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隶属哪个部门管理
规划处:负责拟复定国家哲学制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调整增补学科规划评审小组专家;拟定和发布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课题指南;组织年度课题申报和评审立项;组织实施和管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础研究类、跨学科类)和委托研究项目。
基金处: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拨款;负责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和监督;组织实施和管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应用研究类)和西部项目。
成果处: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期管理和最终成果的鉴定验收与结项;负责组织和编发《成果要报》;组织实施学术期刊资助和管理;组织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评奖。
调研处:负责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动态的调查研究;组织评审出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组织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
宣传处:负责国家社科基金和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的日常宣传;负责主编“国家社科基金”专刊、专栏;负责管理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
综合处: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内设的综合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日常文秘、行政管理、财务会计、会议组织、网络服务、内外联络、后勤保障工作等。
❷ 张怡的个人简介
张怡教授从事教育事业30年,曾因听课学生爆满,开创了“抓阄”选课、“坐怀”听课、超档期要约授课的先例。
2011年以专著《衡平税法研究》成功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作为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予以立项,成为同期拥有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特例;《衡平税法研究》是税法学领域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零的突破,也是2011年重庆市唯一入选该文库的科研成果。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最新发布《2011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张怡教授入选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为我校勇闯“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全国前十强以及《2012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我校位列第26位,重庆市内排名第一位作出了贡献。
❸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三阶教史怎么样,国家
总结抄之作。细地探讨了自北袭朝至隋代三阶教创立与初禁的史实,分析了唐代三阶教屡禁屡起的现象和原因。其间,纠正了一些前人研究中的讹误,补充了许多新发现的史料,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作者的独到见解,有些对当今佛教的发展也具有借鉴的意义。
❹ 西华师范大学的学术研究
据学校2015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五年,学校共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重大、重点项目)项目82项,省部级项目15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40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540篇,CSSCI、CSCD收录1700余篇;获国家、省政府科研奖7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共2项。 2012年度 2012年共获准立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9项、教育部思政课题1项、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项、省青年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项目6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项。科研经费1685.52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058.24万元,横向科研经费627.29万元。
获省地奖励72项,其中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其中荣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合作完成1项),优秀奖1项;获教育厅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南充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奖59项,其中荣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2项。科研成果《清代县域民事纠纷与法律秩序考察》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共发表论文1987篇(理工科893篇,文科1094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工具收录论文共计203篇:SCI94篇(SCI1区8篇,SCI2区14篇,SCI3区26篇,SCI4区16篇,SCIE 30篇,),EI 96篇,ISTP 4篇,ISSHP 9篇;另外CSSCI 138篇,CSCD 97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三国编委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9篇。出版学术著作22部(其中古籍整理2部)。 2013年度 2013年度,共发表论文2387篇(理工科577篇,文科1810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工具收录论文共计225篇:SCI113篇(SCI1区13篇,SCI2区13篇,SCI3区27篇,SCI4区16篇,SCIE 44篇,),EI103篇,ISTP 7篇,ISSHP2篇;另外CSSCI136篇,CSCD83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三国编委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2篇。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论文3篇(其中3000字以上2篇,2000-3000字 1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出版学术著作26部(其中古籍整理3部)。被采纳研究报告10篇,其中被省部级单位采纳3篇,地厅级单位采纳7篇。全年到位科研经费1686.25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893.96万元,横向科研经费792.29万元。
获国家级项目立项资助2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3项);人文社科类省部级项目已获立项资助31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0项、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研究项目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项);人文社科类地厅级项目已获立项资助173项(其中教育厅项目56项、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2项、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78项,南充市社科规划项目37项)。自然科学类省部级项目已获立项资助5项(其中四川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3项;地厅级项目已获立项资助3项 (其中,四川省林业厅项目1项、南充市科技局项目2项)。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蒋青权博士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立项资助。 截至2015年5月,该校建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个。组建了“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生态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和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5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川北历史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科普基地)、四川省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化学应用与化学污染控制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校级科研平台(中心、所):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中心(西华师范大学、成都达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漆凉铭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四川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地方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四川新型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中国文学与文化译介中心、大熊猫自然保护与文化研究中心、非线性编辑校级重点实验室、嵌入式系统校级重点实验室、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所、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周边国家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油气资源开发与油田环境保护研究所、审美文化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珍稀动植物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研究所、丘陵地区系统研究所、嘉陵江流域研究所、现代化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马列主义研究所、电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教育研究所、数学教育研究所、数学应用研究所、计算方法与应用软件研究所、公共行政与政府法制研究所、民间美术与文化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所 馆藏资源 截至2011年8月,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形成了以收藏中国史、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考古、动物学、植物学为重点并兼顾其他学科的馆藏特色。馆藏大型丛书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宛委别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续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万有文库》、《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宋元明史料萃编》、《明实录》、《石刻史料新编》、《宋集珍本丛刊》、《伪满洲国政府公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华民国史纪要》、《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古今图书集成》、《古本小说集成》、《笔记小说大观》、《甲骨文合集》、《金文总集》、《中华大藏经》、《正统道藏》等。
截止2010年底,图书馆共有各种印刷型图书、期刊327万册(其中图书289万册,期刊、报纸共7000余种、38万册(合订本),线装书4540余册,善本书300余册)。同时,还拥有电子图书136万余册、电子期刊2万余种,涵盖了理、工、文、史、哲、政、经、法等学科。购置有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化学文摘(CA)、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数据库、CALIS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方正APABI电子资源(教学参考系统);自建了中国珍稀哺乳动物数据库、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学科导航数据库、南充名人数据库等。有《Chemical Abstracts》、《Physics Abstracts》、《Biological Abstracts》、《Psychological Abstracts》、《Mathematical Reviews》、《Physical Reviews》、《Zoological Record》、《Ecation Digest》、《中国国家标准汇编》和中国、美国、英国、前苏联的大型网络全书等中外文大型工具书 。 学术刊物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华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79年。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lnfo)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2000年荣获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奖”。2006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社科优秀学报”。1999年、2002年和2006年蝉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定的“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6年该刊“三国文化”栏目被四川省高校学报研究、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四川省高校学报社科优秀栏目”、“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2010年教育部科技司、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第四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于1980年,原名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华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获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 “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四川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教育部“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全国高师学报“高校学科建设贡献奖”等荣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重庆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lnfo)数字化期刊》收录期刊 。 学校先后与南充、巴中、广安、达州、雅安等地的党政机关签署了校地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充分利用生态学、天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优势,与平武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院水生动物研究所和九寨沟白河自然保护区等研究机构搭建了技术研发平台;还就基层民主政治、川陕苏区党史、南部县衙档案整理等方面研究与地方政府进行了深度合作;多次牵头承担了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全国调查研究项目;投资建设了唯一一所由高校建设的50BiN项目中国节点望远镜,并建立了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荆山天文台等天文学研究机构的科研信息数据共享机制。
❺ 南昌航空大学学术部主要干什么
南昌航空大学学术部主要有以下部门和职责:
一、综合办公室(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1、学术管理
职责范围:各级学术委员会的建设与管理;校学术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活动组织安排;学部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协调;学术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学风维护;新世纪等各类人才的选拔推荐;各类人才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等。
2、学术评价
职责范围:完善学术评价体系,规范评价程序;评估学科建设成效,强化学科建设过程管理;学术评价相关期刊的确定,校内学术奖励管理等。
3、信息管理与服务
职责范围:科技年鉴和社科年鉴编写,学术研究年报编写,学术研究通讯编写,全校年终科研业绩岗位津贴统计分配,论文(SCI、EI、ISTP、SSCI、CSSCI等)收录统计管理,年度科研统计、汇编、报表;学术会议、学术期刊管理;信息服务与网站管理,国内外前沿学术研究动态的搜集整理,学术评审专家库建立和维护,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跟踪调查统计、科研政策研究等。
4、综合管理
职责范围:部内各办公室之间的工作协调,有关工作会议的会务安排,办公经费的预算与决算,部内办公制度的制定,文件、机要、信函等的收发与归档,部内办公用品、仪器设备的管理,接待来访、安排走访,部内考勤工作等。
5、学会管理
职责范围:挂靠山东大学省级及以上学会的管理;山东大学校内学术研究机构的设立与管理。
6、科研财务管理
职责范围:科研项目申报预算审核;经费到帐立项、预算及比例控制;科研经费使用的过程管理;科研项目年度、中期报表审核及结题结算;审核科研项目结余分配单和科研项目转拨,科研项目结题管理及项目清理等。
二、人文社科处
1、社科规划管理
职责范围:教育部人文社科各类项目、马工程项目、清史项目、高校古委会项目、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校自主创新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部分)、人文社科横向合作项目的申报、管理及归档工作等。
2、社科基金管理
职责范围: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社科项目、体育总局项目、司法部项目、省艺术科学项目的申报、管理及归档工作。
3、社科成果管理
职责范围:各级各类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组织申报、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宣传推介、国家社科优秀成果文库的组织申报、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归档工作。
4、社科学术交流
职责范围:人文社会科学各类期刊、学术会议、报告、讲座的管理。
三、科学技术办公室
1、高新技术项目
职责范围:国家和各级政府各类计划项目的培育、组织、申报、过程管理、结题管理等。
2、基金项目
职责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霍英东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其他民间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的培育、组织、申报、过程管理、结题管理等。
3、自主创新项目管理
职责范围:学校自主创新项目协调与管理;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培育基金的管理等。
4、科技开发项目
职责范围:审核、签订、管理山东大学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组织参加有关项目的技术投标;组织学校与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等转化性计划项目;组织横向科技合作项目的联合攻关。
5、国际合作项目
职责范围:与国际组织、国外政府机构、海外基金会、海外企业科技合作交流、科技信息发布、科研项目申报及过程管理等。
四、成果办公室
1、科技成果管理
职责范围:科研成果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国家、省部、厅、局及社会力量等科技成果奖励的组织申报、推荐;各级各类科技成果鉴定的组织筹备及实施;各级科技成果的登记及归档;科技成果统计和奖金发放等。
2、知识产权管理
职责范围:统筹协调学校知识产权及专利管理;研究制订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及专利工作的政策、规章制度并贯彻实施;处理、调解专利纠纷案件,负责专利咨询、专利申请、专利资助、专利纠纷的处理及相关指标统计;协助做好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化。
❻ 张海波的学术成果
1、著作
2012,《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著),社科文献出版社。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2,《中国转型期公共危机治理》(独著),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2,《公共安全管理:整合与重构》(独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灾害与公共管理》(童星、张海波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中国转型期社会风险及其识别》(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论文
张海波、童星,2015,《中国应急管理的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Zhang, Haibo, Collaboration in Emergency Response: Evolution from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to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in Caroline Brassard, David Giles, Arnold Howitt, eds.,Natural Disaster Mana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Policy and Governance, Springer, 2015, pp.69-84.
翟进、张海波,2015,《巨灾的可持续恢复》,《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史晓晨、张海波,2015,《中国地方政府公共安全财政支出效率研究——基于DEA-Tobit的二阶段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1期。
张海波,2013,《体系下延与个体能力——应急能力增长关联机制的实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第8期。
Zhang, Haibo. 2012. What has China Learn from Disasters: Evolution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after SARS, Southern Snowstorm, and Wenchuan Earthqua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Vol.14, No.3, 234-244. (SSCI)
2010,《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2007,《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中国社会科学内刊》,第5期。同时刊载于《学术界》2008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0期篇目辑览。
2006,《被动城市化群体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社会学研究》,第2期
2010,《公共危机治理与问责制》(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政治学研究》,第2期。《光明日报》社光明网(理论版)全文转载。
2012,《柔性社会管理:可能与可为》,《中国行政管理》(独撰),第6期
2009,《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中国行政管理》(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第4期。入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
2007,《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南京大学学报》(独撰),第2期
2012,《信访制度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2012,《巨灾救助的理论检视与政策适应》(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社会科学》,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1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趋势与未来方向》(第二作者,与吕孝礼、钟开斌合撰),《公共管理学报》,第3期
2012,《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基本特征、生成逻辑与化解之道》(独撰),《学海》,第1期
2012,《应急管理创新:分化、前延与转向:以日本“3.11”大地震为案例》(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2011,《社区在公共安全整合管理中的角色整合与能力建设》(独撰),《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国家减灾委《2010年国家减灾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全文收录。
2011,《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网络和现实两种方式的比较》(第一作者,与王明生教授合撰),《南京社会科学》,第9期
2011,《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运行机理、绩效约束与管理优化》(独撰),《中国应急管理》,第6期
2010,《高风险社会中的自然灾害管理》(独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2009,《高风险社会中的公共政策》(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南京师大学报》,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1期转摘。
2009,《战略性治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新思维》(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第6期
2008,《地方政府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与优化》(独撰),《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2006,《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独撰),《江海学刊》,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2006,《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8期转摘。
2006,《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第二作者,与郁晓辉合撰),《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
2006,《农民工社会政策及其建构》(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社会保障研究》,第1期,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收入《中国社会政策:特点与经验》,景天魁、张志敏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06,《“十一五”期间江苏失业社会风险的发展趋势、结构特征与应对策略》(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2005,《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社会》,第6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4期目录索引。
3、政策建言
童星、张海波,2014,《关于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进一步统筹应急管理职能的政策建议》,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2014年第6期。
童星、张海波,201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访制度的政策建议》,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1月第7期。
童星、张海波,2009,《关于开展应急能力评估的政策建言》,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2009年第6期。
4、报刊文章
2012,《公共危机:“药到病除”需系统治理》(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月28日,第03版
2011,《西方社区的公共安全管理》,《中国社会报》(社会管理周刊),10月24日,B4版
2010,《为高风险社会引入“全灾害管理”》(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中国社会报》,5月17日,B3版
2009,《应对风险危机首先靠政府》(第二作者,与童星、耿弘合著),《中国教育报》(理论版),3月30日
2009,《社会风险:群体性事件源头治理》(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中国教育报》,9月3日
❼ 沙武田的主要论著
出版专著《敦煌画稿研究》、《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敦煌石窟艺术概论》、《藏经洞史话》、《敦煌文明再现》、《敦煌壁画故事与历史传说》等6部。参与编著《敦煌石窟知识小辞典》、《敦煌归义军史研究续编》、《敦煌莫高窟百年图录: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等专著。计约180万余字。其中国家级成果两部,《敦煌画稿研究》入选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入选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1 《敦煌画稿研究》(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
2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
3 《藏经洞史话》,民族出版社,2004年
4 《敦煌石窟艺术概论》,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5 《敦煌文明再现》,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6 《敦煌壁画故事与历史传说》,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 先后在《文物》、《敦煌研究》、《中国史研究》、《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敦煌学辑刊》、《中国藏学》、《西域研究》、《普门学报》(台湾)、《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新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圆光佛学学报》(台湾)、《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书与情报》、《中国宗教研究年鉴》、《兰州学刊》、《人乘季刊》(台湾)、《人大复印资料》、《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奈良美术研究》(日本)、《故宫博物院院刊》、《西藏研究》、《石窟寺研究》、《艺术设计研究》、《装饰》、《文物世界》、《藏学学刊》、《光明日报》(理论版)、《法音》、《西夏研究》、《山西档案》、《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丝绸之路》(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等30余种学术刊物与30余种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100余篇,计约130余万字。
1 莫高窟吐蕃期洞窟第154窟——主尊彩塑造像的性质与定名考 装饰 2010-04-01
2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与粟特人关系试考(上) 艺术设计研究 2010-03-15
3 《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出版 敦煌研究 2009-12-15
4 榆林窟第25窟八大菩萨曼荼罗图像补遗 敦煌研究 2009-10-15
5 敦煌引路菩萨像画稿——兼谈“雕空”类画稿与“刻线法” 敦煌研究 2006-02-28
6 莫高窟第231窟阴伯伦夫妇供养像解析 白天佑; 沙武田 敦煌研究 2006-04-30
7 敦煌写真邈真画稿研究——兼论敦煌画之写真肖像艺术 敦煌学辑刊 2006-03-30
8 《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在敦煌吐蕃时期洞窟首次出现的原因 兰州大学学报 2006-05-28
9 麦积山第127窟为乙弗皇后功德窟试论 郑炳林; 沙武田 考古与文物 2006-07-30
10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画绘于西夏时代考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8-15
11 包罗万象的敦煌石窟壁画艺术 图书与情报 2006-08-30
12 敦煌藏经洞封闭原因再探 中国史研究 2006-08-20
13 莫高窟第138窟智惠性供养像及相关问题研究 敦煌学辑刊 2006-09-30
14 由敦煌各类绘画反映出的画稿问题试析 敦煌研究 2006-10-30
15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2-30
16 斯坦因与敦煌文物的劫难 郭海成; 沙武田 寻根 2007-04-10
17 敦煌遗书壁画表录研究 兰州学刊 2007-05-15
18 供养人画像与唐宋敦煌世俗佛教 敦煌研究 2007-08-15
19 敦煌石窟粟特九姓胡人供养像研究 敦煌学辑刊 2008-12-15
20 莫高窟“报恩吉祥窟”再考 敦煌研究 2008-04-15
21 敦煌吐蕃译经三藏法师法成功德窟考 中国藏学 2008-08-15
22 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观 张善庆; 沙武田 敦煌研究 2008-10-15
23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 中国藏学 2003-05-15
24 莫高窟第454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 沙武田; 段小强 敦煌研究 2003-06-15
25 旧义军时期敦煌文献中的太子 沙武田; 赵晓星 敦煌研究 2003-08-15
26 关于莫高窟窟前殿堂与窟檐建筑的时代问题 考古与文物 2003-01-30
27 敦煌P.4049“新样文殊”画稿及相关问题研究 敦煌研究 2005-06-30
28 敦煌千佛变画稿刺孔研究——兼谈敦煌千佛画及其制作技法演变 沙武田; 梁红 敦煌学辑刊 2005-06-30
29 莫高窟“天王堂”质疑 敦煌研究 2004-04-30
30 敦煌壁画榜题写本研究 敦煌研究 2004-06-30
31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天子窟”考 西域研究 2004-06-15
32 俄藏敦煌艺术品与莫高窟北区洞窟关系蠡测 敦煌学辑刊 2004-12-30
33 敦煌画中的“色标”资料 敦煌研究 2005-02-28 期刊 2 69
34 S.0259V《弥勒下生经变稿》探──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二 敦煌研究 1999-06-30
35 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程式化表现小议 沙武田; 魏迎春 敦煌学辑刊 1999-12-30
36 关于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资料 敦煌学辑刊 2002-06-30 期刊 0 59
37 莫高窟“三清宫”漫谈 敦煌研究 2000-06-25 期刊 2 45
38 S.P.172与莫高窟五代宋窟顶壁画关系试论──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三 敦煌研究 2000-09-25
39 S.P.76《维摩诘经变稿》试析──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四 敦煌研究 2000-12-25
40 关于莫高窟第130窟窟前殿堂建筑遗址的时代问题──兼及“藏经洞”封闭的年代关系 敦煌学辑刊 2000-06-30
41 20世纪敦煌白画研究概述 沙武田; 邰惠莉 敦煌研究 2001-03-25
42 S.P.76《观无量寿经变稿》析──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五 敦煌研究 2001-06-25
43 2000年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香港)综述 郑炳林; 沙武田 敦煌研究 2001-06-25
44 莫高窟盛唐未完工中唐补绘洞窟之初探 敦煌研究 2002-07-30
45 敦煌莫高窟第72—76窟窟前殿堂遗址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 2002-10-15
46 SP.83、P.3998《金光明最胜王经变稿》初探──敦煌壁画粉本系列研究之一 敦煌研究 1998-12-30
47 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清理发掘简报 彭金章; 沙武田 文物 1998-10-15
48 试论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波斯银币和西夏钱币 彭金章; 沙武田 文物 1998-10-15
49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的几个问题 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 2005-08-01
50 莫高窟第61窟中心佛坛造像为绘塑结合“新样文殊变”试考 沙武田; 梁红 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 2005-07-01
❽ 张国庆的代表作品
主要著作:《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主要论文:《校中有五——杜十娘内心世界简析》,载《文史知识》1985年第6期;《论中和之美的哲学基础〉,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论中和之美》,载《及艺研究》1988年第3期;《论意境说的源流》,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3辑,1989年9月上海出版3{论创作方法的层次结构》,载《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中和之美的几种常见形式》,载《文艺研究〉1992年第4期;《论儒家诗教的思想性质》,载《思想战线》1992年第5期;《近体诗声律结构体现的美学文化精神》,载《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6期;《再论中和之美》,载《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获云南省政府颁发的“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I项,云南省教委颁发的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省委宣传部等联合颁发的教书育人论文奖二等奖1项。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张国庆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中国编译出版社出版)入选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以下简称《文库》)。张国庆教授是我省社科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学者。9月20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优秀著作出版座谈会,张国庆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云南大学副校长肖宪教授、科研处处长杨毅也被专门邀请参加了会议。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一部经典诗歌美学著作,理论蕴涵丰厚,言极简而意极深,对后世诗歌理论有很大影响。2002年张国庆教授以同名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的资助(课题组成员有:冯良方、蒋永文、孙兴义)后,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其最终研究成果《<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43万字)成为我国第一部从诗歌美学角度深入研究《诗品》的专著。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诗品》研究带有总结性的一部理论性专著”,“研究基础扎实,学术价值厚重,创新性明显,极大地推动了《诗品》理论研究”。与会专家认为,《〈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体现了张国庆教授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和打造学术精品的不懈努力,以及勇攀学术高峰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说明,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力戒浮躁,甘于坐“冷板凳”,耐得寂寞,才有可能取得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术精品。
❾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部门分工
规划处:负责拟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调整增补学科规划评审小组专家;拟定和发布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课题指南;组织年度课题申报和评审立项;组织实施和管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础研究类、跨学科类)和委托研究项目。
基金处: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拨款;负责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和监督;组织实施和管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应用研究类)和西部项目。
成果处: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期管理和最终成果的鉴定验收与结项;负责组织和编发《成果要报》;组织实施学术期刊资助和管理;组织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评奖。
调研处:负责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动态的调查研究;组织评审出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组织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
宣传处:负责国家社科基金和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的日常宣传;负责主编“国家社科基金”专刊、专栏;负责管理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
综合处: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内设的综合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日常文秘、行政管理、财务会计、会议组织、网络服务、内外联络、后勤保障工作等。
❿ 入选国家社科文库的成果相当于什么等次的成果
入选国家社科文库的成果相当于第三等次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