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人一证通是三证合一吗
您好,法人一证通不是三证合一。
从字面来看,法人一证通是指用于公司法人的证,
而三证合一是指用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组织机构代码证这三个证共同合并为一个证后,叫做三证合一,
三证合一的业务,需要去公司注册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
2. 我们单位是社会团体 马上要进行三证合一 社团法人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1.三证合一之后,有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各证件的号码分别是: 营业执照:全部代码; 税务登记证:从第三位开始至倒数第二位; 组织代码证:第九位(字母)开始至倒数第二位。
2.公积金及证书一类的最好询问一下社保局或者单位负责部门
3.以后新成立的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需提供的材料:《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
制作《社会保险缴费(专用)卡》另需携带:
(1)《中国工商银行<社会保险缴费专用卡>承诺书》一份;
(2)《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一式三份;
(3)《中国工商银行<社会保险缴费专用卡>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一式两份;
(4)《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
(5)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公民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6)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银行基本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复印件。
温馨提示:以上所有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
2015年10月1日起,本市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单位登记制度改革,取消发放《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改由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中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新成立的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不再需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2015年10月1日以后新成立的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需提供的材料:《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制作《社会保险缴费(专用)卡》另需携带:(1)《中国工商银行<社会保险缴费专用卡>承诺书》一份;(2)《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一式三份;(3)《中国工商银行<社会保险缴费专用卡>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一式两份;(4)《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5)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公民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6)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银行基本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复印件。温馨提示:以上所有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
3. 三证合一怎么看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证合一之后,营业执照编号里中间的一段数字是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编号,统一代码总共18位,第9-17位是全国组织机构代码。
1、组织机构代码如同居民的身份证一样,组织机构代码证是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统一赋予的单位身份证。
2、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工作。
办理后制式营业执照的主要步骤:
一、名称预登记
1、首先到当地工商局领一份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再按要求填表,填完以后需持本人身份证和户口本的(复印件)到名称核准处查询,名称核准后,一般7个工作日。
2、持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到名称登记处领名称申批表,按要求填表。
二、营业执照审批
名称核准后交当地工商局授理,需要的材料有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名称登记申批表,法人身份证和户口本的(复印件)无业证明、未办照证明(需到户口据地工商局办理)房产证明及户主本人签字(按手印)、房屋租赁合同,7个工作日后取执照,有效期6个月。
三、后制式营业执照的后期工作
在6个月之内把所有的手续补齐,程序和前制申批程序是相同的。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4. 三证合一后的法人代码证号
法人代码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5. 工会法人法人证书三证合一排列规则
为便于行业管理和社会识别,统一代码的第一、二、三部分体现了登记管理部门、机构类别和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兼容了当前各登记管理部门行之有效的有含义代码功能。为保证唯一性和稳定性,第四部分设计为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充分体现了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建立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要求。为防止出现错误,第五部分设计为校验码。
第一部分(第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例如,机构编制、民政、工商三个登记管理部门分别使用1、2、3表示,其他登记管理部门可使用相应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第二部分(第2位):机构类别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登记管理部门根据管理职能,确定在本部门登记的机构类别编码。例如,机构编制部门可用1表示机关单位,2表示事业单位,3表示由中央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民政部门可用1表示社会团体,2表示民办非企业单位,3表示基金会;工商部门可用1表示企业,2表示个体工商户,3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三部分(第3—8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国家用100000,北京用110000,注册登记时由系统自动生成,体现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登记及其登记管理机关所在地,既满足登记管理部门按地区管理需求,也便于社会对注册登记主体所在区域进行识别。(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第四部分(第9—17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参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714—1997〕)
第五部分(第18位):校验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6. 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和组织机构代码证过期了,现在要办三证合一,我需要怎么做
三证合一的三证指的是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全国各地略有区别,现以深圳市三证合一办理流程为例,详情请咨询当地工商管理部门:
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 设立登记提交的材料:
1、《企业“三证合一”登记补充信息表》;
2.工商设立登记申请材料;
3.质监设立登记申 请材料: 分支机构办理设立登记时,还应提供总机构的代码证书复印件;
4.税务设立登记申请材料:(1)合伙企业分支机构办理设立登记时,还应提供总机构的合伙协议复印件;(2)申请人跨县市设立的分支机构办理设立登记时,还应提供总机构的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7. 三证合一哪几位是组织机构代码证号
企业三证合一之后,各证件的号码分别是: 营业执照全部代码;税务登记证从第三位开始至倒数第二位代码;组织代码证第九位(字母)开始至倒数第二位代码。
1、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2、组织机构代码如同居民的身份证一样,组织机构代码证是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统一赋予的单位身份证。
3、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工作。
(7)三证合一法人证书扩展阅读:
税务登记证,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所颁发的登记凭证。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外,纳税人办理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等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
纳税人应将税务登记证件正本在其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办公场所公开悬挂,接受税务机关检查。按照国务院部署,自2016年12月1日起将在全国实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两证整合。
8. 三证合一后证件叫什么
“三证合一”后证件还是叫:营业执照,变化中只有将原来的注册登记号变更为“全国信息代码号”。
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2015年10月1日起,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三证合一”的基本原则:
1、兼容并蓄,降低成本。
以当前基础较好、应用广泛的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最大限度满足各部门管理需求,降低另建及改造成本,减轻社会负担。
2、统一标准,分步实施。
制定统一代码制度建设相关标准,确定代码位数和构成。设立过渡期,实现现有各类机构代码逐步向统一代码过渡。
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以满足需求、便利管理为导向,制定适合当前各部门兼容使用的编码规则,为将来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打好基础。
(8)三证合一法人证书扩展阅读
“三证合一”主要特性:
1、唯一性:
统一代码及其9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在全国范围内是唯一的。一个主体只能拥有一个统一代码,一个统一代码只能赋予一个主体。主体注销后,该代码将被留存,保留回溯查询功能。例如,一个主体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按照法定程序,需依法注销该事业单位,再设立新企业。新设立企业是一个新主体,需赋予新的统一代码。
2、兼容性:
统一代码最大程度地兼容现有各类机构代码,既能体现无含义代码的稳定可靠,又能发挥有含义代码便于分类管理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改造成本。
统一代码在第二、三部分设计了机构类别代码和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与工商注册号、事业单位证书号、机构信用代码相应部分含义一致。第四部分主体标识码采用组织机构代码,保证了统一代码与组织机构代码有效衔接。
3、稳定性:
统一代码一经赋予,在其主体存续期间,主体信息即使发生任何变化,统一代码均保持不变。例如,法人和其他组织迁徙或变更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均不改变其统一代码。
4、全覆盖:
统一代码制度实施后,对新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注册登记时发放统一代码;对已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适当方式换发统一代码,实现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