繁的大都市。近几年来,同声传译已被列为紧缺人才之一。由于粥多僧少,供不应求,处于买方市场的同传自然薪酬不菲,据专业人士透露,优秀的翻译每天能赚800美元,一般水平的翻译也能挣到4000元人民币。同传被大家称为含金量最高的“金领”行业之一。
需求紧缺和高薪待遇引来了不少羡慕和追逐的目光。同声传译怎么考?报考人员应该具备什么专业素质?国内是否具有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和培训?许多人对其知之甚少,急切想了解相关情况。笔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同传专业的招生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如何接受同声传译的专业训练
由于对同声传译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师资力量紧缺,国内仅有几家外语院校对同传进行研究生层次的培训和招生。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一些社会培训学校开设有同传课程,如新东方学校。现将北外和上外的招生情况介绍如下。
同声传译是各种翻译活动中难度最高的一种翻译,并非人人都能胜任。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办公室负责人告诉笔者,在国际会议那种紧张环境里,译员要能不间断地边听边译,是很不容易的。要学好这样的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英语的听说能力要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语调要好,要思维敏捷,反应快,对国际问题有兴趣,报考者除了能够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之外,关键还要对两种工作语言系统熟练掌握。另外,同声传译专业对从业者的专业知识、灵活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要求都非常高。如要对金融、经济、制造、市政、环保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且对非英语为母语的发言者口音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如对拉美人、印度人说英语的特点和方式有所了解。
口译专业属应用类研究生,考试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据笔者了解,入学考试多不开列参考书目,笔试也不考理论知识。笔试内容多为段落改写、填空、写作、英汉双向笔译、综合知识测试等实际操作的内容。这些全靠考生平时的知识积淀和能力培养。
该考试另外一个特殊性是该专业录取时以考生的复试成绩为主。学员在入学考试时除了要通过笔试外,口试即复试是选拔人才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复试中才能对英文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客观的考查。
据了解,复试包括:
1视译:将一篇英文稿口头翻译成汉语。
2复述:先听两遍英文录音(时间:3—5分钟,可作笔记),再将听到的内容用英文复述一遍。
3面试。
上外复试包括:
1演讲:从考试委员会提供的若干题目中挑选其中之一,作2—3分钟的即兴演讲。
2复述:听1—2分钟的演讲,然后以另一种语言用自己的话复述演讲内容。
3视译:听一篇短文,浏览该文1分钟,然后将其内容口头译出。
4问答与对话。 笔者就非外语专业的考生报考同声传译是否具有可行性等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认为,国内目前从事同声传译职业的多为本科外语专业毕业生。但是,国际许多知名同传并非都是“科班出身”,例如法国某知名同传就是数学博士。各大院校欢迎和鼓励非外语专业考生报考,但是同传毕竟是“金字塔”的塔尖,希望考生量力而行,理智选择,例如报考其他层次的口译培训(商务口译等),以免无功而返,收获甚少。
由于该专业的复杂性,想要通过相关考试最好要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而且按照国际惯例,这类考试要邀请联合国资深人士和专家担任评委。要成为同声传译员绝非一蹴而就的事。在国际上,同声传译有国际同声翻译协会(简称AIIC)这一行业组织。该协会成立于1953年,是会议口译这一专门职业惟一的全球性专业协会,负责审查、认定会议口译员的专业资格和语言组合,制订其职业规则、工作条件、道德规范和专业培训标准,推广会议口译最佳实践,并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开展集体谈判以确定会议口译员的待遇等。AIIC的会员身份被广泛认为是会议口译员的最高专业认证。目前,AIIC在世界各地有2600多名会员,中国大陆有20名,其中5名在上海。
附: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的同声翻译协会
在国际上,同声传译认证有:
国际同声翻译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sultant Interpreters,简称IACI)这一行业组织。该协会成立于1953年,IACI的会员身份被广泛认为是会议口译员的最高专业认证。要加入IACI,必须到全日制的会议口译专业深造两年,取得高级翻译学院的硕士文凭,参加工作后,必须做满150天的国际会议,并时时遵守口译学会专业道德规范,另外,必须有3个以上,会龄在5年以上的资深会员作保证人,保证人必须跟你在一个小组并肩工作过。归纳起来,加入IACI不需要考试,IACI实行的是更为严格的同行在工作中对你的审查。
欧盟口译认证JICS(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Interpreting and Conference Service),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它在85年引入中国,与外交部和商务部签订框架协议,旨在帮助中国培养高级翻译人才,特别是同传。筛选程序是先由各省择优推荐,参加选拔的口译人员的条件为25岁到30岁,有3年相关工作经验及英语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需要经过初试,复试和最后的面试。目前只有英语和法语两个语种。
实际上,世界最大的口译团队不在联合国,而是在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口译总司仅正式雇用的同传译员就有近500名,可以把英语译成19种语言。欧盟与我国签订协议,按照承诺,欧盟每年要为中国培养一定数量的译员,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孙振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据参加过培训的学员介绍,欧盟特别注重语言质量,在意时态用法,以及语言是否通顺流畅。由于欧盟成员国的许多公民都懂至少两门外语,欧委会的翻译必须译得非常地道,让母语国家的人听得舒服。 所以可以说,欧盟口译司的证书更有分量,其难度也可想而知。
加拿大口译和笔译工作者委员会(Canadian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ouncil,简称CTIC),负责实施全国统一标准的翻译职业认证考试。CTIC下属的认证委员会负责指定认证标准和实施考试。认证委员会成员由笔译,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和术语学方面的专家组成。1975年,加拿大首先设立了笔译考试,后在魁北克地区设立会议口译考试,凡是有200个工作日或同等经历的专业口译者均可报考。
澳大利亚国家口译和笔译工作者权威认证有限公司(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Ltd,简称NAATI),由联邦政府建立于1977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首府堪培拉,是国际公认的口译及笔译资格认证机构,也是澳洲唯一的翻译专业认证机构。拥有NAATI资格认证,可以就业通行于世界所有英语国家。澳大利亚的笔译和口译员分为四个等级:助理口、笔译员,笔译和口译员,高级笔译和会议口译员,资深高级笔译和会议口译员。NAATI规定参加资格考试的基本条件为:口译人员必须有大学毕业文凭,笔译人员是大学毕业或由雇主出具具有相应工作经理的证明或是拥有翻译专业的高等教育学历。各语种翻译人员可以由下列三种途径获得NAATI的口、笔译认证:参加NAATI组织的考试;完成NAATI批准的某个澳大利亚大学翻译课程学习;取得NAATI承认的澳大利亚以外大学翻译专业的毕业证。
㈤ 要成为同声传译需要什么样的水平啊,具体一点
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言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对源语言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和转换,同时要对目标语言进行监听、组织、修正和表达,说出目标语言的译文。
很多人平时讲话速度非常快,演讲时又往往只顾及自己的演讲内容,甚至还会掺杂各地的口音乃至方言,同传译员只好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储备和经验来全力以赴。
能有意放慢速度来照顾同传译员的演讲者毕竟不是太多,这就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同声传译压力很大
因门槛高、压力大,同传译员常被贴上“多金”“早衰”等标签。
常人眼中,同传是少有的“金领”。全球政要身边、专程包机上、国际会议中,都常有他们的身影;以小时计价的“金金”计较,更是让人心驰神往。人们对同传的理解很多是出于想象的。像所有职业一样,同传也有一座金字塔。
资深国际会议同传邵炜表示,“对于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同传而言,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为例,一天的标准价可达8000元人民币;如果算上加班,单日收入可能超过一万元。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资深法语同传带你走近真实的“翻译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同声传译
㈥ 关于欧盟口译司
欧盟委员会口译司(Joint Interpreting & Conference Service, JICS)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拥有经验丰富的国际会议译员七百余人,目前使用的官方语言多达11种,并且每年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选送的译员提供短期强化培训。
录取条件
1、 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或同等学力);
2、 英语水平相当于大学英语6级以上并具备较强的听说能力;
3、 入学面试合格;
4、 有一定口、笔译经验者优先。
==================================
由于欧盟及欧盟国家与我国在各个领域的交往不断加深,双方对擅长汉语和欧洲主要语言的译员需求大大增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欧盟口译司经过友好协商,经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合作举办国际会议译员培训项目——中欧高级译员培训中心,并于2001年5月开始招收第一期学员。该项目得到了我国教育部、外交部、外经贸部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办学宗旨
本中心旨在为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各类涉外企业和组织、在华外资公司、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驻华使团培养合格的国际会议与谈判译员,为进入世贸组织和申奥成功后的中国提供专业服务。
办学方式
培训期为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周12学时(共30周、360课时)。每期招收名额为:脱产班限招收15人(脱产班每周增加6课时听力训练);非脱产班限招收15人。
非脱产班上课时间为:周六全天及周二、周四晚上开课。脱产班上课时间另行安排。
全部课程主要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和欧盟口译司选派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执教,并聘请外交部、外经贸部和其他院校资深译员担任客座教授。合作双方共同主持入学测试、教学评估与毕业考试。学员在经过严格培训后,各课程测验及格、修满32学分者授予合作双方联署的“国际会议译员资格证书”。
本中心还在每期招生前举办为期8周(48课时)的周末备考班,进行英汉听-说强化训练、初级口译技能和入学考试培训,为学员能顺利通过上述培训项目入学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国际经济贸易专业门类齐全的多学科大学。学校设十一个学院、一个直属系以及研究生部和留学生部,共22个专业,在校各类学生两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