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八大以来国家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是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十二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总体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看起来比以前有所放缓,但这是在很高基数上实现的增长,而且是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增长。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较,我国仍然处于绝对领跑者地位。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上半年我国依然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这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而不是风险源。
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2014年消费率提高到51.2%,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2%。从供给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2014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8.9%。
三是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从经济实力看,2014年我国GDP总量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比例为13.4%,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从产业竞争力看,2014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从科技实力看,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从设施看,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G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从国际竞争力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三位。
❷ 十八大以来国家取得了哪些成就
具体介绍如下: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各种重大关系,解决各种突出问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稳居全球第一阵营。从经济实力看,2014年我国GDP总量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比例为13.4%,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从产业竞争力看,2014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从科技实力看,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从设施看,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G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从国际竞争力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三位。
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十二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总体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看起来比以前有所放缓,但这是在很高基数上实现的增长,而且是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增长。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较,我国仍然处于绝对领跑者地位。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上半年我国依然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这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而不是风险源。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2014年消费率提高到51.2%,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2%。从供给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2014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8.9%。
❸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标志性的发展成就有哪些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答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亚洲投行,由中国主导,打破日本美国控制的亚洲开发银行对亚洲基建方面的垄断。
杭州G20峰会,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
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西气东输,保护环境,扫除雾霾。南水北调,史无前例。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龙。
❹ 厉害了我的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十八大以来中国具体取得了哪些成就举例几个
天上有天宫一号空间站,登月工程,最大天文望远镜。地上有高铁网,港珠澳大桥伟大工程。
❺ “十八大”的成果是什么
十八复大的召开是中国制及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步,将带领中国走上新的台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为中国今后的繁荣与发展开辟新的前景。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后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共十八大将规划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❻ 党的十八大取得的成就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哪些成
一是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
“十二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总体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看起来比以前有所放缓,但这是在很高基数上实现的增长,而且是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增长。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较,我国仍然处于绝对领跑者地位。
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
1、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
2、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2014年消费率提高到51.2%,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2%。
3、从供给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2014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8.9%。
三是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
1、从经济实力看,2014年我国GDP总量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比例为13.4%,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
2、从产业竞争力看,2014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
3、从科技实力看,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4、从设施看,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G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
5、从国际竞争力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三位。
(6)18大取得的成果扩展阅读:
会议的内容:
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我们毫不动摇的行动纲领。
❼ 党的十八大取得的成就
1、努力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坚持不用短期政策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而是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框架,实现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以界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实现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一揽子合理、清晰量化的经济指标既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又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更多运用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分类指导、有保有压、有扶有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别化调控,已经成为一些重要经济部门的思路选择。
2、坚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当前,我国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和淘汰落后产能中,我国关停了19个行业的落后生产线,一些重点行业悄然升级,产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营改增”以及促进信息消费等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推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了我国由“工业经济”迈向“服务经济”的步伐;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持续快于整体工业,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和渗透,形成了众多以新技术、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兴服务业。
3、坚持以深化改革释放红利。始终牵住政府改革这个“牛鼻子”,紧锣密鼓地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到建立上海自贸区;从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到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从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到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门槛、减免小微企业税负,无不彰显中央加快改革的决心和信心。目前改革的阶段性成效已经初步显现,截至9月底,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投资创业热情迸发,效果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