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的书法之路作文
小时候,每当春节来临,家中总有很多邻居拿着一条条红纸儿,排着队等着我父亲给他们依次编词儿写春联。那情,那景,那人,尤其父亲写字时的专注神情,那只毛笔在红纸上时而彳亍而行,时而跳跃奔舞,任四十多个春秋沧桑而去,我都难以忘怀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书法这一美丽儒雅,祥和而又神秘的艺术魂灵,深深地根植于我的生命之中。旧式军人出身的慈爱的父亲在他的生命中最后几年对我人生的教诲,对书法领域的理解,我都永远铭刻在心。
开始信笔涂鸦时,父亲告诉我:任何事,都有法。农民种地有法,军人打仗有法。你看京剧舞台上满台武打,混战一场,可混而不乱,双方大将,这个长矛猛戳,那个大刀飞舞,打得天翻地覆,你看双方没有受伤的。为什么?因为有法。干什么都要依照法则。写字,更要有法。一辈子持之以恒。因而我有了生命长河中循序渐进的描红,填黑,映格,脱格,临写,背临,以至日后的创作。其间的酸甜苦辣,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尤其在那段长长的“像条河”的蹉跎岁月中。在那枯寂的日子里,我把生命放在了蓝天上,放在了旷野中,书法伴我左右,抚慰我心,不管外边世界如何,自身有如天空,旷野一样宁静,辽阔而丰富。那时我确认书法真的是我一辈子永远醒着的幸福美丽,充满诗意的梦。
在亦步亦趋临帖学字的时日里,父亲见我躁,告诉我:书法学习,开始时要求“无我”,末了一定要求“有我”。就是说凡是一门艺术,决不能终身“寄人篱下”,书法学习也是如此,最后要求有自己面目。历史上从来都是渊源相继,各自成家。颜真卿学褚遂良,可毕竟颜真卿是颜真卿,褚遂良是褚遂良。先是“拿到”,后来是“去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入门时要下死功夫,好比韩信的“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还是要写活它。这才叫胜利。时隔四十余载,脆弱的生命随时可以消失,一切都可能转瞬即空,归于破灭,唯有逝者的灵魂和对书法的参悟是永远的存在。父亲讲的话,引着我拜帖为师,“定时”,“定数”地完成每天自定的任务。夜深人静之时,我徜徉在浩瀚深邃的历史中,渐渐沉醉在书法世界的神秘玄妙之中,以至今天我可以挥毫泼墨,表我情怀,诉我心声。
Ⅱ 硬笔书法成果怎么写
就是你曾获得过的相关奖项。
Ⅲ 我的书法之路
幼时,我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看着毛笔在爷爷的手下龙飞凤舞,不一会,一个个漂亮的字就出现在眼前。那时,总觉得,毛笔就像是一根魔术棒,充满了魅力,于是,我就缠着爷爷开始学习写毛笔字。我想,只要我专心练字,刻苦学习,说不定长大了自己会成为一个书法家呢!
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刚开始,我是从笔画开始练起的,横、竖、点、撇、捺……一下一下地写,可总也写不好,有时也有些泄气。但想想,将来自己可能会写出一个一个像爷爷写得那样漂亮的字,自己的信心就又回来了。
8岁,我开始报毛笔辅导班正规地进行学习。慢慢地,书法世界的奥秘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知道了有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还知道有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等好几个书法大家呢。我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咦!想不到书法艺术越来越神奇了。
到了六年级,因为要升学考试,功课也紧张起来。是不是要放弃呢,我的心里开始动摇起来。看着我的犹豫不定,妈妈说,我带你去书院看看吧,回来后你再自己决定吧!
进了书院,我才发现,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中国的书法确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看着那里展览的一幅幅书法作品,我的信心又回来了。其中有一副书法作品写得是:“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心里一动。不!我决不能放弃,既然自己喜欢,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现在,尽管学习很紧张,我也会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练习书法,我的字也写得越来越漂亮了。
Ⅳ 如何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书法作品呢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书法作品从小圈子欣赏,更快更简捷地向更大的人群推介,让更多的爱好者分享的辛勤劳动的收获,甚至让人们的研究成果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
首先,要知道每个人的博客是可以发表书法作品的,一些书法网站或开设有书法版块的论坛,更是可以发表书法作品。
同时还必须先了解以下事实:
1、人们在网络发表的书法作品是图片,因此首先就得将纸质的书法作品通过拍照或扫描,取得图片。在网络通用的图片格式为JPG、GIF、PNG。
2、一般的博客和网站,对图片上传的文件体积都有限制(体积大了传不上!),或者直接(不声明)就压缩了你的文件体积。这就是说,降低了图片的分辨率和缩小了图片尺寸。
已经装裱好的成品书法作品,采用拍照方法。
建议选择镜头倍数比较大的数码相机拍照,同时均匀打好灯光。视具体情况,可将作品置于墙壁或地上拍照。还必须对这些照片做一些简单处理,也就是剪切或者透视矫正,当然,采用“杂色”简单制作一个框架,也是能为作品增色的。
Ⅳ 研究中国的书法,需要研究哪些方面
中国的书法是关于中国文字表现的艺术,首先在于它是方块字,它的点画使转、间架结构,形成了独特的书体,所以它首先是一个形的问题。然后呢,中国书法从一开始就强调“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这里讲的可象之象,既包含着自然之象,也包含着人所创造的书体之象。从篆到隶,再到汉末魏晋的草书和楷书自身的法象,慢慢地独立和丰满,传统的书论也总是以自然之象来比兴书法的意像,那么这个自然之象的背后是什么呢?是自然之神,是书写者精神的应会,由此形成独特的中国书法的美学倾向,形成一种如画般的书写特征。这种独特的美学倾向,这种强调自然之神与书写者精神的应会,讲大了,是形成民族的精神气象;讲小了,就是书写者的精神气象。所以中国书法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就是象,由于文字本身的纵横有可象之象,带出来的是书写者的精神之象和民族的精神气象。再接下来,书写这个软笔的表现,所发泄出来的是书写者的气质和情怀,它可以达到人与自然沟通相契,活化生命意向的作用,它达到一个很高境界的时候是心手相忘,书笔相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个境是书艺所真正得以安顿的归宗。所以中国人把书法作为人的一种内修的方式,因此书法使人心得到安顿的这样一种东西,这种很高的东西,我们称它为境。所以书法第一和形有关,第二和象有关,最高层次和境有关,达到高境,达到忘境,达到活境。
Ⅵ 我的书法之路50字
创作思路:
确定中心,写出深意。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正文:
我的书法之路:
幼时,我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看着毛笔在爷爷的手下龙飞凤舞,不一会,一个个漂亮的字就出现在眼前。那时,总觉得,毛笔就像是一根魔术棒,充满了魅力,于是,我就缠着爷爷开始学习写毛笔字。
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刚开始,我是从笔画开始练起的,横、竖、点、撇、捺……一下一下地写,可总也写不好,有时也有些泄气。但想想,将来自己可能会写出一个一个像爷爷写得那样漂亮的字,自己的信心就又回来了。
进了书院,我才发现,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中国的书法确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看着那里展览的一幅幅书法作品,我的信心又回来了。其中有一副书法作品写得是:“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心里一动。不!我决不能放弃,既然自己喜欢,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Ⅶ 书法的成果
写得一手好字 一颗平静之心
Ⅷ 我有硬笔书法研实成果如何发:表
好像有专门的书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