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
大学、科研机构拥有科技开发人才、实验设备、仪器等优势,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版却不足;企业技术开权发能力相对薄弱,但资金优势明显。因此,企业依托大学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有产学研合作传统的日本十分重视加强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联合研究;大学接受企业委托进行研究;高校教师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高校接纳企业研究人员在学校里进行项目研究;高校接受企业的捐赠等。英国的科技创新主要由大学来推动,一批相似、互补为特征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围绕大学校园建成,使高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可以说,产学研相结合是各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可是,我国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往往自成体系,缺乏紧密联系,使许多处于国际前沿的科技成果束之高阁,形成科研成果的极大浪费。为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应该强化宏观调控手段,制订相关政策促进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⑵ 有关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哪些联合的方式的文章
2016年12月,山西安装集团和南京戎光科技在BIM应用领域达成深度合作。本次的战略合作是一次互惠共赢、有着深远影响的合作,戎光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将山西定制的BIM+体系解决方案融入到山西安装公司项目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的全过程中。戎光以专业的产品与服务,为山西安装公司提升企业竞争力、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山西安装BIM技术应用的标杆型企业。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西安装,始建于1952年,前身为建工部第八工程局第二安装公司,自80年代国家和各省市开展工程质量创优评奖活动以来,山西安装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是山西省综合性建筑安装龙头企业。
在建筑行业中,山西安装公司是一家低调而富有内涵的企业了,然而戎光是一家纯研发的软件公司。两家企业文化截然不同的公司,到底达成什么样的合作呢?
戎光座落在南京一家知名科技园内,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893研究所。经过业内长期积淀,戎光汇聚了一大批长期从事软件研发、软件定制的专业人才,具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并且,戎光与全国各地的建筑、人防设计院,企业集团公司,系统集成商等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应用与发展,在BIM应用领域,公司从2014年初即投入大量技术专家和研发人员,依托于清华大学和解放军理工大学BIM中心的科研力量,以基于BIM的建筑运维管理系统为突破口,拓展了BIM云服务平台;基于BIM的智慧施工管理平台,云族管理系统等,制定了从BIM协同设计、BIM智慧施工到BIM智慧运维的BIM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
建筑业向来是信息化、互联网化的洼地,而BIM技术作为建筑业的数字化基础,使建筑业有了信息化、互联网化的可能。
目前,建筑安装行业大多数单位都比较重视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BIM技术未来也必将成为新型建筑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也是建筑安装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戎光将不断提升BIM技术在山西安装的利用价值,也将继续深耕建设工程领域,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为客户提供最优秀的BIM体系与服务,为客户创新BIM+体系解决方案。
http://www.njrgrj.com/news/show-393.html
⑶ 产学研合作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什么作用
【摘要】本文立足于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来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最强劲的动力。【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剩余3303字)
⑷ 企业在攻克关键技术,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哪些需求
一、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主要模式,不能用科技成果转化率衡量产学研合作水平企业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之所以较少采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要利用联合开发模式,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一种新产品能进入市场并产生经济效益,必须综合考虑技术、质量、成本和价格、服务、进入市场时机等多种因素,需要在技术先进性、质量稳定性、价格低廉性、服务优质性等之间综合平衡。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主要关注技术先进性,但技术上很先进的产品不一定就能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量科技成果实际上不具备直接转化的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很难成为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
二是大量实际调查发现,目前80%以上的产业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拉动而不是技术推动的结果,即是市场需求触发技术创新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以技术先进性为主要驱动力形成的大量科技成果不一定切合市场需要,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联合开发、甚至委托开发和咨询服务等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方式更符合目前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律,更受到企业的欢迎,应该是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
三是高新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高风险性,这实际上意味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可能很高,如果绝大多数成果都能转化,就说明高技术不具有高风险这一基本特征。
因此,按照客观规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不可能很高,科技成果转化很难成为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不能把产学研合作等同于科技成果转化,不能把科技成果转化率作为衡量产学研合作水平的主要指标。对产学研合作水平的评价,不能主要考虑供应方即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多少成果并得到转化,更应从需求方企业的角度考虑,分析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分析创新型企业中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所占的比例,即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另一方面分析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中,有多少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企业把多少研发投入用于产学研合作,企业产学研合作形成的科技和经济产出在其总产出中占有的比重等,即产学研合作的深度。
⑸ 什么是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产”指产业,“学”指学校,“研”指研究机构。
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⑹ 科技成果转化有哪些类型如何收费
科技成果转化的类型包括: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该技术成果;许可他回人使用答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以及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⑺ 加快产学研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什么支撑
加快产学研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支撑。
以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大胆开展改革探索,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有效促进人才流动和培养优秀青年人才。
⑻ 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主要有哪些方式
现阶段,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