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建国,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哥德巴哈猜想中的陈氏定理,袁隆平的水稻,三峡大坝,天眼,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银河计算机,高铁,造岛神器,北斗定位系统,探月工程,五代战机,国产航空母舰,太空实验室的宏伟规划。
②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取得哪些伟大成就
1、党领导人民为建立一个新中国,经过了28年的浴血奋战。
党成立后,一开始曾致力开展工人运动,形成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迅速扩大了党在全国的影响,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合作,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3、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广大新解放地区的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4、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学、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等事业都得到了重要进步,原子弹、氢弹、导弹的试验成功,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回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集中地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就。
5、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通过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经济总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
③ 中国建国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1、朝鲜战争的胜利
朝鲜战争指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北、南双方的民族内战,后美国、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而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
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2、恢复联合国五常职位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
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当电子计票牌显示出表决结果后,会议大厅迅雷般的掌声轰鸣,持续达两分钟之久。
不少国家的代表放声高歌,热烈欢呼,有不少人像过节一样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当然,也有人感到难堪和尴尬。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是一个辉煌的时刻,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值得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感到自豪的时刻。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决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宣告“把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驱逐出去”。
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的事实已被联合国接受,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代表权问题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都已得到公正、彻底的解决。
3、加入世贸
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行了长达15年的努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中华民国是世贸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创建国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因为政治对立的原因,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继续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法获得在关贸总协定中缔约国成员的身份。
在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会议推出2758号决议,即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上做出表态,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了合法地位,中华民国政府也不再出现在关贸总协定的列表之中,直到2001年,中国与中国台湾才陆续加入WTO。
4、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
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5、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
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
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6、澳门回归
指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历史事件。
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应邀访问中国,同中国总理赵紫阳就解决澳门问题进行友好磋商。双方都认为解决澳门问题时机已经成熟。
访问结束后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决定将就澳门问题于1986年上半年在北京进行谈判。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门问题举行首轮会谈。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④ 中国的伟大成就有哪些
1、嫦娥四号探测器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2、辽宁舰
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
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
3、北斗导航
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京时间19日晚22时0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13、14颗组网卫星。
在这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上,还首次装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
4、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于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于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
5、水陆两栖飞机
2016年7月23,国产两栖大飞机AG600总装下线,可覆盖整个南海,可盘旋曾母暗沙,现场宣传语之一是国之重器。中航通飞董事长曲景文表示,AG600能在浪高两米的海面起降,足以适应75%的南海自然海况;其续航能力更能保证它飞抵中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并盘旋作业两小时。
2017年3月29日,中国大型的水陆两用飞机首飞。
⑤ 第谷布拉赫有什么成就
第谷?布拉赫——这个贵族的孩子,不当高官、不图权势,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天文观测事业,成了世界天文学界的奇才。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以后一直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反对:一是权威的反对,一是常识的反对。尽管有布鲁诺这样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这一全新的宇宙体系,然而在整个社会上,它的影响并不很大。因此,事实上一直到公元1616年以前,罗马教庭还根本没有感觉到哥白尼的日心体系有多么危险。
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教会对《天体运行论》一直是容忍的态度,所以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一直在天文学界和一部分知识分子中间传播着。在这段时期内,哥白尼革命只具有一种十分强大的、潜在的革命意义。它需要逐渐地被揭示出来,才能成为整个天文学革命——科学革命的号角。
把哥白尼革命的全部意义展示出来,逐步使得他的日心体系进一步完美,而且更加精确化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约翰?开普勒。但是,在哥白尼和开普勒之间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近代天文学之父”的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
第谷?布拉赫1546年出生于丹麦斯坎尼亚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律师,他还有一个伯父,在丹麦是一个有钱有势的旧贵族。由于他的伯父没有儿子,第谷从小就过继给了他的伯父。
第谷的伯父很有地位,而且也非常有钱。因此他既不希望第谷经商,也不希望第谷成为一个学者,而是一心希望第谷搞政治,做大官,以后好光宗耀祖,继承自己的旧贵族的衣钵。
第谷在十三岁那年被送到首都哥本哈根上了大学。名义上是学哲学和修辞学,实际上只不过是学一点儿官场上为人处世,应酬答对的极庸俗的东西而已第谷对这一套可没兴趣,他从小在伯父家里长大,看透了旧贵族官场上的那套鬼把戏,官场里旧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丑态百出的事儿在第谷看来肮脏极了。因此,他不但没有好好学习些什么修辞学和那些处世之道,反而迷上了研究遥远太空的学问——天文学。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1560年8月,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天文观象台预报:本月21日将发生日食,在哥本哈根就可以观测到。
十四岁的第谷?布拉赫和其他许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的青少年一样,抱着很大的兴趣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果然,1560年8月21日,哥本哈根的人们看到了这次日食。这件事引起了第谷的深思。他想:既然能预先测出日食发生的时间,那么天体的运行一定是有规律的,如果我能够探索出这神秘的规律,探索出这宇宙的奥秘该多么好啊!从那以后,他真的迷上了天文学。
第谷不仅经常观测天象,而且还阅读了大量的天文学著作,古希腊时期的托勒密的《天文学大全》使他如获至宝,他成了一个托勒密的崇拜者。由于他不走“正路”,不想好好学“做官”,反而迷上了天文学,使他的伯父十分不满。
为了把第谷引上仕途之路,让他放弃天文学研究,伯父又在1562年把他送到了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在那里学习法律,并且还给他派了一个家庭教师,监督他学习。好在这个家庭教师既不敢不听第谷伯父的吩咐,又不愿意惹小主人生气,对第谷的监督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第谷还可以悄悄地研究他的天文学。
1566年,第谷的伯父死了,第谷一下子就自由了。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他酷爱的事业——天文学研究了。
第谷终生一直坚持天文观测,并且研究他的宇宙体系。他的运气也非常好,他多次观测到了日食。1563年他观测到了罕见的土木星交汇,1572年他又观测到了仙后星座的超新星爆发,1577年还观测到了彗星,并认定了彗星距地球的距离比月亮远。尤其是1572年对超新星的观测,使第谷受益极大。
1572年11月11日,太阳落山后,第谷同往常一样开始观察天象。天越来越暗时,他发现在仙后星座旁边出现了一颗新的明亮的星星。这时的第谷对星空已经是了如指掌了。他深知仙后星座旁边以前是没有这么一颗星的,于是,从这一天开始第谷每晚持续不断地对这颗星进行观察,他发现这颗星一夜比一夜更亮,最后超过了金星的亮度,后来甚至在白天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就看见它了。过了一年,这颗星渐渐地暗了下去又过了四个月终于在天幕上消失了。这颗星在天空存在的十六个月当中,第谷以惊人的毅力,不分寒暑,凭一双肉眼一直坚持观测,并且作出了详细的记录,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天文资料。
第谷观测的是一颗超新星,就是我国古代天文记录中讲的客星,它并不是新产生的星,而是一颗恒星。在正常的情况下,恒星的亮度是稳定的,是人们用肉眼看不见的,而在它发生爆发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而亮度激增,突然在天空显现了出来。第谷观测的就是这样一颗超新星。
对超新星的观测,更加激发了第谷从事天文研究的极大兴趣。他根据自己的观测材料写出了一部重要的著作《论新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详细论述超新星爆发的著作。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丹麦国王腓特立二世非常重视第谷的天文学研究工作,他不仅给了第谷优厚的薪俸,并且把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附近的赫芬岛赠给了第谷。还拨了一笔巨款为他修建了天文台。
腓特立二世给第谷?布拉赫修建的这座天文台是1576年完工的。这就是赫芬岛上著名的乌拉尼期堡天文观象台。它是全欧洲、也是全世界第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天文台。由于这座天文台的建立,赫芬岛成了活跃的天文学研究中心,许多著名学者从世界各地到这里来访问和学习。这座天文台对欧洲及全世界的天文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天文学研究工作。第谷精心设计和制造了许多大型的、精密的天文观测仪器。这些仪器有木制的,也有铁制的和铜制的。其中最大的是一个直径三十九英尺、精密度极高的象限仪。后人称之为“第谷象限仪”。
第谷在赫芬岛上前后工作了二十年,在天文学的观测、记录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由于他的观测仪器的精度的提高和对大气折射的效应进行了修正,使他的天文观测的准确度远远超过了前人。第谷的天文观测值比以前最好的观测值要精确几十倍到上百倍。他先后观测了七百七十七颗恒星的位置。而且编制了一个误差极小的星表。他详细观测、研究和记录过月亮行星和彗星的运行情况,取得了大量精确、宝贵的天文观测资料和准确的数据和记录。他一生有许多新的天文发现,记录了许多新的天文现象。其中许多成果在世界都是第一流的。然而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在第谷?布拉赫的所有的发现之中,天文学家们一致认为他一生最重要的发现是发现了名传后世的最伟大的天文学家约翰?开普勒。
第谷在赫芬岛上的工作前后长达二十年,这是他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但是在丹麦国王腓特立二世去世以后,第谷失去了支持者,也失去了经费来源,研究工作进行不下去了。就在这十分困难地时候,他接到了奥地利国王鲁道夫的邀请迁居到奥地利,并设法将赫芬岛上的仪器也运到了奥地利。
第谷在奥地利的工作由于没有助手效率很低,正在为难之际,他收到了一本题名为《宇宙的奥秘》的书和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写信的是一个署名“约翰?开普勒”的德国青年。
约翰?开普勒的观点在书中表达得很明确,他信仰的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而第谷则是托勒密地心体系的信奉者。尽管观点不一致,但是第谷从他的信中和书中看到这是一个真正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很难得的人才。于是,马上复信让开普勒到布拉格当他的助手。我们今天大学里的研究生导师们很少有几个能有第谷这样的胸怀,观点不一致的研究生坚决不收的占大多数。第谷这样的教师是很少见的。据说有一次,因为开普勒那个好吃懒做的老婆的挑唆,开普勒和第谷吵翻了,但是,当开普勒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以后,第谷立刻就原谅了他。
第谷?布拉赫尽管掌握了丰富、准确、完整的天文观测数据,但是他用来进行天文观测的体系却是一个折衷的宇宙体系。在第谷的体系中,除地球以外,所有的行星都绕太阳运行,而太阳却率领着众行星绕地球运行,地球则是静止不动的处于宇宙的中心。尽管第谷也了解哥白尼的体系,但是,他认为日心说的思想是违背圣经的,是不能接受的。因此他的观测数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约翰?开普勒认为:第谷是一个最大的富翁,然而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自己的财富。据说,第谷在自己临终前才把观测数据交给开普勒,而且表示开普勒只能在地心说体系下使用这些数据。然而“一日无常万事休”,第谷撒手西去,开普勒立即就把第谷精密的观测数据同哥白尼的日心说体系结合到了一起。
第谷与开普勒1600年2月4日在布拉格的会见,是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两大基础:经验观察和数学理论的结合。开普勒所信仰的哥白尼体系的数学原理与第谷?布拉赫精确的观测数据的结合,终于使开普勒揭开了整个太阳系的秘密。
⑥ 中华民族还有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1、四大发明(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2、瓷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3、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称三大古老剧)
4、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5、中国画(文人山水画,写意画,水墨丹青中彰显文人独特的意境,按内容分,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按技法分,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小写意画、大写意画、重彩画、水墨画、白描画、敦煌壁画)
6、文学(代表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7、酒文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茅台酒产于中国西南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同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和法国柯涅克白兰地并称为“世界三大名酒”)
8、茶文化(代表人物陆羽,传入日本后发展为茶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9、建筑(紫禁城,大成殿,苏州园林等,洋溢着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对称的思想,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民居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
拓展资料:
其它文学成就:
在戏剧方面,远在十三世纪,就出现了元杂剧的辉煌。它的代表人物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了70部杂剧。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窦娥冤》,那轻松、明快、活泼、幽默的喜剧《救风尘》,那颂扬正义、鞭挞邪恶的公案戏《鲁斋郎》,那翻卷着时代风云的历史剧《单刀会》等风格多样、色彩纷呈的剧作,不仅展示了我国戏剧的丰富性、成熟性和厚重感,而且还把唐诗和宋词的优点熔为一炉,把诗词的功能由一般的吟诵扩展到配乐吟唱,将诗和歌密切地结合起来。
唐诗、宋词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使语言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至。它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变化多样而又严整有序,而时代伟人毛泽东,不仅继承了它的优秀传统,而且还把这一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在小说方面,还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出现了"标志市民文艺样式"的"宋话本"。元末明初又有两部长篇小说的伟大杰作问世,那就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两部内容博大、气势恢宏、人物过百的长篇巨著,享有世界声誉。
其他成就:
1.“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在建设桥梁方面领先世界的能力。港珠澳大桥开创了世界桥梁建设领域的多个第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
2.中国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更是令人赞叹不已。2.2万公里的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第2至第10位国家的总和,其中近六成都是在这5年建成的。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13.1万公里,同样位居世界第一。
3.IGBT芯片,这种能让高铁平稳运行的芯片,三十多年来一直被少数制造强国垄断。但3年前,中国已取得突破,而今高铁成为了中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至于互联网,中国已经将5G商用时间锁定在2020年,全球领先。这片土地上,光缆线路总长已达3041万公里,为全球第一,其中有60%都是这5年铺设的。
⑦ 拿破仑的主要成就
拿破仑—来—这个在19世纪搅自得欧洲大陆天翻地覆的人。他领导法国士兵数次击退反法联盟,使得法国成为当时欧洲疆域最大的国家。同时,拿破仑坚决镇压国内保王党,稳定国内政权,并颁布了《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法兰西
⑧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都有哪些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
1、载人航天
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3、香港、澳门的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在澳门442年的殖民统治。
4、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开幕,2008年8月24日闭幕。主办城市是中国首都北京,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
本届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面金牌居奖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5、港珠澳大桥的开通
港珠澳大桥(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于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于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 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
2018年12月1日起,首批粤澳非营运小汽车可免加签通行港珠澳大桥跨境段。
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以及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大桥项目总设计师是孟凡超,总工程师是苏权科,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是林鸣。
⑨ 形容成果丰硕的成语有什么急!!!
形容成果丰硕的成语: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穰穰满家、满载而归、丰功伟绩
1、硕果累累:shuò guǒ lěi lěi
解释: 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
2、穰穰满家:ráng ráng mǎn jiā
解释: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译文:《史记·滑稽列传》:“瓯贫穷满点燃,肮脏邪恶满车,五谷蕃成熟,满仓。”
3、五谷丰登:wǔ gǔ fēng dēng
解释: 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译文:《六韬龙韬.立将》:“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家安宁。”
4、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
解释: 载:装载;归:回来。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出处: 明·李贽《焚书·又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
译文:第二.李礼物《焚书.又焦弱侯》:“但是汝宁林知府刚才三任,他没有一任不去,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5、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 ]
释义:伟大的功绩。
出 处:宋·包拯《天章阁对策》:“睿谋神断;丰功伟绩;历选明辟;未之前闻。”
译文:宋.包拯《天章阁回答策》:“睿策划神断;丰功伟绩;经过选拔第二开;以前没有听说过。
⑩ 中国的伟大成就有哪些简单。
中国的伟大成就有:两弹一星、载人航空、北斗卫星系统、航母、2008北京奥运会、长江三峡水利发电站、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西电东送、高铁自发展。
杂交水稻!民以食为天,百分之七的耕地喂饱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
袁隆平于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 。1986年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观点。
经6年艰难攻关,与研究人员成功地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1997年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引起高度重视。
在他的率领下,先后于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也于2014年10月实现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基础。
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发明的杂交水稻,除国内发展迅速外,在国外,已有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10)成果伟大岛扩展阅读:
超级杂交稻研究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以期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目标服务。1997年,袁隆平提出“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成为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的灵魂思想。
在该技术路线指引下,各个时期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目标陆续实现。其中,先锋品种两优培九于2000年实现第1期超级杂交稻产量目标,累计推广超过700万公顷。
第2期超级杂交稻产量目标于2004年实现,其代表品种Y两优1号自2010年以来即成为我国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累计推广已达400万公顷。
2011年,Y两优2号百亩连片平均亩产达926.6 kg (13.9 t/hm2),实现了第3期超级杂交稻单产13.5 t/hm2的目标;2014年,第4期超级杂交稻代表品种Y两优900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 kg (15.4 t/hm2)的高产新纪录,两倍于中国水稻的平均产量。
迄今为止,国家农业部已认定了125个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7000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