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石刻取得辉煌成果

石刻取得辉煌成果

发布时间:2021-07-24 07:50:27

㈠ 皮尔·卡丹取得的辉煌成果有哪些以及为什么说皮尔·卡丹的成功是战略的成功

皮尔·卡丹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服装设计者,在经济领域的开拓,他也明显地表现出震惊世人的进取精神。作为一位企业家,必须在竞争与挑战中求生存、图发展,皮尔·卡丹努力走在时间的前面,先入为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果。

皮尔·卡丹的成功,是战略的成功。卡丹奉行“让高雅大众化”的品牌策略,使其时装帝国的疆域不断扩张:皮尔·卡丹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刻意经营,20世纪50年代就打入了世界最大的市场美国以及日本;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又分别打进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全力以赴向苏联、东欧市场进军,并在许多国家开设服装工厂。

㈡ 改革开放40年取得哪些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可以从以下4各方面来看:

1.从经济发展看,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我们渐进式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乡镇企业发展、城市国有企业、外商投资、金融服务、科技管理体制、经济特区等相关制度的改革。

逐渐明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共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

2.从治国理政看,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对国家的政府管理体制、传统管理理念、社会管理能力等带来巨大的挑战。

因此,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社会流动性增加、科技互联网技术崛起、多元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等趋势,协调推进党的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政府逻辑与基本内容。

3.从城乡结构看,实现了从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富足的城乡融合型社会转变。1978年,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典型农业型国家。

此后,经过采取加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单位体制、设立经济特区、增设开放城市等改革创新,把农民从原有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的流动性,中国社会走上了现代城市化发展之路,城市活力进一步释放。

4.从社会民生看,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整体性转变。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改革,为广大民众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这是改革开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

(2)石刻取得辉煌成果扩展阅读: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创造热情得到极大激发、创新才华得到充分施展、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进发、文化创造成果不断涌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十分活跃,精品不断涌现、市场日益繁荣。

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了长期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藩篱,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8%。

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我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海外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逆差逐步减少,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l下降为2010年的3:l。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㈢ 列举五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1、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2、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联合国需要中国。联合国是以自己的普遍性而自豪的,然而,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不在联合国里,联合国有什么普遍性可言?世界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需要联合国发挥作用。如果联合国缺少中国这一块,显然在应对世界上大的问题时缺少了有力的支撑。

3、港澳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在澳门442年的殖民统治。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大大推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4、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5、2008年北京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中国拥有如此众多的优秀运动员也令人印象深刻。改革开放30年风雨历程,中国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个蓬勃的新兴经济体。

北京奥运会则把“文化中国”传递给了世界,“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深地融进汇聚了人类和谐的奥运理念中。 “文化中国”在世人心中留下印痕,中国传统、现代的文化元素通过奥运会这一平台走向世界。

㈣ 我们都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我们取得了杂交水稻试验成功,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全面脱贫,迈向小康,因为有党的领导

㈤ 古代楚文化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

荆楚文化的八大特点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八大系列:

1、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掘《长江开发报》1996年4月10日四版,裴高才同志题为《盘龙考古新发现,“商代”过大别崇山峻岭,我国兴建古城的历史重新改写》文章介绍,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教授20年来潜心研究整理盘龙城遗址及其文物史料得出结论:被誉为中国南方第一古城的商代盘龙城遗址,最近有新发现,该城的兴废历经近300年,它将我国兴建古城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提前到商代。“……将武汉城市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年。……改写了‘商代文化不过大别山’的历史……”。
文章说,盘龙城于1954年防汛时发现,于70年代大规模发掘,迄今共发掘文物二千余件,其中大铜鼎、大铜、大玉戈等数十件文物为罕世珍品,属当今中华古文物之最。……令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叹为观止。中外专家们称,盘
龙城系我国迄今发现最大最早,保护最完好的商代古城,是古代南方的文化瑰宝,是江汉大地的一座文物宝库,是“研究中国古城不可多得的标本。”
文章说,盘龙城遗址东西长二千一百米,南北宽一千八百米,中心面积一百一十万平方米。拥有古城址、古宫殿、古城墙、古作坊、古墓葬等八大古迹景观……在已发掘的两座宫殿中,一座设有四室,周围是回廊的宫室,另一座布局为一大空间厅堂。两座宫殿为前朝后寝格局,系当时祭祀、册命、听政、出师、盟会等举行国家大事的地方,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同时,四周作坊林立、酿酒、制陶、冶炼业十分发达,系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据考古研究所近期鉴定,盘龙城兴建于商代二里岗期,荒废于殷墟一期,历经时间在二百五十至三百年之间。盘龙古城遗址与武汉市城区仅一河之隔。……为古代河流滠水、汉水注入长江的交汇地带!
《长江开发报》的上述报道,无疑是“汉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命题的最新支持论据。一、它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兴建古城的历史是在汉水之畔开的先河,打破了史学界关于“兴建古城于春秋战国”的统一认识。二、“属当今中华古文物之最”的、代表汉水文化的数十件文物是从汉水之滨出土的;在商代汉水流域就有了“我国迄今发现最大、最早的”古城。三、从它改写了“商代文化不过大别山”的历史,把中国兴建古城的历史由春秋战国时期提早到商朝时期这一史实上看,正召示出了“商代文化过了大别山”,还是“汉江文化影响、造就了商代文化”这一新的急待重写的中华文明起源学说课题。
《湖北日报》1996年5月31日第七版报道:“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海内外学者近三百人来荆州研究楚文化的冶金、纺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专家们认为,楚文化成就包括铜铁冶炼与铸造技术,磨漆彩绘工艺,丝绸加工技术,道家哲学,楚辞散文和音乐舞蹈,在当时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英国大英博物馆馆长罗森夫人说,“楚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生命力。(汉江流域的)楚文化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更令人叫绝:世界上第一块可锻铸铁;世界上第一块每平方厘米纺织170根丝的高密度绢;世界上第一件脱胎彩绘漆器;世界上第一架可连续发射20箭的弩,世界上第一张可折叠的大床……楚文化的精髓不仅熔铸于楚人后代的心底,而且成为中华民族所共有财富。”

2、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

3、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4、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5、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6、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7、江城武汉文化。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文化。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在现代史上,武汉曾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江城武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8、现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清王朝的统治腹心打响第一枪,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没。以辛亥武昌首义为标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董必武、陈潭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汉创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武汉曾经是大革命的中心。“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武汉保卫战、新四军五师司令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构成了湖北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荆楚文化这八大文化系列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它在以下五个方面具有创新特质,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一是“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二是“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三是“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四是“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五是“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荆楚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㈥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作文100 字

·1949年 开国大典在京举行 新中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
·1951年 西 藏和平解 放
·1952年 河北省政府公审刘 青山、张 子善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
·1955年 海陆空三军大授衔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
·1956年 “解 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
·1957年 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
·1958年 大跃进、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大庆油田被发现
·1960年 苏联单方面召回全部在华专家
·1961年 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从 善 战 犯 获 特 赦
·1962年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3年 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 子 弹爆 炸成功
·1965年 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
·1966年 文 化 大 革 命 爆 发
·1967年 八个样板戏风行中国
·1968年 各地开始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1969年 中 苏 爆 发 珍 宝 岛 武 装 冲 突
·1970年 第一颗人 造地 球卫 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1971年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1973年 文革“白卷英雄”张 铁生被推到“台前”
·1974年 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并开始发掘
·1975年 中国农林科学院鉴定并推广杂交水稻
·1976年 粉 碎四 人 帮 十年文革结束
·1977年 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对 越 自 卫 反 击 战
·1980年 最高法院公 审 林 彪、江 青 反 革 命 集 团主 犯
·1981年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
·1982年 计划生育定位基本国策
·1983年 中央台首届春节晚会举办
·1984年 新中国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1985年 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
·1986年 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开始实施
·1987年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1988年 价格闯关
·1989年 团中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
·1990年 上海证交所成立
·1991年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1992年 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
·1993年 “汪 辜 会 谈”
·1994年 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开始
·1995年 双休日改变生活
·1996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陆海空联合演习
·1997年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8年 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 全国抗洪救灾
·1999年 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2000年 成 克杰、胡 长清、厦 门远 华 贪 腐 事 件 被 处 理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03年 众志成城 抗击非典
·2004年 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 保护私产入宪
·2005年 神舟六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
·2006年 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
·2007年 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物权法》
·2008年 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2009年 建国60周年

㈦ 2019年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成果

你好,2019年中国取得重要的成就,成果就是新农村新建设。

㈧ 中国古代书法取得了怎样辉煌的成就

中国书法真正意义上来说从魏晋开始,这之前的书法属于实用性也就是为需要而进行表达。在魏晋随着书写工具的改进、当时士人群体的出现而形成了自觉地书法艺术。当然最主要是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了条件。
从发展历程来说,魏晋注重表达意境,代表人物王羲之。隋唐书法理论日趋成熟,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又有注重法度的楷书。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㈨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会创造出辉煌的石窟艺术

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见图1)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见图2)
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秦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建筑装饰表现在宫室、苑囿、亭阁楼榭和陵墓神道建筑上.最为壮观的是被称为世界 “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见图3)
兵马俑的发掘,给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其兵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其马俑身材矫健、活灵活现.人物雕塑更注重面部的形象刻画,神态万千、精细逼真,秦俑坑发掘的铜马车更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迹.充分体现了主导那个时代的高大、雄健的风尚.
从总体看,秦代雕塑的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庞大强壮,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的上升期的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崇高的力和数的巨大、超常的审美特征.
四、汉代雕塑(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代雕塑在继承秦代恢弘庄重的基础上,更突出了雄浑刚健的艺术个性.这一时期的墓葬雕塑特别发达,已从秦陵地下墓葬的雕塑的形式发展到地上的陵墓表饰.在形式上突出了石雕作品的雄浑之势和整体之美.
汉代雕塑作品的品种和数量相当丰富,呈现出的主体面貌浑厚简练、生动完整.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其中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就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
霍去病墓石刻群雕在中国雕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打破了汉代以前旧的雕刻模式,建立了更加成熟的中国式纪念碑雕刻风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些作品以其简洁的造型,粗犷的风格,宏大的气势,不仅寄托了对英雄的歌颂和哀思,也反映了正处于上升时期的汉朝统治阶级那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霍去病墓的石刻群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后世陵墓雕刻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汉代以后中国古代大型纪念碑雕刻的典范之作.
而《马踏匈奴》(见图4)是整个群雕作品的主体,同时也是这些雕塑所讴歌的主题. 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雕塑的外轮廓准确有力,形象生动传神,刀法朴实明快,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我国陵墓雕刻作品的典范之作.
五、魏晋南北朝雕塑(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时期.因此,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宣传统治者思想和教义.代表性的石窟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见图5)
石窟内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的主体.这些石窟在发展中不断增加新的雕塑作品,历代都对石窟进行重修、扩建、新增和补充.
石窟艺术在中国雕塑中很有代表性,如东晋时期的戴逵,擅长雕刻和铸造佛像,他在建康瓦棺寺所作的玉躯佛像,与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图》和狮子园的玉像被称为“瓦棺寺三绝”.这个时期的雕塑特点为较注重细部的刻画,技术更圆转达纯熟,雕塑形象和题材大都为宗教题材,因而雕塑形象具有神化倾向和夸张的特征.宗教使雕塑艺术的题材单一化,但宗教精神的内在动力却也促进了大量精品的诞生.
六、隋唐雕塑(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中国隋唐时代在经历了延续约 3个半世纪的分裂和动荡以后,重新得到统一和安定,进入一个政治经济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从而促使雕塑艺术的发展出现新高峰.经过隋和初唐的过渡阶段,融会了南北朝时北方和南方雕塑艺术的成就,又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域外艺术的养分,使雕塑艺术大放异彩,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的不朽杰作.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也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鼎盛期.宗教造像艺术、陵墓的装饰雕刻艺术、陪葬的陶瓷雕塑艺术、肖像造型艺术等都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宗教造像艺术在唐代有长足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
龙门石窟在经历魏晋唐多个朝代的开凿后,随历经千年岁月的风霜,仍不失其神秘华丽之彩.龙门奉先寺群雕更显示出大唐帝国的强盛.其中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是最为辉煌的杰作.(见图6)其九尊一铺的形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还有二尊供养人雕像.是一个有主有宾、层次井然的有机整体.这也是意想造型中强调人是审美主体的观念.
此时的佛雕作品既博大凝重之态,又不失典雅鲜活之美.其雕塑风格的多样化与技巧的纯熟已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七、宋及金雕塑(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宋代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起来,代表市民趣味的审美观念随之兴起.与此同时,理学的兴盛使人们更关心现世生活,关注来世的佛教日趋衰落.因此,宋代的佛教雕塑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明显世俗化,那些神圣不可及的面貌渐渐模糊了,代之而起的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形象.造像艺术集中转入南方,如广元、大足、安岳、杭州、赣州都是摩岩造像较集中之地.(见图7)
大足石刻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精品.尽管它的开凿有着宣扬佛法说教的主旨,但雕塑匠师的高超手段,至今仍使人们为造像之精妙而赞叹不绝,从而受到无上的精神享受.大足石刻无愧为中国雕塑史上的一大奇观.
在世俗题材方面,宋的陵墓石刻多沿袭唐之传统,但气势渐弱.继中晚唐之后的宋代雕塑进一步生活化、世俗化,创作手法上趋于写实风格,材料使用上则更加广泛.宋代的彩塑较为发达,在佛雕造像上较唐代有了较大变化,此时的佛雕造像以观音菩萨居多.
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的雕塑作品主流风格仍多受宋影响,但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了其民族的特色.
八、元明清雕塑(公元1279年-公元1911年)
中国蒙古族统治者早在建立元朝之前,便先后仿照汉族建筑样式,营建上都及大都两个都城.而分布各地的寺庙塑像、石窟造像等亦展示了元代雕塑艺术的概貌.进入元代,统治者重视手工业,雕塑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明清两代,宗教观念进一步淡薄,此时的宗教雕塑在缺少内在信仰的状态下,显现出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程式化倾向.而明清的世俗雕塑艺术多趋于装饰化和工艺化.这些雕塑大多更强调实用性与玩赏性功能,体现出工艺品的特色,而早期雕塑那种强烈的精神性功能则大大削弱了.但是,这些装饰性、玩赏性的作品往往不受陈规限制,面貌各异,这也可以算是明清时期雕塑艺术的一个亮点.其作品造型一般小巧玲珑、精致剔透、精雕细凿,缺乏大气之作和大型之作,艺术上逐渐转向个人化、内聚性的风格.
而一些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市民群众及知识阶层有着较密切关系的各种小型的案头陈设雕塑和工艺品装饰雕刻,则有显著的发展,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代表着这一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新成就.
明清帝陵的陵墓表饰较前代规模更大,像设更多,布置讲究、技术娴熟,但其既缺乏唐代的超然、也缺乏汉代的雄浑,此时的作品更能满足人们的赏心悦目之功能,失去了前代的创造活力. 明清雕塑有明显追随唐宋风格的痕迹,在名目繁多的寺庙里,供奉着各式各样的神像,其造像多为彩塑,即泥塑彩绘.从题材到表现手法日趋世俗化、民间化,形成了工巧繁缛、萎靡纤细、色彩亮丽的艺术风格.如泥彩塑千手观音.(见图8)
九、现代雕塑(公元1911年后)
进入20世纪后,中国传统的宗教雕塑已处于衰落时期,民间小型雕塑虽很繁荣,但未能成为主流.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前后到30年代,许多青年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学习雕塑.他们归国以后,大多从事艺术教育,成为中国近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促进了中国各种形式雕塑的发展.这个时期比较大的创作有为纪念孙中山和其他民主革命家塑制的纪念像和设计抗日战争英雄纪念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的架上雕塑、大型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城市环境雕塑民间雕塑与大型泥塑群像等雕塑艺术都有了长足发展.如江小鹣作的《孙中山立像》、王丙召作的《金田起义》等.(见图9)标志着中国雕塑艺术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西方雕塑发展史
一、史前雕塑
新石器时代开始后,人类被迫放弃狩猎成为牧人、农民,各种手工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外国最早的雕塑是在人类为劳动和生活需要创造生产力极低的劳动工具--石器工具的同时创造的雕塑艺术.其经历的时间漫长,演变反映了史前人类文化逐渐丰富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别,所以它标志这整个人类文明的最初探索,而不是单一的代表某一民族.
比较著名的史前雕塑是距今25000年前的威伦道夫的维纳斯.(见图10)他塑造的滚圆丰满的妇人形象,表达了原始人对丰产的象征性渴望.
二、古典雕塑
1、原始时期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经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它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神话、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决定埃及雕刻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古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响的还是陵前和神庙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金字塔就是最著名的雕塑.其中最高的是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狮身人面像采用一整块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庞大、最著名的雕刻.(见图11)
埃及雕刻达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埃及雕刻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得来的.它的雕塑艺术在古代世界美术史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真实的美.
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技.当时,一些开明的统治者除致力于内政武力外,还提倡发展美术和文艺,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古希腊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雕塑艺术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爱琴海上有许多小岛屿,其中巴罗斯岛盛产大理石,为雕刻提供了最好的材料.希腊雕刻就艺术风格的变化、发展而言,可分为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古风时期是雕刻家的训练阶段.这个时期经过雕刻家的长期探索,为后来的雕刻家开辟了道路.其中最著名雕刻家是米隆.《掷铁饼者》是他的代表作品.(见图12) 古典时期,希腊人的社会思想和宗教观念起了很大的变化,雕刻艺术逐渐趋向强调人物性格情感的刻画.希腊化时期,雕刻家继承了传统的技法,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特色.
古希腊的雕刻家们对人体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写实技巧.处理衣纹线条生动流畅而有变化,不仅表现出衣服的质感,而且通过衣服表现人体的优美.希腊雕刻创造了崇高、典雅、完美的人物形象.
古罗马雕刻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
由于僧侣风俗和祭祀礼节的流行,古罗马雕刻家较多刻画着衣人物形象.罗马早期雕刻被少数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当时的雕刻家们雕刻的不少罗马皇帝的形象,是把罗马皇帝当做英雄的统帅来表现的.如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奥古斯都》,(见图13)表现了罗马皇帝手执权杖,正在向部下训话传令的瞬间动作.
这段时间的肖像雕塑以写实的风格见长.雕刻家们善于运用夸张、概括的艺术手法,细致地刻画人物,舍去繁琐的东西,加强运动感.除此之外,古罗马雕刻家还在罗马的建筑、广场、纪念柱等上面装饰了许多圆雕和浮雕.三世纪较有名的建筑为塞普提米乌斯、谢维路斯凯旋门和卡拉卡拉的公共浴室.
古罗马雕塑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方现实主义雕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欧洲中世纪时期
历史上一般称欧洲的封建社会为“中世纪”,艺术史上把古罗马以后到文艺复兴前这段时间的西方艺术称为“中古世纪的艺术”,它延续了1200年左右.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因此,欧洲中世纪的雕塑主要为基督教服务.
中世纪盛期的文化艺术,经历了罗马式时期和哥特式时期.教堂建筑成为当时主要艺术载体,许多优秀雕刻家从事教堂建筑的装饰雕塑和内部陈列的圆雕工作.罗马式教堂以其坚厚、敦实的形体显示教会的威力,哥特式教堂以其灵巧、尖挺的上升力量控制观者的精神感情.哥特式教堂代表了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等.(见图14)
3.文艺复兴时期
14世纪的法国雕塑中,哥特式艺术反映现实倾向增强,对人物姿态、表情、形体等方面开始夸张强调,为宗教服务的哥特式雕塑开始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艺术的萌芽.中世纪的雕塑有精华有糟粕,许多作品中充满迷信、荒诞的宗教内容,但从艺术遗产的角度来看,当时的雕塑家们也创造了不少属于人民的、有积极因素的好作品,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从15世纪后半叶开始一直16世纪,文艺复兴文化在欧洲许多国家产生和形成.在欧洲的许多先进国家里,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文艺复兴掀起了欧洲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文艺复兴文化是反对封建宗教的文化,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起领导作用的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继承并发展了希腊、罗马雕刻艺术的传统,使雕刻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最先出现的雕刻大师是季培尔蒂,佛罗伦萨洗礼堂的两扇青铜大门上的装饰浮雕是他的代表作.(见图15)
而伟大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发展到了最高峰.他们以写实的手法,用准确的人体解剖学,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的形态有很强的力度感,以雕刻的艺术语言塑造传神的形象和高度的技巧手法.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对后期的雕刻家有极大的影响.
4.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1520年左右到十六世纪末出现了风格主义,此后罗马出现了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它通过绘画、建筑构成了一种潮流,推进了欧洲的文明这时最重要的雕塑家是贝尼尼,他的作品在表达激情或宗教狂热时所使用的人体语言更加复杂,夸张的表情,起伏的形体和流畅的线条,使作为华丽的宫廷雕塑以其戏剧性的效果和纪念碑的气势,焕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
在十七世纪与巴洛克平行发展的还有法国的古典主义雕塑,它追求宏伟及平直的线条,与巴洛克以曲线为主的风格正好相反.十八世纪,法国宫廷中最先出现了罗可可美术.它是从巴洛克背景中演变出来的,并脱离了巴洛克风格,代表人物为法尔孔奈.
1790年至1840年新古典主义雕刻开始盛行,其中乌东在肖像雕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代表作为《伏尔泰像》.(见图16)
之后又出现了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法国现实主义运动,其中以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的成就最高.他的创作和艺术思想对于后世的雕塑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巴尔扎克像》、《思想者》等.(见图17)
三、现代雕塑
西方雕塑在进入二十世纪后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自希腊罗马的写实雕刻传统还在继续,另一方面,实验性艺术的兴起转而取代了学院派艺术,成为了主流.
立体主义的产生掀开了雕塑史的现代部分新篇章.1909年毕加索的作品《妇女头像》.(见图18)是一个重要标志,立体主义在雕塑语言内部建立了一种以几何形体的构成为基础的自身逻辑.它与传统的雕塑观念产生了决定性的断裂.
未来主义以强调动力论为原则.其代表作家是波丘尼.俄国的构成主义以透明框架的形式去包围和界定空间,彻底背离了以体量为基础的传统雕塑概念.他们积极地运用新材料去探索构成主义雕塑关于空间、时间和运动的观念.
达达主义的杜尚把小便器作为艺术品展出,(见图19)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伦理、道德、美学提出的因的挑战.达达主义的美学思想广泛影响了以后的现代派艺术.之后的超现实主义也深受达达主义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后,新达达、集合艺术、废品雕刻、波普艺术、超写实主义艺术都有着受达达主义影响的血缘关系.
抽象构成雕塑和活动雕塑在战后走向了室外,成为了大尺度纪念性艺术.雕塑中对光因素的利用,在战后与新科技能源观念进一步的结合了.身体艺术、行为艺术是受达达主义影响的另一种发展.
西方现代雕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阅读全文

与石刻取得辉煌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