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草业科研成果

草业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21-07-21 20:06:23

A. 草业科学的《草业科学》

《草业科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教授创刊并担任第一任主编。1984年正式编辑出版《中国草原与牧草》,1987年更名为《中国草业科学》,1989年更名为《草业科学》,由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2008年开始,任继周教授担任顾问,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侯扶江教授任主编。
《草业科学》主要刊载国内外草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畜牧学、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林学、环境工程与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创新性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论文、综述、专论和学科前沿动态等内容以中国草业科学为主,兼顾世界草学精华,设有草地资源及利用、牧草研究、种子科技、草地畜牧业、草地农业、草地保护、草坪园艺、基层园地等栏目。
《草业科学》自创刊以来,始终以“传播草业科学,引导草业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公开择优录稿的原则,并认真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出版质量。刊物质量逐年提高,学科内影响力不断扩大。2009年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上升为2061和1.085,分别在全国畜牧、兽医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和第2位,已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期刊。已被英国CABI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收录为源期刊。2008年,本刊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曾荣获甘肃省优秀科技期刊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学术类二等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学术类二等奖,第四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 期刊名称:草业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草学会;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 版 地:甘肃省兰州市
语言种类:中文
开本尺寸: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0629
国内刊号:62-1069/S
邮发代号:54-51
创刊时间:1984年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编辑部
邮政编码:730020 顾问:任继周
名誉主编:洪绂曾
主编:侯扶江
副主编:胡自治 张自和 蒋文兰 陈盈盈
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连生万力生王明昶王宗礼王春喜王晓斌瓦庆荣
白原生任继周刘加文刘自学刘连贵刘国道刘富渊
朱邦长牟新待许鹏许令妊贠旭疆吴序卉张自和
张新跃李守德李青丰李建龙李毓堂杨中艺杨志民
杨知建苏大学陈佐忠陈盈盈武艳培周禾周道纬
侯扶江泽柏郎百宁南志标胡自治荣威恒凌焱
贾幼陵曹致中维纳汗黄文惠彭立鸣程积民蒋文兰
谢应忠韩烈保韩贵清雍世鹏缪应庭蔡庆生 投稿请登录《草业科学》网站,点击“在线投稿”,注册后即可上传稿件,并可随时上网查询稿件审理进程,不明之处可查看网上投稿流程。具体格式请参见下载中心的文章样例。
征稿范围和读者对象
本刊主要刊载国内外草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畜牧学、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林学、环境工程与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创新性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论文、综述、专论和学科前沿动态等。主要录用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基层农业推广单位、公司等具有明显创新的科研成果为内容的文稿以及草业科学的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类文稿,优先录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及其他专项工作等)、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及各级政府的科研课题等的科研成果为内容的文稿。凡有重大创新的首发性文稿,一经确认,本刊将开设绿色通道,以最高的效率予以发表,并根据其创新水平及专家审定意见减、免版面费或稿酬从优。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所投稿件必须是论文的最后定稿,严格按本刊规范投稿,不合要求本刊不便送审。
2. 来稿应包括中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中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8个),正文(包含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英文题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其中英文工作单位请按照英文通信地址的表达习惯来译。并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务,学位(或在读学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并注明电话,以便联系。有资助背景的文章,请在首页的采用脚注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3. 文稿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表题应简短确切。表格采用三线表,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的缩略词和量的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图上的文字不宜多,表达必须清楚,区分明确。照片要保证清楚,必须彩色印刷的费用由作者自行承担。
4. 文稿中出现的所有符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物理量单位、外文字母和公式字母必须区分大、小写,正、斜体。生物学名称文章中首次出现的生物应标明拉丁文学名。
5. 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标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文件不得作参考文献引用,只能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在正文中的引用处加括号注明资料来源。综述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40篇。作者应注意利用国内外网络期刊数据库和图书馆现刊来查阅最新文献。
6. 本刊收取稿件审理费(中文文章100元/稿)、版面费(200元/版),彩图图版(500元/版)。
邮局汇款: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草业科学》编辑部收
邮 编:730020
银行转账:开户行——兰州市工商银行天水路分理处
户名——兰州大学
汇款时务请注明第一作者姓名、论文编号、稿件审理费或版面费。
编辑部收款后即寄回发票(注:银行缴费请采用转账方式,审理费请通过邮局汇款方式缴纳)。
7. 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论文发表前编辑部会对文稿进行非思想性的文字和图表编辑,修改后的文章在正式出版之前将发送自校稿给作者,作者若不同意本刊的修改,请回复时声明。
8. 请勿一稿多投或多语种重复发表。通过本刊“三审”的文稿,刊发前按照本刊所发通知收取版面费,并付作者稿酬(包括本刊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稿酬),寄期刊2份。不采用稿件本刊将在3个月内把审稿意见退给作者。
9. 本刊已被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列为固定刊源,或摘要转载,或全文上网、进入光盘版杂志。稿件接受发表后,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他出版权(包括纸型出版权、汇编、复制、发行、翻译权以及光盘、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版权等)属本刊所有。作者若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无异议。

B. 对草业科学的认识

草业与农业、林业的关系
发展草业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相关产业,尤其是农业、林业等产业的关系,牢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大资源、大生态的理念,将草业置于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发展。发展草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草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实施“引草入田”措施,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这样既可以增加牧草产量,促进畜牧业发展,又可以大幅度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草和林具有明显的生态互补性,共同构成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生态屏障。
加强建设与强化管理的关系
目前,我国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要实现草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下决心加大投入力度,走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之路。强化管理是加强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巩固建设成果、促进草业可持续根本保证。发展草业既要重视建设,更要重视管理,建管结合、以管促建。
国家与农牧民的关系
加快草业发展,国家理应更多地承担起建设责任。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广大草原地区经济发展普遍较为落后,农牧民相对贫困,完全依靠自身财力无能为力的现实情况下,国家实施倾斜政策,加大草业的投入力度,十分必要而且紧迫。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赋予广大农牧民长期稳定的草原使用权,充分调动其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C.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的科研成果

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
李彦忠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南志标院士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9年)
《草业学报》获第八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9年)
任继周院士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2009年)
任继周院士获“情系陇原 献身教育 特别荣誉奖”(2009年)
傅华教授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09年)
沈禹颖教授获“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
兰州大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9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8年)
世界草地大会优秀组织奖(2008年)
《草业学报》获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
《草业学报》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年)
《草业学报》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2008年)
《草业学报》获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2008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7年)
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
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2006年)
兰州大学老龄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
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2005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5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
全国挑战杯三等奖(2005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4年)
草业学报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4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3年)
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基地(2003年)
全省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2003年)
兰州大学防治非典先进集体(2003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年)
《干旱荒漠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发展》,周志宇著(2010年)
《草地与牧场管理学》,沈禹颖副主编(2009年)
《任继周文集》第五卷(2009年)
《草业琐谈》任继周著(2009年)
《草坪学通论》,张自和、柴琦主编(2009年)
《草业大辞典》,任继周主编(2008年)
《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及其耦合》,任继周主编(2007年)
《任继周文集》第三卷(2007年)
《任继周文集》第二卷(2005年)
《任继周文集》第一卷(2004年)

D. 草业科学的就业前景

草业科学起初是农业和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后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以食草动物饲草饲料生产、城镇绿化以及生态治理为主体,通过现代的生物技术来培育新物种的一门结合管理与治理的学科。在农业发展的新时期,草业科学学习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未来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image.png
一、草业技术研究人员
我国大力促进树木和草的种植,保护环境,使得环境和畜牧业的发展能够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技术上操作的困难,并且国家对草料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非常的高,从而导致了国家对这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所以,这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image.png
二、从事城建的旅游环保行业
研究草业科学,防止水土流失、进行水源的涵养显得尤其的重要,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同样也需要相关人员。因此,从经济方面考虑,可以发展城建的旅游环保,在旅游中呼吁环保,并且利用专业知识将景区风景打造好。这是一个经济手段,也是一种呼吁的方法。
image.png
三、从事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
在沙洲上种植大树,这样的事情现在已经不少见了。但是沙漠的环境仍然不利于花草树木的生长,因此,对于久遭破坏的生态系统,从事相关的工作显得尤其的重要。同样的,种草养畜的一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也可以尽早的完成。

E. 草业科学就业前景

草业科学就业前景:
在我国目前10万从业人员中,草地学知识普遍缺乏,层次大多较低,只了解个别环节的技术,缺乏系统教育和系统观点。本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不会超过2%,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如四川农业大学最近几年来草业科学(原草学)专业毕业生除推荐、考取硕士生外,其余均被园林局、草坪公司、房地产公司、高尔夫球场、足球俱乐部等单位一抢而空,供不应求。而前几年毕业的硕士生、本科生都成为一些单位、公司的技术主管或技术骨干,甚至当上了副总经理等。他们都有相当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学门类草业科学类草业科学专业面向相关的四个生产层:
第一,前植物生产层(即环境生产层),包括草坪业、草原游憩业、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自然保护区等行业;
第二,植物生产层,包括牧草、枝叶饲料、野生药材、野生花卉、薪柴等的生产; 第三,动物生产层,指基于草地的牧养家畜、野生动物、养蜂、狩猎等行业;
第四,外生物生产层,指对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草畜产品进行加工、交换和流通的全过程。由此看来,该专业涉及行业面广,大致包括草地畜牧业、园林绿化、运动休闲、水土保持、相关机械、加工流通等。
随着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也日益重视环境生态问题,重视草业科学发展。中共十三大报告中就提出了生态效益要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思想。
发达国家牧草产值大约与农作物相等甚至达1.5倍,包括天然草地和农田的30%—40%种草。如新西兰占草地面积的69.1%是人工草地,达946万公顷,他们建立起世界上低成本、高效益种草养畜的典范。草地还发挥了培肥地力、保持水土的作用。美国、加拿大等草业大国年产草产品均达1亿吨以上,产值达100亿美元以上。中国有各类天然草地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2.5%,人均占有率是世界人均的一半。中国草地中,牧区草山草地3亿公顷,北方、南方草山草地各占6.29%和18.65%。但由于长期疏于建设等原因,沙漠化面积已达0.9亿公顷,并且每年还在增加,约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草地退化造成有的地区草地产草量比50年代下降30%—50%。为此,全国草业科学工作者采取积极措施,如通过围栏、封育、灌溉、施肥手段培育草原,建设人工草地等。1996年开始,川西北牧区实行“人草畜三配套”,帮牧民建住房,改游牧为定居、半定居生活、生产方式;建棚圈、暖棚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加强抵抗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化科技,改变农牧民观念。成效显著,至2000年全面完成该项目。又如云贵高原建设的禾本科、豆科人工草地,产量提高5—8倍,粗蛋白提高8—10倍,饲料喂羊、奶牛、肉牛效果已接近新西兰水平。这些都说明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就业方向:
毕业后既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又可面向城建环保、旅游、草业畜牧及其他相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草坪及城市园林绿化、绿化工程施工、草种生产、草产品加工和贸易、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种草养畜等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F. 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学院目前拥有草业科学本科、草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在校研究生101人,本科生139人。多年来,为我国涉草行业、产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人才。
2012年,学院草学学科被列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主要以草地农业系统为研究领域,重点开展草地环境工程治理、草地资源与生态、牧草与草坪草种质资源、牧草与草坪草生理生化、牧草与草坪草遗传育种、牧草栽培与调制加工、人工草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自2014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各类课题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主持经费760余万,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3项,主持经费240余万。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其中SCI 论文 186篇,获省级以上研究成果和专利共10余项。荣获亚太地区“青年科学家” 银奖1人,获第六届中国畜牧业贡献奖1人。
2016年12月,学院草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实验室获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院现设有草类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草地生态与草地管理研究实验室、草类生物技术与育种实验室、牧草学实验室、饲草调制加工与贮藏实验室。同时在江苏、安徽、贵州、西藏、内蒙等地建有15个校外教学科研基地。

G. 草业科学前景如何

前景不算太好,作为一个草业人,必须这样说。
草业的方向有两个牧草和草坪。两者都有成功致富的先例,一是大面积种植苜蓿发财,一是做草坪工程类。一般人会选择草坪类得就业方向。
这个方向上很大一块,高尔夫球场建设国家命令禁止,有顶风修建的,但很容易被查。这个产业国外很发达,而且都是高薪职业,可惜在中国没有发展完善。加上社会上对于草业科学专业的认知度比较低,再加上考公务员专业限制,总体就业前景不是很好。
想从事这个行业的话会很难,不过做其他的话跟相关专业比是不吃亏的。
总体来说,草业科学本身是前途无限的,只是现在的环境还不是很好。
可以追问,记得选我。

H. 草业科学技术有利的有关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农业生物学、与本专业有关的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有草地保护与利用、草料生产与加工、草业生产规划与经营和草坪绿化的技能;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草业及草业科学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我国农业、畜牧业和草业开发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I. 如何发展草业科学才能使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草业是以草为基础,进行资源保护利用、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及其产品加工经营,获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项基础性产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草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要求,把科学发展观与草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当前草业发展面临的几个重要关系,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草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草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各类草原近60亿亩,面积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7%,大约是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草业逐步从草原畜牧业为主,发展成为涵盖草原生态保护、草原资源管理利用、草原畜牧业、草地农业、城乡绿地建设、草业科技教育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等众多领域的新兴产业。全国从事草业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约7000余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农牧民。草业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已发展到数万家。2005年,我国草食家畜牛羊肉产量达到1147万吨、羊毛43万吨、牛奶2753.4万吨,分别是1979年的18.8倍、2.6倍、25.6倍。我国牧业县和半农半牧业县超过260个,草业是其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草原畜牧业产值往往占到其国民经济收入的一半以上,有的甚至超过80%,发展草业是促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草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草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加快草业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草原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发展草业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发展草业有利于增加畜产品供给,有效培肥农田地力,扩大农牧民就业,是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国草原大多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草业是促进草原地区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的迫切需要。草业的发展,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事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加快草业发展。
草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草业是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多种功能、多重效益的重要产业。当前社会对草业的主导需求突出表现为生态需求,由此决定了现阶段草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与落后的草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草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主体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草业的首要需求。因此,草业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建设的大局,始终坚持经济、生态效益并重,生态优先的指导思想。
草业与农业、林业的关系
发展草业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相关产业,尤其是农业、林业等产业的关系,牢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大资源、大生态的理念,将草业置于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发展。发展草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草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实施“引草入田”措施,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这样既可以增加牧草产量,促进畜牧业发展,又可以大幅度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草和林具有明显的生态互补性,共同构成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生态屏障。
加强建设与强化管理的关系
目前,我国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要实现草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下决心加大投入力度,走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之路。强化管理是加强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巩固建设成果、促进草业可持续根本保证。发展草业既要重视建设,更要重视管理,建管结合、以管促建。
国家与农牧民的关系
加快草业发展,国家理应更多地承担起建设责任。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广大草原地区经济发展普遍较为落后,农牧民相对贫困,完全依靠自身财力无能为力的现实情况下,国家实施倾斜政策,加大草业的投入力度,十分必要而且紧迫。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赋予广大农牧民长期稳定的草原使用权,充分调动其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北方与南方草业发展的关系
草原是草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有各类草原近60亿亩,是国土面积的41.7%,其中约80%在北方、约20%在南方。北方草原主要以集中连片的天然草原为主;南方草原主要是草山、草坡以及部分人工草地。
北方草原地区是我国生态最脆弱最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北方草业发展应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加快恢复草原植被,促进草业经济增长方式、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加强北方草原保护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南方草业的发展。发展南方草业,要遵循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根据草地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刘加文: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

阅读全文

与草业科研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