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西南大学农业科研成果

西南大学农业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21-07-23 18:47:27

㈠ 家蚕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的成果展示

实验室近年承担国家“973”、“863”、“948”、“111”、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内金及国际科技容合作项目等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先后在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PNAS、Genome Biology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6部,申请专利4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和国际科技成果奖30余项。

㈡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科研机构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室
西南大学应用生物技术研究室
西南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
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
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麦类研究室
棉花研究室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重点实验室
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室
作物分子育种中心

㈢ 西南大学农学怎么样

西南大学是西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的,农学不错,其中蚕学最好!

㈣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主要业绩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是西南大学专门负责研究生培养的专门机构。

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学校的教育学、心理学、农学学科优势明显,家蚕基因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自然免耕法、家蚕基因库、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人类时间认知研究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2650余人,专职科研人员300余人,其中,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25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省部级专家75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3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15人,有40余名教授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组成员。

㈤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怎么样

西南大学的农学属于以前的西南农业大学,要知道西南农业大学在全国都是很牛的。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先后培养各类学生1万多人袁隆平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学院设有3个系、 9个研究所(室),拥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招收植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农学、生物技术和农村区域发展3个本科专业。现有研究生180余人,本科学生1000余人。
学院拥有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学科、重庆市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重点实验室等,拥有1500多万元的科研设施设备,可以开展作物育种、品质分析、生理生化、细胞遗传、分子标记、基因克隆、设施栽培、耕作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先后选育农作物新品种50多个,产生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奖30多项。十五期间,承担国家及省市科研课题100余项,到位经费1500多万元。目前在水稻、油菜、棉花、小麦等作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部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就业率不错~~~但是要找到好工作也还是需要自己去努力啊!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㈥ 西南大学是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的完美结合

西南大学概况

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学校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黄蓉生、校长王小佳。
西南大学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源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占地总面积约9600余亩,校舍面积约158万平方米。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文、史、教、理、工、农、医、管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下设30个学院,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6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8个博士点、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0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83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副研究员)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50余人。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8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版社1个,主办发行学术期刊12种。近两年来,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共获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1500项,总经费近2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17项、省部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0余项。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成果入选"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宗旨,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长期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优秀毕业生。代代学子胸怀祖国、探求真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校 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4年、1999年、2005年连续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1987以来,学校连续十九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近20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与国外4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杏坛育人、劝课农桑、学行天下、服务民生,是西南大学百年不变的追求。西南大学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保障、科技创新为支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目标迈进!

学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5

㈦ 为什么西南大学对自己的王牌专业农学这么不重视转而搞排名很差的工程经管

其实作为西南大学学习农业的学生也很纳闷,学校不是特别重视学术方面的研究...

㈧ 西南大学农学怎么样。就业怎么样

西南大学的农学属于以前的西南农业大学,要知道西南农业大学在全国都是很牛的。
西南大学是农业部直属国家重点农业大学,当然很好啊。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先后培养各类学生1万多人袁隆平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学院设有3个系、 9个研究所(室),拥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招收植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农学、生物技术和农村区域发展3个本科专业。现有研究生180余人,本科学生1000余人。 学院拥有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学科、重庆市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重点实验室等,拥有1500多万元的科研设施设备,可以开展作物育种、品质分析、生理生化、细胞遗传、分子标记、基因克隆、设施栽培、耕作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先后选育农作物新品种50多个,产生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奖30多项。十五期间,承担国家及省市科研课题100余项,到位经费1500多万元。目前在水稻、油菜、棉花、小麦等作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部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㈨ 西南大学(农科类)的这些专业是怎么回事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位列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与重庆市共建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1]
西南大学由原教育部直属西南师范大学与原农业部直属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均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师范、农学相关系科分别与1940年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文法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此后,重庆轻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相继并入。[1-2]
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南大学占地面积9600余亩,由北碚校区、荣昌校区、西塔学院等组成;其中,北碚本部占地面积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馆藏图书462万余册;拥有37个学院(部)、教学单位,[3] 10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5万余人,专任教师2921人。[1]
此外,西南大学还是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7所高校之一,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创始学校之一。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㈩ 合并后的西南大学与西南师范、西南农业有什么优势劣势

一、合并后的西南大学与原西南师范、西南农业比,没有劣势。只有优势。

二、合并后的西南大学,从西南师范大学单一的师范类学校、西南农业大学单一的农科学校,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55个一级学科。学校现有32个学院(部),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107个本科专业。

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7个省部(市)一级重点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0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部综合实验站、2个国土资源部野外基地、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阅读全文

与西南大学农业科研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