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家社科基金结题研究报告包含成员成果可以吗
导思: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该题虽然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仍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文体来看,写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从是非观、处世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
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② 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中的成果能填写《新华文摘》转载吗
http://skc.bnu.e.cn/tz/sbtz/83904.html
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发展概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基金总量不断增加,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学科设置和项目设置不断拓展,项目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功底扎实、锐意进取的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作用越来越明显。
据统计,基金总量从设立之初的每年5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6亿元,年度项目申报数量从每年不到3000项增加到今年的27171项资助课题从每年不到500项增加到2010年的2285项,学科组评审专家从1992年的200人增加到现在的800多人,同行评议专家达到15000多人。
国家社科基金自设立至今已累计投入26.5亿元资助各类项目24283个,推出研究成果45000多项,其中有3500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许多成果被纳入党和国家的有关决策,仅近三年中央领导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做出批示就有300多件。总的来看,国家社科基金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经费大幅增加,社科基金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按照“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国家水准,讲究科学管理,服务专家学者”的要求,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确保基金大幅增长后管理和使用效益同时提高,发挥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导向性、权威性、示范性作用。
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 属于什么成果级别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现予发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4年度课题指南》和《申报公告》,并将做好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
⑤ 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和博士论文可以重复吗
文章一部分可以,并且别是发表了的啊。自己抄自己也算抄袭的。
⑥ 国家社科基金 预期成果 怎么写
成果只需填一种。如果所在单位好,发论文的水平高,可以填论文集;如果单位一般,研究能力一般,专著或者研究报告任选一种就行。
⑦ 李加明的科研成果
1.《面向21世纪:安徽保险市场发展》,《淮海经济开发》,2001年第1期
2.《关于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研究》,《中国第三产业》。2001年第4期
3.《21世纪安徽保险市场体系构建与发展》,《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利用专项审计来防范和化解保险基金风险》,《广西财专学报》,2001年第3期
5.《中国保险对外资开放的政策思路》,《新东方》,1999年第5期
6.《论寿险营销员的顾客接近》,《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7.《产权过户登记是否影响保险利益》,《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5期
8.《浅议建立保险企业的灾害统计指标体系》,《保险与风险》,1995年第1期
9.《保险条款的解释真的是有利于被保险人吗?》,《内蒙古保险》,1995年第10期
10.《导入CI:再塑人保新形象》,《上海保险》,1995年第5期
11.《我国洪水灾害的保险对策》,《上海保险》,1992年第9期
12.《保险责任免除条款的理论与实务》,《上海保险》,1999年第2期
13.《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保险实务》,《山东保险》,1996年第7期
14.《肥猪也哼哼,瘦猪也哼哼——保险自身经济效益唯一论》,《宁夏保险》,1995年第1期
15.《未系安全带应引入“承运座位责任险”的除外条款》,《安徽保险》,1995年第3期
16.《医疗保险:婴幼儿成长的卡介苗》,《安徽保险》,1993年第4期
17.《信用卡风险的保险对策》,《安徽保险》,1996年第6期
18.《公共关系:PICC迈向市场的名片》,《新疆保险》,1995年第2期
19.《保险信息非对称性对保险的影响》,《新疆保险》,1995年第6期
20.《效益漏损:真的是解不开的死结吗?》,《新疆保险》,1995年第3期
21.《简易人身保险储蓄性质初探》,《新疆保险》,1991年第1期
22.《浅议机动车辆保险的赔付率》,《新疆保险》,1992年第4期
23.《改革医疗保障实行医疗保险》,《新疆保险》,1992年第5期
24.《浅议于竞争态势下人保公司的制胜对策》,《新疆保险》,1992年第5期
25.《计算机在简身险中的应用》,《新疆保险》,1993年第1期
26.《乌鲁木齐灾害分析及其保险对策》,《新疆保险》,1993年第2期
27.《自杀身亡就一定要拒付吗?》,《新疆保险》,1993年第2期
28.《“独联体”保险市场管窥》,《新疆保险》,1993年第3期
29.《抵抗与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出路在于:地震保险》,《新疆保险》,1993年第4期
30.《基层管理者:PICC走向市场的关键》,《新疆保险》,1994年第1期
31.《试论“生命价值”在确定寿险保额中的应用》,《新疆保险》,1994年第2期
32.《PICC:是被推向市场还是迈向市场》,《新疆保险》,1994年第2期
33.《“骨折”给付的理论界定和现实选择》,《新疆保险》,1994年第3期
34.《听话的孩子就无祸吗?》,《乌鲁木齐晚报》,第2906期
35.《加强业务管理 促进业务开展》,《当代保险》,1992年第3期
36.《浅谈我国冰雹的分布规律及其保险对策》,《灾害学》,1992年第1期
37.《销售商品专项保险》,《乌鲁木齐晚报》,第2855期
38.《为您的家庭财产请一尊“保护神”》,《乌鲁木齐晚报》,第2862期
39.《意外死亡与疾病死亡的区分》,《乌鲁木齐晚报》,第2864期
40.《好人真的一生都平安吗》,《乌鲁木齐晚报》,第2891期
41.《简易人身保险退保为何扣款》,《乌鲁木晚报》,第2894期
42.《为您设计参加何种保险》,《乌鲁木齐晚报》,第2894期
43.《养老保险伴您潇洒走一回》,《乌鲁木齐晚报》,第2904期
44.《厂长、经理应具备“保险观”》,《乌鲁木齐晚报》,第2908期
45.《听话的孩子就无祸吗?》,《乌鲁木齐人口报》,1993年第5期
46.《酒文化下的保险行为》,《中国保险》,1993年第9期
47.《PICC应找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突破口》,《乌鲁木齐金融》,1993年第3期
48.《面对竞争:我们应该怎么办?》,《江西保险》,1993年第4期
49.《医疗保险是婴幼儿成长的“卡介苗”》,《新疆日报》,第5576期
50.《保险促销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选择》,《四川保险》,1993年第6期
51.《保险促销:PICC展业的现实选择》,《特区保险》,1993年第6期
52.《狗年:PICC推销保险的决窍就在于“多跑”》,《新疆保险报》,1994年第2期
53.《“三国”与人才》,《新疆保险报》,1994年第5期
54.《恶人用酒作恶》,《人与社会》,1993年第4-5期
55.《基层管理者:PICC走向市场的关键》,《江苏保险》,1994年第3期
56.《财产保险费率构成不应包含利润率》,《江苏保险》,1992年第6期
57.《论建立我国地震灾害的经济补偿方式——地震保险》,《乌鲁木齐灾害研讨会文集》,1992年
58.《对改革学生团体平安保险的浅见》,《德阳保险》,1994年第3期
59.《论如何对保险市场实施宏观监控》,《新疆金融》,1995年第1期
60.《未系安全带应列入“承运客座位责任险”的免责条款》,《中国商业保险》,1995年第1期
61.《导入CI:重塑PICC新形象》,《辽宁保险》,1995年第2期
62.《效益漏损:真的不是解不开的“死结”吗?》,《重庆保险》,1995年第3期
63.《保险信息的非对称性对保险的影响》,《陕西保险》,1995年第3期
64.《谈建立保险人的灾害统计指标体系》,《德阳保险》,1995年第2期
65.《保险条款解释:应有利于被保险人吗?》,《平安月刊》,1995年第8期
66.《保单调查:规避寿险经营风险》,《中国保险》,1998年第11期
67.《选择保险公司投保的因素分析》,《上海保险》,1999年第7期
68.《发挥审计监督职能防范商业保险风险》,《安徽审计》,1999年第5期
69.《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1期
《社会保障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4期
70.《房地产综合保险:房改的新思路》 《淮海经济开发》2002年第4期
71.《构建国内体育保险之探讨》 《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72.《新保险法的理解与适用》 《安徽保险》2003年第3期
73.《客户教育:个性化服务》 《中国保险》 2001年第6期;
74.《保险诚信体系构建与创新》 《现代企业》 2004年第12期;
75.《娱乐业应强制火灾保险》 《中国保险》 2005年第1期;
76.《我国保险市场潜力的需求拉动》 《安徽保险》2005年第4期;
77.《财税政策对保险巨灾准备金积累的影响》,《金融研究》,1999年第1期
78.《论我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问题》,1999年第5期
79.《谈谈我国保险市场的宏观监控》,《保险研究》,1995年第5期
80.《组建我国农村合作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保险研究》,1997年第12期
81.《保险犯罪罪名适用》,《保险研究》,1998年第7期
82.《保险责任免除条款相关问题分析》,《保险研究》,1999年第4期
83.《银行保险创新中国金融制度》,《保险研究》,2001年第5期
84.《借北京奥运成功启动 ,重新构建我国的体育保险》《保险研究》2003年第5期
85.《保险数据库营销:拓宽保险营销新渠道》《保险研究》2005年第6期; 1.《中国农村保险制度研究》,2000年度安徽财经大学规划课题,(00AC030)课题主持人,已完成。
2.《补充保险制度研究》,2002年度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02jw085zc)课题主持人,已完成。
3.《中国农业保险政策研究》,2003年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200331)课题主持人。已完成。
4.《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研究》,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41010),项目组主要成员。
5.《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BJL013),项目组主要成员。
6.《淮河漫堤行洪保险研究》,2004年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05sk085),课题主持人 1.富邦奖学金 三等奖 中国保险学会颁发,2001年3月2日
2.《关于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研究》一等奖 安徽保险学会,2000年12月6日;
3.《面向二十一世纪:安徽保险市场发展》二等奖 安徽省保险学会,1999年12月6日;
4.《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保险实务》 三等奖 安徽保险学会,1998年10月16日
5.《组建我国农村合作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 三等奖 蚌埠市人民政府,1998年5月;
6.《财税政策对保险巨灾准备金积累的影响》 优秀论文奖,华龄出版社,中国新世纪丛书编委会,1999年10月12日;
7.《财税政策对保险巨灾准备金积累的影响》 优秀奖,安徽财贸学院,1999年;
8.《投资连结保险的发展与风险控制》 三等奖 蚌埠金融学会 2002年6月;
9.《保险业的经营模式:混业经营的辨证思考》 二等奖 安徽省金融学会 2001年12月;
10.《财税政策对保险巨灾准备金积累的影响》 三等奖 蚌埠市人民政府 2001年2月;
11.《投资连结保险的风险控制》 三等奖 安徽保险学会 2002年10月。
12.《保险控股公司:一个有效混业经营的制度安排》二等奖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4年1月;
13.《火灾公众责任在娱乐业中的制度安排》一等奖 安徽省科技论坛 2004年12月
⑧ 国家社科基金2010评审结果
前几日才在评审艺术类项目国家社科,评审之后还需要批准,若二者一同公布,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抓紧,可能还有半个月左右时间就可以公布了。
⑨ 已录用未发表的论文可以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的前期成果吗
17号结束,已经开始了!!!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主要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以资助学术专著为主,也资助少量学术价值较高的资料汇编和学术含量较高的工具书等。
⑩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形式是否可以更改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形式是可以更改的。参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中规定条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