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果蝇实验成果

果蝇实验成果

发布时间:2021-07-24 04:13:39

①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实验过程

摩尔根及其同事、学生用果蝇做实验材料。到1925年已经在这个小生物身上发现它有四对染色体,并鉴定了约100个不同的基因。并且由交配试验而确定链锁的程度,可以用来测量染色体上基因间的距离。1911年他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摩尔根发现,代表生物遗传秘密的基因的确存在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上。而且,他还发现,基因在每条染色体内是直线排列的。果蝇给摩尔根的研究带来如此巨大的成功,以致后来有人说这种果蝇是上帝专门为摩尔根创造的。

② 果蝇杂交试验 试验结果数据

遗传学设计性实验——果蝇杂交生命科学系 05级<2>班 WJH摘要【abstract】:染色体数目少2n=8繁殖率高,饲养简便等特点,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女子材料.本实验采用普通果蝇的常翅(A)和残翅(a)红眼( B)与白眼(b):利用红眼常翅雌果蝇(AAXbXb) 与白眼残翅雄果蝇(aaXBY)杂交子一代( F1) 自交产生的子二代(F2) ,从而通过X2测验来验证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关键词:果蝇杂交,自交,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伴性遗传, 红眼常翅果蝇 , 白眼残翅果蝇 ,玉米粉培养基,卡平方测验. 一 实验目的(1),掌握遗传杂交基本原理和杂交技术。(2)观察果蝇的生活史及一些突变型表现性状。(3)学习并掌握实验数据收集和生物统计处理方法 。(4)对实验结果用卡平方分析,理解和验证遗传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二。实验原理。 普通果蝇的生活史历经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是一个完全变态过程。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突变型多,染色体数目少(2n=8),繁殖率高,饲养简便等特点,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普通果蝇突变型中,有常染色体的残翅及伴性遗传的白眼等容易观察到的性状,便于实验分析。分离规律:一队遗传因子在杂合状态下,并不相互混合而在配子形成中仍按原样分配到配子中去。自由组合规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经验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并自由组合,使得子一代配子分离比是1:1:1:1,而子二代的表型分离比是9:3:3:1。伴性遗传规律: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性染色体传给子代,其性状虽与性别有关却不是连锁。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雌蝇XX,同配性别,雄蝇XY,是异配性别。本实验采用普通果蝇的常翅(A)和残翅(a);红眼(B)和白眼(b)与性染色体X的联合个体中纯种亲本在繁殖两代的基础上通过统计运算验证以上三个定律。利用红眼常翅雌果蝇(AAXbXb)和白眼残翅雄果蝇(aaXBY)杂交子一代(F1)几子一代自交产生的子二代(F2)其基因型及表如下所示:P: A A XB XB ╳ a a Xb Y ♀ ♂↓ F1: A a XBXb ╳ AaXBY (F1自交)↓ F2 ♀♂A XBAXba XBaXbA XBAA XB XBAA XB XbAa XB XBAa XB Xba XBAa XB XBAa XB Xbaa XB XBaa XB XbAYAA XB YAA Xb YAa XB YAa Xb YaYAa XB YAa Xb Yaa XB Yaa Xb Y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实验材料:红眼常翅雌果蝇(A A XB XB),白眼残翅膀雄果蝇(a a Xb Y)2、实验药品:乙醚,蔗糖,琼脂,玉米粉,酵母,丙酸,蒸馏水,70%酒精.3、实验用具:麻醉瓶,棉球,毛笔,镊子,显微镜,橡胶板,培养瓶,放大镜,量筒,天平,直尺,吸水纸,培养箱,双筒解剖镜,微波炉,灭菌锅,烧杯.乙醚乙醚,玉米粉,琼脂,红糖,酵母粉,丙酸等。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配制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 (1)培养瓶灭菌(110--120℃15分钟) (2)准确称量250ml水,并煮沸. (3)依次称取玉米粉28g蔗糖22g琼脂2.5g加入到水中混匀,用玻璃棒搅拌.再次煮沸. (4)冷却至80℃左右,再加入2.5ml丙酸和2.5g酵母粉.2、亲本饲养:以红眼常翅雌果蝇(A A XB XB)和白眼残翅膀雄果蝇(a a Xb Y)为亲本在杂交前10—15天于20--25℃下分别饲养繁殖.一般每瓶放5对.注意性状保纯,严防混杂.3、处女蝇的收集:刚孵化出的幼蝇在8—12小时不交尾,所以在将老果蝇清除后12小时内,将饲养瓶中孵化出的果蝇♀、♂分别培养,所得的雌果蝇必为处女蝇.4、准备好培养基,按正反交组合,将已麻醉的各亲本果蝇分装不同瓶内进行杂交,贴上标签,在23℃温箱培养.5、6—7天后见到F1幼虫出现,即刻除去亲本果蝇.6、过3—4天,观察F1成蝇性状.挑出雌雄果蝇各10只,分别放入新的饲养瓶中饲养,且两组合后代不能混合,应分开培养.7、再过6—7天后,除去F1亲本果蝇.8、再过3—4天F2成蝇出现,麻醉后倒在白瓷板上观察翅形,眼色和性别,并进行统计和记录.9、每隔1—2天统计1次.连续统计6—7天.10、进行х2检测.五、实验预期结果:1、分离规律:所得果蝇表型 红眼 : 白眼=3:1,常翅 : 残翅=3:12、自由组合规律:16种基因型,其表型有9种,比例为 红眼常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常翅 : 白眼残翅=9:3:3:13、半性遗传: F1中不论雌雄均为红眼常翅.雌雄数目相等; F2中雌的均为红眼;雄蝇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六.注意事项:1.培养瓶灭菌应彻底。2.配制玉米粉培养基时应搅拌均匀且温度保持在80度以上。3.掌握处女蝇的选取时间且所选材料要合格,便于实验。4.F1代培养出后,亲本果蝇应除干净。5.选取处女蝇时麻醉剂量适当,除处女蝇外,纯计数时应将其处死,便于辨认性状和区分。6.严格控制温度。7.实验环境整洁8. 杂交前必须选择处女蝇 9. 挑果蝇时,除了要注意雌雄外,还要注意性状,防止因果蝇混杂而引起实验结果的失败。 10. 不可麻醉过度。 11. 放到培养瓶中时要先把瓶子倾斜,待果蝇苏醒后再把瓶子竖起来,防止果蝇粘在培养基中而不能苏醒。 12. 剩余的果蝇可放到大瓶子中,以保留种用。 13. 写好标签放到培养箱中七.实验数据记录:1.F1代数据记录。(1)。选取F2代处女蝇的开始时间为2007年10月27日(2)。F1代记录如下表:(单位:只)杂交组合:正交:AA XBY ╳ aaXbXb 反交:AAXBXB ╳aaXbY日期 :2007.10.15 实验者:WJH RYX LF HL观察结果统计日期A组(正交)红眼常翅雄X白眼残翅雌B组(反交)红眼常翅雌X白眼残翅雄红眼数目(只)雌雄(只)雌(只)雄(只)11月5日11910811月9日13101211合计241922192.F2代数据记录: 性状表现 统计日期红眼常翅(只)红眼常翅(只)红眼常翅(只)雄红眼常翅(只)雄备注雌雄雌雄11月23日301258103 11月25日381471314711月27日2091110101合计883513313411212八.结果分析实际值:红眼常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常翅 : 白眼残翅=123 : 44 : 34 : 11理论值:红眼常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常翅 : 白眼残翅=119.5 : 39.75 : 39.75 : 13.25 两对基因杂交F2代的X2测验 红眼常翅红眼残翅白眼常翅白眼残翅合计实得数123443411212预期数119.2539.7539.7513.25212实得数﹣预期数3.754.25﹣5.75﹣2.250(实得数﹣预期数)2预期数0.120.450.830.381.78X2=1.78 n=3查X2表得,当X2=1.78 ,n=3时,0.5<P<0.95,则P>0.05。由此表明实得比数与理论比数一致。一对基因杂交F2代的X2测验 常翅残翅合计实得数15755212预期数15953212实得数﹣预期数﹣220(实得数﹣预期数)2预期数0.0250.380.063X2=0.063 n=1查X2表得,当X2=0.063,n=1时, 0.5<P<0.95,则P>0.05。由此表明实得比数与理论比数一致。

③ 果蝇是经典的实验材料,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与这种小小的昆虫分不开,下列有关果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单眼与复眼是结构,不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果蝇胸部有二对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即一种棒槌状器官,在飞行时用以协助平衡,适于飞行,B正确;
C、果蝇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C错误;
D、果蝇有三对足,适于跳跃,D错误.
故选:B

④ 高中生物摩尔根果蝇实验

应该不是同一次吧。最初的带有变异白眼雄果蝇就是只进行了一次,将基因传下去就死了。后面的话,是将已经繁衍的带有变异基因的雄果蝇进行回交。

⑤ 关于果蝇的小实验

果蝇的很多形状的遗传和性别有关系,这个内容,你生物书上有的,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不妨做一个研究国营某一形状与性别关系的实验.如上面那位所言,果蝇在翅膀,眼色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的,如眼色,分红\白2种.
试试这样做:随机取100只果其中雄蝇50,雌蝇也50个(果蝇可以通过观察它腹部的条纹确定性别,条纹很粗的条数少的是雌的,又细又多的是雄的)
然后观察他们眼睛的颜色,把每种性别有红眼多少和白眼多少纪录下来.
然后观察有没有1:1,或者3:1等情况,根据书上的理论来写报告就可以拉~

关于你修改的课题:
根据一些资料人参能延长果蝇的寿命,你假设人参对果蝇的寿命有影响(实验证明人参对果蝇的寿命有延长的作用)
这个实验的关键和难点在人参营养液浓度的控制.
建议配浓度从高到低不同浓度的营养液5~6种(浓度都不要太高,最好先试试,我的话可能会从10%~60%不等,也可能10%已经太高了也没一定,毕竟果蝇很小,对人参的需求可能不会很高)
然后做一个不加营养液只是在基本培养基上加等量蒸馏水的对照组(这个很重要).记得你的每一组加如的营养液虽然浓度不同但是要保证体积一样,以排除其他不相干的因素.
然后将着几瓶果蝇在相同环境下培养,观察其寿命.你们没有学过统计学吧,那就纪录下你们所见的情况,最好有个照片,方便你们写实验报告,这样更为直观.如果你们学过统计学可以做个t检验,看看有没有显著差异.

你们老师叫你们做这个实验应该会给你们全部的材料吧,也会教你们基本的培养基制备帮助你们接种果蝇吧?
对于这个实验我比较困惑的是营养液该什么时候加入,是在果蝇还没长出翅膀时还是从蛹里出来了有了翅膀了?在破蛹之前你很难计数,长大的方便你计算,但是果蝇如果能较长时间的生存,那么它们就会在你的培养环境中继续培养下一代,这样的计数也会产生影响,诶呀~我也很矛盾拉~关于这个还是要请教老师拉.
具体的实验步骤及一些细节还许你自己去研究下,可以请教下老师,他能让你们做这么经典的试验就说明他对这方面是很了解的拉~我这里给的是一个试验的大框架,试验的原理.

⑥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研究背景
1910年5月,在摩尔根的实验室中诞生了一只白眼雄果蝇。摩尔根把它带回家中,把它放在床边的一只瓶子中,白天把它带回实验室,不久他把这只果蝇与另一只红眼雌果蝇进行交配,在下一代果蝇中产生了全是红眼的果蝇,一共是1240只。后来摩尔根让一只白眼雌果蝇与一只正常的雄果蝇交配。却在其后代中得到雄果蝇全部是白眼,而雌果蝇中却没有白眼,全部雌性都长有正常的红眼睛。
实验假说
摩尔根说:“眼睛的颜色基因(R)与性别决定的基因是结在一起的,即在X染色体上。”或者像我们现在所说那样是链锁的,那样得到一条既带有白眼基因的X染色体,又有一条Y染色体的话,即发育为白眼雄果蝇。
实验过程
摩尔根及其同事、学生用果蝇做实验材料。到1925年已经在这个小生物身上发现它有四对染色体,并鉴定了约100个不同的基因。并且由交配试验而确定链锁的程度,可以用来测量染色体上基因间的距离。1911年他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果蝇给摩尔根的研究带来如此巨大的成功,以致后来有人说这种果蝇是上帝专门为摩尔根创造的。摩尔根发现,代表生物遗传秘密的基因的确存在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上。而且,他还发现,基因在每条染色体内是直线排列的。
编辑本段最终成就
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而排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不能自由组合的。摩尔根把这种特点称为基因的“连锁”。摩尔根在长期的试验中发现,由于同源染色体的断离与结合,而产生了基因的互相交换。不过交换的情况很少,只占1%。连锁和交换定律,是摩尔根发现的遗传第三定律。他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揭示了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它能控制遗传性状的发育,也是突变、重组、交换的基本单位。1933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⑦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最终成就

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而排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不能自由组合的。摩尔根把这种特点称为基因的“连锁”。摩尔根在长期的试验中发现,由于同源染色体的断离与结合,而产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不过交换的情况很少,只占1%。连锁和交换定律,是摩尔根发现的遗传第三定律。他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揭示了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它能控制遗传性状的发育,也是突变、重组、交换的基本单位。1933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阅读全文

与果蝇实验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