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控制点复核跟加密控制点成果都是用GPS做的,需要准备些什么资料
由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坐标,
先复核。复核满足规范要求后,再加密专。
加密选点通视点三点属夹角不要小于30度。然后用
科傻平差了。。。最重要的资料就是“
由设计提供的控制点成果表“
二唯
三维
大地坐标
做成果报告的话。自己网络下吧。基本都全的。
也不知道我离提了没
Ⅱ RTK图根控制点平差报告在机子里面怎么导出
平差报告是用软件解算静态数据平差后得到的,主机里只有原始观测数据!
Ⅲ 工地上找总包要控制点什么的是什么意思,怎么交控制点啊,是给个坐标点还是到现场
控制点是做为施工控制的测量坐标点。交控制点,需要先找业主方索要控制点资料,施工方带测量队跟据资料描述去施工现场找到实际放样点,用测量仪器对实际放样点进行测量。
测量控制点是指在进行测量作业之前,在要进行测量的区域范围内,布设一系列的点来完成对整个区域的测量作业,在选点时,首先调查收集测区已有的地形图和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控制点位置的选定应满足相应工程的基本要求《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中规定。
(3)控制点成果报告扩展阅读:
公路平面控制网应满足以下要求。
(1)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对于钢尺量距导线,相邻点间还要地势平坦,以便于量边长。
(2)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硬、稳定的地方,以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3)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以便于进行加密、扩展、寻找和碎部测量以及施工放样。
Ⅳ 基础控制测量技术总结与成果
基础控制测量应提交的成果包括:基础控制点展点图、控制点点之记GPS观测手簿、测距高程导线记录手簿、GPS平差手簿、水准网图、水准路线图、水准平差手簿、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成果表。
(一)原始观测成果
基础控制包括平面和高程两部分。平面测量首级控制采用GPS方法完成,需要有原始的观测手簿。对于有些地区控制点齐全,也不能拿到点就用,必须经过检查,因为矿区经常发生采空下沉造成控制点移位。而GPS在使用两个起始点时是不能发现控制点错误的。要向矿区引入控制点必须保证起始点正确,即使是刚完成的C级点也需要重新联网观测。要留下检查的证据就必须有观测记录。记录手簿的格式经过补充后能满足各种仪器使用。控制点的高程新测主要4种方法,水准法、测距高程导线法、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和GPS高程拟合法,水准和高程导线记录格式已有,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和GPS高程拟合使用GPS记录手簿。
(二)计算手簿
GPS平差后必须有平差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基线解算、各种检验、无约束平差(WGS-84坐标、基线分量改正数及精度信息)、约束平差(1980西安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角、转换参数及精度信息)。水准网平差只提交平差手簿和最终高程点的成果及各点的高程中误差。使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要求提供测绘局盖章的原件。
(三)最终成果
首级控制完成后应提交控制点成果表和展点图。以便检查控制点的密度、精度及是否可以作为向矿区引入控制点的依据。为了以后别人使用方便,必须提交基础控制点的点之记。在没有补充控制点的情况下,使用原控制网的同时使用原点之记,不必重做,如有错误则做相应改正。
(四)矿区控制点
基础控制点联测完成后需要向矿区引入控制点,要求是一个测区点号不得重号,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淆。使用RTK引入的提交控制点坐标,使用快速静态引入的提供与基础控制一样的所有成果,使用全站仪引入的应提交测距高程手簿。控制点的展点位置放在开拓工程平面图上。
Ⅳ 甲方提供了控制点,怎么用RTK复测或者复核来证明甲方的控制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控制点上或任意设置的点上建立基准站,接着用流动站逐一测量其它各个控制点,然后把各点加入进行点校正,观察各点的水平及垂直残差,如果各点的残差均很小,说明各点之间的相对精度可靠。
如果某个点的残差较大,说明它的已知数据精度不够或者观测质量差,可重测再校正,如果该点的残差仍然一样,基本可断定已知数据不可靠,可剔除该点进行点校正,重复以上步骤知道各点残差符合要求为止,之后采用该校正参数,仍然按RTK方法检测一下各控制点,理论上检测差值会符合要求。
在进行测量作业之前,在要进行测量的区域范围内,布设一系列的点来完成对整个区域的测量作业,在选点时,首先调查收集测区已有的地形图和控制点的成果资料。
(5)控制点成果报告扩展阅读:
以一定精度测得该点平面位置、高程和(或)重力加速度等数据的固定点。通常需在点上埋设标石或设置其他标志,在远方对其照准的控制点(如三角点、导线点)上应架设固定的或临时的测标。
一般是先在中比例尺(1:10000-1:1000000)的地形图上进行控制网设计。根据测区内现有的国家控制点或测区附近其他工程部建立的可利用的控制点,确定与其联测的方案及控制网点位置。在布网方案初步确定后,可对控制网进行精度估算,必要时对初定控制点作调整。
然后到野外去勘探、核对、修改和落实点位。如需测定起始边,起始边的位置应优先考虑。如果测区没有以前的地形资料,则需详细勘察现场,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地形条件及测图和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的拟定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