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科技成果树

科技成果树

发布时间:2021-07-16 09:50:09

㈠ 现代科技成就的例子

现代科技成就的例子:

一、计算机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二、核电站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核电站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核的系统和设备,又称为核岛;常规的系统和设备,又称为常规岛。

三、卫星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

往往气体行星的卫星都很多。九大行星共有卫星60个,除水星和金星外,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环绕。按卫星多少的排名顺序是土星18个,天王星17个,木星16个,海王星8个,火星2个,冥王星和地球各1个。不同卫星的体积和质量相差悬殊,半径大于1000km的卫星有7个,月球即为其一。

四、潜艇

潜艇或称潜水船、潜舰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1]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体积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

五、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工智能 (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㈡ 张钊的科学成就

组织新疆果树资源调查 为发展果树生产打下基础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多种经济作物的原产地。各种瓜果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但是,50年代以前,对新疆果树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很少有人进行过系统的调查。1959年,自治区成立了果树资源调查委员会,由农业厅厅长深治任主任委员,张钊任副主任委员兼调查队队长。调查队由自治区农业厅、新疆八一农学院、新疆农林牧研究所、自治区商业厅、新疆农业学校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北京植物园、湖北果茶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全疆3个直属县、11个地、州、市、77个县的果树种类、品种和甜瓜重点产区品种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新疆果树的栽培种、半栽培种和野生种,查明新疆乔、灌木及草本果树资源隶属16科、35属、78种和17变种,总计约有900个以上的品种和类型,其中优良品种300个左右,在生产中普遍采用的近百个。调查中,张钊还鉴定和发现新疆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杏叶梨(P.armeniacaefolia Yu)等内地没有的种类,丰富了中国果树的种类资源。这次调查为制定新疆果树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从50年代开始,张钊即率园艺工作者到伊犁地区,对天山山脉谷地中的野果林资源进行了详细考察。1956-1982年,他还先后组织和参与塔城和阿勒泰地区野巴旦调查、新疆野核桃综合考察、全疆野生近缘果树调查、昌吉野生山楂调查等,基本查清了新疆野果林树种的种质资源和分布特点。张钊与俞德浚、孙云蔚、李育农、林培钧等经多年研究确认:中亚山区是全世界苹果最古老的起源地,天山野果林中的塞威士(Malus sieversii)苹果是苹果的原生种,是栽培苹果的祖先。张钊富有远见地提出,在开发利用野果林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好野果林这一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他身体力行,先后参加了巩留县莫库尔地区和新源县交托海地区野果林改良场的组建工作。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于1980年和1983年批准建立了塔城巴尔鲁克山野巴旦林自然保护区和巩留县野核桃林自然保护区。
提出新疆果树产区划分
苹果在新疆分布很广,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疆苹果栽培面积很少,多为宅旁庭院种植,非商品化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苹果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新疆土地辽阔,气候复杂,果树又是多年生作物。因此,区划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张钊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即着手研究新疆果树的分布和区划工作。他从新疆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环境条件出发,根据果树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商品化生产等社会因素,将新疆划分为3个苹果主要产区:(1)天山南部暖温干热区,包括和田、喀什、克孜勒苏绿洲、阿克苏绿洲和库尔勒;(2)天山谷地温暖湿润区,包括伊犁谷地、拜城、焉耆、哈密等盆地;(3)天山北麓准噶尔和塔城盆地,包括东起奇台,西至博乐、塔城及阿勒泰地区。他指出,天山南部区易作为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天山谷地区应该主要在逆温带发展果树种植,平原河谷易受冻害,天山北麓区将会成为具有新疆特色的果树栽培新区。他预见新疆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瓜果生产基地。现在,他的愿望已经实现。截至1990年底,新疆果树种植面积已达15.4余万公顷,其中苹果种植面积为2.79万公顷。位于天山谷地的伊宁县,仅其中一条北山沟逆温区1996年已建成果园0.27万公顷,成为农牧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新疆生产的苹果,以其着色鲜艳、含糖量高、较耐贮运而享誉国内外。
改进新疆苹果匍匐栽培技术
果树匍匐栽培是高寒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发明的,这种栽培方法在中国东北、新疆北部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乌拉尔等地广泛使用。采用匍匐栽培有效地解决了许多优良水果品种因抗寒力较弱而不能在寒区栽培的问题。但是,匍匐栽培果园管理工序多,劳动强度大,果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存在矛盾。张钊于1952年在新疆八一农学院利用废弃地规划了匍匐果园30公顷,引进苹果、梨、葡萄、桃、杏等试栽。他亲自参加定植、整形、修剪、施肥、管理,深入研究匍匐树生长发育的特征,认真总结果农的生产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匍匐栽培技术。针对匍匐树是一种人工树形,改变了果树自然生长发育规律,他创造性地提出“调节从属关系,平衡树势,采用撑、括、顶、疏的方法,重压强枝、侧枝,辅养枝,轻压干枝、弱枝、幼树”的整形原则和扣压方法,并在前苏联采用的“盘形”、“灌本形”、“扇形”等匍匐树形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种结果早、造形易、成形快、能够丰产稳产的新树形——“一干二主圆头形”匍匐树。实践证明,这种树形能够大幅度提高苹果产量,对寒区发展优质大苹果生产,繁荣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
培育抗寒苹果新品种 促进新疆苹果生产发展
苹果匍匐栽培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北方寒区优质苹果种植问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发展苹果生产最根本的出路还是培育直立的抗寒苹果新品种。张钊来到新疆就下决心要培育出一批抗寒、优质、高产的苹果新品种,为新疆人民造福。1955年他开始着手进行苹果抗寒育种试验,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一课题先后被列为学校、自治区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试验范围从乌鲁木齐逐步扩大到石河子、奎屯、伊犁、塔城、博乐、阿勒泰等整个新疆北部地区,参加单位最多时达22个。为了让北方寒区人民吃上优质苹果,他奋斗了30多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非人待遇的情况下,他还是想方设法到试验地走一走,看一看,公开不让干就偷着干,试验从未中断。
张钊根据多年的科研实践,总结出“查、选、引、育”并举的育种方法,加速培育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50年代初,他利用各种机会先后从新疆、陕西、河南、辽宁等地收集优质苹果78种,获得种子6000余粒,采用自然实生选种法,种植在学校实验果园。60年代初,从中选育出最优品系4个,进行中期试验和引种试栽。同时,进一步有目的进行人工杂交、回交、重交,在杂交后代的连续变异中,选出耐寒优质新品种。先后在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进行杂交试验。到70年代初,从中选育出最优品系5个。在杂交的基础上,实行异地培育,诱导与强化杂种实生苗某些性状的发育,使其稳定下来,形成新品系。张钊还与东北三省有关单位协作,经过10 余年的努力,初步选育出新品系9个。通过以上途径,张钊及其助手先后选育出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系)73个,其中最优品系18个。这些新品种(系)经过新疆多年严寒考验,证明达到了耐寒力强、优质丰产的育种目的,已在天山北麓和中国北方寒冷省区引种试栽。其中张钊亲自参加培育的5个品系于1978年获得新疆科学大会奖。

㈢ 形容科研成果很多的词语

[shuò guǒ léi léi]果实 累累: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㈣ 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科研成果

2010年4月,园内已收集到植物约9000种,其中最多的属华东地区的植物,共有1500余种 。上海辰山植物园也由此成为拥有华东区系植物最多的植物园 。
2010年12月,辰山植物园收集的珍稀濒危活植物(即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达到107种,其中包括羊角槭(Acer yangjuechi Fang)、普陀鹅耳枥(Carpinusputoensis Cheng)、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 Y. Chang)、伯乐树(Bretschneidara sinensis Hemsi)等品种。这些植物中,部分为野外仅存若干株的珍贵物种,有的则具有极强观赏性,还有不少是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和野生水果植物 。
2012年9月28日,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刘保东教授向植物园捐赠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的孢子人工繁殖苗。刘保东教授于2005年首次人工繁殖成功这一极度濒危的物种,落户植物园的植株将用于科普教育和物种保育。。.

㈤ 最新科技成果

1.日本研制出防瞌睡座椅提高驾驶安全性
极度疲劳往往会使人在驾驶过程中打瞌睡,而这会大大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研制出一种防瞌睡座椅,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据当地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在观察人打瞌睡时的血液流动和呼吸状态后发现,在进入瞌睡状态前,人体末梢血管的血流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这种座椅利用安装在靠背内的电磁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从驾驶者背部测出这一变化,并发出警告。
研究人员指出,与打瞌睡前人体发生变化类似,人在饮酒后血液的流动和呼吸状态等也会出现某些变化。今后研究小组还准备根据这一原理,开发在饮酒状态下无法发动汽车的“防酒后驾车座椅”。

2.美国科学家制出“仿生眼”助盲人恢复视力
美国科学家说,将可在两年内提供“仿生眼睛”植入手术,帮助数百万盲人恢复视力。
美国的研究人员已获准于两年内在五个治疗中心为50到70名病人安装这种“仿生眼睛”。
以希腊神话中百眼巨人阿古斯(Agrus)命名的“阿古斯二型”系统利用一个安装在眼镜上的照相机,把视觉信号传送到眼睛里的电极。
以前接受不够先进的人工视网膜移植手术的病人能够“看到” 光线、影像和物体的运动。但图像不够清晰。
一名失明者在1999年接受了这种手术,现在他上街时能够避开长的或较低的树枝,但看人时好像是看到一团黑影。
不过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研造的“仿生眼睛”尝试从相机取得实时的图像,然后把它们变成微弱的电信号,输送到一个接收器后,在通过电极,刺激视网膜的视觉神经向大脑发出信号,让失明者能够“看到”景物。
这种新的装置比传统的人工视网膜更细小,但拥有多达60个电极,使解像度更高。而且面积只有一平方毫米,植入手术也更容易。

3.全球首台量子计算机在加拿大诞生
加拿大温哥华D-Wave公司首席技术官基尼-罗斯宣布,该公司已成功研制出一个具有16量子比特的“猎户星座”量子计算机。他透露,D-Wave公司将于2007年2月13日和2月15日分别在美国加州和加拿大温哥华展示他们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物理学家费曼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量子位可以同时表示1和0,因此能够携带更多的信息,更快地解决问题。量子计算机希望利用量子现象来增加计算的速度,最大特点是N个储存位可以同时储存2N个数据。不过量子计算机最大的问题是只要受到任何微干扰,例如过热,马上会关机。目前为止,量子计算机在实验室中只能成功运算数千次,稳定度仍然不够。D-Wave公司目前设计的16量子比特计算机是用贵金属铌制成,并且须在零下273K下运行。
有专家认为,D-Wave公司的尝试只是一种原理性检验,虽很有必要,却必须首先纠正量子计算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否则这个量子计算机将无法运行。许多科学家认为,量子计算机广泛商业化还需20年时间。但罗斯认为,2008年他们将制成世界第一台具有100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

4.美国科学家制出“仿生眼”助盲人恢复视力
美国科学家说,将可在两年内提供“仿生眼睛”植入手术,帮助数百万盲人恢复视力。
美国的研究人员已获准于两年内在五个治疗中心为50到70名病人安装这种“仿生眼睛”。
以希腊神话中百眼巨人阿古斯(Agrus)命名的“阿古斯二型”系统利用一个安装在眼镜上的照相机,把视觉信号传送到眼睛里的电极。
以前接受不够先进的人工视网膜移植手术的病人能够“看到” 光线、影像和物体的运动。但图像不够清晰。
一名失明者在1999年接受了这种手术,现在他上街时能够避开长的或较低的树枝,但看人时好像是看到一团黑影。
不过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研造的“仿生眼睛”尝试从相机取得实时的图像,然后把它们变成微弱的电信号,输送到一个接收器后,在通过电极,刺激视网膜的视觉神经向大脑发出信号,让失明者能够“看到”景物。
这种新的装置比传统的人工视网膜更细小,但拥有多达60个电极,使解像度更高。而且面积只有一平方毫米,植入手术也更容易。

5.消失模铸造技术
项目内容及应用领域:消失模铸造技术是将泡沫塑料(EPS)制成的模型埋入无粘结剂的干砂中造型,采用微震加负压紧实,在没有芯子甚至没有冒口的情况下浇入液态金属,在浇铸和凝固过程中继续保持一定的负压使泡沫塑料气化继而被金属取代形成铸件的一种新型铸造方法.它具有一次成型,尺寸精度高; 大大改善铸造车间的环境条件,易实现无污染生产;铸件形状、结构不受限制,为制品设计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度; 生产制造成本低,设备投资小等优点。

6.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二氧化硅微粉技术在我国是一项刚刚起步的新兴技术。由于其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表面能大,因此该微粉具有特殊的性能,在众多学科及领域内独具特性,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世界发达国家对超细材料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跃,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它以其优越的稳定性、补强性、增稠性和触变性,在橡胶、涂料、医药、造纸、日化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为其相关工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材料基础和技术保证,享有“工业味精”、“材料科学的原点”之美誉。自问世以来,已成为当今世界材料学中最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发达国家已经把高功能、高附加值的精细无机材料作为本世纪新材料的重点加以发展。
原本国内生产氧化硅微粉采用气相法工艺路线,所用原料以SiCl4 ,Si(CH3)n为主,因来源紧张,价格昂贵,收率低,使得其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而普通沉淀法虽采用廉价原料,但也只能生产颗粒较大的微粉,其产品粒径在30—45μm之间,达不到超精微粉的级别,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但现在,一些公司,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工艺路线---化学直接合成法。在这个方法中,采用的为改良沉淀法,即在沉淀过程中,通过分散剂控制粒子生长的方法控制关键的反应阶段及操作数据来生产氧化硅微粉。
纳米二氧化硅微粉能使材料和产品改善并提高其固有的物理属性和化学性能。几乎所有行业提高产品质量指标所需要的。目前国内外大量生产的是粒径较大的二氧化硅。因此本项目的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为我国生产纳米二氧化硅产品开辟了一条新路,对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7.空气汽车
空气汽车最高时速已达100-120公里,加速能力0-50公里为6秒,行车距离230公里或12小时,在加气站添加“燃料”只需2分钟,售价大约在6-7万港币。现在,MDI已设立设计工作室,利用电脑,改进外观设计,适应时尚需求。
空气发动机是空气汽车的关键部件,从外观上看近似一种直列的小型内燃机,它有曲轴、活塞、阀门、进气管,排气管、定时皮带等等,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则

㈥ 中国现在,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哪些科技成果

http://www.zhb.gov.cn/tech/cgyzl/cggb/200804/t20080414_121120.htm
这里有很多,不过是表格,复不过来了
--------------------------------------------------------------------
这里有6个比内较详细容的
http://www.gzb.ac.cn/system/Upjpeg/200855945993192.doc

㈦ 我国古代有许多科学成就其中什么树应反复什么和什么带称为四大发名

我国古代有许多科学成就,其中,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合称“四大发明”。

㈧ 21世纪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火星月球发现有水

2004年1月4日和1月25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在火星登陆。两辆火星车的最大成就是共同发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同时,在环火星轨道上运行的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也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

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发现水。 在经历9个多月的太空旅行后,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2008年5月2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这是第一个在火星北极附近着陆的人类探测器。按照计划,“凤凰”号着陆后展开了为期3个月的火星地面探测。

同年7月30日,“凤凰”号的机械臂把一份土壤样本递送到热量和释出气体分析仪中。在样本加热时,分析仪鉴别出其中有水蒸气产生。这是火星上存在水的最直接证据。

2009年11月,科学家们肯定地表示,月球上有水而且数量可观。2009年10月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利用火箭在月球表面撞出一个直径100英尺的坑,并在产生的碎片中测量到25加仑以水蒸气和冰的形式存在的水。

2、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

200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联合宣布: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基因组草图已经完成。

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最实质的内容,就是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图,人类基因组计划起始、争论焦点、主要分歧、竞争主战场等都是围绕序列图展开的。在序列图完成之前,其他各图都是序列图的铺垫。也就是说,只有序列图的诞生才标志着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的完成。

2003年4月15日,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发表50周年前夕,中、美、日、英、法、德6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文件,6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

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就,是人类探索自身奥秘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被很多分析家认为是生物技术世纪诞生的标志。也就是说,21世纪是生物技术主宰世界的世纪,正如一个世纪前量子论的诞生被认为揭开了物理学主宰的20世纪一样。

人类基因组蕴涵有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破译它将为疾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疗法的探索带来一场革命。

2007年,科学家首次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DNA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巨大的概念性飞跃,它将影响从医生如何治疗疾病到人类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保护个人隐私等各个方面。

3、细胞重新编程技术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细胞重新编程“定制”细胞系方面的进展名列第一位。

《科学》杂志说,这些细胞系以及“定制”它们的有关方法,为科研人员理解甚至未来治愈一些医学上的顽疾提供了工具,比如帕金森氏症、Ⅰ型糖尿病等。

所谓细胞重新编程,是指通过植入新的基因,改变细胞的发育“记忆”,使其回到最原始的胚胎发育状态,就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进行分化,这样的细胞被称作“诱导式多能干细胞”。

2008年,有两个科研小组从罹患不同疾病的患者身上提取细胞,重新编程,使其“变身”为干细胞。他们选取的疾病大多数是很难或者不可能用动物模型来进行研究,这就使得获取人类细胞系进行研究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

《科学》杂志认为,这些新的细胞系将成为科研人员理解疾病如何发生、发展的重要工具,另外对医学领域筛选潜在药物可能也有帮助。如果科学家将来完全掌握细胞重新编程技术,能够更准确地控制这一技术,使其变得更加有效、安全,那么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将有可能用自体健康细胞来治病。

4、人类最早祖先确定

身高4英尺(约合1.21米)的“阿尔迪”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古老原始人。她生活在440万年前,直到1992年被发现。经过17年的探寻和研究,科学家将埃塞俄比亚出土的100多块碎片拼接起来,并成功复原了她的骨骼模型。

2009年10月,科学家公布了这一成果。令人吃惊的是,作为人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阿尔迪”却与黑猩猩大不相同。此外,尽管生活在森林中但却能够直立行走的事实,推翻了此前有关空旷草原地形对于人类两足发展至关重要的理论。

5、证实宇宙暗物质存在

2003年,美国匹兹堡大学斯克兰顿博士领导的一个多国科学家小组,借助了美国“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卫星的观测数据以及另一项名叫“斯隆数字天宇测量”的观测计划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观测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宇宙中仅有4%是普通物质,23%是暗物质,73%是暗能量。2006年一个美国天文学家小组通过美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等设备观测遥远星系的碰撞,发现了宇宙暗物质存在的最直接证据。2007年,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首次为宇宙暗物质绘出的三维图。

㈨ 关于树的年轮 算一篇科技小论文吗急,只需说算或不算,并怎么充填科学道理

年轮的形成是形成层细胞规律性活动的结果。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木本植物,形成层的活动受四季气候的影响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春季,气候转暖,养料充足,形成层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快,产生的木质部质地疏松,颜色较浅,叫做早材。入秋,气温渐低,养料减少,形成层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减慢,形成的木质部质地致密,颜色较深,叫晚材。在同一年里,从春到秋,木质部由疏松到致密,是逐渐变化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可是,到了冬季,形成层细胞基本上停止活动,所以,第一年的晚材与第二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很明显。因此,生长了几年的木质茎的横切面上,就呈现出几圈同心的圆环,这就是“年轮”。

阅读全文

与科技成果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