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为什么提倡:未病先治
预防大于治疗
2. 什么是“治未病”
“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2)未病先治证书扩展阅读:
未病先防重在于养生。主要包括: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这三方面。
1、法于自然之道
顾名思义,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起居能顺应四时的变化:
春三月,应晚睡早起,在庭院里散步,舒缓身体,以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舒畅;
夏三月,应晚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应使腠理宣统,使阳气疏泄于外;
秋三月,应早睡早起,保持意志安定,使精神内守,不急不躁;
冬三月,应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再起床,避开寒凉保持温暖,不能让皮肤开张出汗而频繁耗伤阳气。
2、调理精神情志
即保持精神上清净安闲,无欲无求,保持心志闲舒,心情安宁,没有恐惧,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不生气,不使思想有过重的负担,以清净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春天使情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夏天保持心中没有郁怒,秋天保持意志安定不急不躁,冬天使意志如伏似藏,保证心里充实。
3、保持阴平阳密
《黄帝内经》所说:“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阐明了阴阳的平秘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调和阴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阳气固密于外,阴气才能内守,如果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要亏耗而衰竭;阴气和平,阳气周密,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离绝而不相交,那么精气也就随之耗竭。
3. 治未病 未病先治最好下联
4. 治未病指导师证书能够得到国家认可吗
国家认可的!很实用!只要做中医养生的,必须要有治未病指导证!
5. 国家对于未病先治、未病先防是如何说的
其实就是预防医学。防范于未然,通过运动、膳食、调理等前期手段让人体自身免疫提高从而有效抵御病毒入侵,让人体总处于健康状态而避免遭受疾病痛苦和大额的医疗费用。
6. 中医治未病是什么意思呢
“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意思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上医治未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上工,又称上医,即医术高明的好医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未病,指疾病临发生或未发生前。
7. 治未病导师证书是什么
瞎扯淡。。
8. 什么叫“治未病”
治未病又称未病先防,就是在身体出现某种征兆而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的一种预防性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