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果登记 论文带有外单位是否为合作
不一定
登记成果要求由第一完成人(或与外单位合作的校内第一完成人)填报,以免重复。
❷ 如何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1.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2.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3.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专和政策。 二、提属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1.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2.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3.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和研究报告。 三、程序 1.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办理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出具登记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2.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应当及时登录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并在国家科技成果网站或者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上公告。四、相关文件《科技成果登记办法》
❸ 申请专利后怎样做成果登记
专利申请后怎么做成果登记?
第一条为了增强财政科技投入效果的透明度,规范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保证及时、准确和完整地统计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宏观科技决策服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非财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自愿登记;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不按照本办法登记。
第三条科学技术部管理指导全国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
第四条科技成果登记应当以客观、准确、及时为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全国科技成果信息的交流。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授权的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科技成果予以登记。
第六条科技成果完成人(含单位)可按直属或属地关系向相应的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不得重复登记。两个或两个以上完成人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人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条科技成果登记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二)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三)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八条办理科技成果登记应当提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一)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二)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三)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和研究报告。《科技成果登记表》格式由科学技术部统一制定。
第九条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办理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出具登记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十条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应当及时登录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并在国家科技成果网站或者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上公告。
第十一条凡存在争议的科技成果,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不予登记;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发现弄虚作假,剽窃、篡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科技成果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擅自使用、披露、转让所登记成果的技术秘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可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984年2月22日原国家科委(84)国科发成字141号文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同时废止,本办法施行前公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
❹ 求问如何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抄一、科技成果登记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2.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3.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提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1.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2.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3.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和研究报告。
三、程序
1.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办理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出具登记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❺ 毕业论文成果形式填什么
就是某种类来型的毕业源设计(论文),如工程设计型和工程技术研究型的毕业论文,如果有实际作品,也是要附上的,比如说XXX图纸,XXX产品。
毕业论文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5)论文成果登记扩展阅读:
写作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❻ 怎样去北京市科委进行成果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详细点的,谢谢!
一、科技成果登记应提交的材料:
(一) 科技成果登记表(3份);
(二)成果评价证明(复印件1份)
. 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或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
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
2. 基础理论成果:检索报告或其它评价证明(验收意见、论文、论著发表后被他人引用证明,发明专利证书等)。
3. 软科学研究成果:软科学成果评价证书或验收报告、应用证明等。
(三)电子文档1份(从系统中直接导出的CGSBQY.ARJ压缩文件,文件名称不能修改)。
二、登记程序:
(一) 在国家科技成果网http://www.nast.org.cn “软件下载”栏目下载“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简易版】
V6.0 ”软件。
(二)安装、运行该系统,按照登记表上的填报要求输入数据,如实填报该表。
(三)打印登记表,注意在登记表的首页加盖成果完成单位公章。
(四)“导出”已输入的数据,生成电子文档。
(五)将登记表、成果评价证明材料及电子文档一并提交奖励办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
三、注意事项:
(一)科技成果登记应由成果完成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集中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办理;
(二)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办理登记手续;
(三)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四、联系电话:66188227--603
地址:西直门南大街16号院北楼一层106室
❼ 如何进行成果登记
各地表格内容不相同,这里仅提供08年版湖南株洲地区样本表:专业技术人员 年度考核情况登记表
工作单位: 工作部门: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民族 参加工
作时间
何时毕业于何校、最高学历
已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时间及聘期
行政职务 是否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行为
参加继续
教育情况
本人述职(含政治
表现、学
识水平、
业务能力
、工作实
绩)
本年度完成的主要技术工作、创造发明及成果登记
起 止时 间 项目、课题、成果、教
学等专业技术工作名称 工作内容及本人在工作中起何作用
(主持、参与、独立) 完成情况(获何奖励、效益或专利等)
本年度著作、论文及技术报告登记
日 期 名称及内容提要 出版、登载、获奖或在
学术会议上交流情况 合 (独)
著、 译 备 注
出勤情况 奖惩情况
所在部门考核结论
年 月 日
单位考核意见结论 (章) 年 月 日
市州人事部门意见 (章) 年 月 日
被考核 人 意 见 年 月 日
备 注 年 月 日
❽ 申请专利后怎样做成果登记
第一条 为了增强财政科技投入效果的透明度,规范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保证及时、准确和完整地统计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宏观科技决策服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非财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自愿登记;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不按照本办法登记。 第三条 科学技术部管理指导全国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 第四条 科技成果登记应当以客观、准确、及时为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全国科技成果信息的交流。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授权的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科技成果予以登记。 第六条 科技成果完成人(含单位)可按直属或属地关系向相应的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不得重复登记。 两个或两个以上完成人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人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条 科技成果登记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二)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三)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八条 办理科技成果登记应当提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一)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二)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三)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和研究报告。 《科技成果登记表》格式由科学技术部统一制定。 第九条 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办理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出具登记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十条 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应当及时登录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并在国家科技成果网站或者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上公告。 第十一条 凡存在争议的科技成果,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不予登记;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发现弄虚作假,剽窃、篡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 科技成果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擅自使用、披露、转让所登记成果的技术秘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可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984年2月22日原国家科委(84)国科发成字141号文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同时废止,本办法施行前公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