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请专利后怎样做成果登记
第一条 为了增强财政科技投入效果的透明度,规范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保证及时、准确和完整地统计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宏观科技决策服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非财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自愿登记;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不按照本办法登记。 第三条 科学技术部管理指导全国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 第四条 科技成果登记应当以客观、准确、及时为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全国科技成果信息的交流。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授权的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科技成果予以登记。 第六条 科技成果完成人(含单位)可按直属或属地关系向相应的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不得重复登记。 两个或两个以上完成人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人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条 科技成果登记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二)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三)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八条 办理科技成果登记应当提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一)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二)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三)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和研究报告。 《科技成果登记表》格式由科学技术部统一制定。 第九条 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办理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出具登记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十条 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应当及时登录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并在国家科技成果网站或者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上公告。 第十一条 凡存在争议的科技成果,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不予登记;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发现弄虚作假,剽窃、篡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 科技成果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擅自使用、披露、转让所登记成果的技术秘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可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984年2月22日原国家科委(84)国科发成字141号文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同时废止,本办法施行前公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
求采纳
2. 成果提交
4.1.10.1 文字报告
文字部分应包括对概念模型的说明、模型源汇项量化和处理方法的版说明、初始条件和边权界条件确定的说明、模型识别与检验结果的说明、地下水均衡计算成果、预报方案制订的依据和预报结果的论述以及对地下水资源的评价。
4.1.10.2 图件
成果图件主要包括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图、计算区单元剖分图、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图、初始流场或浓度场图、拟合流场或浓度场图、观测井地下水位(水头)或溶质浓度拟合曲线图、地下水预报的开采或工程方案图、预报流场或浓度场图、地下水预报的水位(水头)曲线或浓度曲线图等。
4.1.10.3 软件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计算程序及其使用说明、原始数据、数值计算模拟过程和最终成果。提交形式可根据任务要求以各种介质为载体或者进行演示。
在开展数值模拟专项项目的地区,要求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计算成果的后处理。
3. 如何进行成果登记
各地表格内容不相同,这里仅提供08年版湖南株洲地区样本表:专业技术人员 年度考核情况登记表
工作单位: 工作部门: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民族 参加工
作时间
何时毕业于何校、最高学历
已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时间及聘期
行政职务 是否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行为
参加继续
教育情况
本人述职(含政治
表现、学
识水平、
业务能力
、工作实
绩)
本年度完成的主要技术工作、创造发明及成果登记
起 止时 间 项目、课题、成果、教
学等专业技术工作名称 工作内容及本人在工作中起何作用
(主持、参与、独立) 完成情况(获何奖励、效益或专利等)
本年度著作、论文及技术报告登记
日 期 名称及内容提要 出版、登载、获奖或在
学术会议上交流情况 合 (独)
著、 译 备 注
出勤情况 奖惩情况
所在部门考核结论
年 月 日
单位考核意见结论 (章) 年 月 日
市州人事部门意见 (章) 年 月 日
被考核 人 意 见 年 月 日
备 注 年 月 日
4. 成果报告的审查与提交
在工地,物探组可向有关单位提交中间性资料和初步成果。
(一)资料的送审和提交
1)成果报告及附图、附表;
2)原始记录(如电法记录及原始曲线、声波观测记录、地震记录、钻孔电视录像及测量资料等);
3)中间资料(如各种校正资料及解释资料等);
4)有关地质资料(如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质素描图、钻孔柱状图等);
5)提交审查的成果报告,应是内容完整、字迹清楚、图件齐全,内容的形式符合相关规程及图式图例规定的相应要求。
(二)成果报告的审查与批准
1)成果报告及附图表,需经物探组长及有关人员校核后交物探队,由队长或技术负责人审查。报告编写人吸取审查人的正确意见后,需对报告及附图表加以修改,然后由审查人签字;
2)审查后的成果如需报送上级核定批准的,只有核定批准后方可复制,并送交有关单位使用与归档。
(三)不予以验收和审查的情况
1)未按规定绘制的图件;
2)未经有关人员审核签字的图件、图表;
3)资料、图表混乱,未经认真整理装订。
(四)不予以核实、批准的情况
成果报告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以核定、批准:
1)综合分析研究很不充分,对主要问题没有提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者;
2)概念不清,文理不顺,前后矛盾,图件中有重要错误者。
遇有以上情况,应退回报告与成果资料,进行修改,再次审查后,报送核定批准。我们知道,电法勘探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但归纳起来主要分为资源勘查和环境与工程地质勘察两个方面。
5. 怎样去北京市科委进行成果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详细点的,谢谢!
一、科技成果登记应提交的材料:
(一) 科技成果登记表(3份);
(二)成果评价证明(复印件1份)
. 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或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
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
2. 基础理论成果:检索报告或其它评价证明(验收意见、论文、论著发表后被他人引用证明,发明专利证书等)。
3. 软科学研究成果:软科学成果评价证书或验收报告、应用证明等。
(三)电子文档1份(从系统中直接导出的CGSBQY.ARJ压缩文件,文件名称不能修改)。
二、登记程序:
(一) 在国家科技成果网http://www.nast.org.cn “软件下载”栏目下载“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简易版】
V6.0 ”软件。
(二)安装、运行该系统,按照登记表上的填报要求输入数据,如实填报该表。
(三)打印登记表,注意在登记表的首页加盖成果完成单位公章。
(四)“导出”已输入的数据,生成电子文档。
(五)将登记表、成果评价证明材料及电子文档一并提交奖励办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
三、注意事项:
(一)科技成果登记应由成果完成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集中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办理;
(二)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办理登记手续;
(三)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四、联系电话:66188227--603
地址:西直门南大街16号院北楼一层106室
6. 如何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1.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2.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3.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专和政策。 二、提属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1.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2.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3.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和研究报告。 三、程序 1.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办理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出具登记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2.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应当及时登录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并在国家科技成果网站或者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上公告。四、相关文件《科技成果登记办法》
7. 成果登记与出版
成果验收通过后,地质图、地质报告必须按最终成果验收委员会提出的意见进行全面检内查、修改容和补充,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认定后方可进行成果的登记和发布工作。地质调查成果的申报、认定、登记与出版工作须按有关规定执行。地质图及说明书和地质报告应在最终成果验收通过后的规定时间内送交印刷出版。
8. 科技成果登记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首先得申报吧!
9. 求问如何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抄一、科技成果登记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2.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3.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提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1.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2.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3.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和研究报告。
三、程序
1.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办理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出具登记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10. 申请专利后怎样做成果登记
专利申请后怎么做成果登记?
第一条为了增强财政科技投入效果的透明度,规范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保证及时、准确和完整地统计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宏观科技决策服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非财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自愿登记;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不按照本办法登记。
第三条科学技术部管理指导全国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
第四条科技成果登记应当以客观、准确、及时为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全国科技成果信息的交流。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授权的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科技成果予以登记。
第六条科技成果完成人(含单位)可按直属或属地关系向相应的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不得重复登记。两个或两个以上完成人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人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条科技成果登记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二)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三)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八条办理科技成果登记应当提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一)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二)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三)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和研究报告。《科技成果登记表》格式由科学技术部统一制定。
第九条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办理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出具登记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十条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应当及时登录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并在国家科技成果网站或者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上公告。
第十一条凡存在争议的科技成果,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不予登记;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发现弄虚作假,剽窃、篡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科技成果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擅自使用、披露、转让所登记成果的技术秘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可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984年2月22日原国家科委(84)国科发成字141号文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同时废止,本办法施行前公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