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班彪的主要成就
班彪主要作品类别 主要内容 对时政建议 《复护羌校尉疏》、《上言选置东宫及诸王国官属》、《奏议答北匈奴》 史学 《前史略论》、《史记后传》65篇,为班固《前汉书》打定了基础。 文学 《北征赋》、《览海赋》、《冀州赋》等
Ⅱ 黄定的成就
黄定状元府内辟有莲花池、假山、花园,后几经兵灾匪患,现仅存八字墙、铺地方角石砖和莲花池遗址。如今已无法目睹当年的奢华。但状元府大门两边的两截古残墙、石台阶、石板铺的天井、石旗杆夹、莲花池,至今犹存遗址。状元府门前的一片荷塘,也依旧年年绿叶亭亭。黄定配郑氏有子黄自求,字熙叟。《永泰县志》载,黄自求于嘉泰(1201—1204年)间任潮州知府,重视教育事业。又有史书记载:“(黄自求)两请监举。淳熙十五年,奏补迪功郎,大理寺丞。嘉定间,知潮州,拨方宜等田于学以养士。潮守之贤者丁允亢、陈宏规为最,自求与之齐名。同父定陈贤守,祀潮州名宦。”黄自求配林氏有子一人黄攀龙为典薄。
黄定族谱
黄帝至黄彦丰(闽粤黄氏始祖)族谱如下: [1-10世]轩辕-昌意-颛顼-卷章-禹-陆终-启-仲康-相-少康-杼
[11-20世]槐-芒-泄-扁驷-靥勤-根-斡-梁-祖甲-攸
[21-30世]禀-主土-不稿-佗-扩-长-汝鸠-岵-彤-修
[31-40世]佛亚-林父-域-父檀-约积-黉-王所-中立-起犀
[41-50世]髦子-见推-鞅-履-辰-芮伯考-牙-宓-荆-詹父
[51-60世]僖-医-辟蕃-吉甫-适-考权-垂-息-炽-宰孔
[61-70世]陈-妥-扁--廿弓-老-宗伯-邵-广中-辅西-芹
[71-80世]永乐-葵-歇-幼冲-大纲-公卿-大族-霸-季宗-禄
[81-90世]香-琼-荣-琬-通-忠-公衡-腾-知运-彦丰
黄彦丰至黄中庸族谱如下:
第1世:黄彦丰——黄知运之子;又名黄允,祖名元方,号苌馨,(300年农历正月4日辰时-395年农历11月15日寅时),按《氏族略》,黄以国为氏,先大父黄腾由江夏郡黄州黄冈县迁光州固始。晋怀帝永嘉太守黄知运子也,五胡乱华,东晋322年,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辗转入闽,守晋安,仕晋安郡太守,政尚慈惠,封闽国公,居于福州候官黄巷(今东街口南侧黄巷),卒于官,年九十有五,谥文节,入闽为福建黄氏最早入闽黄氏之祖,世称晋安黄氏,政尚慈惠,封闽国公,。十二世孙唐进士黄岸开国公桂州剌史赐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迁莆田黄巷(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十七世孙唐进士校书黄璞从弟御史黄滔、福州道山黄氏始祖御史中丞黄碣。三十世孙元黄安子孟仁,避至正之乱,仍迁回福州候官道山,有分居长乐、永福者,枢相族黄祖舜、大魁族状元黄定、黄朴诸裔均多贵显。子孙蕃衍遍闽粤,黄彦丰实为闽粤两省黄氏之始祖。配郑;子一(黄仲)
第2世:黄 仲——元方之子;字杓迪,(359年农历6月16日-422年农历10月2日),南郡都尉内史,葬于候官县西;配何;子九(黄雍旧、黄雍新、黄雍天、黄雍地、黄雍金、黄雍木、黄雍水、黄雍火、黄雍土)
第3世:黄雍旧——仲公长子;字伟公,号泓伯,(371年农历10月21日-451年农历12月15日),封太史黄门侍郎;配王;子四(黄如章、黄如意、黄如诗、黄如文)
第4世:黄如意——雍旧次子;字奎公,(399年农历10月15日-502年农历12月9日),东宫舍人,寿103岁;配胡;子四(黄西、黄齐、黄赋、黄辛)
第5世:黄 齐——如意次子;(433年农历7月20日-511年农历11月12日),中郎将,赠太保;配林;子一(黄贵林)
第6世:黄贵林——齐公之子;(466年农历6月25日-540年农历10月2日),国子监祭酒,赠太傅;配詹;子四(黄瑞仪、黄端仪、黄祥仪、黄礼仪)
第7世:黄端仪——贵林次子,(500年农历5月15日-580年农历11月21日),南朝建安府都阳县令;配郑;子一(黄若)
第8世:黄 若——端仪长子;(533年农历10月10日-605年农历9月19日),南朝荆州剌史,武帝召为附马;配邱;子六(黄浮之、黄滔之、黄浪之、黄流之、黄渊之、黄源之)
第9世:黄滔之——若公次子;(566年农历9月12日-640年农历2月2日),隋朝青钱弘文馆学士,官至御史中丞;配陈;子二(黄芫、黄芳)
第10世:黄 芳——滔之次子;号竹岩,(600年农历7月2日-675年农历2月10日),撰家谱图序,官至晋安太守,勤恤庶民,讲学于闽之东山;配郑;子三(黄冲、黄守恭、黄守美)
第11世:黄 冲——芳公长子;字士谦,(627年农历正月6日-710年农历11月15日),封秘书监;配苏,配胡;子二(黄岸、黄崖)
第12世:黄 岸——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江夏莆阳黄氏始祖(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仕俊;武状元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2位:明代黄畅、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
第13世:黄 谣——岸公长子;字延翰,(700年农历5月8日-773年农历9月7日),唐朝720年登明经科,733年登状元,徐征榜进士,授闽县县令,清慎廉能,民称善治,葬于闽县延福院西,756年春开基于台湾台北;配朱,配姜(封沛国夫人);子十(朱氏生黄英、黄盖、黄华、黄革、黄莫,姜氏生黄慕、黄著、黄范、黄莅、黄荐)
第14世:黄 华——谣公三子;字萼华,(730年农历10月10日-800年农历3月3日),唐代宗765年登状元萧逋榜进士,授散骑常侍,性端重,质实诺,不欺凌,居官以清慎为著,封金紫光禄大夫,葬莆阳上林东黄山;配常;子二(黄昌龄、黄昌朝)
第15世:黄昌朝——华公次子;字文曲,(766年农历4月14日-840年农历12月1日),唐朝798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金华县令,葬于九峰山之原;配康;子四(黄峰、黄倜、黄峻、黄献)
第16世:黄 献——昌朝四子;字景陟,(810年农历7月7日-881年农历11月15日),唐朝隐士,巩溪黄氏始祖,葬于永福梧桐潼关教忠院山南;配赵(唐朝儒士赵自勤之女,合墓);子一(黄曹)
第17世:黄 曹——献公之子;字宜官,(828年农历2月10日-906年农历12月10日);子三(黄俶、黄珍、黄佩)
第18世:
黄 佩——曹公三子;字民声,(879年农历正月25日-960年农历10月18日);配王;子(黄禄)
第19世:
黄 禄——佩公之子;(920年农历2月12日-1017年农历10月25日);配林;子二(黄连、黄运)迁居永福一都龙屿始祖后衍为大魁黄定状元之族。
第20世:
黄 连——禄公长子;官至礼部主事;配方(宋朝方慎言之妹);子二(黄宛、黄守)
黄 运——禄公次子;(970年农历6月21日-1048年农历12月25日);配方;子一(黄享)
第21世:
黄 享——运公之子;(1000年农历10月10日-1078年农历8月19日),世居永福一都龙屿;配郑;子二(黄敏、黄毓)
第22世:
黄 敏——享公长子;(1020年农历3月3日-1111年农历12月10日),1079年进士;配洪;子三(黄适、黄选、黄远)
黄 毓——享公次子;居于永福白云龙井;配方;子三(黄造、黄进、黄近)
第23世:
黄 远——敏公三子;(1046年农历8月10日-1136年农历12月18日),官至莆田县令;子二(黄邦光、黄邦俊)
第24世:
黄邦光——远公长子;字宋显;配周;子四(黄宏、黄守、黄寔、黄容)
黄邦俊——远公次子;字宋英,官至冀州知州;配宋;子三(黄定、黄庸、黄庠)
第25世:
黄定——邦俊长子;字泰之,(1130年农历正月4日-1198年农历8月15日),宋孝宗1172年状元,官至广东提举;配郑;葬一都下倪山,墓穴尚在,但破败不堪。子四(黄自求、黄自实、黄自诚、黄自谦)
黄 庸——邦俊次子;字功甫,宋宁宗1205年进士;配薛;子一(黄岳岔)
黄 庠——邦俊季子;宋宁宗1208年进士;配赵;子三(黄起渭、黄起硕、黄起宗)
第26世:
黄自求——定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自实——定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自诚——定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自谦——定公四子;字叔文;配谢;子一(黄以翼)
黄起渭——庠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起硕——庠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起宗——庠公三子;余情不详。
Ⅲ 景甜因为出演《司藤》大火,这部剧为何能成就景甜
因为再好的演员,也都需要有好角色。
不得不承认的是,《司藤》是一部题材相当新颖的电视剧,不是一如既往的都市剧、民国剧、以及古装剧,而是结合了民国与现代为一整条线的科幻剧,剧中景甜饰演的司藤,是由一条藤变异而来,被称为苡族,但是苡族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因为他们自己也把自己定义为外星人,而并非是妖。这一点就与常规的电视剧有所不同,所以题材新颖更的人心。
所以司藤与景甜是相互成就的,遇到了出彩的角色,遇到了出彩的演员,是一个强强联合的过程。所以景甜凭借司藤大火是一种必然。
Ⅳ 跪求匪我思存的《东宫》!!!!
亲,你好~
您需要的资源正在发送中稍等一会就会收到~
如果收件箱中找不到,到垃圾箱中看下~
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及时采纳答案 谢谢 O(∩_∩)O哈!
—— 发书党联盟 wjluoting
Ⅳ 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简介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7个时期。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一、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
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②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③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④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
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
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
⑤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
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
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⑦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
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棊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北魏以后出现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二、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
①很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情。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
②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
③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建筑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④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⑤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在园林中表现意境,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政治制度。一些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为一种包含了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
(5)东宫成果扩展阅读
建筑风格
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些民族所居住的地域,由于东西南北的自然环境不同与气候条件的差异,也由于不同地区各自产有不同的建筑材料。
所以世代以来,他们便依自然条件与可能提供的材料,按照各自生产和生活的不同需要与习惯,创造了互不相同的建筑,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各自的建筑做法与建筑风格。
在北方黄土地区,古代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或用土坯,或夯土筑墙,以此筑成房屋,或构筑成窑洞作为住居。后来又用黄土烧制砖瓦,用以盖房既方便又耐久。
在南方,气候潮湿多雨,人们便以竹木为建筑材料构筑房屋居住。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处亚热带,常用竹木搭成杆栏式建筑。而青藏高原,少雨干旱,昼夜温差大,则多砌筑厚墙式平顶碉房。蒙古族地区,依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习惯而搭制帐篷式住房(蒙古包),这种房屋易于拆架迁移。
西部伊斯兰教建筑则喜欢采用尖拱形建筑。总之,古代各族人民,因依自然条件与当地可能提供的建筑材料,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需要,各自构筑了不同民族风格的建筑,共同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内容,共同为发展中华民族的古代建筑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Ⅵ 匪我思存的《东宫》完整版全文+番外txt下载
您好~您要的资源正在发送
由于压缩包较大
请耐心等待。
如果文件有什么问题。。
可以直接回我邮件或者网络Hi我
会尽快给您答复
满意请及时采纳
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来自【公子妖娆-月白流素安年】
Ⅶ 电视剧《东宫》演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019年一部《东宫》播出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响,《东宫》是唐德影视、优酷、爱美神影业、华视娱乐联合出品的古装言情电视连续剧,由李木戈执导,彭小苒、陈星旭、魏千翔主演。
该剧改编自匪我思存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本是西凉国的九公主,因为和亲踏上了中原之路,与当今的太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
女主人公小枫最后悲惨的结局换来了男主人公的良知,这样一部让人虐到心里面的古装爱情大剧,很快得到了网友们的喜爱。
但是这部剧播出之后,却因为某种原因被下线,但是依然很有很多网友希望能够再次有机会二刷这部电视剧,足以见证这部电视剧到底有多火。
欢迎互动评论~
Ⅷ 《东宫》女主力压吴谨言成功上位!上半年网剧女艺人总榜出炉,前三名究竟是谁
根据2019年上半年度网剧女艺人作品综合指数榜来看,排名第一的就是前段时间大火的《东宫》里面的女主角,曲小枫,真名彭小苒。第二呢就是张雪迎,饰演了容乐,但是这部网剧我还真没看过。第三呢就是吴谨言,饰演了《皓镧传》中的李皓镧。
虽然说彭小苒非常的年轻,但是她的演技真的是非常的好,将曲小枫的伤心难过,绝望表现的一清二楚,所以对于东宫,我真的是非常喜欢,尤其是里面的插曲,每次听到的时候,都会想起曲小枫的盛世美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